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边的生活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uida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束之高阁的书
  躺在床上看着书架,尤其上面几层的书,想到了一个成语:束之高阁。
  这几年买书,贪多。读得却不多,甚至比较少。其结果就是,人生存的空间不断地被书挤占。书架放不下了,就放暖气包上,暖气包上码了一排又一排后,码书桌上。
  家里有一大一小两个书桌。大的在书房,小的在卧室。装修时把卧室的阳台改造成了小型书房,两边墙壁上都打了书架,如今也是满负荷在装载,真担心哪天它们受不住承重,倾塌下来。所以即便见缝插针还能放几本书,也不敢硬塞硬挤了,姑且就让他们保持着现状。
  臥室里的小书桌,只有电脑桌大小。之前是我看书写作的地方,一台不大的笔记本电脑,几本书,如此面积也足够了,只是近来不够用了。原因无他,见书无处放,便一摞摞地往小书桌上码,不大的桌面上垒起来的书,如城市中栉比鳞次的高楼,楼间距小得伸手可握。
  不断增加的书,把我写作的空间从卧室移到了书房。跟随我一同到书房的,还有继续不断增加的书。从小书桌逐步蚕食到了大书桌。此刻,我再梭巡,如饭桌般大的书桌也仅留下了放电脑的地方。
  买的书,受赠的书,还在不停地带回家。我紧接着又把眼光盯到了小书桌下的一块空档,好像可以码几摞书——于是,选了一些近段时间不准备看的书,一本本地码着,如少时在老家见到的砖匠在砌墙,砌得严严实实。即便如此,还是有些被装在了纸箱子里,堆在一边,要看的时候再翻吧。
  家里的这些书,在我的余生,每天不停地看,也是看不完的。于是,有些书的命运,便是束之高阁,或被塞在哪个角落,等待重新被发现。连我自己都怀疑会不会有重新被发现的一天。
  下午翻张宗子的《往书记》。在《序》中,张先生说他每次搬家都是大刀阔斧地处理一批书。这样的经历,我前些年也常有;每次搬家最难处理的只有书,舍不得扔,舍不得送人,书反而在一次次搬家中日见其多。
  许多时候,无事时浏览书架或书堆,发现了一些书从买回来就没打开过,甚至连外面的塑封都没拆,此时早已忘记了当时买书的缘由了——莫非是脑子进水了?
  书,买着不读,是一种病,真该治治。
  作为休息的阅读
  我大概受汪曾祺的影响越来越深了。写作的风格自不必说,连看书也受他影响越来越大。和他一样,我也变得开始喜欢看杂书。前几天路过一家旧书店,拐进去逛逛,遇到一本《新疆蚤目志》,厚厚的,随手翻翻却也看得有味,便买了回来,和汪曾祺常提到的《植物名实图考》放在一起,随时翻阅。
  年轻的时候,看书喜欢追求有阅读的意义,追问阅读的意义。只是至今都还说不清楚什么的阅读算是有意义。二十岁的时候,从图书馆借了一套上下册的《名家谈读书》,翻来覆去地看,寻求他们说的读书的意义、趣味。这套书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谈的多是读书的经历,没发现多少读书的意义,却对每个作者提到的书,认真地作了记录,成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购书指南。这套书也成了我在图书馆所借不多的书之一。
  尽管爱默生曾说过:图书馆是个魔法洞窟,里面住满了死人。当你展开这些书页时,这些死人就能获得重生,就能再度得到生命。但我不喜欢在圖书馆看书,也很少从图书馆借书看。
  我买书,不为藏,只为看。所以家里的书,珍贵的版本少,都是自己爱读的书。书房就不提了,客厅的沙发、电视柜,卧室的床头柜,暖气包,背阳面卧室的窗台上,堆得到处都是书。很多书,抓起来就看,看得常常走神,却也乐在其中。
  读书,也使我在浮华社会变得安静。任他外面世界多热闹,我自拥书而度过春夏秋冬。“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这是宋朝人说的,我还远远未有此种感受。但,读书,改变了我的生活是毋庸置疑的。读书,挤占了我的时间;家里的存书,也在不断地挤占我的生存空间,却也不觉得苦,反当是一种享受。再忙再累,一册在手,烦恼自走。如此,阅读给我的已经足够多,比想象中的还要多。
