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工促农”,从其本质而言,是为了改变农业与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农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从而加大国家财政惠农支农力度,让更多的社会公共服务深入农村、惠及农民,由此突破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资源瓶颈。“以工促农”的目标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就郑州市农业发展现状而言,必须依据市情确定以工促农的措施与方向:一是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二是努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三是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四是研究大型企业的农业投资动态,善于招引有投资现代农业的大型企业。
关键词:以工促农;机理;实践路径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并用四组词汇十六个字界定了相关二元关系,即“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本文将研究主题锁定在“以工促农”这一实现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手段分析与解读上,力图通过本研究获得一些有益启示和讨论。
1 “以工促农”的内在机理分析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城乡二元障碍成因及其出路的分析方面,学界有不少相关论述。在笔者看来,以工促农的内在机理应该包括原因、目标、路径与理论依据。
原因方面涉及到我国国情以及工业与农业相互关系的历史。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表明,制度形式基本可以分为两种,即“自上而下”的制度形式和“自下而上”的制度形式。在“自上而下”的制度形式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组织中的中央代理人建立这种制度形式并提供相应的保障和维护,而“自下而上”的制度形式其创始人则是个人,但对其制度的维持和保障仍旧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形式。 有文章曾经对改革开放以来1982至2004年中央14个一号文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可算是对以工促农历史性背景进行阐述的一个注脚和揭示。
目标方面,笔者认为以工促农的目标用比较简练而通俗的话语来概括,即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随着学界对农业现代化研究的深入和具体,一些观点认为,农业现代化除了农业生产条件、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之外,还应该包括资源配置方式的现代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性创新安排。路径与理论依据方面。有文章从农村经济要素投入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视角,借助相关模型的构建来对之进行分析。文章通过系列公式演化和分析,得出“人均资本存量是实现工农互动协调发展的关键”的结论。 这种观点其实是诸多观点中的一种,笔者称之为“农业投资中的经济效益最优分析论”。就以工促农的具体实现路径而言,有研究从“以工促农”实质出发,认为其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运动与调整,因此,必须回归到马克思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通过生产领域的产业兴农、分配领域的以工哺农、流通领域的市场活农、消费领域的全面惠农才能找到其真正有效的实现
路径。
2 “以工促农”的郑州农业发展现状与评价
2013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将“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要构建“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服务业优先、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相关措施中,郑州市提出“以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实施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136”工程、高标准粮田万亩示范方工程,启动2~3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5个主导产业集聚区、10个特色产业园项目建设。继续扶持发展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开发新菜田4万亩,新增设施农业8000亩......
上述报告至少有这样几条信息:一是郑州市在农业发展的定位上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了创新,不是将其简单定位为“现代农业”而是结合郑州市省会城市实际提出“都市型现代农业”;二是“以工促农”方面,郑州采取以工业企业发展思路推动农业产业化,一方面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加工型龙头企业;三是在农业自身发展方面,鼓励规模化经营,注重引用现代性农业基础设施,扶持发展设施农业,并结合了城市居民观光旅游的需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四是在农业经营主体方面,培训新型经营主体意见明确,其目标在于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五是结合了河南省粮食大省的现状,提出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进程的目标,尤其是在促进促进粮油加工和粮食流通产业要求加快发展步伐。那么,对这种“政府主导的色彩浓、市场自发的力量弱”的现状如何评价?笔者认为,结合我国的国情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十分必要而且重要的,这是从我国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并存的现状出发的,这是值得肯定的一个视角。由于大部分文献看到这一视角,使得这一视角在不断深入的同时,也陷入了偏狭境地。过度强调会让我们忽视企业自身乃至市场的
力量。
3 对策与建议:“以工促农”的实践路径
郑州市要实现好“以工促农”的目标,必须依据市情确定以工促农的发展方向。
第一,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加强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努力提升加工能力,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业的增值潜力与实力。生产模式方面,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创建和带动基地发展、“公司+农户”、产+加+销流水线作业等多种模式。
第二,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深入研究城市居民的休闲旅游的心理需求,精准设计满足方式,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一方面,要注重农户的参与,真正做到让农民受益。另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强力引导推动。
第三,加快工业化进程,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方面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资金积累,另一方面,通过减少农村人口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创造宽松基础。郑州市的工业化进程放到全国却并不靠前。这一排名的启示在于要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发展现代农业营造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第四,重视大型企业的农业投资动态,政府招商引资工作要善于招引有投资农业意向的大型企业,实现政府扶持与企业投资的双向互动。
参考文献
[1] 菲鲁博顿,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 苏雪串.中国的城市化与二元经济转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
[3] 高连水,孙翯.对改革开放以来14个涉农中央一号文件的回顾与认识[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2(2)
[4] 喻新安,陈明星.工农业互动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证分析[J].中州学刊.2007(6)
[5] 汪时珍.以工促农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6] 2013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3/03/20/010376654.shtml
