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灭绝之歌陆地传奇与海陆大劫

来源 :放学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hengzyokok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类在志留纪和泥盆纪得到了巨大发展,俨然成为了海洋的霸主。同时无脊椎动物,也大量地繁衍生息。植物开始了登陆,鱼类中的一支进化成为爬行类,动物们也紧随其后征服地球的大陆。虽然经历了泥盆纪末的大灭绝,但是地球生命从不停止自己的脚步,面对广袤、干旱的大陆,这次它们又将谱写怎样的传奇呢?
  在第二次大灭绝过后,地球上的生命迎来了又一进化高潮。动植物们都在陆地上进行飞跃式的进化和繁衍,尤其是植物几乎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一时期,因为大量植物被埋葬在了地层中,形成了煤、石油等各种燃料,所以这一时期被称为“石炭纪”。
  石炭纪从3.67亿万年前开始,到2.9亿万年前结束。这一时期,在宇宙中看地球,除了海水的蓝色、两极的白色和陆地的黄色之外,还多了亮眼的绿色!这便是因为遍布石炭纪大陆的蕨类植物。石炭纪最早的植物面貌与泥盆纪相似,原始蕨类植物延续生长,但只能适应滨海低地的环境,经过进化,又出现了节蕨类、石松类、真蕨类和种子蕨类等多个分类群。蕨类不再局限于滨海,而是长成了陆地森林,其中的石松类,更可高达40米!正是这样高大的蕨类,组成了地球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森林——巨蕨森林!
  随着森林的出现,无脊椎动物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昆虫成为了其中最为成功的一支。由于巨蕨森林提供了极为充足的氧气(空气含氧量高达45%,现今空气含氧量为21%),使得当时的昆虫体型极为巨大!巨型蜻蜓便是代表,其中的巨脉蜻蜓翅膀张开可达95厘米。除此之外,巨型蜘蛛、巨型蜈蚣等到处可见,生命力极为顽强的蟑螂也遍地都是。巨蕨森林成了巨型昆虫的乐园。
  但昆虫并不是巨蕨森林的唯一主宰,因为此时脊椎动物已经从两栖类慢慢进化到了爬行类。爬行类拥有坚硬的体表鳞片、强有力的四肢,还有强大的口乎吸、循环和运动系统,这让爬行类迅速适应了陆地相对干旱、复杂的环境。最早的爬行动物叫作林蜥,体长20-70厘米。不要看林蜥个子小,它的主要食物便是各种昆虫!
  陆地上的动静巨大,海洋中的变化也不小。之前繁盛的三叶虫只剩下了几个种类,菊石因为进化出了新的种类依旧繁盛,珊瑚和腕足类还盘踞在海底。很快它们便迎来一个地质活动极为频繁的年代——二叠纪。
  二叠纪开始于2.9亿万年前,结束于2.5亿万年前。这一时期的地质活动频繁,大陆板块间逐渐拼接形成联合古大陆(泛大陆)。陆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海洋范围的缩小,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促进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预示着生物发展史上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二叠纪早期的植物以真蕨、种子蕨为主,到了晚期有较大变化,鳞木类、芦木类、种子蕨类、柯达类等蕨类植物趋于衰微、绝灭,代之以较耐旱的裸子植物,如松柏类、苏铁类等。这预示着蕨类植物逐渐被更加高等的裸子植物所替代,也预示着超级大陆越来越干旱。
  这一时期爬行动物开始真正意义上地大量繁盛,杯龙目、盘龙目、兽孔目等原始种类均进化出现,它们之中将进化出地球上最大的巨兽。杯龙目是最原始的爬行类,恐龙、鸟类、鳄鱼都可以看作是从杯龙目祖先进化而来。爬行类开启了统治地球的第一步。
  海洋中,鱼类中的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二叠纪的硬骨鱼类便是我们日常所见鱼类的祖先。海生无脊椎动物中主要门类仍是筵类、珊瑚、腕足类和菊石,但组成成分发生了重要变化。节肢动物的三叶虫只剩下少数代表,腹足类和双壳类有了新的发展。不过到了二叠纪末期,四射珊瑚、横板珊瑚、筵类、三口十虫全都绝灭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二叠纪末期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地球上有将近96%的物种绝灭!这是因为所有的大陆聚集成了一个联合的古陆,富饶的滨海地区急剧减少,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物种的绝灭是因为失去了生存家园。更严重的是随着陆地的扩张和抬升,原先埋藏在海底的有机质露出了水面而被氧化,这个过程消耗了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大气中氧的含量减少,对生活在陆地上习惯于高含氧量的动物来说简直就是灾难。同时海洋里也形成了缺氧地带,使得大量海洋動物因为缺氧而绝灭。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巨大改变,让绝大多数的生物都走向了死亡!
  这次大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三叶虫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一起退出的还有四射珊瑚、海蝎、板足鲎等无脊椎动物。它们让位于新生物种类,生态系统也获得了一次最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类等爬行类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一次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尤其是在海洋生物中,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牌:拥有良好的循环系统、复杂的气体交换机制以及部分钙质外壳的海洋生物几乎全部绝灭。
  不过在这次大灭绝之后,地球的海陆空均出现了爬行动物的身影,又一次生命的传奇即将开始!
