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在我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已经知道了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三年前,我在一个著名的微博网站认识了史金霞老师,以后总在线上看到这位从未谋面的同行的点点滴滴。她用一条又一条的140字记录了很多学生的作文片断,那些鲜活的对文学和生活的思考,洋溢着青春的激情,又不乏理性的沉思。于是我不禁好奇,这些文字的背后,史老师,是怎样的形象?通过学生的行为猜测老师,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也是我的职业习惯。我想史老师一定长于思考而勇于实践,她带着学生看了那么多书,写了那么多影评;有心又有精力,把学生的好文字和好思想都能记录下来。比起来,我做事总是有始无终,敦促学生看书总是有心无力,记录总结教学更是有影无踪。所以,看到史老师的那些微博,我不免惭愧,甚至不好意思评论或者转发;同时也觉得受到鼓励,原来自己的那一点点理想,还是可以找到同声相求的人,哪怕是在网络上。
因而,看到《不拘一格教语文》这本书的封面时,我毫不惊讶,甚至觉得如此设计有点太直露和浅显了——一只鸟,飞出了笼子,不知去向。它诉说了这样的理想:现今,每个语文老师,都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学生,化身为鸟,自由飞去。
是的,飞翔,我们先来谈谈这本书里的飞翔。
对于一个高中语文老师来说,读这本书,是一次让自己飞、让思想飞的美好体验。字里行间,我们看到课堂上的史老师几乎是铆足了劲儿,要让语文课达成两个字:“好玩”。有些先生们会皱眉了,语文,乃至中学课堂,可不是玩儿的,对苦读模式的认同和模仿,模仿到了扭曲的程度,可是当今教育界的一种时尚、一种标杆呢——鲁迅当年怎么说来着?“还要将脖子扭上几扭,实在是标致极了”。但要是认真起来想一想,语文还真是那么好玩!不必说大先生回忆里定格的寿镜吾拗头吟诵,不必说近代耆宿唐圭璋空吟“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而不发一词,也不必说大学问家陈寅恪出一个“孙行者”的上联让考生对对子,单是离我们很近的钱梦龙、魏书生、余映潮们,就已经把语文课上得活色生香、满室皆春。可是再往下呢?现实对大多数教语文的来说,是那么沉重,以致于他们常常拖曳着镣铐,忘记了跳舞。
史老师却毫不理会这些,她的课堂稳稳当当,笃笃定定,她的舞步翩跹徜徉,她总是挑选让学生最喜欢、也让我觉得最好玩的方式来上课。这本书里,有大量鲜活、有趣(有谁会把自己高跟鞋卡在木质讲台上因而赤脚上课的细节写到正式的文章里?)的课堂实例:她让学生办报、辩论、看电影、写影评,她让学生在课外搜集各种背景材料来解读课文,她让学生读一本又一本的书——史老师还特别指出,读《读者》那样的糖水刊物不算真正的读书,因为带不来思考的深度。所有的教学目标,都可以被揉合在这么有趣的课堂形式当中,不知不觉、细水长流、水到渠成地完成。王小波说过,“凡人都喜欢有趣”,我不仅愿意毫无保留地赞同这句话,更愿意用这句看似平凡的话来赞扬史老师的课——她把她的课上得好玩,让学生爱听,热衷于参与,这难道不是评价一节语文课首先应该考虑、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标准?因为,好玩,意味着这样的课堂符合人的本性,符合教育塑造人的理想,这是史老师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到的了不起的地方。与其去学习那种让学生跑步的时候都拿着书本背书的著名学校,不如能让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语文老师们,看看这本书里那么多既理想化、又极富具体操作性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体会一下这些手段和方式背后的热情,以及由这种热情支撑的对语文教学的深深思索,不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吗?
