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校园和社会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品德课程资源,从中捕捉鲜活的素材,有助于引领学生的道德认知,学会发现新的成长意义,不断历练道德判断能力,从而实现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关 键 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社会性发展;道德判断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5-0056-02
品德与社会课程将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视为课程的基础,关注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因此,教师应当从课堂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乃至社会生活中捕捉鲜活的素材,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从而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引领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一、捕捉课堂生活细节,引领道德认知
作为儿童主要的生活场域,课堂上孩子的诸多言行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因此,我们要将课堂教学本身视为一种生活,善于捕捉课堂生活细节,因势利导,引领孩子的品德发展。
例如,在教学《做一名地球卫士》(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师设计了“家庭垃圾知多少”环节。课前,教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调查表,记录家庭一天的垃圾种类和数量。课上,反馈交流调查表,并由此延伸至班级、学校和社区,乃至城市的垃圾数量,帮助学生意识到垃圾日益成为地球的沉重负担。之后,教师请学生观察家庭垃圾记录表,从中找一找哪些垃圾可以减少,哪些可以回收利用。在准备进入下一教学环节时,教师留意到有孩子将调查表随意一揉,准备扔掉。于是,教师调整了问题:“上完这节课,这张纸大家准备怎样处置呢?”孩子们纷纷说道,“可以用来折纸飞机、纸船”“可以把它们收集起来卖掉”“它的反面是干净的,可以打草稿”……准备扔掉纸片的孩子悄悄收回了手。此时,无须多言,“保护环境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的意识便走进了孩子心灵深处。
课堂上孩子随手扔掉废纸的行为并不鲜见,孩子们也容易习以为常,其中却隐含着环保意识的教育因子。品德与社会课程将教师视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如此才能及时调整教学,引领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二、激活校园生活事件,发现成长意义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校园生活是孩子们最熟悉的生活场域,蕴涵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善于用校园生活事件丰富课堂素材,引领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发现新的成长意义。
例如,在教学《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北师大《品德与社会》版三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邀请清洁工冯阿姨走进课堂,与孩子们共话校园生活。孩子们对冯阿姨并不陌生,却也很少关注她的工作。当冯阿姨介绍自己的日常工作时,孩子们逐渐发现,原来洁净的校园正是源自冯阿姨每天的辛勤劳动,而这种劳动却常常被大家所忽视,甚至总有人不珍惜这种劳动。此时,教师请冯阿姨讲述前段时间发生的厕所堵塞事件:冯阿姨发现学校厕所被堵,脏水四溢,导致师生无法使用厕所。她赶忙使用工具疏通,但无济于事,情急之下,冯阿姨将手伸进肮脏的粪管,徒手一点一点掏出了堵塞物。厕所堵塞事情虽小,却给师生当天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班上一些急于上厕所的孩子更是深有体会。
根据冯阿姨的描述,堵塞物正是由于孩子乱丢垃圾造成的,而冯阿姨为了方便师生,不怕脏的精神更是深深感动了孩子们。一些孩子想到自己乱丢垃圾的行为,惭愧地低下了头。此时,有孩子动情地说:“冯阿姨,能让我摸一摸您的手吗?”孩子们争相与冯阿姨握手,向这位朴素而忙碌的保洁员表达深深的敬意。此时,无须多言,孩子们自然懂得了要尊重他人的劳动。孩子们纷纷表示:“我以后再也不会从草坪上踏过去了”“我以后上厕所一定要跨前一步”……平凡的校园生活事件激活了孩子们的情感,引发了孩子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改进。孩子们在熟悉的风景中发现了劳动者之美,这必将引领孩子们逐渐学会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不断实现社会性发展。
三、辨析社会生活现象,提升道德判断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课堂应当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在教学《我们生活在一起》(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师以工程师、清洁工、服务员等为例,引导孩子们谈一谈对周围不同行业劳动者的认识。三年级孩子对身边的行业已有初步认识,争相发言。此时,有孩子说:“我家附近在盖楼房,妈妈说那里有许多农民工,有些人会偷东西。”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议论纷纷。于是,教师请孩子们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农民工?”有孩子说听到父母议论过,认为农民工素质低,给城市治安带来混乱;有孩子则反驳道:“小偷难道都是农民工吗?”……孩子们争相发言,还各自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师趁势引导:农民工工作非常辛苦,有了他们的劳动,高楼才能平地起……在交流碰撞中,孩子们认识到农民工凭自己的劳动赚钱,为城市建设贡献着力量;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中,谁也离不开谁,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劳动者。
诸如对不同行业劳动者的认识等学习内容,孩子们已有一定的认识和接触,但其中难免有一些错误认识。对此,我们不能忽视和逃避,而要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引导孩子们学会判断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品德课堂学习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中蕴涵着丰富的品德课程资源,用这些生活素材丰富课堂,将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会扩展,才能引领孩子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实现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关 键 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社会性发展;道德判断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5-0056-02
