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家人眼里,他是“贵客”,整日早出晚归,不知什么时候回到家、又什么时候出的门。在同事眼里,他是“老黄牛”,对工作认真、专注,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绽放,将一个平凡的岗位打磨得熠熠夺目。在群众眼里,他是好干部,信念坚定、务实清廉、敢于担当,用响亮的行动,书写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优秀答卷。他,就是广西来宾市忻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事业单位管理股股长黄光耀。
讲原则的“黄股长”
在别人眼里,人社局涉及的考试多、托关系找路子的人多,但黄光耀任股长多年,他没有为家人办过一件私事。妻子是环卫站的工人,每天凌晨4点钟起床清扫大街,她想调到一个不用熬夜上班的单位,想让丈夫找领导说说情,他没有去;大儿子在乡镇工作,想让父亲行个方便调回县城,被他拒绝了;在外务工的二儿子想报考县里的事业单位,他却劝儿子去报考别县的事业单位。
黄光耀对家人严格得几乎不近人情,对群众却饱含深情。同事们说,只要是为群众办事,他都乐此不疲。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对家人如此“刻薄”,他严肃地说:“作为事业单位管理股股长,自己做不到公平公正,又怎能要求别人做到呢。”正是有了黄光耀严格把关,忻城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一直走在来宾市前列。2006年以来,黄光耀每年都精心指导和部署各事业单位开展公开招聘工作,包括从网上报名、资格审核、笔试、面试、考核和体检等环节,都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他提出考生参加面试的全过程要在县人大、县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下进行的建议,得到领导的肯定。多年来,全县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实现了“三无”,即无争议、无信访、无投诉,赢得社会和上级人社部门及招聘单位的好评,成为县人社局工作的亮点。
爱帮人的“活雷峰”
“黄股长,我们学校没有电脑,要评职称了,你能不能帮我上传一下材料呢?”
“我上班时间很忙,等下班后你把材料拿过来吧,我加班帮你做。”
这是每年职称申报前一个月在黄光耀办公室最常听到的一段对话。忻城县是一个贫困县,部分村级小学尚未配备电脑,有些学校虽然有电脑,但是有些年纪稍大的老师不会用。所以不少小学教师要评职称,经常求助于黄光耀。他来者不拒,尽量做到当天的材料当天整好,不让评职称的老师来回奔波。有一次,他帮一位小学老师整理材料,已经是晚上11点,准备要提交材料,才发现少了继续教育证书,黄光耀二话不说驾车带着那位老师回家拿,然后返回办公室把材料扫描上传后才回家。记者问他:“你总是用休息的时间做分外的事情,值得吗?”黄光耀笑了笑说:“我做了许多分外的事情,很苦很累,可是每当看到别人高高兴兴领到职称证书时,我就觉得值!”记者又问他:“你经常加班加点,家里的事顾得过来。”黄光耀长叹一声说:“忠孝两难全啊,这些年都在忙工作,老家离县城只有12公里,平时都抽不出时间回去看一看年迈的父母,他们生病或者有困难时,自己很少能照顾他们。两个孩子还小的时候,需要我多陪一会儿,帮检查作业,讲讲故事,都因为忙而没能做到,我亏欠他们的实在太多。”几年来,黄光耀审核近3000份的参评材料,通过上级职改部门评审有2850份,评审通过率高达95%以上。正是有了黄光耀默默无闻的付出,忻城县职称评定工作实现了申报评审人员、评审牵头单位和上级职改部门的“三满意”。
爱钻研的“老黄牛”
黄光耀从1992年参加工作至今,曾在人社局办公室、退休股、工资福利股、考核培训股等股室工作,2005年起在事业单位管理股工作并担任股长,同时还兼任县职改办负责人。在他担任股长期间,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黄光耀带队深入全县各事业单位进行调研,收集基础数据,参照“行业指导意见”具体分析,出台了《忻城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指导全县各事业单位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县里有一个事业单位对核定的岗位职数不满意,不愿意配合改革工作,黄光耀到这个单位召开职工座谈会,职工们提出很多尖锐的问题,黄光耀没办法现场一一解答。回到单位他进行反思,认识到自己掌握的政策不够透彻。于是他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把国家、自治区、来宾市的相关文件通读一遍,并把重要的条款背了下来,有不懂的地方,他还打电话请教有关专家。第二次到这个单位开座谈会时,还是面临着同样尖锐的问题,因为有备而来,他对职工提出的问题进行有理有据地解答。会后,大部分职工都表示想通了,坚持支持改革。经过黄光耀的不懈努力,忻城县事业单位改革得以顺利推进。截至2011年5月,全县229个事业单位全部完成岗位设置和首次岗位聘用,参加竞聘上岗和签订合同人数为4606人,占总人数的100%。在2011年召开的来宾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黄光耀作典型发言。
正是因为这份止于至善的追求,黄光耀的履历里写满骄人的成绩:连续12年年度考核荣获优秀等次、2009年度荣获县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度荣获“忻城县十佳公务员”, 2011年度荣获“来宾市职称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度荣获全区人社系统个人二等功、2012—2014年被评为“来宾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面对接踵而来的成绩和荣誉,黄光耀不骄傲、不急躁,带着微笑,继续投身于忙碌的工作中……