[7] 富士康投资河南农业项目 “大佬务农”目的何在?http://info.gongchang.com/f/nongye-2012-06-26-457190.html
[8] 曹献庆,杨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探析[J]当代经济.2008(19)
[9] 张贤林,夏旦丹,端木斌.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08(4)
[10] 宋玉丽,王建民.法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1)
关键词:以工促农;机理;实践路径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并用四组词汇十六个字界定了相关二元关系,即“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本文将研究主题锁定在“以工促农”这一实现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手段分析与解读上,力图通过本研究获得一些有益启示和讨论。
1 “以工促农”的内在机理分析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城乡二元障碍成因及其出路的分析方面,学界有不少相关论述。在笔者看来,以工促农的内在机理应该包括原因、目标、路径与理论依据。
原因方面涉及到我国国情以及工业与农业相互关系的历史。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表明,制度形式基本可以分为两种,即“自上而下”的制度形式和“自下而上”的制度形式。在“自上而下”的制度形式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组织中的中央代理人建立这种制度形式并提供相应的保障和维护,而“自下而上”的制度形式其创始人则是个人,但对其制度的维持和保障仍旧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形式。 有文章曾经对改革开放以来1982至2004年中央14个一号文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可算是对以工促农历史性背景进行阐述的一个注脚和揭示。
目标方面,笔者认为以工促农的目标用比较简练而通俗的话语来概括,即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随着学界对农业现代化研究的深入和具体,一些观点认为,农业现代化除了农业生产条件、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之外,还应该包括资源配置方式的现代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性创新安排。路径与理论依据方面。有文章从农村经济要素投入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视角,借助相关模型的构建来对之进行分析。文章通过系列公式演化和分析,得出“人均资本存量是实现工农互动协调发展的关键”的结论。 这种观点其实是诸多观点中的一种,笔者称之为“农业投资中的经济效益最优分析论”。就以工促农的具体实现路径而言,有研究从“以工促农”实质出发,认为其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运动与调整,因此,必须回归到马克思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通过生产领域的产业兴农、分配领域的以工哺农、流通领域的市场活农、消费领域的全面惠农才能找到其真正有效的实现
路径。
2 “以工促农”的郑州农业发展现状与评价
2013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将“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要构建“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服务业优先、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相关措施中,郑州市提出“以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实施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136”工程、高标准粮田万亩示范方工程,启动2~3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5个主导产业集聚区、10个特色产业园项目建设。继续扶持发展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开发新菜田4万亩,新增设施农业8000亩......
上述报告至少有这样几条信息:一是郑州市在农业发展的定位上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了创新,不是将其简单定位为“现代农业”而是结合郑州市省会城市实际提出“都市型现代农业”;二是“以工促农”方面,郑州采取以工业企业发展思路推动农业产业化,一方面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加工型龙头企业;三是在农业自身发展方面,鼓励规模化经营,注重引用现代性农业基础设施,扶持发展设施农业,并结合了城市居民观光旅游的需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四是在农业经营主体方面,培训新型经营主体意见明确,其目标在于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五是结合了河南省粮食大省的现状,提出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进程的目标,尤其是在促进促进粮油加工和粮食流通产业要求加快发展步伐。那么,对这种“政府主导的色彩浓、市场自发的力量弱”的现状如何评价?笔者认为,结合我国的国情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十分必要而且重要的,这是从我国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并存的现状出发的,这是值得肯定的一个视角。由于大部分文献看到这一视角,使得这一视角在不断深入的同时,也陷入了偏狭境地。过度强调会让我们忽视企业自身乃至市场的
力量。
3 对策与建议:“以工促农”的实践路径
郑州市要实现好“以工促农”的目标,必须依据市情确定以工促农的发展方向。
第一,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加强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努力提升加工能力,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业的增值潜力与实力。生产模式方面,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创建和带动基地发展、“公司+农户”、产+加+销流水线作业等多种模式。
第二,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深入研究城市居民的休闲旅游的心理需求,精准设计满足方式,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一方面,要注重农户的参与,真正做到让农民受益。另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强力引导推动。
第三,加快工业化进程,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方面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资金积累,另一方面,通过减少农村人口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创造宽松基础。郑州市的工业化进程放到全国却并不靠前。这一排名的启示在于要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发展现代农业营造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第四,重视大型企业的农业投资动态,政府招商引资工作要善于招引有投资农业意向的大型企业,实现政府扶持与企业投资的双向互动。
参考文献
[1] 菲鲁博顿,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 苏雪串.中国的城市化与二元经济转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
[3] 高连水,孙翯.对改革开放以来14个涉农中央一号文件的回顾与认识[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2(2)
[4] 喻新安,陈明星.工农业互动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证分析[J].中州学刊.2007(6)
[5] 汪时珍.以工促农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6] 2013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3/03/20/010376654.shtml
[7] 富士康投资河南农业项目 “大佬务农”目的何在?http://info.gongchang.com/f/nongye-2012-06-26-457190.html
[8] 曹献庆,杨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探析[J]当代经济.2008(19)
[9] 张贤林,夏旦丹,端木斌.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08(4)
[10] 宋玉丽,王建民.法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