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难、就业难、挣钱难、打车难、加气难、买房难……2010才开年,“难”字接踵而来,首当其冲还属“读书难”,什么?抱着金砖读个幼儿园还没名额,不仅收费贵还得等上一两年,是的,你没有听错,如今在成都读个幼儿园,就是这么难。
A4年前曾为孩子读幼儿园跑成“幼儿园”通
讲述人:羊羊妈 家住高新区 全职太太
“羊羊是2岁6个月读的幼儿园,当时就读幼儿园这么个小事,让我和他爸大伤脑袋。”羊羊妈回忆到,其实早在孩子不到2岁时,一家人就着手开始考察幼儿园,相信天下所有当父母的都有这样的心态,孩子第一次读幼儿园意味着妈妈第一次把孩子从家送到陌生的环境,也算是第一次和孩子分离,那种心情,真的是恨不得自己开个幼儿园才放心。
“于是在2006年年初开始了漫长的考察,最先还是采取就近原则,因为自己居住成都南门高新区,于是先从家门口的幼儿园搜索。”首先进入我们夫妇视线的是家对面的金苹果银都幼稚园,当时是和老公一起去考察的,幼儿园在银都小区内,大环境很好,房子是一排一楼的,很有安全感,园内老师很礼貌,路上看到家长都热情招呼,一切都很满意,可拿着招生说明,我和老公不得不耸搭着脑袋:该幼儿园目前已满员,园长表示真心要读的话,提前1年报名吧。
第一次物色失败,我和老公踏上了再次找寻的征程,目标直指离家较近的“光亚幼儿园”。考察比较满意,幼儿园小班教学,20个孩子配备5、6个老师,设施还有游泳池,课外兴趣班都是放学后进行,以至于不占用课堂时间,“我和老公都满意的点了点头,那就入学吧! 但扫兴的事又来了:园长称,因为人太少,小班没开,要想入学不得不等暑假合班人多点再来读。”
第一次因为人多被拒,第二次因为人少而放弃,失望归失望,羊羊妈汲取经验再次开始找寻幼儿园,只不过,筛选条件从最初的地理、设备优先,过渡到了时间优先,也就是说,只要能上,一切次要。“王府幼儿园、玉林实验幼儿园、空军蓝天幼儿园……周边各幼儿园基本上都跑遍了,硬件设施大同小异,答复也基本上一致,那就是想要读,就得等,少到半年,多达一年半。”顿了顿,羊羊妈摆了摆手,“看着这么急迫的形式,我和老公不得不赶紧为孩子预定了幼师幼儿园,半年后入学,虽然为了考察跑了很多地方,颇为曲折,但有得有失,至少自己成了成都幼儿园通,不过,成都读幼儿园可真难。”
完全没有想到,在成都读个幼儿园还这么大老难。女儿在成都生的,本打算孩子随我们在成都读书、生活,和父母一起长大,现在却不得不因为没有名额而作罢。为这个事,老公还和我动怒了好几次,但我也没办法啊,哪知道成都读书这么难。
B从冷门到“香饽饽”讲述人:小李老师 市中心某公立幼儿园老师
“不瞒你说,最近就是因为幼儿园难读,我电话都要被各位前来咨询的亲戚朋友们打暴了,好多不认识的人也辗转要到我电话,绕来绕去只为知道入读幼儿园的捷径。”小李老师毕业2005年毕业于成都幼师,从业5年来,见证了成都幼儿园一步步难读起来。
“我才毕业实习的时候是在成都城南一家私立幼儿园,那时候感觉还比较宽松,小班可能要等一个季度凑够人开班,但像中班和大班,提前1个多两个月就可以插班就读,根本不存在现在什么抱着钱还读不上的情况。”小李老师打趣说,那个时候家人朋友对她是幼儿园老师并不“感冒”,短短5年过去,由于金猪宝宝的激增,导致幼儿园成了“香饽饽”,周边人们的态度也开似乎骤然大变,听到她是幼儿园老师都很热情的互留电话,小李现在也时常接到一些拐弯关系打来的咨询电话。
“我印象中还有差不多10个认识的人,为了读幼儿园,还给我封红包,希望我能暗中帮忙穿针引线走‘后门’。”小李坦言,找她帮忙的人不在少数,但她自己却“爱莫能及”,“孩子太多了,而且招生人数有限制,比如我们幼儿园按规定小班班额为25—30人,中班30—35人,大班35—40人,教室和活动面积按规定只能容纳这么多的孩子,其他的要想再来,实在没有办法。”小李笑笑表示,面对接踵而来的咨询电话,自己也只能答应帮忙关注,一旦有孩子转园或开始招生先“吱”一声,透露点内部消息,但对于帮忙入学,确实是心有力而力不足。
C娃娃读不到幼儿园 只得送回江南老家讲述人:张女士 江苏无锡人 在蓉做服装生意
