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肠道组织内DPF3、Smarcd3和MEF2的表达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DPF3、Smarcd3及MEF2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肠道组织内的检测,验证DPF3、Smarcd3及MEF2基因在肠道组织内的表达情况,并探讨DPF3、Smarcd3及MEF2基因在HD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随机选取28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HD患儿手术标本,并根据手术标本取材的位置分为:痉挛段组和吻合口组。利用RealTime-PCR、免疫蛋白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从RNA和蛋白水平对DPF3、Smarcd3及MEF2基因在HD患儿肠道组织内的表达进行检测,验证DPF3、Smarcd3及MEF2在肠道组织内的表达,并分析其参与HD发病过程的可能机制。其中,利用BIO-RAD对mRNA数据半定量分析;Genesnap系统及软件对蛋白数据进行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光学显微镜数码摄片进行蛋白染色分析;GraphPad Prism5绘图,SPSS(version 17.0)进行数据统计。

结果

DPF3 mRNA在患儿吻合口和痉挛段的表达为1.76±1.30和1.07±0.93;蛋白的表达分别为2.31±0.62和1.95±0.57。Smarcd3 mRNA在患儿吻合口和痉挛段的表达为0.68±0.62和0.38±0.42;蛋白的表达分别为0.85±0.43和0.61±0.34;MEF2 mRNA在患儿吻合口和痉挛段的表达为1.01±0.63和0.68±0.39;蛋白的表达分别为2.29±0.38和1.83±0.76。DPF3、Smarcd3及MEF2 mRNA及蛋白在患儿痉挛段的表达较吻合口均降低(P<0.05),且趋势相一致。DPF3、Smarcd3及MEF2在吻合口神经节细胞处可见阳性的棕色颗粒状染色,而在痉挛段未见明显染色。

结论

DPF3、Smarcd3及MEF2可能参与HD的发病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离子通道芯片及Western blot实验证实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病变肠段的钾离子通道表达与正常的结直肠存在差异。方法2012年8月到2013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30例,通过病史、直肠测压、钡剂灌肠造影、术中冰冻及术后病理等确诊为HD,术中结肠切除完成后,分别取正常及病变狭窄段肠组织,大小为1.0 cm×1.
克罗恩病是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克罗恩病可以影响整个消化道,还可以影响其他器官,包括眼睛、皮肤、肝脏、关节,这些对其他器官的影响称为肠外表现。约1/3克罗恩病患者发生皮肤病变,是其最常见的肠外表现。克罗恩病肠外皮肤表现通常被分为3类:(1)克罗恩病特异性病变,皮肤病变与潜在的胃肠病变组织病理学相同。(2)克罗恩病反应性病变,也是炎症性病变,通常伴随潜在的消化道疾病发生,但炎性损伤与胃肠病变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IFX)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抗体,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可诱导受损的肠黏膜愈合。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目前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手术治疗的标准手术方式。在IFX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的时代,围术期IFX的应用、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是关乎术后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