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世界杯”之称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在美国洛杉矶举行,28名来自中国内地的小科学家带来了21个参赛项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高二学生姚悦凭借“光学计算机算法研究项目”摘得计算机科学类最佳奖。
“不靠谱”的“光学计算机”捧回国际大奖
很多人不知道,姚悦此次的获奖项目“光学计算机”曾是一个差点被众人抛弃的“不靠谱项目”。在最早的全国选拔阶段,他的项目曾一度因“想法太过奇特”“缺乏可操作性”等原因被专家团队搁置;与他一起筹备该项目的另两名合作者也因为“对项目没信心”而退出。
计算机通常是用电子器件模拟出“0”和“1”;而在姚悦这里,数字用不同颜色的光进行模拟,用光的混合代表加减乘除,只要读出混合后的光色,就能知道运算结果。至于光进行混合的速度,姚悦曾到一个知名光学实验室实测过,却被告知,“光的混合不需要时间”。
这一奇特的发明,未来或将改变世界——用光模拟数字制作出的计算机,其运行速度可达到现有电子计算机的数百倍。
“我就是想研究下这个课题,纯兴趣,能不能参加比赛无所谓。”姚悦告诉记者,无论能否参加比赛,他都会进行这项研究。后来赴美比赛时,他还运用自己设计出的“光色叠加实现三进制运算的新方法及其数学证明”原理,亲手制作了一台光学计算机原型,获得计算机学科全球第一名的成绩。而这台计算机只是一些装在一个透明盒子里的简单设备,没有一个元件超过100元,整体成本不超过2000元。
不是“学霸”,不上补习班
姚悦从不承认自己是学霸。“别说我是学霸,我不是。”他的父亲姚炜也说:“他哪儿是什么学霸啊?”
姚炜是一名交通警察,妻子是物业公司的一名职员,两人的第一学历都是高中毕业。直到今天,夫妻俩对孩子正在研究并获得国际大奖的项目都说不太清楚,“都是他自己弄的,我们都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在父亲的眼中,姚悦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从小到大,跟成绩拔尖的“学霸”向来没什么关系,“成绩只能算是比较好,肯定不是最好的。”
他清楚地记得,儿子在小升初时,除了跑步,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姚悦在小学五年级时,参加西延安中学的测试,跑了一趟60米、一趟400米后,因成绩不错被这所重点中学录取。
和其他孩子一样,姚悦也喜欢看电视、玩游戏,父亲每天给他从事上述两项娱乐活动的时间是各一个小时。与大多数学生家长相比,姚爸爸最大的不同就是——淡定。从小学到高中,他从未主动给孩子报名参加过任何课外补习班。
小学一年级时,姚悦就被赋予了令其他同学羡慕不已的自主选择权。那时流行念剑桥英语,学校每周额外上一个小时的剑桥英语课,后来又增加了一堂澳大利亚英语课。姚悦认为这两种课程有冲突,因此他决定放弃后者。
初三时,姚悦有一次物理考得很差,他信心受挫找到父亲,说想跟着其他同学一起去补课。姚炜听后,还反过来劝儿子,“偶尔几次成绩差些能代表什么呢?周一到周五能学好的东西,为啥非得在周六、周日加班学?你只要把课堂上要学的学好就是了。”
与学业上的“低要求”相比,姚炜在生活上却对孩子要求颇高。小学时,他要求孩子每周游泳一次;初中时,他要求孩子练习长跑;到了高中,他就让孩子雙休日、寒暑假自己在家做饭、做菜。
直到现在,临近高三,姚悦依然有充足的看电视和玩游戏时间。父亲的原则是——自己管好自己的时间就行。
“奔放的”学校教育“制造”天才
与姚悦的父亲“散养式”家庭教育遥相呼应的,是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的“奔放式”学校教育。这所成立于2011年9月的学校,在短短3年时间里,就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姚悦是该校首届创新班学生。在这个班级,学生们每周都会被安排上一堂科创课——这堂课上,老师不需要讲课,而是主要负责“听”,听听学生们最近有什么想法和课题,然后寻找亮点、给予鼓励和适当学术辅助。“用光的混合来模拟数字运算”的点子,就是在科创课上由姚悦提出并被老师们挖掘出来的。
学校使用了一个独特而又大胆的做法——让历史老师和美术老师牵头担纲学校科创总辅导员,“提倡一种科技和人文并举,科技和艺术并举的理念”。
正是这种做法造就了今天的姚悦,他从历史老师那里得到更广泛的科技咨询,从美术老师那里把色彩和计算机技术联系到一起。
高二第二学期,校方还大胆给了姚悦一个学期的特别待遇——他可以拥有一间自己的研究室,一张小小的电脑桌和一台电脑;他可以不用每天按照课表每课必上,可以选择自认为需要的课去上。