在西延线抚琴小区某服装小店,临近11点,店铺外寒风瑟瑟,街上行人寥寥,在这万家灯火等待团圆的日子,张女士和她老公却仍蹲在店中,没有离去。“回去干嘛呢,反正孩子也送回家了,没什么可担心的,不如继续坚守店面,又暖和万一还有顾客呢。”张女士叹了口气,自从女儿娟娟因为在成都上不到幼儿园,被送回老家后,自己从之前的“着急归家狂”,360度大转变成了“守店工作狂”,因为女儿远在千里之外,闲余时间,基本上都留在店中打发时间。
“完全没有想到,在成都读个幼儿园还这么大老难。”张女士说,之前选择在成都创业,根本就没有考虑孩子就学问题,因为在她老家江苏,一般提前1月报名就可以插班读幼儿园,而同样的情况,在成都提前1年都可能读不了书,还得排队等上甚至2年,巨大的差异让她和老公措手不及,毫无准备的他们只得把孩子送回老家。
“女儿娟娟就是在成都生的,本打算孩子随我们在成都读书、生活,和父母一起长大,现在却不得不因为没有名额而作罢。”看了看手机屏幕女儿的照片,张女士眼圈有些发红,作为妈妈,她已经有3个月没有看见自己3岁的宝宝了。“也怪我自己没有提前做准备。”张女士有些懊恼,因为按照老家经验办事,她没有提前为孩子定幼儿园,直到孩子已到上学年龄,才慢吞吞的牵着女儿去报名,结果一连走了好几家幼儿园,接二连三的吃了好几次闭门羹,才恍然大悟,孩子要想在今年读上幼儿园,没戏了!
“为这个事,老公还和我动怒了好几次,但我也没办法啊,哪知道成都读书这么难。”眼看孩子到了进幼儿园的年龄,老这么呆在家不和小朋友们接触不是那么回事,张女士夫妇也只得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在成都给她排上号,希望明年能在成都读上幼儿园,另外一方面也不得不咬牙把孩子送回老家,在老家找个幼儿园就读,然后待明年“号”排到了再接回来。“看起来好像是衔接上了,但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毕竟分离一年,我们做父母的还是不忍心,以前老盼望着下班回家看孩子,现在连这份守候都被剥夺了,何况孩子还小,就得跨省到处跑,想想还是觉得心里不好受。”
A4年前曾为孩子读幼儿园跑成“幼儿园”通
讲述人:羊羊妈 家住高新区 全职太太
“羊羊是2岁6个月读的幼儿园,当时就读幼儿园这么个小事,让我和他爸大伤脑袋。”羊羊妈回忆到,其实早在孩子不到2岁时,一家人就着手开始考察幼儿园,相信天下所有当父母的都有这样的心态,孩子第一次读幼儿园意味着妈妈第一次把孩子从家送到陌生的环境,也算是第一次和孩子分离,那种心情,真的是恨不得自己开个幼儿园才放心。
“于是在2006年年初开始了漫长的考察,最先还是采取就近原则,因为自己居住成都南门高新区,于是先从家门口的幼儿园搜索。”首先进入我们夫妇视线的是家对面的金苹果银都幼稚园,当时是和老公一起去考察的,幼儿园在银都小区内,大环境很好,房子是一排一楼的,很有安全感,园内老师很礼貌,路上看到家长都热情招呼,一切都很满意,可拿着招生说明,我和老公不得不耸搭着脑袋:该幼儿园目前已满员,园长表示真心要读的话,提前1年报名吧。
第一次物色失败,我和老公踏上了再次找寻的征程,目标直指离家较近的“光亚幼儿园”。考察比较满意,幼儿园小班教学,20个孩子配备5、6个老师,设施还有游泳池,课外兴趣班都是放学后进行,以至于不占用课堂时间,“我和老公都满意的点了点头,那就入学吧! 但扫兴的事又来了:园长称,因为人太少,小班没开,要想入学不得不等暑假合班人多点再来读。”
第一次因为人多被拒,第二次因为人少而放弃,失望归失望,羊羊妈汲取经验再次开始找寻幼儿园,只不过,筛选条件从最初的地理、设备优先,过渡到了时间优先,也就是说,只要能上,一切次要。“王府幼儿园、玉林实验幼儿园、空军蓝天幼儿园……周边各幼儿园基本上都跑遍了,硬件设施大同小异,答复也基本上一致,那就是想要读,就得等,少到半年,多达一年半。”顿了顿,羊羊妈摆了摆手,“看着这么急迫的形式,我和老公不得不赶紧为孩子预定了幼师幼儿园,半年后入学,虽然为了考察跑了很多地方,颇为曲折,但有得有失,至少自己成了成都幼儿园通,不过,成都读幼儿园可真难。”
