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提出了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措施,从中职学校心理主题班会、个别学生心理辅导、教师心理辅导、丰富有益的校内外活动这四方面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才能更好的形成健康的心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对策
由于普通高中的一再扩招,中职学校的生存面临激烈的生源竞争,导致中职学校入学零门槛,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多在原来初中成绩偏低,或者行为习惯不好,或者厌学情绪严重,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等等等因素才选择中职学校就读,而中职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正处于由动荡逐步趋向成熟、稳定的关键时期,随着其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以及过早地面临择业、就业的巨大压力,会产生焦虑、自卑、懦弱、消极、自控力差等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学生因此甚至无法继续学业。这是典型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来说,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应该从以下三项原则来着手:第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第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第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因此,根据上述中职生的具体表现,笔者认为,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笔者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通过不断尝试和摸索,总结了能够更好地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以班级为阵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导师,在班级中开展以大家共同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主题的班团活动,这一方式是心理辅导中的一种集体辅导法。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心理辅导可以是个别辅导也可以是集体辅导或伙伴辅导,而集体辅导和伙伴辅导更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在同伴与同伴的交流、讨论和辨析中,学生更易产生共鸣,这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如学校开展的“文明校园你、我、他”的演讲比赛、“向雷锋学习校园板报”、“今天你微笑了吗”、“一天帮助他人一件事”等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自然而然地深入到每个学生心里,学生之间的交流多了,相互体谅多了,团结协作相互鼓励多了,在全校形成了和谐、温馨、积极向上的氛围。
2.以心理咨询工作室为引领,开展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活动
学生总是认为到心理咨询室去谈话的学生心理就是有问题,是不光彩的事,所以很少有学生自愿去心理咨询室。通过多方宣传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学生逐渐认识到心理咨询室可以成为学生宣泄烦躁的地方,获悉心理困惑的地方,还可以是调理心情、放松心情的地方。在心理咨询室,不仅可以与心理老师进行个别交流,而且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交流,这种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的方式,对有些学生还是很有帮助的。例如,为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同时促进学生心理的自我完善,我校心理咨询室在学生中间开展了团队协作精神辅导(“心有千千结”活动)和艺术疗法训练通过别出心裁的“游戏”方式在一起分享、讨论,解疑释惑、提供指导、传递正确的观念,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中体会到许多人际交往和沟通的道理。。再如,学校心理咨询师通过学生的心理宣泄,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既使学生心理方面得到放松,提高了学生的情商,使学生在班级这个团队,甚至年级、专业组的团队中能够获得较高的认可度,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以专家请进来为契机,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指导工作
随着学校发展日趋规范化,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承受着来自生活、工作、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中的点点滴滴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在教师的无声影响中健康地发展。例如,教师能有效控制自我情绪,就能使一些另类的学生降低对班级其他学生的负面影响,使大多数学生听从教师的指导,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程度。因此,学校应该从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角度着手,经常聘请有经验的专家教授请来校为教师作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在全体班主任中开展心理沙龙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开展教师如何幸福地工作和生活等讲座,会有效地引导教师正确宣泄自己的情绪,引导教师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促进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发展,进而为教师们更好地正确面对中职生心理的困惑、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了加油助力的良好作用。
4.以丰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育学家认为:活动可以把外部的客观世界(环境及其影响、教育)与内部的主观世界(思想、观念)联系起来,与学生的动机、需要、兴趣、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从而引起学生一系列心理变化,形成一定的人生准则。因此我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心育与德育相结合,在校园中形成和谐的心理环境和德育环境,引导学生去感知、体认和自觉思考,在良好的氛围和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例如我校经常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做义工,使学生体悟到老人的孤独和他们对亲人的期盼。另外,我校还通过组织学生“争当文明协管员”的活动引领中职生对认识到自身是社会中的一员,提升自我的存在价值。除以上这些主题实践活动以外,学校的例行教育活动,如校园春季运动会、军训、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公民教育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都将影响学生的良好心理气氛的形成。
当然,解决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多种多样,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利用教学中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引导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在一切困难面前养成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无论有多少困难来袭,都能坦然面对和克服,从而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既是作为教育者的初衷,也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燕国材著.学习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2]石卉.中专生学习心理障碍表现、成因及对策[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5).
[3]张宏伟.教师素质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2.
