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华洗尽 反璞归真

来源 :鉴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cle_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继民绘画初期以写意古人画为主,注重线条的质量和用笔的流畅,设色淡雅,画面呈现出自然率性的特点,但在线条力度和画面细节把握上还有明显的不足。1996年他和北京画院的同学南海岩赴甘南藏区考察写生,藏民那淳朴乐观、坚定不移的信念改变了他的思想,从而转以画西藏题材为主。
  任继民西藏题材作品多以写实手法描绘民族风情和宗教信仰。他非常关注普通藏人的生活、情感和藏区人民特有的生存状态。1996年到21世纪初期他的创作风格尚不确定,经常在写意古人画和西藏题材中游走,但他已经开始试图用线条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开始在墨、线的融合上进行探索,试图用毛笔在宣纸上寻找自己内心真正想表现的元素。虽然他那时画价不高,但他的绘画潜质已经得到很多行家的认可,也引起台湾和北京等地藏家的关注,他们开始在有意识地收藏任继民的作品,他也有了自己的买家市场。2003年中国书画市场开始急速升温,知名画家的润格都在飞涨,而市场上作品仍供不应求。任继民虽不是一线画家,但也避免不了狂热市场的冲击,作品进入了书画市场。他的绘画风格也随之有所改变,作品呈现出人物表情甜美和服饰用色鲜艳的特点。任继民在干净利落的线条基础上融入了重墨和浓色,构图饱满,用笔极尽写实,对服饰描写细致入微,甚至不惜多层设色,尤其对人物的肤色、筋肉、头发描绘得很逼真,画面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任继民画风的改变使得其作品很快受到市场的欢迎,藏家喜欢画中鲜艳亮丽、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求画者大增的同时,任继民却陷入深深地反思之中,因为他发觉这并不是他心中想表现的作品。于是他在2D03年再次做出改变,恢复往日质朴平淡的画风,只在线条质量和设色技巧上继续提高。
  任继民不是物欲主义者,他追求能在画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感动自己,才能感染观者,成为他不断努力创作的动力。他认为能在漫长的世纪、广袤的地域给予观者以巨大感动的作品,才是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所以他不在乎自己利益的得失。为了实现这个绘画目标,他近几年放弃众多画展和笔会,推掉一些画约。几进西藏、新疆等地体验生活,感受自然,其他时间以简单甚至单调的生活去接近本心,创作感动自己、感动观者的作品。
  任继民在家时每天早上坚持临习历代法书碑帖,一方面体会毛笔和墨在宣纸上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行笔的线条质量。中国画一直都讲究以书法入画,故历来绘画大家无不精于书法。任继民绘画线条扎实,得益于他对书法技巧的揣摩、修炼,使他作品中的线条更呈现出张弛有度的力量感,其神气内敛含蓄、勾画轻快流畅、行笔矫健多姿,具备了很高的艺术美感。任继民对他的作品很挑剔,创作过程中不满意的画宁可撕掉。近年来他撕掉的画比存下的多,我们现在欣赏到的作品见证了他的努力和严谨。
  当今画家专以西藏题材入画的很多,以此成名的亦不少,油画领域的陈丹青、艾轩,国画领域的史国良、南海岩;他们或描写藏民的坚强和果敢,或描写西藏的苍茫和冷寂,或描写藏民的喜悦和乐观,还有的描写藏民的虔诚及不虚。简单的生活也让任继民清晰了心中想表现的西藏精神,简单、自然、干净、纯粹,像高原上的微风,如雪山上的白云。现在,他笔下的藏民纯洁而平和,没有刻意的喜与悲,没有强调的苦和甜,他只是把和谐自然的藏民和他们的精神通过自己的感悟,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原高天阔》中顾盼一笑的藏女,似乎离你很近,她落落大方、平静自然地走过来,你能切实感受到她的绰约风姿与魅力。她的眼神不魅惑也不做作,像左邻右舍般熟悉亲切,这显示出画家极强的塑造能力。画面上方很空,却让人感觉气息饱满,似乎可以领略到高原空气的清澈和寒冷。《朝圣路上》背景中的远山树木,彰显了画家的笔墨功底,寥寥数笔加上合理皴擦就将远山、祥云,树林和草丛刻画出来,形态和质感均生动传神。画面中母亲眼中显现出的坚定执着及对信念的虔诚让人感动。她带着的两个孩子,一个神情凝重,一个面露轻松,将人物内心的不同境况描绘得栩栩如生。《圣境的召唤》中的留白匠心独具,让人与景完美融合,真正表达天人合一的创作主题。《冬去春来》中妇女的几分羞涩几分矜持,《沐浴阳光》中女孩的深沉和淡定,《天然如风》中用笔的劲爽飘逸……还有人物组画中如刀削斧劈艘的线条,凝重的场景仿佛把雪山和空气一起冻结,成为雕塑艘的人群深沉内心的真实写照。
  本次刊发任继民作品的画面构图和用色较以前作品均有着很大变化,画家已经形成了其庄重淡雅,柔和简约的个人风格。人物形象糅入表现主义的元素,不再一味写实,以人物内在神韵影响观者,从而使观者留下很深的印象,有一种铅华洗尽,反璞归真的美感。
其他文献
陈可:1981年出生杭州萧山人  2001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  2005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  国画系山水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林海钟先生  “写生”在《辞海》中的解释是:“绘画术语。直接以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中国画中描绘花果、草木、禽兽等的绘画也称写生。”在中国古代画论中,有许多关于“写生”的记载,画论中称人物肖像画写生为“写像传神”、“传神”;称山水
