游者的长情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sca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的主人刘焘(Matthew Liu),他创办了德玉堂画廊(Matthew Liu Fine Arts)。


1.客厅的茶几上,刘焘的书籍、画册展现出近乎强迫症的整洁。猎豹花瓶、便签盒、椭圆托盘和笔筒来自卡地亚Cartier。2.书柜上放着一幅美国艺术家Laura Wulf的摄影作品。蓝色饰品托盘(三只一组)来自卡地亚生活艺术的Entrelacés系列,以优雅缎带全新演绎品牌的双“C”标志图案;Pasha腕表盒同为卡地亚Cartier出品,方圆交融,刚中有柔。3.壁炉上方的作品描绘了两只孤零零的行李箱,是刘焘初入投行时的收藏。Diabolo雪球由卡地亚Cartier出品。

  2010年,在紐约投行工作了十年的刘焘(Matthew Liu)做出了一个决定:离开金融界,到上海创办当代艺术画廊。“那年我35岁,觉得可以从华尔街‘退休’了,要好好做一件自己的事情。”他说。或许在旁人看来,刘焘的跨界步伐大得令人侧目,但在他自己看来,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儿:“对艺术的热爱一直在默默地把我引向今天的道路。我在纽约工作时就一直收藏,跟画廊、拍卖行、艺术家都挺熟悉。艺术圈对我而言并非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我只不过是告别了阶段性的金融职业而已。”
  就这样,刘焘来到上海,在外滩的一栋老建筑中成立了德玉堂画廊(Matthew Liu Fine Arts)。随刘焘从纽约漂洋过海回国的还有他庞杂的家什,他们一块儿在太原路上的公寓里安了家。彼时,刘焘找到意大利设计师Domitilla Lepri为自己设计新居。两位好友数年后再次合作,德玉堂如今的空间也正是出自Domitilla之手。从画廊到住宅,刘焘的两处空间展示出某种连贯性:它们都用了刘焘喜欢的灰色调、融汇了跨越时空的折中风格、流露出主人近乎强迫症的整理习惯……当然,二者都少不了艺术做伴。虽然两处空间在“面貌”和“性格”上都有所相似,但刘焘的家里多了几分温暖和轻松,其中的收藏也呈现出更私人的艺术品位。


刘焘把家里的植物照料得茁壮、葱郁,养花养草是他多年的爱好。Entrelacés系列蓝色饰品托盘(三只一组)与Pasha系列腕表盒来自卡地亚Cartier。


1.书架上的Diabolo雪球及红色Entrelacés记事本由卡地亚Cartier出品。2.猎豹笔筒、红色Entrelacés记事本套装、中号Entrelacés托盘来自卡地亚Cartier。3.珠宝盒、小号饰品托盘、记事本来自卡地亚Cartier的Entrelacés系列。4.客卧也是刘焘的影音休闲空间,他为这里搭配了云南艺术家张天的混合材料作品。猎豹毛毯来自卡地亚Cartier。

