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其表现领域更体现出一种技能性特点,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哪一项也离不开实践活动,离不开具体的操作。笔者认为音乐课除了单纯的教唱和欣赏之外,还得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音乐创造。
一、从音乐教育的价值中找问题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教师可能太专注于书上知识性的东西。上课时总是教师说得多,学生说得少,而且没有注意到与学生进行适当的沟通与交流,这可能就是在音乐课堂上为什么会变成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而且课堂气氛越来越沉闷的原因吧!不能说全部音乐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几首歌,懂一点乐理知识,掌握一些音乐技能。虽然说音乐教学的目的也包含这些内容,但如果仅仅只是这些的话,那么目的就显得太苍白了,从音乐教育的价值中我们就可以知道音乐教育的目的远不止这些。
美国《艺术教育家标准》认为: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在发展个体直觉、推理、想象以及表达和交流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浓缩与人类文明的结晶,音乐艺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注入了激情,没有音乐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经济力量,未来社会有赖于对生机勃勃的艺术社会的建设。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音乐教育的价值做了精辟的概括: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音乐应该同其他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实践活动是现代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音乐实践活动提供了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音乐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音乐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音乐指导。教师在音乐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要做到以上目的,首先得从音乐实践出发。因为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不能重在“师讲”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以至于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听众。音乐课应该是一种气氛活跃的学科,如果教师能够放下架子,融入学生当中,与学生平等,在课堂上与学生多沟通,进行互动,多给他们一些音乐实践的机会,那么就势必增添了他们上音乐课的兴趣。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探索中学,在合作、思考中学,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如湘教版高中音乐《演奏》教材中的第一单元《在乐器家族中寻找你的朋友》中的第二节课“笛子”,本单元的宗旨是由竹笛的欣赏和认识过渡到对中国民族乐队的认识,最后升华到对民族乐器的了解和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这节课属于演奏模块的内容,演奏模块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得以亲身参与演奏,直接地体验音乐,使学生能亲自去创作音乐的美,使学生的合作能力获得提高。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共包括了:名家名曲欣赏导入、竹笛学习,学生分组练习三个部分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笔者在课堂中设计了分组练习、模仿练习、音乐片段齐奏练习等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教学手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与探究。课堂教学中的欣赏部分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音乐画面,营造音乐情境,使学生能通过更具体的音乐形象准确的感受和理解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音乐知识内容的学习方法,采用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识主题,避免枯燥的音乐知识的灌输和讲解。本课还合理地设计了学生吹奏比赛活动,这些学生活动的设计不仅仅让学生在知性理解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体验了音乐,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在本课的学生分组练习部分,把课堂的中心与重心再一次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竹笛的兴趣。可见音乐实践活动在音乐课堂上非常之重要,所以作为音乐教育者的我们一定得重视音乐实践这个环节。
学生是受教育者,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音乐知识传授,还是技能技巧的训练及音乐能力的培养,都必需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努力,亲身参与大量练习和实践活动。给学生表现的平台,可以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在此我们还得注意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的同时,还得鼓励学生的想象、创新精神。
