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除了具有最容易理解的文学性之外还具备思想性和社会性,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能为学生带来基本的语言知识之外,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当前素质教育下,要求语文教师将思想道德教育重视起来,对此,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想品德;教育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对教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培养学生能够应付各种考试的能力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思想品德等,以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初中语文作为重要学科,里面蕴含大量的教育元素,教师借助语文教材,语文教学活动等,可以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格。
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通过讲述课文的时代背景,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通常在语文课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写作意图,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都会利用多媒体播放作者寫作的时代背景。通过时代背景的介绍,学生能够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更够有效的接收到其中蕴含的思想品德教育。某些文章可能是在战乱时期写下,那么通过背景介绍,就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浓浓爱国情,从而深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抓住课文关键词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课文中,构成课文的关键词句就是课文的精华,就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着重体现。语文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也包含了思想品德教育元素,教师作为教材研究者,就需要通过仔细研究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的时候,文中关于描写父亲爬月台的句子“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努力的样子。”不管是“攀”和“缩”的描写,还是整句话的描写,都表现出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辛苦,尽管辛苦,尽管如果是“我”去买橘子会轻松许多,父亲还是坚持要自己亲自去为“我”买橘子,这些有关父亲动作描写的关键词句,深刻的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尽管已经年迈肥胖的父亲,仍然对孩子拥有深沉、浓厚的关爱。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句,分析词句,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父母之爱,激发心灵深处对父母的爱,培养学生孝顺的品德。
(三)通过归纳课文主题思想,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几乎在讲解每一篇语文阅读课文的时候,教师都会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主题思想,作者通过对文章表达的主体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客观来说,归纳课文主题思想的过程就是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语文课文比较丰富,作者所表达的主体思想也比较多,有的表达的是父母之爱,有的表达的是爱国主义,有的表达的是责任,有的表达的是礼貌……通过不同的课文学习,分析不同的课文主题思想,学生能够领悟到不同的思想情感,学习到更多美好的品德。
二、借助语文写作教学渗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引导学生正确审题,传递思想
学生作文写作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正确审题。学生正确理解作文是需要学生描述什么事情,是需要学生阐述什么道理之后,脑海里才能够针对写作主题进行构思。从审题到构思再到写作的这个过程就是思想品德渗透的好机会。教师引导学生审题,针对某些歌颂美好品德,记录生活美好事情的文章,可以为学生树立相关品德意识,让学生明白具备美好思想品德行为是会被他人歌颂的,引导学生理解作文题意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应该做个有良好品德的人的过程。
(二)合理进行写作选材,渗透思想教育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为了实现学生品德教育的目的,可以在作文选材的时候多下功夫,可以设置与思想道德相关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例如,设置“发现生活美”的作文题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寻找美好的事物和人,然后让学生记录下来。通过审阅学生的作文,教师能够更好的体会学生对生活的情感,更好的明白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够借此更好的实施德育教育,学生也能够通过寻找生活中关于“美”的材料,领悟到更多道理,明白更多美好品格。
三、在课外实践中渗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课外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组织合理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名著阅读交流活动,例如组织“最美人物”的朗诵比赛等,都能够有效的对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实地体验生活的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情和美好的人,增加学生对美好品德的思考,深化学生的思想情感。通过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能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总结
“教书育人”告诉我们,教学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需要传递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书重要,育人更加重要。初中语文是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其中蕴含大量教育元素,教师不仅可以借助语文教学,为学生传播语文知识,还能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美好的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以及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有效的渗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崔喜英.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实施[J].学周刊.2017(11)
[2]文建鸿.学生思想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赤子(上中旬).2016(03)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想品德;教育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对教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培养学生能够应付各种考试的能力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思想品德等,以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初中语文作为重要学科,里面蕴含大量的教育元素,教师借助语文教材,语文教学活动等,可以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格。
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通过讲述课文的时代背景,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通常在语文课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写作意图,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都会利用多媒体播放作者寫作的时代背景。通过时代背景的介绍,学生能够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更够有效的接收到其中蕴含的思想品德教育。某些文章可能是在战乱时期写下,那么通过背景介绍,就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浓浓爱国情,从而深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抓住课文关键词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课文中,构成课文的关键词句就是课文的精华,就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着重体现。语文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也包含了思想品德教育元素,教师作为教材研究者,就需要通过仔细研究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的时候,文中关于描写父亲爬月台的句子“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努力的样子。”不管是“攀”和“缩”的描写,还是整句话的描写,都表现出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辛苦,尽管辛苦,尽管如果是“我”去买橘子会轻松许多,父亲还是坚持要自己亲自去为“我”买橘子,这些有关父亲动作描写的关键词句,深刻的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尽管已经年迈肥胖的父亲,仍然对孩子拥有深沉、浓厚的关爱。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句,分析词句,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父母之爱,激发心灵深处对父母的爱,培养学生孝顺的品德。
(三)通过归纳课文主题思想,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几乎在讲解每一篇语文阅读课文的时候,教师都会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主题思想,作者通过对文章表达的主体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客观来说,归纳课文主题思想的过程就是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语文课文比较丰富,作者所表达的主体思想也比较多,有的表达的是父母之爱,有的表达的是爱国主义,有的表达的是责任,有的表达的是礼貌……通过不同的课文学习,分析不同的课文主题思想,学生能够领悟到不同的思想情感,学习到更多美好的品德。
二、借助语文写作教学渗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引导学生正确审题,传递思想
学生作文写作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正确审题。学生正确理解作文是需要学生描述什么事情,是需要学生阐述什么道理之后,脑海里才能够针对写作主题进行构思。从审题到构思再到写作的这个过程就是思想品德渗透的好机会。教师引导学生审题,针对某些歌颂美好品德,记录生活美好事情的文章,可以为学生树立相关品德意识,让学生明白具备美好思想品德行为是会被他人歌颂的,引导学生理解作文题意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应该做个有良好品德的人的过程。
(二)合理进行写作选材,渗透思想教育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为了实现学生品德教育的目的,可以在作文选材的时候多下功夫,可以设置与思想道德相关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例如,设置“发现生活美”的作文题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寻找美好的事物和人,然后让学生记录下来。通过审阅学生的作文,教师能够更好的体会学生对生活的情感,更好的明白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够借此更好的实施德育教育,学生也能够通过寻找生活中关于“美”的材料,领悟到更多道理,明白更多美好品格。
三、在课外实践中渗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课外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组织合理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名著阅读交流活动,例如组织“最美人物”的朗诵比赛等,都能够有效的对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实地体验生活的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情和美好的人,增加学生对美好品德的思考,深化学生的思想情感。通过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能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总结
“教书育人”告诉我们,教学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需要传递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书重要,育人更加重要。初中语文是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其中蕴含大量教育元素,教师不仅可以借助语文教学,为学生传播语文知识,还能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美好的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以及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有效的渗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崔喜英.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实施[J].学周刊.2017(11)
[2]文建鸿.学生思想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赤子(上中旬).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