但,仅仅是好玩,又还不够。好玩的手段和形式,在如今只要是个还有点想法的老师,都能来一些,作为应试大餐的餐前例汤或者是餐后甜点——勾起欲望,满足口感,但不解决问题。史老师的好玩的形式,不仅在课堂上铺得满满的,而且在课堂之外,在她的教学研究和理论梳理当中,也得到充分的铺陈和系统的阐发——“好玩”的语文课堂背后,是严肃而深沉的思索。
《不拘一格教语文》,分阅读、写作、实践活动这三个单元阐述,又特别把诗歌教学和电影课各列一个单元,我的理解,这是作为史老师自己的特色教学的总结和展示。这五个单元精彩纷呈,我自己最爱其中对于阅读教学的总结。史老师阅读教学的特点在于对文本的尊重和看重,一是能够引导学生还原文本所在的历史环境进行解读,如《长江三日》瑰丽之景背后的沉重;二是纵横交错,引用多个文本进行比较阅读,使学生获得多维度、多层次的体悟,如《荷塘月色》之于朱自清其他作品,之于余光中的评论文字;三是阅读、写作、课堂论辩多种手段合一。好像从每个局部来看,这些做法都是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在实际语文教学当中,历史背景常常成为点缀和ppt上轻描淡写的一页;因为课时等诸多限制多个文本的参照系不能有效地在实际教学中出现——要知道,史老师一共用了六课时来讲《荷塘月色》!我本人也曾计划用六课时讲《赤壁赋》,但最多在四课时以后遗憾地结束。至于现实之中阅读、写作总是理所当然地分开,更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某种功利性和短见。
能用文本、善用文本,这本来就是语文教学中斫轮老手的做法;然而对史老师来说,这还不够——诚如顾黄初先生指出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其实是相等的”,史老师不仅在课堂中拓展阅读和写作实践的空间,还带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生活,让他们发现这里面语文的学习和应用也比比皆是,还那么有趣!
也就是说,所有的教学层面的要素——从文本的选择,到思维的引导,到教法的设计,再到生活的拓展,其实是一个整体。《不拘一格教语文》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一节节完成度很高的好课(尽管这些课例本身已经有很高的价值),更是一个自成一体的语文生态环境的营构。语文的学习在课堂又不在课堂,我们通常对前面的“在”苦苦营求,却忘记对后面的“不在”作合理的探讨和诠释。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的写作,其思考的出发点不可谓不高。能够把这些要素的榫头巧妙契合在课堂中不显痕迹,能够运用这些要素带动学生走向更深、更广的天地,能够把这样的做法当成是语文教学中的常态随时进行,这些行动的背后,无疑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心血所凝的总结。
以上这么讨论,还是显得太“技术化”了。方法、理念固然都是很重要的东西,但方法、理念又都是为具体的教学服务的,具体的教学又都是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在这本书里,让我感动的是一个细节——一个朗读课文的环节,有位同学读得很慢很慢,史老师就一直等他,等到他读累了为止,这节课也快要结束了。这个环节中,同学们学到了什么呢?学到了尊重差异,学到了欣赏和包容。以专业眼光来看,这节课的时间安排非常“奢侈”,因为没有“讲”什么;但细想其效果,则又非常惊人,可能会影响有些同学一辈子;再细想其举动,则又让人觉得惊异和敬佩——谁在当下只争朝夕的教育环境中,有这样的气度,给出这样的课堂?我们总是口口声声强调教育要面对人,然而等而下之的课堂却面对着分数,好一点的课堂则面对着技艺和高蹈派的科研,真正的课堂才敢这么大逆不道地为一个同学腾出一节课的时间:这几乎是让我以为只在童话世界中存在的案例——《哈利波特》中邓布利多校长等待双胞胎兄弟用丧礼进行曲的调子唱校歌,为他们打拍子。
这个例子当然无法复制,但是可以复述,可供解读。语文教学在技术层面的内容,随着教师教龄的增长,总会慢慢提升;但在教师性格层面的因素,却很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增多而出现意志消磨、热情减退和耐心不再,从而影响到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而,《不拘一格教语文》对于我的意义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教法的借鉴和理念的检讨,而是教师的人格养成。“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理解人”,语文老师都熟知沈从文墓前的这两句话,可是不一定能想到它们和自己的关联。