三、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是音乐学习活动的主体,充分挖掘学生主体活动的潜在功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获得新的知识,锤炼音乐思维能力,提高审美素质,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须时刻注意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自由空间。研究证明,学生受到的限制越少,体验的自由度越大,活动的自主性越强,其创造性发挥得越好。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参与快乐的同时,教师也应努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沈建军在他的《音乐与超常规思维》一书中讲述对某个班的同学做一游戏:书上有三只鸟,一个顽童拿起气枪对准其中一只射击,噗的一声之后,请问树上还有几只鸟?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当场愉快地回答说:“虽然他只打一只鸟,树上的鸟一只也没有了,全吓飞了”。但是有一位同学补充说:“在树上也可以有两只,他们很小,躲在窝里吓呆了,飞也飞不动!”全班哄堂大笑,笑得很开心。这就是一种音乐的超常规思维。前者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是一种习惯性思维,对于习惯性思维相应的中国俗语应是“想当然”吧!在许多情况下,认定某一事物及规律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用不着怀疑。天天看同一事物,听同一声音,很容易人云亦云,在毫不怀疑的情况下,绝不可能有再创造。
创造的出发点,就是对客观的一切事物持怀疑和研究态度,尔后才有可能进行再创造。著名作曲家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严肃、宏大的气势表达出了整部作品的思想源泉。其实这是贝多芬很多作品中反复表现过的主题——斗争,也折射出斗争的必然过程——艰辛。旋律跌宕起伏,时而压抑、时而悲壮,似乎看到的是勇士们不断冲击关口,前赴后继企盼胜利的景象。其中的人声部分所演唱的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经过了一系列的铺垫,人声部分终于浮上水面,开始了《欢乐颂》的吟唱。伴随着激情澎湃的唱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在激动人心的歌词和旋律的相互烘托下,《欢乐颂》得到了升华,欣赏的人们得到的是无与伦比的奋进力量和精神支柱。乐章的最后,这种气氛被表现到了极致,整部作品在无比光明、无比辉煌的情景下结束。
学生应该在聆听这首交响曲时,进行排他性和创造性思维,获得自己独特的音乐感受,这原本就是音乐实践中获得的震撼。但在现实音乐课堂中,学生听到了什么?其实笔者给学生的都是标准答案,根本没有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到底听到了什么。在不知不觉中,教师毫不留情地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扼杀了他们许多美妙的创造性思维,把他们本来可以张扬飞溅的想象力束缚在了教师给予的狭小的一成不变的固定空间了。 教师要通过音乐教学的创作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此,要注意创造教学中的创作教学这个环节,要注重创作的“过程”,而不是注重创作的“成果”。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教师应抓住音乐实践活动这一环节,启发学生创造性的机会,让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不要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同一个练习,可能有多种答案;同一首歌曲也有多种处理,有多种理解。我们应当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作者单位:558400贵州省荔波高级中学)
一、从音乐教育的价值中找问题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教师可能太专注于书上知识性的东西。上课时总是教师说得多,学生说得少,而且没有注意到与学生进行适当的沟通与交流,这可能就是在音乐课堂上为什么会变成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而且课堂气氛越来越沉闷的原因吧!不能说全部音乐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几首歌,懂一点乐理知识,掌握一些音乐技能。虽然说音乐教学的目的也包含这些内容,但如果仅仅只是这些的话,那么目的就显得太苍白了,从音乐教育的价值中我们就可以知道音乐教育的目的远不止这些。
美国《艺术教育家标准》认为: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在发展个体直觉、推理、想象以及表达和交流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浓缩与人类文明的结晶,音乐艺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注入了激情,没有音乐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经济力量,未来社会有赖于对生机勃勃的艺术社会的建设。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音乐教育的价值做了精辟的概括: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音乐应该同其他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实践活动是现代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音乐实践活动提供了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音乐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音乐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音乐指导。教师在音乐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要做到以上目的,首先得从音乐实践出发。因为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不能重在“师讲”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以至于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听众。音乐课应该是一种气氛活跃的学科,如果教师能够放下架子,融入学生当中,与学生平等,在课堂上与学生多沟通,进行互动,多给他们一些音乐实践的机会,那么就势必增添了他们上音乐课的兴趣。