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民国的一所中学怎么办学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字迹潦草,墨迹斑斑的作文卷竟获第二名
  对教育有很多独到见解的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民国年间,包括北师大附中、南开中学以及过去许多成功的中学,它们之所以成功,无非就是最大限度地实施了人的教育,不是以培养考试能手、习题高手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而是以培养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具有公民意识的公民为目的。
  抗战前后的重庆南开中学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无法替代的活的先例。
  南开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1945年,抗战胜利的那个秋天,南开举行作文比赛,题目是“论述南开精神”。一位高一学生突然想到南开精神就是“五四”精神,“允公”就是“民主”,“允能”就是“科学”,“日新月异”就是破旧立新。他“越想越激动,字迹潦草,墨迹斑斑,卷面肮脏”,结果竟获得了第二名。一丝不苟的喻传鉴主任亲自找他谈话,“你知道你写得这样乱为什么还得第二名吗?”“就因为你论述南开精神有独到之处……可见你肯于思索,有头脑……现在的中国就是需要民主、需要科学啊!”
  这不仅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一个例子,也是无时不在实行公民教育的证据。
  作为人的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教育的特点就是开放、多元、兼容,允许自由讨论。学校里并排张贴着《中央日报》与《新华日报》,学生可以对照着看。高年级学生经常对各种思想观点开展讨论。
  1943年1月。这些少年学子曾就真理标准展开过一场无拘束的讨论。在每周的周会上,学校经常会邀请各种不同观点的社会名流来演讲,周恩来、冯玉祥、马寅初、孔祥熙、何应钦、陈立夫、孙科、翁文灏、王芸生、王云五、胡政之、老舍、曹禺以及访华的美国副总统华莱士等都在其中。“在那个讲台上,你能获得不少虽然零碎但却是课堂上没有的知识。你也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
  “第二次世界大战谁胜?”成为学校时事辩论题
  时事辩论赛也是南开的家常便饭,“战争促进抑或毁灭文化?”“世界持久和平能否实现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谁胜?”等等辩论题让人难忘。一位女生记得,高二那年她参加全校男女生两部举办的一次辩论赛会,题目本来是一件生活琐事,张伯苓校长散步时偶然看见海报,说没出息,什么时候了,净辩论这些小事。
  当夜题目就改成了“美国是否应该参战?”其时离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参战已不远。无论他们的翅膀多么稚嫩,他们的思考多么肤浅,他们在校园里获得的这些训练,对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世界眼光,终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结社、演出、办壁报,这一切都是自发的,是他们兴趣、才华、理想的萌动,活跃了他们青春的生命,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表达,学会独立思考。校园广场上到处张贴着他们自办的壁报,内容五花八门。既有探讨人生,也有关心国事的,《健报》、《公能报》、《曦报》、《晨钟报》、《野猿报》以及以“民间报纸”(区别于班报、校报)自诩的《翔翎报》等竞相争妍,他们甚至通过各种渠道亲自登门采访邵力子等政要。经济学家茅于轼读高三时,也曾和几个同学一起办过一个名为《旁观者》的英文墙报。
  作为一所著名的私立中学,南开学子中有不少国民党政要的子弟,但他们在校园里未受到任何特殊待遇,他们也从不拿自己的家庭背景在同学之间逞威风,一样的穿校服,一样的吃食堂,这也是学校的规定。唯一特殊的是在办壁报时,高一学生王次五曾利用特殊身份直接采访他爸爸王世杰(当时的外交部长),写出了像模像样的独家专访。