说了这么多赞誉,我的内心其实还是有点遗憾的。我遗憾是没有在刚工作的时候看到这本书。十年前我很幸运,听过王栋生、陈钟梁老师的讲座,听过魏书生老师的演讲,看过孙维刚老师的书,所以十年前我以这些前辈为目标和范本,心中充满理想。十年后,我的理想之旅不说步履蹒跚,至少也不够顺畅,即便王栋生先生最近也在博客里承认课改的失败和教育环境的日趋糟糕。所以,看到史金霞老师的书,我的心中不免有疑,也不免游移。这种怀疑既不是哲学层面的,也不是求道层面的,而是很偏狭的现实主义——那就是,史老师在书中营构的理想教育世界,受到过挫折和不解吗?她又是怎样面对和解决这样的质疑并达成自己的目标呢?甚至,史老师如何在高三这一年做到“好玩”呢?那只笼中的鸟,在如今越发恶劣的教育环境下,真能自由飞去吗?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中学)
责任编辑 李 淳
三年前,我在一个著名的微博网站认识了史金霞老师,以后总在线上看到这位从未谋面的同行的点点滴滴。她用一条又一条的140字记录了很多学生的作文片断,那些鲜活的对文学和生活的思考,洋溢着青春的激情,又不乏理性的沉思。于是我不禁好奇,这些文字的背后,史老师,是怎样的形象?通过学生的行为猜测老师,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也是我的职业习惯。我想史老师一定长于思考而勇于实践,她带着学生看了那么多书,写了那么多影评;有心又有精力,把学生的好文字和好思想都能记录下来。比起来,我做事总是有始无终,敦促学生看书总是有心无力,记录总结教学更是有影无踪。所以,看到史老师的那些微博,我不免惭愧,甚至不好意思评论或者转发;同时也觉得受到鼓励,原来自己的那一点点理想,还是可以找到同声相求的人,哪怕是在网络上。
因而,看到《不拘一格教语文》这本书的封面时,我毫不惊讶,甚至觉得如此设计有点太直露和浅显了——一只鸟,飞出了笼子,不知去向。它诉说了这样的理想:现今,每个语文老师,都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学生,化身为鸟,自由飞去。
是的,飞翔,我们先来谈谈这本书里的飞翔。
对于一个高中语文老师来说,读这本书,是一次让自己飞、让思想飞的美好体验。字里行间,我们看到课堂上的史老师几乎是铆足了劲儿,要让语文课达成两个字:“好玩”。有些先生们会皱眉了,语文,乃至中学课堂,可不是玩儿的,对苦读模式的认同和模仿,模仿到了扭曲的程度,可是当今教育界的一种时尚、一种标杆呢——鲁迅当年怎么说来着?“还要将脖子扭上几扭,实在是标致极了”。但要是认真起来想一想,语文还真是那么好玩!不必说大先生回忆里定格的寿镜吾拗头吟诵,不必说近代耆宿唐圭璋空吟“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而不发一词,也不必说大学问家陈寅恪出一个“孙行者”的上联让考生对对子,单是离我们很近的钱梦龙、魏书生、余映潮们,就已经把语文课上得活色生香、满室皆春。可是再往下呢?现实对大多数教语文的来说,是那么沉重,以致于他们常常拖曳着镣铐,忘记了跳舞。
史老师却毫不理会这些,她的课堂稳稳当当,笃笃定定,她的舞步翩跹徜徉,她总是挑选让学生最喜欢、也让我觉得最好玩的方式来上课。这本书里,有大量鲜活、有趣(有谁会把自己高跟鞋卡在木质讲台上因而赤脚上课的细节写到正式的文章里?)的课堂实例:她让学生办报、辩论、看电影、写影评,她让学生在课外搜集各种背景材料来解读课文,她让学生读一本又一本的书——史老师还特别指出,读《读者》那样的糖水刊物不算真正的读书,因为带不来思考的深度。所有的教学目标,都可以被揉合在这么有趣的课堂形式当中,不知不觉、细水长流、水到渠成地完成。王小波说过,“凡人都喜欢有趣”,我不仅愿意毫无保留地赞同这句话,更愿意用这句看似平凡的话来赞扬史老师的课——她把她的课上得好玩,让学生爱听,热衷于参与,这难道不是评价一节语文课首先应该考虑、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标准?因为,好玩,意味着这样的课堂符合人的本性,符合教育塑造人的理想,这是史老师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到的了不起的地方。与其去学习那种让学生跑步的时候都拿着书本背书的著名学校,不如能让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语文老师们,看看这本书里那么多既理想化、又极富具体操作性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体会一下这些手段和方式背后的热情,以及由这种热情支撑的对语文教学的深深思索,不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吗?