[4]贾民伟.大、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衔接[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
[5]王静.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1.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对策
由于普通高中的一再扩招,中职学校的生存面临激烈的生源竞争,导致中职学校入学零门槛,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多在原来初中成绩偏低,或者行为习惯不好,或者厌学情绪严重,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等等等因素才选择中职学校就读,而中职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正处于由动荡逐步趋向成熟、稳定的关键时期,随着其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以及过早地面临择业、就业的巨大压力,会产生焦虑、自卑、懦弱、消极、自控力差等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学生因此甚至无法继续学业。这是典型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来说,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应该从以下三项原则来着手:第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第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第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因此,根据上述中职生的具体表现,笔者认为,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笔者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通过不断尝试和摸索,总结了能够更好地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以班级为阵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导师,在班级中开展以大家共同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主题的班团活动,这一方式是心理辅导中的一种集体辅导法。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心理辅导可以是个别辅导也可以是集体辅导或伙伴辅导,而集体辅导和伙伴辅导更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在同伴与同伴的交流、讨论和辨析中,学生更易产生共鸣,这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如学校开展的“文明校园你、我、他”的演讲比赛、“向雷锋学习校园板报”、“今天你微笑了吗”、“一天帮助他人一件事”等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自然而然地深入到每个学生心里,学生之间的交流多了,相互体谅多了,团结协作相互鼓励多了,在全校形成了和谐、温馨、积极向上的氛围。
2.以心理咨询工作室为引领,开展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活动
学生总是认为到心理咨询室去谈话的学生心理就是有问题,是不光彩的事,所以很少有学生自愿去心理咨询室。通过多方宣传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学生逐渐认识到心理咨询室可以成为学生宣泄烦躁的地方,获悉心理困惑的地方,还可以是调理心情、放松心情的地方。在心理咨询室,不仅可以与心理老师进行个别交流,而且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交流,这种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的方式,对有些学生还是很有帮助的。例如,为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同时促进学生心理的自我完善,我校心理咨询室在学生中间开展了团队协作精神辅导(“心有千千结”活动)和艺术疗法训练通过别出心裁的“游戏”方式在一起分享、讨论,解疑释惑、提供指导、传递正确的观念,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中体会到许多人际交往和沟通的道理。。再如,学校心理咨询师通过学生的心理宣泄,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既使学生心理方面得到放松,提高了学生的情商,使学生在班级这个团队,甚至年级、专业组的团队中能够获得较高的认可度,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以专家请进来为契机,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指导工作
随着学校发展日趋规范化,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承受着来自生活、工作、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中的点点滴滴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在教师的无声影响中健康地发展。例如,教师能有效控制自我情绪,就能使一些另类的学生降低对班级其他学生的负面影响,使大多数学生听从教师的指导,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程度。因此,学校应该从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角度着手,经常聘请有经验的专家教授请来校为教师作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在全体班主任中开展心理沙龙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开展教师如何幸福地工作和生活等讲座,会有效地引导教师正确宣泄自己的情绪,引导教师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促进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发展,进而为教师们更好地正确面对中职生心理的困惑、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了加油助力的良好作用。
4.以丰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育学家认为:活动可以把外部的客观世界(环境及其影响、教育)与内部的主观世界(思想、观念)联系起来,与学生的动机、需要、兴趣、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从而引起学生一系列心理变化,形成一定的人生准则。因此我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心育与德育相结合,在校园中形成和谐的心理环境和德育环境,引导学生去感知、体认和自觉思考,在良好的氛围和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例如我校经常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做义工,使学生体悟到老人的孤独和他们对亲人的期盼。另外,我校还通过组织学生“争当文明协管员”的活动引领中职生对认识到自身是社会中的一员,提升自我的存在价值。除以上这些主题实践活动以外,学校的例行教育活动,如校园春季运动会、军训、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公民教育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都将影响学生的良好心理气氛的形成。
当然,解决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多种多样,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利用教学中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引导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在一切困难面前养成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无论有多少困难来袭,都能坦然面对和克服,从而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既是作为教育者的初衷,也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燕国材著.学习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2]石卉.中专生学习心理障碍表现、成因及对策[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5).
[3]张宏伟.教师素质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2.
[4]贾民伟.大、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衔接[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
[5]王静.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