  作家张宗子说,同样一本书,二十岁时读到,和四十岁时才读到,意义不一样。我还没到四十岁,但也常有这样的感受。读书的意义,对于不同的年龄,肯定也各自不同。在看到这句话之前,我曾在一篇读书随笔中如此写:年岁渐长,许多以前读不进去的书,现在一读,滋味绵长,余味长存。“咽一口酽茶觉得爽快,这是大人的可怜处。”这是周作人喝苦茶的经验,我读书,也是如此。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看书时习惯喝一杯茶。书不离手,茶不离口,茶中滋味长,书中岁月短。看书,于我,大概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不可缺少的自然而然。
  我的看书,很多时候是一种休息,而且还是一种很好的休息。因此,我看书也很少正襟危坐,怎么舒服怎么读,躺着读书是经常的。阅读时的身心是最放松的,读时偶有所获,或记在纸上,或记在手机便签中,几本书看完,所记的内容稍作连串,即是一篇随笔。我的许多读书随笔,都是这么写成的。
  抄书
  读苏北回忆汪曾祺的文章,曾被他抄书的经历打动。那些年,苏北因为爱读汪先生的文章便开始抄书。陆续抄了几大本,后来有机会当面送给汪先生。想来,汪曾祺收到手抄本,也是极感动的。
  这是以前,现在抄书的大概不多了,或者说坚持抄书的应该不多。
  我以前看书,不喜欢在书上写写画画。有次读韩石山的文章,说逢看书就喜欢在书上画画写写,他总结大概是做教员留下的习惯。有几次出差,随身带书读,遇到精彩或想要记录处,因不便在车上作笔记,便直接在书上标记,几次就养成了习惯。现在看书,也总是手执一笔,划线、打圈……
  习惯就这么养成了。继而发展到抄书。
  抄的第一本书是《世说新语》。前两年把阅读的兴趣从现代文学逐渐转移到了古籍。因为根基不扎实,开始读古书时常常走神,就以抄书的方式让自己凝神聚力,效果还真不错。《世说新语》是笔记式短章,正适合抄读,于是就每天三五条,后来发展到十条……我现在的习惯是每天抄读两页,不贪多,也不嫌少。
  几个月抄过,感觉效果不错。一本《世说新语》抄了小一年,个别的篇章还抄了不止一遍。
  《世说新语》抄完时,我正好接到了去鲁迅文学院学习的通知书,不久就带着《陶庵梦忆》和古代游记小品集《山水有轻音》出发了。去北京,除了带前面说的两本书,还有基本软面抄,作为抄书用的。到了鲁院才知道,学校发的有笔记本。接下来,抄的是张岱的《陶庵梦忆》,书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的,每页上半为竖排文字,下半为十竹斋笺谱,每页一幅,感觉极好,也适合抄读。
  开始几天,每天也是在中午抄书,依旧是两页。后来,生活习惯慢慢变化,抄书的时间也变得不确定,但每天都坚持。经常晚上聚餐喝酒回来,泡一杯淡茶,开始抄两页书。书抄完,茶喝四开,酒也差不多醒了,再读几页在潘家园、在豆瓣书店买的书,然后睡觉。
  两个月时间,差不多正好抄一本《陶庵梦忆》。毕业时,看学校发的笔记本,写得满满的,除了上课时记的笔记外,就是《陶庵梦忆》各篇,有横着抄的,有竖着抄的。
  曾在新疆生活过多年的作家红柯说,抄书是手心合一,是渗到骨头里的东西,是学艺阶段的童子功。他就整本地抄过《庄子注》《艺概》《迦陵论词丛稿》《哈菲丝诗选》《蔷薇园》《草叶集》等书。从他的作品里能发现早年打下基础的蛛丝马迹吗?大概是可以的。
  从鲁院回来,开始抄苏东坡的《东坡志林》,从去年五月一日始,至今年三月一日抄完最后一篇《七德八戒》止,整整八个月,期间因数次外出而暂停过几回。
  写这篇短文时,忍不住又把笔记本拿出来翻了翻。
其他文献
你听,寂寞在唱歌  屏住呼吸  你聽,寂静在唱歌  这庞大的清醒,从重合的影子里向外蔓延  山谷满了,水轻轻地濡湿黑暗  一枚纽扣清脆地凋落,没有尽头  沟壑里回音空洞  遥远处谁吠了一下,倏忽间就咽了回去  如宣纸上泼洒了浓墨  漫不经心,却又急促地互相追逐  无字之歌被渲染着  宽阔的时间里,一尾鱼任意漂浮  无始,无终  月光落在树叶上  在夜色里突兀起来的,是幽静的静  划破静谧的是月光 
期刊
