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音乐特长生的培养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rewq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我们的学生中的音乐特长生,他们所拥有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比普通学生更广泛,因此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体现为多样化,可选择性地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下面就音乐特长生如何合理培养利用谈谈我的个人体会。 
   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能力特长
  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特长,通过各种渠道走近学生。如每学期初都在班里开展的小小表演会,让每一个有音乐特长的学生能够得到展示的机会,同时教师也能尽早尽快地掌握可培养发展的学生教学资源,这种演出也让每一个普通的学生的音乐潜力得到开发。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课内积极地观察学生,充分地了解学生,在课外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展示空间。 
   二、提供学生更多的课外展示空间
  每个学校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外兴趣活动,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一方面,教师应该从学生主体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想学什么、能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为学生尽可能地创造各种学习音乐的空间和渠道,充分地发挥学生的音乐潜能。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如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可以在各种文艺表演中展现自己的才能。没有音乐特长的学生也可以在平时的音乐学习中积极参与,激活他们的表现欲和创造力,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示个性和才能。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共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三、建立音乐特长生人才库
  特长生教学资源的利用不仅是课堂教学中的过程,还是一个课外的、长期的、持之以恒的积累和收集过程,教师要在课内外细心的观察、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可利用的音乐特长生。学校应组织各种音乐活动的竞赛,如“歌唱、舞蹈、器乐”大奖赛、班级合唱比赛、音乐知识竞赛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表演欲望,发现并培养音乐骨干生。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奠定基础。
   四、创建良好的民主教学环境
  高中音乐课教学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首位。把课堂交给学习的主体——学生,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感受、鉴别、判断、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1)选拔小组长。首先要对学生技能水平和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组,大致可以分为三组:A组为在音乐艺术上有特长的学生;B组为一般学生,他们居班级中的大多数;C组为在音乐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或对音乐学习兴趣不浓厚的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特长生当小组长,平均分布B组与C组学生。选拔不同特长的学生担任组长,让各个小组长担任不同教学内容的组织者。
  (2)小组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要有目的地对小组长进行一些课外的辅导,并充分地了解各个小组长的特长、个性及能力特点。让他们掌握一些与组员沟通和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并对小组长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 (3)小组长与组员之间的合作。小组长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基础并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组织组员合作进行一些尝试性练习,即让学生自己先找一找(资料)、唱一唱(主题)、奏一奏(旋律)、议一议等,对所要欣赏的乐曲进行充分的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课堂中教师要到各小组了解情况,参与学生讨论,倾听学生的观点,进行点拨和指导。
   五、课外准备工作
  (1)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爱护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建立民主、平等、交流互動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利用特长生资源要求师生角色转换,由“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提供进一步发展才能的机会,鼓励引导他们在集体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2)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教师在利用音乐特长生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有较高的课堂控制能力,要对每一课的教学内容有着详尽的掌握,要对特长生的能力有充分的了解,要及时做好特长生教学的合作和调整工作。其次还要对特长生的参与教学活动给予评价。最后教师还要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调度能力,要做好特长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合理地控制课堂结构。这就对教师的音乐教学基本功、文学艺术修养、课堂教学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另外,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其他学科的特长生,进行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渗透。在弘扬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尊重其他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其他文献
研究了当应力转换时间是随机变量的情况下的简单步加寿命试验。给出了依赖于边缘分布的极大似然估计、矩估计及区间估计;并且利用应力转换时间是低应力下的次序统计量的信息,给
下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在著名的Hayman-Yang不等式中,k阶导数f(k)能否被替换成一般的k阶线性微分多项式a0f+a1f+...+akf(k)?一个例子表明本文中的结果是最基本的,定理的条件
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教师总结经验,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水平,使教师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对高一物理教学做了下列几个方面的反思:    一、推敲斟酌,掌控新教材的“度”  新教材的教学中“度”难以把握,高中物理课程由两个必修模块、六个选修模块构成。其中选修模块是必修课程的延伸和拓展,
从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出发,通过单因素法和综合评定法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无铬化学转化膜处理工艺——钛盐化学转化膜处理工艺.该转化液主要配方及工艺条件为钛盐0.5~1.5g/L,促进剂
本文基于虚拟仪器Nextboard开发平台,实现《测控电路》实验教学的仿真设计及在测控实验教学中的相关应用。通过热电偶冷端补偿的方法进行温度测量,有效地运用了LabVIEW虚拟仪
从原子核的微观结构出发,利用<逻辑力学原理>中描述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场方程,给出了原子核最大临界自发裂变参量(Z2/A)m两种不同的解析计算方法,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