  “在画廊布展,我需要考虑叙事的完整胜,也得考虑作品的商业价值,但放在家里的艺术品,我只需要考虑是否符合个人喜好。”刘焘称得上一位直觉型藏家。他的首件“收藏”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当时刘焘在家乡重庆读高中,有一次他偶遇大学生在嘉陵江边写生,急于将风景定格,于是“委托创作”了一幅江景油画,买卖以80元成交。“收藏是一件感性的事情,不宜输入太多理性,更不应把它当成一项系统性的任务。我常常对藏家说,如果你站在一件艺术品跟前,却无法激起任何反应,那你千万别收,哪怕它有再大的升值潜力。”刘焘建议。
  如今,在这位画廊主的家中,处于空间核心位置的收藏依然是一幅学生作品,悬挂于起居室里壁炉的正上方。从远处看,画面呈一团朦胧的白色;走近细观,淡淡的铅笔线条在构图中央勾勒出两只行李箱。绘画的价值不算高,但它对刘焘意义非凡。“那时我刚刚进入投行,打算送自己一件礼物,最后买了这幅在耶鲁大学的毕业展上看到的作品。当时我心想,这可能就是我未来的生活吧!”刘焘回忆道。从纽约的投行到上海的画廊,刘焘总是满世界出差,这位环球旅行者很享受这种四海为家的生活。“我很少在上海的家里久住,正因为如此,家对我反而格外重要。在外奔波时,我其实总盼望回家,因为那里能让我感觉完全舒适、彻底放松。”他说,“家对我的意义就是——我可以在外流浪很久,但内心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永远向我敞开怀抱。”
其他文献
聚气沙龙  理工科出身的当代艺术藏家关东元言谈间常见“逻辑”,颇快的语速毫不影响他清晰阐述出“思维导图”般的体系。他开门见山地說:“与艺术投资相关的交易,我更愿称之为资产配置,而非艺术收藏。我认为‘真收藏’是把艺术作为目的,买来后就没想要再卖的。而这又分几类,放在仓库仔细保存,某年某月翻出来看一下的;或者乐于展示、分享和探讨的。再细分来,有利用郊外工作室展示的,还有像我这样在市中心的公寓延伸出一个
期刊
陶艺家Valeria Vasi在家中的工作室,乡村农庄风格的木桌是19世纪的古董,购于Ultima parada;白色的Claudio椅子出自Arquitectura G,后侧的深色北欧座椅购于Ago Store。Isern Serra(左)和Valeria Vasi(右)坐在客厅的沙发上。Valeria Vasi出生在莫斯科六岁时随家人移居巴塞罗那。莫斯科和巴塞罗那这两个文化差异极大的城市让她更
期刊
十年前,刘焘(Matthew Liu)离开纽约金融界,来到上海创立德玉堂画廊(Matthew Liu Fine Arts)。他享受四海为家的差旅生活,而家像是一處泊岸,让浪子之心有了牵绊。这处住宅是Domitilla Lepri在十年前为刘焘设计的,时间在屋子里留下了诗意的痕迹:沙发表面显示着身体留下的印记,地毯上隐约可见猫咪Carla的抓痕,养育多年的龟背竹长得盘根错节……最近,刘焘为空间添了一
期刊
客厅和前厅因光照条件的不同,设计师用相差4个色阶的两种绿色过渡,使得空间在整体提亮的同时,也与家具的色彩关系相融合。前厅以20世纪20年代德国产的Art Deco风格六边桌为中心。李蔓,景德镇人,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环艺专业,曾先后在JAYA International Design和SCDA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2017年回国后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品牌LINDA LEEDESIGN,擅长从材料和工艺出
期刊
陈彬,后象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创意总监,同时亦执教于武汉理工大学。01百年新芽  “一座城市的老建筑是连接历史和现代的桥梁,是城市与人的情感连接点,老建筑的改造要与当下生活相关联。”Big House的前身纱厂始建于1915年,设计师陈彬在2015年改造它时,正值建筑诞生100年,一切仿佛“命中注定”。左图 大厅里的屋顶完全保留了原有的痕迹,让它看上去也像一件自然而生的装置艺术品,呼应着展厅的艺
期刊
门厅处,建筑师Hannes Peer为SEM设计的红色Butterfly案台。台面上,以慕拉诺岛玻璃制作的雕塑及两件陶瓷雕塑,均是Ursula Huber的作品。墙上的艺术品是Giovanni Ricciardi的丙烯酸作品,名为《家》(Casa)。  建筑师Hanncs Pccr的空间设计风格以融合各异元素见长,他擅于挖掘建筑的原有特性,利用材料间的相互反衬,对色彩进行独特的运用,用不同年代的旧
期刊
靠背要矮才能端正儒雅  低背单人扶手椅是大多数客厅中的常青款,没有豪华或笨重的线条,而是以填充紧实的靠背和坐垫搭配轻盈椅腿,呈现简约、百搭又得体的人气单品。颈部没有支撑的低靠背距离坐面的高度在370毫米左右最为合适,坐立时除了以适宜的支撑点承托你的腰部,两侧的扶手也为肘部分担力量,拥有适宜舒适度的同时也为你培養了正确的坐姿。毛茸茸 软意绵绵  动物毛覆面的单人沙发火热趋势一刻不曾减弱,准确地说它是
期刊
户外生活方式选品店Outland上海店正式开业,这是该品牌正式推出的首家店铺,也是一家好逛,好喝、更好玩的店!不少户外爱好者慕名而来,感受源自日本的山系露营文化。其实不仅仅是露营,日式美学生活方式也逐渐渗透到当代都市人的生活里。Outland拥有自己完整的户外露营体系,也常常不定期推出与各品牌的联名产品。2.在大象园享受Chill时光  大象园(Elephant Grounds)是潮流文化与咖啡美
期刊
Ames新晋推出的Cartagenas躺椅出自德国设计师SebastianHerkner之手。他从哥伦比亚Cartagenas地区的旅行中获得灵感,用设计表达出自己对当地的印象:动静皆宜,自然生命与都市并存。这款多面玲珑的躺椅的撞色设计、编织线条带来了通透的气息,仿佛让人能听见风拂棕榈的“沙沙”声。逐光琉璃  Cassina与精通玻璃工艺的百年品牌Venini携手,邀来英国设计师Bethan La
期刊
都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Brad Davis与Janis Provisor夫妇,早年曾先后于纽约著名的Holly Solomon画廊举行画展,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活跃在欧美当代艺坛,成绩斐然,部分作品被美国及欧洲大型艺术馆永久收藏。奇妙的是,促使二人变得熟识并喜结良缘的催化剂竟然是中国画,因为二人都对这古老的东方艺术情有独钟,并从中汲取了不少创作灵感。他们也大量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在他们不同时期的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