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全面覆盖课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听说而没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生活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
二、调动学习积极性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儿童注意力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而数学知识中有大量关于数的知识,显得抽象、呆板,讲起来枯燥,学起来乏味。那么要想完成教学任务,充分利用好一节课,向40分钟要质量,就要求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好教学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心不在焉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用多媒体展示趣味盎然的动画或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等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也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展示知识形成过程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不仅给教师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教学目标,而且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充分体现“过程与方法”。可见,数学教学重要的是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四、巩固练习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新授课中的巩固练习,就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时不是简单地重复书上学到的东西,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优化练习。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这个环节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练习”的设计方面更富有弹性,体现练习的阶梯发展趋势,由易到难,体现差异教育:学生开始从模仿型的基本练习变为提高辨析能力而设置的判断练习,再变为糅合知识而设置的综合练习等。另外,老师在练习课上从基本问题出发,循序渐进地设计练习内容和增加难度,设计一定数量的尝试性练习题和发展性练习题,使学生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及规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不依常规去寻求变通,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数学题型变化多样,而且一题多变,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单元复习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课堂小结是对本节课知识要点的回顾、总结、巩固和提高,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同时课堂小结要力求简练,言简意赅。要抓好这一教学环节,可以适时、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把本节课所学知识在大脑中重现一遍,再让学生各抒己见谈体会、收获,教师随机评价。接着教师在电脑上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关于课堂小结的音像资料,动画飞入,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享受,使学生在惊喜、兴奋中加深印象,体会重难点,巩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每个单元新知识学习完毕,教师都要进行单元小结复习。而一个单元包含着很多的知识点,如概念、计算法则、计算公式、知识的应用等,为了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增大复习容量,高效地获取知识,应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课之前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分类和整合,根据重难点制成多媒体课件。这样教学时教师不用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讲解和板书上,能轻松教学,学生也能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快速、高效、系统地获取知识,同时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以便用于学生练习应用,减轻课外负担。
总之,教师合理、适时地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听说而没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生活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
二、调动学习积极性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儿童注意力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而数学知识中有大量关于数的知识,显得抽象、呆板,讲起来枯燥,学起来乏味。那么要想完成教学任务,充分利用好一节课,向40分钟要质量,就要求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好教学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心不在焉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用多媒体展示趣味盎然的动画或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等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也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展示知识形成过程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不仅给教师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教学目标,而且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充分体现“过程与方法”。可见,数学教学重要的是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四、巩固练习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新授课中的巩固练习,就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时不是简单地重复书上学到的东西,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优化练习。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这个环节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练习”的设计方面更富有弹性,体现练习的阶梯发展趋势,由易到难,体现差异教育:学生开始从模仿型的基本练习变为提高辨析能力而设置的判断练习,再变为糅合知识而设置的综合练习等。另外,老师在练习课上从基本问题出发,循序渐进地设计练习内容和增加难度,设计一定数量的尝试性练习题和发展性练习题,使学生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及规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不依常规去寻求变通,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数学题型变化多样,而且一题多变,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单元复习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课堂小结是对本节课知识要点的回顾、总结、巩固和提高,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同时课堂小结要力求简练,言简意赅。要抓好这一教学环节,可以适时、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把本节课所学知识在大脑中重现一遍,再让学生各抒己见谈体会、收获,教师随机评价。接着教师在电脑上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关于课堂小结的音像资料,动画飞入,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享受,使学生在惊喜、兴奋中加深印象,体会重难点,巩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每个单元新知识学习完毕,教师都要进行单元小结复习。而一个单元包含着很多的知识点,如概念、计算法则、计算公式、知识的应用等,为了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增大复习容量,高效地获取知识,应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课之前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分类和整合,根据重难点制成多媒体课件。这样教学时教师不用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讲解和板书上,能轻松教学,学生也能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快速、高效、系统地获取知识,同时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以便用于学生练习应用,减轻课外负担。
总之,教师合理、适时地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