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鲇鱼的习性是昼伏夜出,除了北方五月末、六月初鲇鱼刚开口的季节它们白天也会觅食之外,在夏季和初秋,它們几乎都集中在夜里活动,并且会趋于岸边觅食。
鲇鱼在大多数地区并不常见,所以很多人对钓鲇鱼比较陌生。其实,只要了解鲇鱼的一些习性,你就会发现它是最好钓的鱼种,这东西傻得很。
串钩是一种误区
在一些有鲇鱼的水库夜钓,有时会有一些以钓鲇鱼为主的钓友,他们的标准配置就是一排海竿,串钩大铅坠,挂上蚯蚓或者鸡肝奋力猛抡,能甩出多远就甩多远,然后挂上报警装置,开始安静地等待。
我先说说钓组,串钩首先会给抄鱼造成麻烦,鱼钩太多反倒碍事;还有,常见的串钩都是坠后钩,坠前顶多一枚鱼钩,海竿立着架设的话,坠后的鱼钩都离底了,而鲇鱼是底栖鱼类,那么离底的钩能有多少中鱼的可能?比浮钓鲫鱼的概率要低得多吧?毕竟鲇鱼没有鲫鱼的密度。
我不知道那些鲇鱼钓友注意过这个细节没有:中鱼的几乎都是坠前的那枚钩子,坠后的那几枚鱼钩比较多余。所以,坠前一枚单钩或者铅坠前后各一枚鱼钩就足够用了。
除了鸡肝、蚯蚓,还有其他
蚯蚓和鸡肝作为钓鲇鱼的鱼饵流传得很广,大江南北的钓友几乎都这么干。我先说蚯蚓的挂法,在挂蚯蚓这方面,南方的钓友明显强过北方的钓友,他们钓鲫鱼的时候也是整条蚯蚓挂钩,蚯蚓不停地蠕动会强烈刺激鱼类的捕食本能,作为肉食性鱼类的鲇鱼,更是经不起这种刺激,尤其是一簇张牙舞爪的蚯蚓更能引起鲇鱼的注意。所以,我推荐用多条整根的大蚯蚓挂钩作钓饵。
至于鸡肝,我不怎么看好。鲇鱼对所有的动物内脏都感兴趣,所以鱼饵并不只限于鸡肝。猪脾的血腥气丝毫不逊于鸡肝,但质地更坚韧,可以随心所欲地剪成任何理想的形状以便挂钩,这是鸡肝比不了的。其实,替代鸡肝的鲇鱼饵有很多,有一次我忘了带猪脾,沿途就近钻进一个副食商店,要了三个鸡心,照样钓鲇鱼。还有人煞费苦心去葡萄园寻找那种手指粗的大青虫,传说用它钓鲇鱼最好使。我不是说大青虫不好使,而是鲇鱼胃口好着呢,所有的荤腥对它都有效,水边的蚂蚱、蜻蜓、小鱼、河虾更是它们的最爱,它们就是靠着这些东西长大的。如果说鲇鱼也有惯口的话,那么肯定是小鱼、河虾。所以,有条件的钓友不妨带个虾笼子,捞一两网就足够钓一夜的了。河蚌肉也是一种高效的钓饵,不但能钓鲇鱼,还能兼钓大青鱼。所以,钓鲇鱼不要只认某一种鱼饵。
钓鲇鱼无需放长线
都说放长线钓大鱼,钓友们深谙这个道理,于是钓鲇鱼时都会尽量远投。其实,鲇鱼和其他淡水鱼类的区别就在这里。鲇鱼的习性是昼伏夜出,除了北方五月末、六月初鲇鱼刚开口的季节它们白天也会觅食之外,在夏季和初秋,它们几乎都集中在夜里活动,并且会趋于岸边觅食。所以,如果不是在大浅滩,远投的效果都不甚理想。
有一次,我在一个山脚下钓鱼,一伙城里人用一排海竿施钓、羊骨头打窝,主钓鲇鱼,排场很大。傍晚的时候来了个当地的小朋友,十多岁的样子,他先用虾网捞了点小鱼,然后从土筐里拿出他的钓组——1米多长的细尼龙绳,拴了个大得夸张的长把歪嘴钩,每个钩子上挂一条小鱼,每隔几米布下一个钓组。固定好之后,小孩就回家了。到了半夜,小孩的钓位就不时传来大鱼翻腾的声音。第二天早晨天亮,挎着土筐的小男孩过来收线,一边收一边嘀咕:“又丢俩钩,又丢两个……”然后就看他跪在岸边按着滑溜溜的鲇鱼吃力地摘钩,他共收获三条1斤半到3斤不等的鲇鱼,而那边排场很大的海竿阵则是准空军。大家问小男孩:你怎么知道鲇鱼晚上都靠边啊?小男孩回答:我爷爷说的。