品德与社会课程将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视为课程的基础,关注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因此,教师应当从课堂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乃至社会生活中捕捉鲜活的素材,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从而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引领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一、捕捉课堂生活细节,引领道德认知
作为儿童主要的生活场域,课堂上孩子的诸多言行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因此,我们要将课堂教学本身视为一种生活,善于捕捉课堂生活细节,因势利导,引领孩子的品德发展。
例如,在教学《做一名地球卫士》(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师设计了“家庭垃圾知多少”环节。课前,教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调查表,记录家庭一天的垃圾种类和数量。课上,反馈交流调查表,并由此延伸至班级、学校和社区,乃至城市的垃圾数量,帮助学生意识到垃圾日益成为地球的沉重负担。之后,教师请学生观察家庭垃圾记录表,从中找一找哪些垃圾可以减少,哪些可以回收利用。在准备进入下一教学环节时,教师留意到有孩子将调查表随意一揉,准备扔掉。于是,教师调整了问题:“上完这节课,这张纸大家准备怎样处置呢?”孩子们纷纷说道,“可以用来折纸飞机、纸船”“可以把它们收集起来卖掉”“它的反面是干净的,可以打草稿”……准备扔掉纸片的孩子悄悄收回了手。此时,无须多言,“保护环境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的意识便走进了孩子心灵深处。
课堂上孩子随手扔掉废纸的行为并不鲜见,孩子们也容易习以为常,其中却隐含着环保意识的教育因子。品德与社会课程将教师视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如此才能及时调整教学,引领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二、激活校园生活事件,发现成长意义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校园生活是孩子们最熟悉的生活场域,蕴涵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善于用校园生活事件丰富课堂素材,引领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发现新的成长意义。
例如,在教学《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北师大《品德与社会》版三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邀请清洁工冯阿姨走进课堂,与孩子们共话校园生活。孩子们对冯阿姨并不陌生,却也很少关注她的工作。当冯阿姨介绍自己的日常工作时,孩子们逐渐发现,原来洁净的校园正是源自冯阿姨每天的辛勤劳动,而这种劳动却常常被大家所忽视,甚至总有人不珍惜这种劳动。此时,教师请冯阿姨讲述前段时间发生的厕所堵塞事件:冯阿姨发现学校厕所被堵,脏水四溢,导致师生无法使用厕所。她赶忙使用工具疏通,但无济于事,情急之下,冯阿姨将手伸进肮脏的粪管,徒手一点一点掏出了堵塞物。厕所堵塞事情虽小,却给师生当天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班上一些急于上厕所的孩子更是深有体会。
根据冯阿姨的描述,堵塞物正是由于孩子乱丢垃圾造成的,而冯阿姨为了方便师生,不怕脏的精神更是深深感动了孩子们。一些孩子想到自己乱丢垃圾的行为,惭愧地低下了头。此时,有孩子动情地说:“冯阿姨,能让我摸一摸您的手吗?”孩子们争相与冯阿姨握手,向这位朴素而忙碌的保洁员表达深深的敬意。此时,无须多言,孩子们自然懂得了要尊重他人的劳动。孩子们纷纷表示:“我以后再也不会从草坪上踏过去了”“我以后上厕所一定要跨前一步”……平凡的校园生活事件激活了孩子们的情感,引发了孩子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改进。孩子们在熟悉的风景中发现了劳动者之美,这必将引领孩子们逐渐学会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不断实现社会性发展。
三、辨析社会生活现象,提升道德判断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课堂应当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在教学《我们生活在一起》(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师以工程师、清洁工、服务员等为例,引导孩子们谈一谈对周围不同行业劳动者的认识。三年级孩子对身边的行业已有初步认识,争相发言。此时,有孩子说:“我家附近在盖楼房,妈妈说那里有许多农民工,有些人会偷东西。”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议论纷纷。于是,教师请孩子们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农民工?”有孩子说听到父母议论过,认为农民工素质低,给城市治安带来混乱;有孩子则反驳道:“小偷难道都是农民工吗?”……孩子们争相发言,还各自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师趁势引导:农民工工作非常辛苦,有了他们的劳动,高楼才能平地起……在交流碰撞中,孩子们认识到农民工凭自己的劳动赚钱,为城市建设贡献着力量;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中,谁也离不开谁,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劳动者。
诸如对不同行业劳动者的认识等学习内容,孩子们已有一定的认识和接触,但其中难免有一些错误认识。对此,我们不能忽视和逃避,而要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引导孩子们学会判断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品德课堂学习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中蕴涵着丰富的品德课程资源,用这些生活素材丰富课堂,将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会扩展,才能引领孩子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实现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