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家长来找我咨询,说他儿子读初二。他想方设法将孩子从老家的普通初中转到一所重点初中,结果他孩子越来越内向,经常大半天一言不发。他很焦虑——
家庭教育只是基于亲子关系之上的一种副产品。亲子关系好了,家庭教育就自然而然地发生并水到渠成地产生积极作用;相反,亲子关系不好,家庭教育是不会“真正发生”的
一位家长来找我咨询,说他儿子读初二,他想方设法将孩子从老家的普通初中转到一所重点初中。他说,转学可能对孩子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孩子越来越内向。他问我,作为父母该如何给孩子支持比较好。
我没有直接回应转学压力的问题,而是对这位父亲说:“你们还像往常一样和孩子一起生活,跟孩子多交流就行。”我认为这件事其实取决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如果孩子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转学其实不成问题;相反,如果孩子长期不和父母共同生活,转学这件事其实只是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一个导火索。
因为没有陪伴就没有教育,家庭教育只是基于亲子关系之上的一种副产品。亲子关系好了,家庭教育就自然而然地发生并水到渠成地产生积极作用。相反,如果亲子关系不好,家庭教育是不会“真正发生”的。
果然,那位家长告诉我,他们家一家三口是一种“两岸三地”的分居模式:他本人在省城工作,他儿子在县城租房子读书,由老人陪伴,他妻子在农村老家开一个养鸡场。邻居都笑他们是“两岸三地”。一开始他们不以为然,慢慢才觉得和孩子交流越来越少,孩子和他们说的话也越来越少,亲子关系开始紧张。这次转学也是他们的决定,根本没有和孩子商量,所以孩子内心非常抵触,到新学校后,变得一言不发。老师觉得异常,要求家长去学校见老师。
这个案例中,亲子关系濒临崩溃,孩子对父母失去了信任。因为他长期被父母“抛弃”,父亲在省城工作很忙,难得回家一次,孩子觉得“父亲不要自己了”;母亲在农村忙于养鸡却无暇养他,孩子觉得“自己的重要性还不如母亲养的那些鸡”。他虽然渐渐长大,多少能理解父母给他租房、转学的良苦用心,却因为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而对父母失去了信任和好感,内心因为缺少父爱母爱、缺少与父母的深入交流而越来越自闭,逐渐对外界关上了心扉。
“我自打孩子出生就外出打工,到现在孩子15岁了,我才知道陪伴孩子其实很快乐很幸福!”
我给那位家长举我自家的例子。我的孩子一直带在身边,我们前几年从北京刚刚搬来上海的时候,我孩子也有一段时期对新学校很不适应,我自己也非常焦虑。后来朋友告诉我,孩子一直跟我们在一起,我们就是他最重要的环境,虽然我们换了居住的城市,但只要孩子还是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就不会有大问题。果然,不出三个月,孩子就完全适应了新环境。对孩子而言,家庭才是最重要的环境。
那位家长问我怎么办,我说还是那句话,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父母回到孩子身边,陪伴孩子,让孩子重新对父母亲建立起信任感、安全感和亲密感。
那位家长很为难。要他放弃省城的工作,他舍不得;要他妻子放弃养鸡场,他妻子也舍不得。我说你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就只能舍孩子了。你们这么辛苦打工、养鸡,不就是为了孩子吗?现在孩子有困难,需要你们,你们是时候拿出行动了。
那位家长很矛盾地回去了。我当时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决定,也无权要求他必须回到孩子身边。我只知道,对于那个孩子来说,家长此时此刻的决定十分重要。
一年后,那位家长又一次出现在我的工作室,眉头舒展,整个人都很放松。他还没说话,我就说,他们夫妇至少有一人已经回到孩子身边生活,而且很可能就是他这位父亲开始陪伴孩子了。
他很高兴地说我猜对了。当然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去年这时候,他们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去改变,最后还是想维持现状。直到两个月后孩子休学在家,他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省城的工作、村里的养鸡场和县城的孩子中间,他们必须做出取舍。养鸡场的新一波小鸡刚刚出生不久,不能马上关闭,而他在省城的那家单位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进行裁员,于是他决定回到县城创业。