其实,鲇鱼觅食时是有着很强的趋边性的,水边上的老辈人都知道,而现在的很多钓鱼人还不知道。所以,夜钓鲇鱼未必放长线就能钓到。
如何判断水中是否有鲇鱼,如何选钓位
钓鱼人总是东奔西走,去陌生的水域对钓鱼人来说是家常便饭。钓鱼人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鱼情,但是消息的来源并不全面,水域内是否有鲇鱼就要临场判断了。现在的水库和人工池塘,最叫人头疼的因素之一就是小杂鱼。所以,当一片陌生的水域中小杂鱼的数量少得出奇时,这就不正常了,也许里面会有鲇鱼或其他庞大的肉食性鱼类的种群存在,它们的存在是导致小杂鱼家族不兴旺的原因之一。此时,钓鱼人值得用鱼肉试一试。
鲇鱼特别喜欢在有障碍物的位置安家落户,石头砬子、枯树根这类地形最适宜鲇鱼隐蔽捕猎,因此是垂钓鲇鱼的最佳钓点,但这种环境无疑会给钓者造成不小的麻烦,却没有什么有效的解决办法,叫人头疼。
钓鲇鱼,如何打窝子
钓鲇鱼所打的窝子比较另类,常用的是鸡肝——把鸡肝剁碎,拌土投到钓点里。需要提醒的是,鸡肝中含有很多筋膜,剁时一定要弄断。
我要重点推荐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窝料——该水域的小杂鱼。有条件的话,钓者可以提前数小时捞一些,剁碎,装入塑料袋密封,在太阳下晒几个小时,晚上就可以打窝了。
细心的朋友一定发现了,这篇文章通篇都在推荐用小鱼。确实,不但鲇鱼以小鱼为生,其他的肉食性鱼种也都以小鱼为食。所以,用小鱼打窝子,用小活鱼作钓饵,很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我的一位钓友就用臭小鱼和鱼内脏打窝,本来准备钓鲇鱼的,可是那一夜却遭遇了一个“米级”大翘嘴群,想想那场面都让人心跳加速。
鲇鱼在大多数地区并不常见,所以很多人对钓鲇鱼比较陌生。其实,只要了解鲇鱼的一些习性,你就会发现它是最好钓的鱼种,这东西傻得很。
串钩是一种误区
在一些有鲇鱼的水库夜钓,有时会有一些以钓鲇鱼为主的钓友,他们的标准配置就是一排海竿,串钩大铅坠,挂上蚯蚓或者鸡肝奋力猛抡,能甩出多远就甩多远,然后挂上报警装置,开始安静地等待。
我先说说钓组,串钩首先会给抄鱼造成麻烦,鱼钩太多反倒碍事;还有,常见的串钩都是坠后钩,坠前顶多一枚鱼钩,海竿立着架设的话,坠后的鱼钩都离底了,而鲇鱼是底栖鱼类,那么离底的钩能有多少中鱼的可能?比浮钓鲫鱼的概率要低得多吧?毕竟鲇鱼没有鲫鱼的密度。
我不知道那些鲇鱼钓友注意过这个细节没有:中鱼的几乎都是坠前的那枚钩子,坠后的那几枚鱼钩比较多余。所以,坠前一枚单钩或者铅坠前后各一枚鱼钩就足够用了。
除了鸡肝、蚯蚓,还有其他
蚯蚓和鸡肝作为钓鲇鱼的鱼饵流传得很广,大江南北的钓友几乎都这么干。我先说蚯蚓的挂法,在挂蚯蚓这方面,南方的钓友明显强过北方的钓友,他们钓鲫鱼的时候也是整条蚯蚓挂钩,蚯蚓不停地蠕动会强烈刺激鱼类的捕食本能,作为肉食性鱼类的鲇鱼,更是经不起这种刺激,尤其是一簇张牙舞爪的蚯蚓更能引起鲇鱼的注意。所以,我推荐用多条整根的大蚯蚓挂钩作钓饵。
