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阶段的数学相比之下难度较大,很多内容很难理解。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更要具备一定的数学思想,从而帮助学生将自己所学灵活的运用到解题的过程中。下面,本文就高中数学阶段的教学展开叙述,具体讲解相关数学中发散性思想的教学。
关键词:高中阶段;数学学习能力;高中数学;数学思想;发散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8-072-01
高中阶段的数学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新高考改革之后,对学生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浅层面的知识掌握,而更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以及一些基本的数学能力。相对高考来说,数学分数的占比是比较高的,相对学生个人来说,学生要学会利用自己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将数学知识融入进去,也就是学会构建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要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将服务于生活”。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要适当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从而有效的提高数学学习的实效。
发散性思维即学生在思考相关的问题时,能够不仅仅局限于题目本身,而是能够适当的进行延伸,从多方面进行思考。
一、发散性思维的价值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一味地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甚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味地引导学生套做法,学生在运用定理和公式时,仅仅是死记硬背,对于一道题,学生也仅仅是跟随教师的解题方法。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仅仅作为一个被迫的知识接受者,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对于数学的学习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效用。
而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一方面,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神秘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真正意义的让数学的学习发挥出最大效用。
二、发散性思维培养的途径
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适当的融入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属于自己的發散性思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给学生提出一些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题目。具体有以下形式。
1.一题多解题目
一题多解题目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多方面的思考问题,思考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这类题目有哪几种解答的方法,你能想到几种呢?然后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给出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弹出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看法,拓宽思路。然后邀请学生积极踊跃的进行回答。例如,解不等式3<|2x-3|<5
解法一:根据绝对值的定义,进行分类讨论求解
(1)当2x-3≥0时,不等式可化为3<2x-3<5,即3 (2)当2x-3<0时,不等式可化为3<3-2x<5,即-1 综上:解集为{3 原不等式等价于|2x-3|>3且|2x-3|<5所以3 或-1 综上所述,解集为{3 2.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教师不能因为怕浪费时间,一道题讲出一种做法之后就匆匆结束。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多多思考,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奇思妙想,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另外,教师在讲解相关的内容时,也可以不先系统的进行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探究,从而一步步的理解掌握相关内容。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使用问题引导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讲解新课《三角函数》时,可以先提出以下问题:(1)一共有几种三角函数,他们有什么区别?(2)各个三角函数都有什么性质,每个性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教材的脉络,掌握教材中的重点,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3.一题多用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也可以适当的采取一题多用的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中,一道题目往往会有很多个条件,而这些条件稍稍变动,就会变成一个全新的题目。所以,教师在讲解完相关的题目时,就可以鼓励学生对题目进行改编,一方面,帮助学生解脱题海战术,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总结来说,高中阶段的数学更加晦涩难懂,很多内容在理解上可能会存在很大的难度,加上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相对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心理压力也很大,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参考文献:
[1]郭宝军,《浅析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数学教育》,学术期刊《中国教育》2017年9月
[2]张哲,《数学教师说题评价的基本思路及原则》,学术期刊《中学教育》2017年6月
[3]刘江伟,《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实效性》,学术期刊《中学教育》2017年8月
[4]张元:《高中数学教学思想分析及对策》,学术期刊《中学教育研究》2017年1期
关键词:高中阶段;数学学习能力;高中数学;数学思想;发散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8-072-01
高中阶段的数学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新高考改革之后,对学生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浅层面的知识掌握,而更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以及一些基本的数学能力。相对高考来说,数学分数的占比是比较高的,相对学生个人来说,学生要学会利用自己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将数学知识融入进去,也就是学会构建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要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将服务于生活”。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要适当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从而有效的提高数学学习的实效。
发散性思维即学生在思考相关的问题时,能够不仅仅局限于题目本身,而是能够适当的进行延伸,从多方面进行思考。
一、发散性思维的价值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一味地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甚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味地引导学生套做法,学生在运用定理和公式时,仅仅是死记硬背,对于一道题,学生也仅仅是跟随教师的解题方法。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仅仅作为一个被迫的知识接受者,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对于数学的学习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效用。
而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一方面,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神秘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真正意义的让数学的学习发挥出最大效用。
二、发散性思维培养的途径
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适当的融入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属于自己的發散性思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给学生提出一些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题目。具体有以下形式。
1.一题多解题目
一题多解题目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多方面的思考问题,思考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这类题目有哪几种解答的方法,你能想到几种呢?然后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给出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弹出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看法,拓宽思路。然后邀请学生积极踊跃的进行回答。例如,解不等式3<|2x-3|<5
解法一:根据绝对值的定义,进行分类讨论求解
(1)当2x-3≥0时,不等式可化为3<2x-3<5,即3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教师不能因为怕浪费时间,一道题讲出一种做法之后就匆匆结束。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多多思考,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奇思妙想,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另外,教师在讲解相关的内容时,也可以不先系统的进行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探究,从而一步步的理解掌握相关内容。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使用问题引导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讲解新课《三角函数》时,可以先提出以下问题:(1)一共有几种三角函数,他们有什么区别?(2)各个三角函数都有什么性质,每个性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教材的脉络,掌握教材中的重点,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3.一题多用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也可以适当的采取一题多用的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中,一道题目往往会有很多个条件,而这些条件稍稍变动,就会变成一个全新的题目。所以,教师在讲解完相关的题目时,就可以鼓励学生对题目进行改编,一方面,帮助学生解脱题海战术,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总结来说,高中阶段的数学更加晦涩难懂,很多内容在理解上可能会存在很大的难度,加上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相对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心理压力也很大,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参考文献:
[1]郭宝军,《浅析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数学教育》,学术期刊《中国教育》2017年9月
[2]张哲,《数学教师说题评价的基本思路及原则》,学术期刊《中学教育》2017年6月
[3]刘江伟,《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实效性》,学术期刊《中学教育》2017年8月
[4]张元:《高中数学教学思想分析及对策》,学术期刊《中学教育研究》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