长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终于有机会和父亲一起生活了。虽然他休学在家状态不佳,和父亲也不知道如何沟通,但是父亲在工作之余很用心地陪伴他,和他一起踢球、聊天,跟他一起做饭吃饭,陪他一起看球赛,这些让他感到很开心。那位父亲告诉我:“孩子脸上逐渐有了笑容,而且是比初中生稍显幼稚的笑容。”我说这就对了,你是在弥补他小时候你没有陪伴他的缺憾,他就报答你一个天真的孩童的笑脸。那位父亲自己也颇有感触:“我自打孩子出生就外出打工,到现在孩子15岁了,我才知道陪伴孩子其实很快乐很幸福!”看看,感受到家庭温暖的岂止是孩子,也包括父亲本人啊。
半年过去了,新一波小鸡长大了。那位父亲和孩子母亲商量,希望她也到县城来一起生活,一家人结束分居,过上正常人的日子。母亲欣然同意。一家人终于团聚,孩子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内心仿佛有了无穷的力量。休学一学期后,他主动提出回去上学。父母高兴极了。
任何学区房和名校都是非唯一性的,而父母對孩子来说却是唯一的
亲子间的信任来自父母的陪伴,孩子内心的力量源于父母所给予的温暖。
很多父母对此不屑一顾,觉得陪伴还不如学区房重要,不如上名校重要。其实,父母的陪伴真的比学区房比名校更重要。因为任何学区房和名校都是非唯一性的,而父母对孩子来说却是唯一的。
每次我在咨询或者讲学中强调陪伴的重要性的时候,总有家长不以为然,觉得没那么严重,还举例反驳我:“我身边有孩子是留守儿童,不也考上北大清华了吗?”其实这里面有三个误区:第一,留守儿童考上名校毕竟是小概率事件,不能把“留守儿童也能上名校”与“父母陪伴很重要”对立起来。第二,考上名校和幸福、成功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第三,很多人没有看到更多的留守儿童陷入了人生困境,这个困境不一定表现为学习不好,有些表现为人际交往困难、亲密关系障碍等,而且要到成年以后成家时,这个困境才会显现出来。所以,我们或许因为财力物力各种原因做不到给孩子买学区房,但是陪伴孩子总是能克服困难做到的吧。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他的内心是强大的,他的童年是幸福的。
在教育中,关系就是一切。孩子不信任父母,家庭教育就无法展开。父母要做的就是,先解决情绪,疏通关系,再解决问题。而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就是父母真心诚意去陪伴孩子,和孩子真诚地过好每一天。在这日复一日的倾情陪伴中,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好感越来越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自然就能够发挥越来越多积极、正向的作用。
【编辑:潘金瑞】
家庭教育只是基于亲子关系之上的一种副产品。亲子关系好了,家庭教育就自然而然地发生并水到渠成地产生积极作用;相反,亲子关系不好,家庭教育是不会“真正发生”的
一位家长来找我咨询,说他儿子读初二,他想方设法将孩子从老家的普通初中转到一所重点初中。他说,转学可能对孩子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孩子越来越内向。他问我,作为父母该如何给孩子支持比较好。
我没有直接回应转学压力的问题,而是对这位父亲说:“你们还像往常一样和孩子一起生活,跟孩子多交流就行。”我认为这件事其实取决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如果孩子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转学其实不成问题;相反,如果孩子长期不和父母共同生活,转学这件事其实只是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一个导火索。
因为没有陪伴就没有教育,家庭教育只是基于亲子关系之上的一种副产品。亲子关系好了,家庭教育就自然而然地发生并水到渠成地产生积极作用。相反,如果亲子关系不好,家庭教育是不会“真正发生”的。
果然,那位家长告诉我,他们家一家三口是一种“两岸三地”的分居模式:他本人在省城工作,他儿子在县城租房子读书,由老人陪伴,他妻子在农村老家开一个养鸡场。邻居都笑他们是“两岸三地”。一开始他们不以为然,慢慢才觉得和孩子交流越来越少,孩子和他们说的话也越来越少,亲子关系开始紧张。这次转学也是他们的决定,根本没有和孩子商量,所以孩子内心非常抵触,到新学校后,变得一言不发。老师觉得异常,要求家长去学校见老师。
这个案例中,亲子关系濒临崩溃,孩子对父母失去了信任。因为他长期被父母“抛弃”,父亲在省城工作很忙,难得回家一次,孩子觉得“父亲不要自己了”;母亲在农村忙于养鸡却无暇养他,孩子觉得“自己的重要性还不如母亲养的那些鸡”。他虽然渐渐长大,多少能理解父母给他租房、转学的良苦用心,却因为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而对父母失去了信任和好感,内心因为缺少父爱母爱、缺少与父母的深入交流而越来越自闭,逐渐对外界关上了心扉。
“我自打孩子出生就外出打工,到现在孩子15岁了,我才知道陪伴孩子其实很快乐很幸福!”