至于鸡肝,我不怎么看好。鲇鱼对所有的动物内脏都感兴趣,所以鱼饵并不只限于鸡肝。猪脾的血腥气丝毫不逊于鸡肝,但质地更坚韧,可以随心所欲地剪成任何理想的形状以便挂钩,这是鸡肝比不了的。其实,替代鸡肝的鲇鱼饵有很多,有一次我忘了带猪脾,沿途就近钻进一个副食商店,要了三个鸡心,照样钓鲇鱼。还有人煞费苦心去葡萄园寻找那种手指粗的大青虫,传说用它钓鲇鱼最好使。我不是说大青虫不好使,而是鲇鱼胃口好着呢,所有的荤腥对它都有效,水边的蚂蚱、蜻蜓、小鱼、河虾更是它们的最爱,它们就是靠着这些东西长大的。如果说鲇鱼也有惯口的话,那么肯定是小鱼、河虾。所以,有条件的钓友不妨带个虾笼子,捞一两网就足够钓一夜的了。河蚌肉也是一种高效的钓饵,不但能钓鲇鱼,还能兼钓大青鱼。所以,钓鲇鱼不要只认某一种鱼饵。
钓鲇鱼无需放长线
都说放长线钓大鱼,钓友们深谙这个道理,于是钓鲇鱼时都会尽量远投。其实,鲇鱼和其他淡水鱼类的区别就在这里。鲇鱼的习性是昼伏夜出,除了北方五月末、六月初鲇鱼刚开口的季节它们白天也会觅食之外,在夏季和初秋,它们几乎都集中在夜里活动,并且会趋于岸边觅食。所以,如果不是在大浅滩,远投的效果都不甚理想。
有一次,我在一个山脚下钓鱼,一伙城里人用一排海竿施钓、羊骨头打窝,主钓鲇鱼,排场很大。傍晚的时候来了个当地的小朋友,十多岁的样子,他先用虾网捞了点小鱼,然后从土筐里拿出他的钓组——1米多长的细尼龙绳,拴了个大得夸张的长把歪嘴钩,每个钩子上挂一条小鱼,每隔几米布下一个钓组。固定好之后,小孩就回家了。到了半夜,小孩的钓位就不时传来大鱼翻腾的声音。第二天早晨天亮,挎着土筐的小男孩过来收线,一边收一边嘀咕:“又丢俩钩,又丢两个……”然后就看他跪在岸边按着滑溜溜的鲇鱼吃力地摘钩,他共收获三条1斤半到3斤不等的鲇鱼,而那边排场很大的海竿阵则是准空军。大家问小男孩:你怎么知道鲇鱼晚上都靠边啊?小男孩回答:我爷爷说的。
其实,鲇鱼觅食时是有着很强的趋边性的,水边上的老辈人都知道,而现在的很多钓鱼人还不知道。所以,夜钓鲇鱼未必放长线就能钓到。
如何判断水中是否有鲇鱼,如何选钓位
钓鱼人总是东奔西走,去陌生的水域对钓鱼人来说是家常便饭。钓鱼人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鱼情,但是消息的来源并不全面,水域内是否有鲇鱼就要临场判断了。现在的水库和人工池塘,最叫人头疼的因素之一就是小杂鱼。所以,当一片陌生的水域中小杂鱼的数量少得出奇时,这就不正常了,也许里面会有鲇鱼或其他庞大的肉食性鱼类的种群存在,它们的存在是导致小杂鱼家族不兴旺的原因之一。此时,钓鱼人值得用鱼肉试一试。
鲇鱼特别喜欢在有障碍物的位置安家落户,石头砬子、枯树根这类地形最适宜鲇鱼隐蔽捕猎,因此是垂钓鲇鱼的最佳钓点,但这种环境无疑会给钓者造成不小的麻烦,却没有什么有效的解决办法,叫人头疼。
钓鲇鱼,如何打窝子
钓鲇鱼所打的窝子比较另类,常用的是鸡肝——把鸡肝剁碎,拌土投到钓点里。需要提醒的是,鸡肝中含有很多筋膜,剁时一定要弄断。
我要重点推荐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窝料——该水域的小杂鱼。有条件的话,钓者可以提前数小时捞一些,剁碎,装入塑料袋密封,在太阳下晒几个小时,晚上就可以打窝了。
细心的朋友一定发现了,这篇文章通篇都在推荐用小鱼。确实,不但鲇鱼以小鱼为生,其他的肉食性鱼种也都以小鱼为食。所以,用小鱼打窝子,用小活鱼作钓饵,很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我的一位钓友就用臭小鱼和鱼内脏打窝,本来准备钓鲇鱼的,可是那一夜却遭遇了一个“米级”大翘嘴群,想想那场面都让人心跳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