完全没有想到,在成都读个幼儿园还这么大老难。女儿在成都生的,本打算孩子随我们在成都读书、生活,和父母一起长大,现在却不得不因为没有名额而作罢。为这个事,老公还和我动怒了好几次,但我也没办法啊,哪知道成都读书这么难。
B从冷门到“香饽饽”讲述人:小李老师 市中心某公立幼儿园老师
“不瞒你说,最近就是因为幼儿园难读,我电话都要被各位前来咨询的亲戚朋友们打暴了,好多不认识的人也辗转要到我电话,绕来绕去只为知道入读幼儿园的捷径。”小李老师毕业2005年毕业于成都幼师,从业5年来,见证了成都幼儿园一步步难读起来。
“我才毕业实习的时候是在成都城南一家私立幼儿园,那时候感觉还比较宽松,小班可能要等一个季度凑够人开班,但像中班和大班,提前1个多两个月就可以插班就读,根本不存在现在什么抱着钱还读不上的情况。”小李老师打趣说,那个时候家人朋友对她是幼儿园老师并不“感冒”,短短5年过去,由于金猪宝宝的激增,导致幼儿园成了“香饽饽”,周边人们的态度也开似乎骤然大变,听到她是幼儿园老师都很热情的互留电话,小李现在也时常接到一些拐弯关系打来的咨询电话。
“我印象中还有差不多10个认识的人,为了读幼儿园,还给我封红包,希望我能暗中帮忙穿针引线走‘后门’。”小李坦言,找她帮忙的人不在少数,但她自己却“爱莫能及”,“孩子太多了,而且招生人数有限制,比如我们幼儿园按规定小班班额为25—30人,中班30—35人,大班35—40人,教室和活动面积按规定只能容纳这么多的孩子,其他的要想再来,实在没有办法。”小李笑笑表示,面对接踵而来的咨询电话,自己也只能答应帮忙关注,一旦有孩子转园或开始招生先“吱”一声,透露点内部消息,但对于帮忙入学,确实是心有力而力不足。
C娃娃读不到幼儿园 只得送回江南老家讲述人:张女士 江苏无锡人 在蓉做服装生意
在西延线抚琴小区某服装小店,临近11点,店铺外寒风瑟瑟,街上行人寥寥,在这万家灯火等待团圆的日子,张女士和她老公却仍蹲在店中,没有离去。“回去干嘛呢,反正孩子也送回家了,没什么可担心的,不如继续坚守店面,又暖和万一还有顾客呢。”张女士叹了口气,自从女儿娟娟因为在成都上不到幼儿园,被送回老家后,自己从之前的“着急归家狂”,360度大转变成了“守店工作狂”,因为女儿远在千里之外,闲余时间,基本上都留在店中打发时间。
“完全没有想到,在成都读个幼儿园还这么大老难。”张女士说,之前选择在成都创业,根本就没有考虑孩子就学问题,因为在她老家江苏,一般提前1月报名就可以插班读幼儿园,而同样的情况,在成都提前1年都可能读不了书,还得排队等上甚至2年,巨大的差异让她和老公措手不及,毫无准备的他们只得把孩子送回老家。
“女儿娟娟就是在成都生的,本打算孩子随我们在成都读书、生活,和父母一起长大,现在却不得不因为没有名额而作罢。”看了看手机屏幕女儿的照片,张女士眼圈有些发红,作为妈妈,她已经有3个月没有看见自己3岁的宝宝了。“也怪我自己没有提前做准备。”张女士有些懊恼,因为按照老家经验办事,她没有提前为孩子定幼儿园,直到孩子已到上学年龄,才慢吞吞的牵着女儿去报名,结果一连走了好几家幼儿园,接二连三的吃了好几次闭门羹,才恍然大悟,孩子要想在今年读上幼儿园,没戏了!
“为这个事,老公还和我动怒了好几次,但我也没办法啊,哪知道成都读书这么难。”眼看孩子到了进幼儿园的年龄,老这么呆在家不和小朋友们接触不是那么回事,张女士夫妇也只得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在成都给她排上号,希望明年能在成都读上幼儿园,另外一方面也不得不咬牙把孩子送回老家,在老家找个幼儿园就读,然后待明年“号”排到了再接回来。“看起来好像是衔接上了,但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毕竟分离一年,我们做父母的还是不忍心,以前老盼望着下班回家看孩子,现在连这份守候都被剥夺了,何况孩子还小,就得跨省到处跑,想想还是觉得心里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