  经济学家茅于轼曾在南开就读,在他的记忆中,“一些大官的子女当时我们也并不知道,到了毕业以后才慢慢听别人说起。学校从不趋炎附势,校园里绝对没有任何特权的气氛。”
  每天下午不走出课室参加体育活动要记大过
  操场上更是南开学子们自由驰骋的场地,每天下午三点半,所有学生都要走出课堂,融入火热的课外活动中(主要是体育活动),如果学生偷偷躲在教室里做功课被发现的话,要立刻记大过一次,对体育的重视已成为南开的特色之一。
  当然南开中学对美育和锻炼动手能力的技艺活动也一样重视。音乐教室里,音乐教师阮北英几乎是不分昼夜地教每个班、每个组,从中国民歌、抗战歌曲直到西洋古典乐。20世纪80年代,当几个60多岁的学生在80多岁的阮老师面前,流着热泪唱起他从前教的歌时,已经几十年没有唱过这些歌的老师激动得哭了。
  在学业的传授上,南开中学的老师更有独到之处,不拘泥于本本,没有成见,往往没有现成的框架和整齐划一的答案。一位同学作文开头第一句写道:“远远的东方,太阳正在升起。”国文老师陶光在“的”字后面加了个逗号,变成了“远远的,东方,太阳正在升起”。这样的作文课堂讲评是能让学生终生获益的。
  南开中学自编的国文课本,首席语文教师孟志荪是主编之一,蒋介石所喜欢的王阳明一篇也未能入选,曾国藩家书也只选了一篇。顺便说一句,蒋介石几次来看望张伯苓,但张在权势面前不卑不亢,保持学府尊严,这些都显示了老南开中学傲然独立的精神气质。
  据说,重庆南开校友中有近40%的人从事与化学有关的事业,就是因为化学老师郑新亭的启迪,他常对学生说:“科学领域内现在仍不为人知的东西很多很多。任何一个问题都够你研究一辈子的!”
  他的课更是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而且与日常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学生又怎么忘得了他讲醋酸铅具有甜味的性质时所举的例子:“在家乡小孩摘吃沒有熟而酸涩的梅、杏时,往往偷来母亲、姐姐的铅粉抹在梅、杏上,梅、杏就由酸变甜了。”
  经济学家吴敬琏说:“我虽然只在南开念过两年书,但南开给予我的基本训练方面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除语文、数学等功课外,从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公民’课上关于如何开会、如何选举、如何表决的训练……都使我终身受用不尽。总之,就我的亲身感受而言,南开教育之所谓的‘高贵’,指的并不是生活上的奢侈和安逸,也不是目中无人和颐指气使,而是对于德、智、体、美四育并进的高素质要求。”
  毕业考物理卷交了白卷却“给分六十”
  在那里,考试不是衡量一个学生的绝对标准。课业授受也不是衡量一个老师的绝对标准,人本身始终是目的、是尺度、是根本,其他的一切都是从属的、次要的。
  遥想当年。重庆南开中学物理老师魏荣爵教学水平之高、教学态度之严谨都是有口皆碑的,绝不是不负责任胡乱评分的人。1941年毕业的谢邦敏富有文学才华,但数、理、化成绩不佳。他在毕业考时物理交了白卷,即兴在卷上填了一首词。
  魏荣爵评卷时也在卷上赋诗一首:“卷虽白卷,词却好词。人各有志,给分六十。”使这位学子顺利毕业,并考入西南联大法律专业,后来登上了北大讲坛。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学校真的足以让后人开眼界。
  正是有了一代教育家张伯苓那样的校长,有了魏荣爵、郑新亭、孟志荪等一大批优秀、有强烈责任感的教师,即使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重庆南开中学也始终保持着高水平的教学质量,继续弘扬激发、培育而不是扼杀每个学子个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最大可能地践行了人的教育,成为民族危亡时期弦歌不绝的摇篮之一,以其无比生动的实例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值得永远记忆的一页。
  选自《羊城晚报》
其他文献
初三下学期,小雨的父亲突然去世。这一下,小雨的天空真可谓乌云密布,一记猛雷,眼看要下大雨了。果然,她被姑姑领回家后,就再也没有回校。生活的狂风暴雨,无情冲断了她的求学之路。  七喜本来就对上学不感冒,现如今,小雨离开了,这学校的魅力更是大打折扣。可无缘无故退学,怎么说也有点奇怪,家里、学校也没法交待。再说,他怎么也是学校“四大金刚”之一,中考在即,如果临阵退缩,也太没范了。思量再三,他决心暂且忍耐