  (文/赵理怿)
其他文献
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初中时,我们的校服都特别宽大,穿上垮垮的,但是班上一个男生的校服却特别合身。我疑惑,怎么有人可以把校服穿得那么好看呢?于是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向他请教秘诀。他看了我一眼,好一会儿才说:“这是我两年前的校服,那时没有这么紧,因为我们家很穷,买不了新的。”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暗暗决定,既然知道了,就一定要帮助他。  回到家里,我把过生日时爸妈送我的一把电吉他偷偷拿出來,以半价卖了
期刊
双马尾、娃娃脸,笑容甜美,说话轻声细语,当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女生欧阳子绚出现在我面前时,如果不是老师介绍,已习惯将信息学和男生划等号的我,很难将她和“信息学大神”联系起来。  在今年7月举行的第35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欧阳子绚过关斩将,取得了铜牌的好成绩。她也因此赢得了北京大学自主招生“降至一本线录取”的资格。  “信息学竞赛分笔试和上机两部分,笔试涉及计算机史、基本常识等问题
期刊
一看到 平板電脑我就管不住自己的手,一打游戏就什么都荒废了。爸爸说,如果我再迷恋游戏就把我送到特殊学校去戒网瘾!  我抗议!要是一夜之间长大该多好,出去打工可以赚钱养活自己。  “初中生就想打527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哪个老板会聘请你?”爸爸嗤之以鼻。  “我捡垃圾都能养活自己!”我还真不信,离开父母我就不能养活自己。  假期终于到了,我决定放手一试。  我拿着一个蛇皮袋子,在火车站转来转去。那里
期刊
當我们经历人生中那些迷失、痛苦的至暗时刻,总有一颗星会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在电影《神秘巨星》里,这颗最亮的星就是妈妈。  故事的主人公尹希娅是一个在音乐方面十分有天赋的印度女孩。6岁时,她妈妈悄悄给她买了一把吉他。从此,尹希娅爱上了弹吉他。  尹希娅的爸爸重男轻女,在家中是个喜怒无常、不近人情的“暴君”,无数次用暴力伤害着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梦想的阻力被人为地无限扩大。幸运的是,尹
期刊
我对校服的记忆,与秋天有关。  那天,窗外西沉的太阳还在散发余热,我却浑身冷得发抖,连试卷上的字符仿佛也在眼前摇曳。我讨厌秋天,因为它冷得那么快,快到讓我来不及加衣服,体弱的我每个秋天几乎都要重感冒一次。  又是一阵寒意袭来,我紧了紧校服,妄图觅得一丝温暖,却是徒劳。“穿上吧。”同桌将她的校服递了过来,我感激地笑了笑。多了一件校服,感觉少了些许寒意,头昏脑胀的我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一觉醒来,我发
期刊
豎起那直直的笔杆,我仿佛跟这眼前的宣纸在交流,一勾一划,全力倾注笔端,一个个潇洒的字从笔尖行云流水般地涌现出来。  一幅作品完成了,片刻寂静之后,老师来到了我跟前,竖起了大拇指,我的心里不知道有多开心,但这收获的背后,又有谁知道其中的辛酸呢?  记得第一次去见书法老师,我只有7岁。那是一个盛夏,许多同龄小伙伴在快乐地玩耍,有的甚至还被爷爷奶奶追着喂饭。而我却在认真地欣赏眼前那一幅幅优美的书法作品,
期刊
常言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当“戏精”一词头戴皇冠、脚踏祥云荣登年度热搜词榜首的时候,你是否也发现了周边的人正在悄悄“渡劫成精”?  戏精,表情动作极度夸张,各种情景随意转换。写完作业,你安静地坐在桌前整理书本,他却幻想着自己是刚播完新闻的主播;早上起床,只见他清清嗓子,字正腔圆地说道:“大家好,我是2号男嘉宾,喜欢我的请亮灯。”接到诈骗电话,别人忙不迭地想要挂断,只有他滔滔不絕与对方侃大山,直到
期刊
说起“中年焦虑”这个词,你肯定不陌生。大人们常常因为工作、房子、孩子而焦虑,那么“青年焦虑”甚至是“少年焦虑”,你是否听说过呢?  放学君与同学们交流的时候,时常听到这样的话:  “跪求生发良方!我现在脱发越来越严重,每次一薅一大把。”  “不是我想熬夜,是失眠困擾着我。焦虑到睡不着的我该怎么办?”  “快帮我转发这个杨超越,祝我期末考试不挂科。”  不再是“小小少年没有烦恼”,如今的校园里,焦虑
期刊
我高一时的体重巅峰是110斤,个头不足1.6米。那个时候我妈深信“核桃补脑”的理论,每天晚自习下课回家,我都会被她要求吃掉一盘剥好的核桃和花生,还有一大杯牛奶。于是我很快就被催肥了,我妈妈对此很欣慰,在她看来,这是身体好、营养充足的表现。  除了肥胖,我的穿着也非常难看。我跟我妈审美差异很大,她信奉“年轻人就应该穿红橙黄绿这样有活力的颜色”,而我恰巧偏好冷色系,但由于我没有支付能力,所以每次我总是
期刊
我又跟父亲吵架了!当我回想起自己刚刚说的话和那夸张的表情、神态,我被自己吓了一跳!我怎么会和自己的爸爸这么说话?他真有那么讨厌吗?他只不过是在客厅吸了根烟,而我却像吃了火药一般,大发雷霆。  是的,我最近吃了火药。考试接二连三,成绩却总在低层次徘徊;进入高中已有半个学期,大家都有了交心的伙伴,平日里相谈甚欢,而我却经常一个人走在校园,像一个独行侠。  焦虑。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