小县城  一支烟,就走完了小街  街道,只有七条  人们,互相认识  悠闲的脚步,总在等待友情的赴约  包括那条夏天的河流,一头扎进去  喝到的都是矿泉水  街头有人打招呼,街尾便冒出一朵微笑  春天来了  李家窗口的玫瑰,伸進了张家的阳台  在都匀  千年的石板街,没有因为徐霞客的行走  而留下半点寥寥数语  那条名叫“剑江”的大河,绕城而过  文峰塔下,众鸟觅食  而在百子桥上空,蟒山的晨雾 
期刊
黑夜里传来各种各样的声音,它们以不同形状旋转在他的耳蜗里。卫生间水管圆润的滴答声,窗帘柔软的条状的拂动,风越过阳台金属栏杆发出的尖锐的唿哨。他躺在床上闭紧双眼,身体里的每个细胞却兴奋地尖叫。  大约有几个月之久,他便处于这种随波逐流的状态,这让他感觉羞耻。如果换作别人,也许早就奔走呼号了,可他竟然还能安之若素。唯一使人欣慰的是他夜不成寐。  最初他发了微信,没有回应,于是又拨打手机。她似乎不太情愿
期刊
月亮是个出口,等待离开  那些巨大的期待  一些记忆如缄默的安静  一块蹲守的巨石,一个守护深冬的  哑巴,一个只能接近而不能揭示的  秘密  一生贫瘠,那是爱  那是把一切敞开  是一种无人觉察的消失  是一种头顶之上河流的灌溉  那些滚滚而至的生灵  他们太高了,高过出口  晨曦  晨曦赶着朝霞的羊群  无序而有规则  一只早起的鸟清澈鸣叫  把觅食者驱赶进同一家园,但  你亮出的不是我亮出的
期刊
我们这儿是个穷地方,风沙肆虐,干旱异常,一年下不了几场雨,偏偏赖以温饱的全是靠天吃饭的山地。  从开春就盼雨,三月盼到四月,五月也不遲。眼巴巴瞅着天,下起雨来,更要瞅的仔细。雨是会骗人的,有时只是稀稀落落的几滴,有时来势汹汹,最后却刚好洒湿地皮。好不容易盼到一场货真价实的雨,大人小孩齐出动,牵牛扛犁冒雨直奔山里,趁着这点儿湿气赶紧种进去。种子侥幸发芽出苗了,还是要盼雨,好让它们活下去,到了开花抽穗
期刊
雨下了整整一个季节  记忆在潮湿的目光中发霉  站在风的下游  我嗅不到一丝芬芳  慌乱的灵魂在失去你深情凝望后  日渐冰凉  爱的轮回里七月过去  就是一月  日子变得湿漉漉的  心也跟着忧伤  没有人  挽着我在公园的石径上  走落多情的夕阳  沒有人  用炽热的眼神擦净我  情感的窗  鲜花散落一地  夜渐渐漫长  我在梦中追逐  曾诱惑我灵魂  那惊鸿一瞥  手触处  化为一片枯黄  给孩
期刊
河水流淌  不停牺牲自己的高度  夕阳也在降低  我长长的影子离开沉重  匍匐水面,丝绸般柔软  窥视荷、蒲草  美人蕉叶子的骨骼与反面  龙吟三岛上,几只停止飞翔的  白鹭,一只脚收起欲望  一只脚踩住宁静  站在荷缘路黎明的一端  另一端通向黄昏  夕阳总是用袈裟抚慰万物  一场浩大仪式  过后,一切终将寂静  此时,我愿交出时间  空间和肉体  在万亩荷花之上,放生自己  无法起身  马路颤
期刊
裂缝  他向我递过来一本  被撕裂过的又重新拼接起来的  他和她的结婚证  红封面上曾经发光的金字被撕裂过  其中一角已经缺失  他们的姓名被撕裂过  名字与名字之间的碎痕  像一条条抹不掉的深沟  他们并排的照片也被撕裂过  仿佛两个人脸上横七竖八的抓痕  尽管所有碎片已按原先位置  仔细粘贴拼接过了  他仍然要我幫忙重新复印一份  他说复印以后就没有裂缝了  杯水  现在,我想亲昵地叫唤她  
期刊
刘抗美,属羊,是南关最后一个养羊的人了,估计也是整个天水城最后一个养羊的人了。  每天,他都背一只背篓,背篓里装着一只羊,像背着孙子,出巷子,在偌大的城市,去寻找青草。  小时候,在公社饲养队,刘抗美就开始养羊,给家里挣工分。刘抗美话少,蔫不叽叽,他不放羊,还能干啥。但刘抗美跟羊在一起,就话多了,叽里呱啦给羊说个不停,一天下来,嘴皮子上起了一层干痂。哪来的?给羊说话累出来的。  公社有二百头羊,起
期刊
黄土地的春光,归去又来  沟壑为弦,山岳为柱的锦瑟  弹出藏在芽苞里的色彩,一抹,一团  苍白了一个季节的瞳孔,满是春的意思  蜷缩的鸟鸣也被惊起,一声,一串  听觉疲惫的耳廓,挂满了愉悦的声调  我这里不是江南,亦不是中原  看,黄河故道上,苦菜花簇簇开放  一年一度啊,无人惊艳  而你熟稔的,放任衣衫轻薄的春天  只能是,千里之外  一个遥远而丰满的想象  不一样的春日光景,会不会  有着一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