期刊
当你行进在茫茫的夜空中,或是穿越在阴暗的山洞里,倘若前面突然有一束光向你投来,你的心里立刻就会打开两扇窗,兴奋的神经马上就会狂跳起来。因为它送给了你光明,点亮了你的希望。但你也不要高兴得过早,因为这也可能是一种虚假的表象,光亮的背后,说不定还隐藏着其他许多不被人知的东西呢!  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太阳,它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发光体。有人科学推测,它理应是一个整日不停燃烧的大火球,把其“光能”和“热能
期刊
某马戏团为了吸引观众,增加票房收入,拟隆重推出动物扮人系列剧。  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尤其是反角演员——花狗冲冲的表演惟妙惟肖,赢得了最多掌声,它成了全团的台柱子。  一天休息时,冲冲突发奇想:“演反角都能一举成名,要是改演正角,那不红透了吗?”  当天演出结束后,冲冲拦住团长,先苦口诉说,后死磨硬缠。团长终于点头同意尝试。  休演数日,加紧排练。冲冲劲头十足,一口气接了七部戏,每部它都抢着演“一号
期刊
我一直觉得,中国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教育强势者:父母、老师。父母不爱学习,老师观念陈旧,是学生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所遭遇的最常见的阻力与困扰。  为什么中国的父母不爱学习呢?我覺得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中国父母有善言传而少身教的传统。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身教虽然远胜言传,但身教容易让天然具有权威的父母不习惯。为何这样说呢?因为身教是把自己放进去,而不像言传一样是置身事外。把自己放进去,不停接受检验
期刊
品起来苦若霜  大脑失去方向  两眼发直  路在何方  忽来一束光亮  不再迷茫  甜甜的双桨  正在摇醒  失去的過往……
期刊
挂在中介的房子  终于撬动了  4年无人问津  如今买方盈门  走在小区的步道上  左顾右盼  还是以前的风貌  为何如今趋之若鹜  仔细察看  才发觉小区的树种改变了  一棵棵翠绿的柚子树  取代了之前的柏松  柚子树的青叶里  埋藏的柚子散发着早春的芳香  其实,生活中稍微有些变化  也會产生令人心动的微澜
期刊
不要难过莫伤感  人们当然喜欢  鲜红嫣红橘红和暗红  这是视觉的感应  但是,一旦掀开你的面纱  也能感受橙黄的撩人  一旦到你生长的地方  看到岩石缝里也能挺立起  一棵棵硕果累累的李树  也能为你的坚强击掌  一旦品尝到你的滋味  也許,许多烦燥的心态  由此会变得安宁  有时候,大红大紫会变形  有时候,又黑又土会生辉  这才是五彩斑澜的生活
期刊
范蠡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原因是范蠡是一个有智慧、知进退、讲仁义的人。  范蠡辅佐勾践灭吴后,他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放弃功名到齐国,在海边结庐而居。他从来不像人们传说中的奸商那样精打细算,唯利是图,而是对合作者谦和礼让,对待雇工十分慷慨,以仁义待人。遇到灾年减产,就减免地租,同时,开粥场赈济灾民。他和一些农民、商人年初签订商品收购合约,到年底
期刊
“我已破产,明日收拾行李回家,回家的高铁票钱还是有的!”晚上10点,我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我妈能看到的消息。  我妈的留言言简意赅:“删除此条!”这是本年度她第18次勒令我这样做了,理由惊人的一致:“你又在胡说!”  2013年2月,在继微博、人人网、QQ之后,我妈再度与我结为微信好友。之后的每一天,我总能看到,我妈在我的聊天对话栏里置顶闪现。  早起的早安句:“囡囡!”课间百无聊赖的问候句:“囡
期刊
草地上躺满了  刚摘下的红富士  一个比一个鲜亮  周围的红杜鹃  悄悄隐去了  过往的姑娘们  捂住了自己的面容  夜色来临,月儿  迟迟没有露面  趁着夜黑风急  我潜入草边  顺手摸走了一个红富士  剛准备品尝  一阵西红柿的浓香  拨开了我的嗅觉  原来,人世间很多东西  是可以慢慢发生嬗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