我给那位家长举我自家的例子。我的孩子一直带在身边,我们前几年从北京刚刚搬来上海的时候,我孩子也有一段时期对新学校很不适应,我自己也非常焦虑。后来朋友告诉我,孩子一直跟我们在一起,我们就是他最重要的环境,虽然我们换了居住的城市,但只要孩子还是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就不会有大问题。果然,不出三个月,孩子就完全适应了新环境。对孩子而言,家庭才是最重要的环境。
那位家长问我怎么办,我说还是那句话,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父母回到孩子身边,陪伴孩子,让孩子重新对父母亲建立起信任感、安全感和亲密感。
那位家长很为难。要他放弃省城的工作,他舍不得;要他妻子放弃养鸡场,他妻子也舍不得。我说你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就只能舍孩子了。你们这么辛苦打工、养鸡,不就是为了孩子吗?现在孩子有困难,需要你们,你们是时候拿出行动了。
那位家长很矛盾地回去了。我当时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决定,也无权要求他必须回到孩子身边。我只知道,对于那个孩子来说,家长此时此刻的决定十分重要。
一年后,那位家长又一次出现在我的工作室,眉头舒展,整个人都很放松。他还没说话,我就说,他们夫妇至少有一人已经回到孩子身边生活,而且很可能就是他这位父亲开始陪伴孩子了。
他很高兴地说我猜对了。当然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去年这时候,他们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去改变,最后还是想维持现状。直到两个月后孩子休学在家,他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省城的工作、村里的养鸡场和县城的孩子中间,他们必须做出取舍。养鸡场的新一波小鸡刚刚出生不久,不能马上关闭,而他在省城的那家单位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进行裁员,于是他决定回到县城创业。
长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终于有机会和父亲一起生活了。虽然他休学在家状态不佳,和父亲也不知道如何沟通,但是父亲在工作之余很用心地陪伴他,和他一起踢球、聊天,跟他一起做饭吃饭,陪他一起看球赛,这些让他感到很开心。那位父亲告诉我:“孩子脸上逐渐有了笑容,而且是比初中生稍显幼稚的笑容。”我说这就对了,你是在弥补他小时候你没有陪伴他的缺憾,他就报答你一个天真的孩童的笑脸。那位父亲自己也颇有感触:“我自打孩子出生就外出打工,到现在孩子15岁了,我才知道陪伴孩子其实很快乐很幸福!”看看,感受到家庭温暖的岂止是孩子,也包括父亲本人啊。
半年过去了,新一波小鸡长大了。那位父亲和孩子母亲商量,希望她也到县城来一起生活,一家人结束分居,过上正常人的日子。母亲欣然同意。一家人终于团聚,孩子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内心仿佛有了无穷的力量。休学一学期后,他主动提出回去上学。父母高兴极了。
任何学区房和名校都是非唯一性的,而父母對孩子来说却是唯一的
亲子间的信任来自父母的陪伴,孩子内心的力量源于父母所给予的温暖。
很多父母对此不屑一顾,觉得陪伴还不如学区房重要,不如上名校重要。其实,父母的陪伴真的比学区房比名校更重要。因为任何学区房和名校都是非唯一性的,而父母对孩子来说却是唯一的。
每次我在咨询或者讲学中强调陪伴的重要性的时候,总有家长不以为然,觉得没那么严重,还举例反驳我:“我身边有孩子是留守儿童,不也考上北大清华了吗?”其实这里面有三个误区:第一,留守儿童考上名校毕竟是小概率事件,不能把“留守儿童也能上名校”与“父母陪伴很重要”对立起来。第二,考上名校和幸福、成功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第三,很多人没有看到更多的留守儿童陷入了人生困境,这个困境不一定表现为学习不好,有些表现为人际交往困难、亲密关系障碍等,而且要到成年以后成家时,这个困境才会显现出来。所以,我们或许因为财力物力各种原因做不到给孩子买学区房,但是陪伴孩子总是能克服困难做到的吧。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他的内心是强大的,他的童年是幸福的。
在教育中,关系就是一切。孩子不信任父母,家庭教育就无法展开。父母要做的就是,先解决情绪,疏通关系,再解决问题。而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就是父母真心诚意去陪伴孩子,和孩子真诚地过好每一天。在这日复一日的倾情陪伴中,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好感越来越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自然就能够发挥越来越多积极、正向的作用。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