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RASS评分的镇静方案在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安徽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RASS评分的镇静方案在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1)及对照组(n=41).两组患者进入ICU后均给予对症干预,在此基础上参照RASS评分给予对应镇静方案,研究组将RASS评分维持于-3~-4分,对照组将RASS评分维持于0~-2分.统计两组患者镇静前后心肌损伤相关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cTnT、脑钠肽(BNP)]水平、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免疫功能相关指标(NK、CD3+、CD4+)、SOFA、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28天病死率.结果 镇静3天后两组患者cTnI、cTnT、BNP水平较镇静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镇静3天后两组PaO2水平较镇静前增高,PaCO2水平较镇静前降低,且研究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K水平较干预前降低,CD3+、CD4+水平较干预前增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3天后两组患者SOFA、APACHEⅡ评分较镇静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休克患者镇静干预中将RASS评分维持于-3~-4分可能更利于有效保护心肌,调节血氧状态及机体免疫功能,缩短机械通气和ICU入住时间.
其他文献
川崎病(KD)是一种儿童急性发热性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其主要特征为免疫紊乱和全身性血管炎.以婴幼儿多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与感染、遗传及环境因素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KD病人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导致了肠道屏障功能破坏和自身免疫激活.作者对KD的肠道菌群研究做一综述,探讨菌群干预作为KD防治新策略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胎儿脐动脉(UA)及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指标预测胎儿窘迫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发生胎儿窘迫的孕妇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8名健康胎儿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孕32~41周的UA及MCA的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及MCA与UA的RI比值(RIMCA/UA)、MCA与UA的PI比值(PIMCA/UA)和MCA与UA的S/D比值(S/DMCA/U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
目的 探讨脑电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的脑功能与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9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肌电组、脑电组与联合组4个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肌电组、脑电组及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肌电、脑电及脑电+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采集患儿脑电波(θ波、β波、θ/β波、α波、SMR波与α/SMR波),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治疗后1年,采用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