讲原则的“黄股长”
在别人眼里,人社局涉及的考试多、托关系找路子的人多,但黄光耀任股长多年,他没有为家人办过一件私事。妻子是环卫站的工人,每天凌晨4点钟起床清扫大街,她想调到一个不用熬夜上班的单位,想让丈夫找领导说说情,他没有去;大儿子在乡镇工作,想让父亲行个方便调回县城,被他拒绝了;在外务工的二儿子想报考县里的事业单位,他却劝儿子去报考别县的事业单位。
黄光耀对家人严格得几乎不近人情,对群众却饱含深情。同事们说,只要是为群众办事,他都乐此不疲。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对家人如此“刻薄”,他严肃地说:“作为事业单位管理股股长,自己做不到公平公正,又怎能要求别人做到呢。”正是有了黄光耀严格把关,忻城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一直走在来宾市前列。2006年以来,黄光耀每年都精心指导和部署各事业单位开展公开招聘工作,包括从网上报名、资格审核、笔试、面试、考核和体检等环节,都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他提出考生参加面试的全过程要在县人大、县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下进行的建议,得到领导的肯定。多年来,全县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实现了“三无”,即无争议、无信访、无投诉,赢得社会和上级人社部门及招聘单位的好评,成为县人社局工作的亮点。
爱帮人的“活雷峰”
“黄股长,我们学校没有电脑,要评职称了,你能不能帮我上传一下材料呢?”
“我上班时间很忙,等下班后你把材料拿过来吧,我加班帮你做。”
这是每年职称申报前一个月在黄光耀办公室最常听到的一段对话。忻城县是一个贫困县,部分村级小学尚未配备电脑,有些学校虽然有电脑,但是有些年纪稍大的老师不会用。所以不少小学教师要评职称,经常求助于黄光耀。他来者不拒,尽量做到当天的材料当天整好,不让评职称的老师来回奔波。有一次,他帮一位小学老师整理材料,已经是晚上11点,准备要提交材料,才发现少了继续教育证书,黄光耀二话不说驾车带着那位老师回家拿,然后返回办公室把材料扫描上传后才回家。记者问他:“你总是用休息的时间做分外的事情,值得吗?”黄光耀笑了笑说:“我做了许多分外的事情,很苦很累,可是每当看到别人高高兴兴领到职称证书时,我就觉得值!”记者又问他:“你经常加班加点,家里的事顾得过来。”黄光耀长叹一声说:“忠孝两难全啊,这些年都在忙工作,老家离县城只有12公里,平时都抽不出时间回去看一看年迈的父母,他们生病或者有困难时,自己很少能照顾他们。两个孩子还小的时候,需要我多陪一会儿,帮检查作业,讲讲故事,都因为忙而没能做到,我亏欠他们的实在太多。”几年来,黄光耀审核近3000份的参评材料,通过上级职改部门评审有2850份,评审通过率高达95%以上。正是有了黄光耀默默无闻的付出,忻城县职称评定工作实现了申报评审人员、评审牵头单位和上级职改部门的“三满意”。
爱钻研的“老黄牛”
黄光耀从1992年参加工作至今,曾在人社局办公室、退休股、工资福利股、考核培训股等股室工作,2005年起在事业单位管理股工作并担任股长,同时还兼任县职改办负责人。在他担任股长期间,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黄光耀带队深入全县各事业单位进行调研,收集基础数据,参照“行业指导意见”具体分析,出台了《忻城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指导全县各事业单位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县里有一个事业单位对核定的岗位职数不满意,不愿意配合改革工作,黄光耀到这个单位召开职工座谈会,职工们提出很多尖锐的问题,黄光耀没办法现场一一解答。回到单位他进行反思,认识到自己掌握的政策不够透彻。于是他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把国家、自治区、来宾市的相关文件通读一遍,并把重要的条款背了下来,有不懂的地方,他还打电话请教有关专家。第二次到这个单位开座谈会时,还是面临着同样尖锐的问题,因为有备而来,他对职工提出的问题进行有理有据地解答。会后,大部分职工都表示想通了,坚持支持改革。经过黄光耀的不懈努力,忻城县事业单位改革得以顺利推进。截至2011年5月,全县229个事业单位全部完成岗位设置和首次岗位聘用,参加竞聘上岗和签订合同人数为4606人,占总人数的100%。在2011年召开的来宾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黄光耀作典型发言。
正是因为这份止于至善的追求,黄光耀的履历里写满骄人的成绩:连续12年年度考核荣获优秀等次、2009年度荣获县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度荣获“忻城县十佳公务员”, 2011年度荣获“来宾市职称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度荣获全区人社系统个人二等功、2012—2014年被评为“来宾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面对接踵而来的成绩和荣誉,黄光耀不骄傲、不急躁,带着微笑,继续投身于忙碌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