但,仅仅是好玩,又还不够。好玩的手段和形式,在如今只要是个还有点想法的老师,都能来一些,作为应试大餐的餐前例汤或者是餐后甜点——勾起欲望,满足口感,但不解决问题。史老师的好玩的形式,不仅在课堂上铺得满满的,而且在课堂之外,在她的教学研究和理论梳理当中,也得到充分的铺陈和系统的阐发——“好玩”的语文课堂背后,是严肃而深沉的思索。
《不拘一格教语文》,分阅读、写作、实践活动这三个单元阐述,又特别把诗歌教学和电影课各列一个单元,我的理解,这是作为史老师自己的特色教学的总结和展示。这五个单元精彩纷呈,我自己最爱其中对于阅读教学的总结。史老师阅读教学的特点在于对文本的尊重和看重,一是能够引导学生还原文本所在的历史环境进行解读,如《长江三日》瑰丽之景背后的沉重;二是纵横交错,引用多个文本进行比较阅读,使学生获得多维度、多层次的体悟,如《荷塘月色》之于朱自清其他作品,之于余光中的评论文字;三是阅读、写作、课堂论辩多种手段合一。好像从每个局部来看,这些做法都是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在实际语文教学当中,历史背景常常成为点缀和ppt上轻描淡写的一页;因为课时等诸多限制多个文本的参照系不能有效地在实际教学中出现——要知道,史老师一共用了六课时来讲《荷塘月色》!我本人也曾计划用六课时讲《赤壁赋》,但最多在四课时以后遗憾地结束。至于现实之中阅读、写作总是理所当然地分开,更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某种功利性和短见。
能用文本、善用文本,这本来就是语文教学中斫轮老手的做法;然而对史老师来说,这还不够——诚如顾黄初先生指出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其实是相等的”,史老师不仅在课堂中拓展阅读和写作实践的空间,还带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生活,让他们发现这里面语文的学习和应用也比比皆是,还那么有趣!
也就是说,所有的教学层面的要素——从文本的选择,到思维的引导,到教法的设计,再到生活的拓展,其实是一个整体。《不拘一格教语文》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一节节完成度很高的好课(尽管这些课例本身已经有很高的价值),更是一个自成一体的语文生态环境的营构。语文的学习在课堂又不在课堂,我们通常对前面的“在”苦苦营求,却忘记对后面的“不在”作合理的探讨和诠释。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的写作,其思考的出发点不可谓不高。能够把这些要素的榫头巧妙契合在课堂中不显痕迹,能够运用这些要素带动学生走向更深、更广的天地,能够把这样的做法当成是语文教学中的常态随时进行,这些行动的背后,无疑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心血所凝的总结。
以上这么讨论,还是显得太“技术化”了。方法、理念固然都是很重要的东西,但方法、理念又都是为具体的教学服务的,具体的教学又都是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在这本书里,让我感动的是一个细节——一个朗读课文的环节,有位同学读得很慢很慢,史老师就一直等他,等到他读累了为止,这节课也快要结束了。这个环节中,同学们学到了什么呢?学到了尊重差异,学到了欣赏和包容。以专业眼光来看,这节课的时间安排非常“奢侈”,因为没有“讲”什么;但细想其效果,则又非常惊人,可能会影响有些同学一辈子;再细想其举动,则又让人觉得惊异和敬佩——谁在当下只争朝夕的教育环境中,有这样的气度,给出这样的课堂?我们总是口口声声强调教育要面对人,然而等而下之的课堂却面对着分数,好一点的课堂则面对着技艺和高蹈派的科研,真正的课堂才敢这么大逆不道地为一个同学腾出一节课的时间:这几乎是让我以为只在童话世界中存在的案例——《哈利波特》中邓布利多校长等待双胞胎兄弟用丧礼进行曲的调子唱校歌,为他们打拍子。
这个例子当然无法复制,但是可以复述,可供解读。语文教学在技术层面的内容,随着教师教龄的增长,总会慢慢提升;但在教师性格层面的因素,却很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增多而出现意志消磨、热情减退和耐心不再,从而影响到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而,《不拘一格教语文》对于我的意义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教法的借鉴和理念的检讨,而是教师的人格养成。“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理解人”,语文老师都熟知沈从文墓前的这两句话,可是不一定能想到它们和自己的关联。
说了这么多赞誉,我的内心其实还是有点遗憾的。我遗憾是没有在刚工作的时候看到这本书。十年前我很幸运,听过王栋生、陈钟梁老师的讲座,听过魏书生老师的演讲,看过孙维刚老师的书,所以十年前我以这些前辈为目标和范本,心中充满理想。十年后,我的理想之旅不说步履蹒跚,至少也不够顺畅,即便王栋生先生最近也在博客里承认课改的失败和教育环境的日趋糟糕。所以,看到史金霞老师的书,我的心中不免有疑,也不免游移。这种怀疑既不是哲学层面的,也不是求道层面的,而是很偏狭的现实主义——那就是,史老师在书中营构的理想教育世界,受到过挫折和不解吗?她又是怎样面对和解决这样的质疑并达成自己的目标呢?甚至,史老师如何在高三这一年做到“好玩”呢?那只笼中的鸟,在如今越发恶劣的教育环境下,真能自由飞去吗?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中学)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