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探索中学,在合作、思考中学,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如湘教版高中音乐《演奏》教材中的第一单元《在乐器家族中寻找你的朋友》中的第二节课“笛子”,本单元的宗旨是由竹笛的欣赏和认识过渡到对中国民族乐队的认识,最后升华到对民族乐器的了解和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这节课属于演奏模块的内容,演奏模块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得以亲身参与演奏,直接地体验音乐,使学生能亲自去创作音乐的美,使学生的合作能力获得提高。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共包括了:名家名曲欣赏导入、竹笛学习,学生分组练习三个部分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笔者在课堂中设计了分组练习、模仿练习、音乐片段齐奏练习等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教学手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与探究。课堂教学中的欣赏部分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音乐画面,营造音乐情境,使学生能通过更具体的音乐形象准确的感受和理解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音乐知识内容的学习方法,采用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识主题,避免枯燥的音乐知识的灌输和讲解。本课还合理地设计了学生吹奏比赛活动,这些学生活动的设计不仅仅让学生在知性理解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体验了音乐,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在本课的学生分组练习部分,把课堂的中心与重心再一次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竹笛的兴趣。可见音乐实践活动在音乐课堂上非常之重要,所以作为音乐教育者的我们一定得重视音乐实践这个环节。
学生是受教育者,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音乐知识传授,还是技能技巧的训练及音乐能力的培养,都必需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努力,亲身参与大量练习和实践活动。给学生表现的平台,可以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在此我们还得注意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的同时,还得鼓励学生的想象、创新精神。
三、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是音乐学习活动的主体,充分挖掘学生主体活动的潜在功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获得新的知识,锤炼音乐思维能力,提高审美素质,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须时刻注意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自由空间。研究证明,学生受到的限制越少,体验的自由度越大,活动的自主性越强,其创造性发挥得越好。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参与快乐的同时,教师也应努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沈建军在他的《音乐与超常规思维》一书中讲述对某个班的同学做一游戏:书上有三只鸟,一个顽童拿起气枪对准其中一只射击,噗的一声之后,请问树上还有几只鸟?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当场愉快地回答说:“虽然他只打一只鸟,树上的鸟一只也没有了,全吓飞了”。但是有一位同学补充说:“在树上也可以有两只,他们很小,躲在窝里吓呆了,飞也飞不动!”全班哄堂大笑,笑得很开心。这就是一种音乐的超常规思维。前者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是一种习惯性思维,对于习惯性思维相应的中国俗语应是“想当然”吧!在许多情况下,认定某一事物及规律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用不着怀疑。天天看同一事物,听同一声音,很容易人云亦云,在毫不怀疑的情况下,绝不可能有再创造。
创造的出发点,就是对客观的一切事物持怀疑和研究态度,尔后才有可能进行再创造。著名作曲家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严肃、宏大的气势表达出了整部作品的思想源泉。其实这是贝多芬很多作品中反复表现过的主题——斗争,也折射出斗争的必然过程——艰辛。旋律跌宕起伏,时而压抑、时而悲壮,似乎看到的是勇士们不断冲击关口,前赴后继企盼胜利的景象。其中的人声部分所演唱的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经过了一系列的铺垫,人声部分终于浮上水面,开始了《欢乐颂》的吟唱。伴随着激情澎湃的唱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在激动人心的歌词和旋律的相互烘托下,《欢乐颂》得到了升华,欣赏的人们得到的是无与伦比的奋进力量和精神支柱。乐章的最后,这种气氛被表现到了极致,整部作品在无比光明、无比辉煌的情景下结束。
学生应该在聆听这首交响曲时,进行排他性和创造性思维,获得自己独特的音乐感受,这原本就是音乐实践中获得的震撼。但在现实音乐课堂中,学生听到了什么?其实笔者给学生的都是标准答案,根本没有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到底听到了什么。在不知不觉中,教师毫不留情地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扼杀了他们许多美妙的创造性思维,把他们本来可以张扬飞溅的想象力束缚在了教师给予的狭小的一成不变的固定空间了。 教师要通过音乐教学的创作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此,要注意创造教学中的创作教学这个环节,要注重创作的“过程”,而不是注重创作的“成果”。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教师应抓住音乐实践活动这一环节,启发学生创造性的机会,让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不要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同一个练习,可能有多种答案;同一首歌曲也有多种处理,有多种理解。我们应当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作者单位:558400贵州省荔波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