期刊
古人说:“花如解语香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说明石虽不能言,而大美在焉。素有“石中之王”之称的似玉非玉,质地晶莹温润,色彩斑斓,被列为中国候选国石之榜首。“玉乃石之美者”(《说文》),古人将质地细腻、光洁温润的美玉视芫高尚人格的象征,往往佩玉以自律。经过雕刻家鬼斧神工雕琢过的石、玉作品寄托了作者的情怀,注入了社会文化观念,是自然美与人工美融合的艺术品。人们在赏玩过程中,尤其看重其人文内涵及哲理。作
期刊
孙成新,1946年1月8日出生,北京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艺术研究部主任。荣宝斋特约画家,美国纽英伦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1981年~1986年为中国领导人出访国外创作国礼绘画作品,1985年至2002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在台湾高雄举办面展,1992年《山乡归牧》入选美协全国第一届民族文化风情中国画大展,1993年《五色神土》入选中国美协首届全国中国画
期刊
夏天安,1958年出生。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硕士研究生毕业,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期刊
王淼田,1964年生于江苏无锡。又名王芝良,号路渺。师从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先生,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国艺轩书画院副院长。曾获“保护世界遗产国际中国画大展”金奖,在德国、法国及东南亚地区举办个人画展。并为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军委创作大型作品,其作品被编人五十余种画集,十几家专业媒体均对其作过专题介绍。
期刊
纪清远和卢平是北京画院的一对中年画家,有着深厚学养,功底比较扎实,创作状态良好,夫妻俩的水平都非常高。纪清远是大文豪纪晓岚的后代,他有一种文化的自觉性,是位认真读书做学问的画家,以祖上的成就而自豪,激励自己去注重文化的修养,这些年还做了大量推动社会文化方面的工作,包括纪晓岚故居的保护等等。纪清远在肖像画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卢平重点是表现少数民族风情,都做得非常好。  ——孙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秘
期刊
在中国集邮界,张石奇颇有知名度。很多邮友是从出自他笔下的一幅幅创意新颖、设计精美的邮品,识其人其画的。他设计的作品涉猎甚广,举凡专题邮册、邮票首日封、特种纪念封、图卡、邮资明信片、邮票年册以及为中央电视台春晚发行的拜年封系列无所不包。在同行眼中,石奇是公认的多面手,是个不甘平庸、始终追求创新的设计师。  十多年来,在为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发行的系列拜年封的设计上,石奇力求把春晚主题表现得准确、热烈、
期刊
今天是想讲一讲《兰亭》与中国文化。《兰亭》是晋人王羲之写的。晋朝人写字尚韵,说到中国文化传承,不妨看作两个源头:一个是风:一个是骚。风的代表是孔子,骚的代表是屈原。风是说要向群众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育应包括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这是孔子的学习方法;还有一个学习方法,是骚的学习方法,他有两句话我终身奉行不懈,曰:“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向未来学习,向比自己年
期刊
索铁生,1960年生于洛阳,现为河南省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洛阳花鸟画艺委会副主任、洛阳金谷印社社长、洛阳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2000年《绣球花》人选中国美协主办“亚亨杯”全国美展;2001年《红衣脱尽芳心在》入选中国美协主办“国土情·民族魂”全国美展;2002年《金秋时节》人选“纪延”全国美展(河南展区)银奖。《荷花》人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第十六届新人新作展”。2004年《日上白头》获“菜乡
期刊
赵云雁,甘肃天水人,2000年毕业于西安美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5年考入西安美院攻读研究生,师从当代著名人物画家贺荣敏先生,专攻中国写意人物画。现为西安美院国画专业教师,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于右任书法协会理事。    艺术上的新与旧是客观存在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哲学观念、精神价值、审美意识、人文思想、科技技术、工具材料、表现技法等等都会发生改变,而这些变化在艺术作品中必定会有所反映。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