这种“特别待遇”的风险谁都明白,学业成绩可能将因此受到牵连。但无论是姚悦本人,还是他的父母,或是学校方面,都愿意承担风险为之一搏。
这种灵活创新的教学方式,使这所学校首届毕业生100%考上大学,其中近90%的学生进入重点大学。
“不靠谱”的“光学计算机”捧回国际大奖
很多人不知道,姚悦此次的获奖项目“光学计算机”曾是一个差点被众人抛弃的“不靠谱项目”。在最早的全国选拔阶段,他的项目曾一度因“想法太过奇特”“缺乏可操作性”等原因被专家团队搁置;与他一起筹备该项目的另两名合作者也因为“对项目没信心”而退出。
计算机通常是用电子器件模拟出“0”和“1”;而在姚悦这里,数字用不同颜色的光进行模拟,用光的混合代表加减乘除,只要读出混合后的光色,就能知道运算结果。至于光进行混合的速度,姚悦曾到一个知名光学实验室实测过,却被告知,“光的混合不需要时间”。
这一奇特的发明,未来或将改变世界——用光模拟数字制作出的计算机,其运行速度可达到现有电子计算机的数百倍。
“我就是想研究下这个课题,纯兴趣,能不能参加比赛无所谓。”姚悦告诉记者,无论能否参加比赛,他都会进行这项研究。后来赴美比赛时,他还运用自己设计出的“光色叠加实现三进制运算的新方法及其数学证明”原理,亲手制作了一台光学计算机原型,获得计算机学科全球第一名的成绩。而这台计算机只是一些装在一个透明盒子里的简单设备,没有一个元件超过100元,整体成本不超过2000元。
不是“学霸”,不上补习班
姚悦从不承认自己是学霸。“别说我是学霸,我不是。”他的父亲姚炜也说:“他哪儿是什么学霸啊?”
姚炜是一名交通警察,妻子是物业公司的一名职员,两人的第一学历都是高中毕业。直到今天,夫妻俩对孩子正在研究并获得国际大奖的项目都说不太清楚,“都是他自己弄的,我们都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在父亲的眼中,姚悦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从小到大,跟成绩拔尖的“学霸”向来没什么关系,“成绩只能算是比较好,肯定不是最好的。”
他清楚地记得,儿子在小升初时,除了跑步,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姚悦在小学五年级时,参加西延安中学的测试,跑了一趟60米、一趟400米后,因成绩不错被这所重点中学录取。
和其他孩子一样,姚悦也喜欢看电视、玩游戏,父亲每天给他从事上述两项娱乐活动的时间是各一个小时。与大多数学生家长相比,姚爸爸最大的不同就是——淡定。从小学到高中,他从未主动给孩子报名参加过任何课外补习班。
小学一年级时,姚悦就被赋予了令其他同学羡慕不已的自主选择权。那时流行念剑桥英语,学校每周额外上一个小时的剑桥英语课,后来又增加了一堂澳大利亚英语课。姚悦认为这两种课程有冲突,因此他决定放弃后者。
初三时,姚悦有一次物理考得很差,他信心受挫找到父亲,说想跟着其他同学一起去补课。姚炜听后,还反过来劝儿子,“偶尔几次成绩差些能代表什么呢?周一到周五能学好的东西,为啥非得在周六、周日加班学?你只要把课堂上要学的学好就是了。”
与学业上的“低要求”相比,姚炜在生活上却对孩子要求颇高。小学时,他要求孩子每周游泳一次;初中时,他要求孩子练习长跑;到了高中,他就让孩子雙休日、寒暑假自己在家做饭、做菜。
直到现在,临近高三,姚悦依然有充足的看电视和玩游戏时间。父亲的原则是——自己管好自己的时间就行。
“奔放的”学校教育“制造”天才
与姚悦的父亲“散养式”家庭教育遥相呼应的,是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的“奔放式”学校教育。这所成立于2011年9月的学校,在短短3年时间里,就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姚悦是该校首届创新班学生。在这个班级,学生们每周都会被安排上一堂科创课——这堂课上,老师不需要讲课,而是主要负责“听”,听听学生们最近有什么想法和课题,然后寻找亮点、给予鼓励和适当学术辅助。“用光的混合来模拟数字运算”的点子,就是在科创课上由姚悦提出并被老师们挖掘出来的。
学校使用了一个独特而又大胆的做法——让历史老师和美术老师牵头担纲学校科创总辅导员,“提倡一种科技和人文并举,科技和艺术并举的理念”。
正是这种做法造就了今天的姚悦,他从历史老师那里得到更广泛的科技咨询,从美术老师那里把色彩和计算机技术联系到一起。
高二第二学期,校方还大胆给了姚悦一个学期的特别待遇——他可以拥有一间自己的研究室,一张小小的电脑桌和一台电脑;他可以不用每天按照课表每课必上,可以选择自认为需要的课去上。
这种“特别待遇”的风险谁都明白,学业成绩可能将因此受到牵连。但无论是姚悦本人,还是他的父母,或是学校方面,都愿意承担风险为之一搏。
这种灵活创新的教学方式,使这所学校首届毕业生100%考上大学,其中近90%的学生进入重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