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了21世纪,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各种人际关系更加复杂,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在学校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是令人担忧。作为生物学教师的我兼管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接触了来咨询室的众多学生,了解了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让我倍感忧虑!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意识到,在学校这片教育的芳园里,必须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更多的学生能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于是,除了在咨询室对来访的学生进行辅导,我真诚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带入了我的生物教学中,让众多学生体验到另一种不同的生物学课堂。
一、提高教师自身心理素质,塑造教师人格魅力
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精神力量,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知识,还要学做人;学生崇高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学生不信赖教师,就不会爱学这门课程,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我知道,教师人格魅力来源于崇高的道德修养,来源于深厚的知识积累,来源于优良的性格品质。因此,我平时特别关注心理健康成长方面的内容,大量阅读相关心理方面的书籍,并且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我一直坚信,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首先教师的心理素质一定要提高。一位遇事从容,幽默风趣、积极进取并且懂得尊重、理解的老师,一定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
二、结合生理学知识,重视青春期教育
十四五岁,是孩子们身体、心理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其变化之快、幅度之大,往往是人们难以预测的。有些学者把这个时期称为“暴风骤雨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有许多问题希望得到解答、指导和帮助,他们的好奇心往往促使他们迫切地寻找答案。我们成年人都曾经历过那个时期,而事后却不一定体会那时的心情和变化的急剧。八年级上册第19章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材的安排正好符合学生发育发展的要求。所以,在讲到这里的时候,我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安排较多的资料,如图片、录像、文字材料等,通过正面启发和引导学习,使学生正确了解两性身心差异,使他们认识到生殖系统和其他系统一样,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终使学生由好奇、害羞、恐惧等心理转变为敢于正确面对自身的各种变化,并能够正确爱护、保护自己。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弗洛伊德认为:“言辞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和非言语交流,对学生的情绪、情感也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各种积极的情感表现,把鼓励、期待等言行微妙的传递给他们,这样学生在教师的信任、尊重中便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乐观的精神。不仅如此,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促成兴趣转移,激发并维持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此外,教师积极的情感同样可以激发和感染学生的學习热情。教师满腔热情、绘声绘色的讲解会使学生产生精神振奋的心理共鸣,学习情绪自然高涨。
四、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
我们必须改变观念,老师不能再作为“一言堂”的主人,学生也不再“唯师是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要求,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是有尊严、有思想、有潜力的人,决不只是装知识的容器。中学生正处于不断发展、成熟之中,他们需要尊重、理解、鼓励。我们不仅要以自己的智慧来点燃学生的智慧,还要用自己的情感和人格塑造学生健康的情感和人格。我们表现出的态度、讲话的语气必须和蔼可亲,对待学生的问题不论简单或是幼稚、荒谬,甚至尖锐,我们都应耐心地进行解释讲解。我在提问学生时,一定不忘了说“请XX同学回答”、“请坐下”等词语,学生答对了一定记得及时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平时基础差的同学或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更需略带夸张地给与鼓励,对答错的问题,及时更正,但不去嘲讽学生,做到以尊重学生自尊心为重。激励性语言如“你说得真棒!”、“你思维很敏捷”“你想得很全面”等会拉近师生情感上的距离,增加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
五、化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困扰,适时对学习困难生给予个别帮助
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疲劳、紧张、懒散、分心、烦躁、厌倦等情绪,要善于因势利导地进行调适、疏导,并随机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使学生较长时间地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态,从事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对学习困难生进行个别教育,帮助其改进作业方法,提高学习技能与自信心,以及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中学生物有关青春期教育的知识点,但教学中一闪而过甚至忽略不教或让学生自己阅读的现象却不少,学生不能从正规的途径获取性知识和正确健康的性心理,不能正确抑制性冲动,就容易发生问题,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发育特点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战胜性冲动。破除学生在性问题上的神秘感,改变了对性的无知与困惑,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性心理。
总之,生物教师应该努力学习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提高其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让更多的生物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带入生物教学中,有利于在学校中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育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老师都应该是心理辅导者。
一、提高教师自身心理素质,塑造教师人格魅力
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精神力量,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知识,还要学做人;学生崇高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学生不信赖教师,就不会爱学这门课程,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我知道,教师人格魅力来源于崇高的道德修养,来源于深厚的知识积累,来源于优良的性格品质。因此,我平时特别关注心理健康成长方面的内容,大量阅读相关心理方面的书籍,并且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我一直坚信,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首先教师的心理素质一定要提高。一位遇事从容,幽默风趣、积极进取并且懂得尊重、理解的老师,一定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
二、结合生理学知识,重视青春期教育
十四五岁,是孩子们身体、心理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其变化之快、幅度之大,往往是人们难以预测的。有些学者把这个时期称为“暴风骤雨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有许多问题希望得到解答、指导和帮助,他们的好奇心往往促使他们迫切地寻找答案。我们成年人都曾经历过那个时期,而事后却不一定体会那时的心情和变化的急剧。八年级上册第19章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材的安排正好符合学生发育发展的要求。所以,在讲到这里的时候,我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安排较多的资料,如图片、录像、文字材料等,通过正面启发和引导学习,使学生正确了解两性身心差异,使他们认识到生殖系统和其他系统一样,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终使学生由好奇、害羞、恐惧等心理转变为敢于正确面对自身的各种变化,并能够正确爱护、保护自己。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弗洛伊德认为:“言辞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和非言语交流,对学生的情绪、情感也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各种积极的情感表现,把鼓励、期待等言行微妙的传递给他们,这样学生在教师的信任、尊重中便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乐观的精神。不仅如此,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促成兴趣转移,激发并维持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此外,教师积极的情感同样可以激发和感染学生的學习热情。教师满腔热情、绘声绘色的讲解会使学生产生精神振奋的心理共鸣,学习情绪自然高涨。
四、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
我们必须改变观念,老师不能再作为“一言堂”的主人,学生也不再“唯师是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要求,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是有尊严、有思想、有潜力的人,决不只是装知识的容器。中学生正处于不断发展、成熟之中,他们需要尊重、理解、鼓励。我们不仅要以自己的智慧来点燃学生的智慧,还要用自己的情感和人格塑造学生健康的情感和人格。我们表现出的态度、讲话的语气必须和蔼可亲,对待学生的问题不论简单或是幼稚、荒谬,甚至尖锐,我们都应耐心地进行解释讲解。我在提问学生时,一定不忘了说“请XX同学回答”、“请坐下”等词语,学生答对了一定记得及时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平时基础差的同学或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更需略带夸张地给与鼓励,对答错的问题,及时更正,但不去嘲讽学生,做到以尊重学生自尊心为重。激励性语言如“你说得真棒!”、“你思维很敏捷”“你想得很全面”等会拉近师生情感上的距离,增加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
五、化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困扰,适时对学习困难生给予个别帮助
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疲劳、紧张、懒散、分心、烦躁、厌倦等情绪,要善于因势利导地进行调适、疏导,并随机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使学生较长时间地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态,从事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对学习困难生进行个别教育,帮助其改进作业方法,提高学习技能与自信心,以及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中学生物有关青春期教育的知识点,但教学中一闪而过甚至忽略不教或让学生自己阅读的现象却不少,学生不能从正规的途径获取性知识和正确健康的性心理,不能正确抑制性冲动,就容易发生问题,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发育特点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战胜性冲动。破除学生在性问题上的神秘感,改变了对性的无知与困惑,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性心理。
总之,生物教师应该努力学习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提高其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让更多的生物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带入生物教学中,有利于在学校中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育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老师都应该是心理辅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