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酶活性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研究

来源 :口腔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iwang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端粒酶活性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端粒酶活性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3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20例癌前病变(白斑)、15例口腔良性肿瘤(乳头状瘤)及12例正常口腔组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端粒酶活性.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口腔癌前病变组与鳞状细胞癌组基本一致.结论端粒酶可稳定染色体末端的端粒结构,端粒酶活化在口腔肿瘤恶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端粒酶可作为判断癌变能力的良好分子生物学标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念珠菌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试验组用制霉菌素片与六味地黄丸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制霉菌素片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的近期总有
目的探讨种植体周骨缺损采用邻近自体碎骨同期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8颗种植体周有骨缺损者采用邻近自体碎骨同期移植充填缺损.其中35颗种植体周移植碎骨用钛膜固定.结果2颗
目的为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全口义齿磨光面根突的制作提供测量方法和基础数据.方法选择17~25岁青年人400例,灌取上、下颌模型,利用自行设计的多媒体计算机诊断与预测系统对根突形
目的:探讨诱发性大鼠根尖周炎活动期的细胞组成变化规律及替硝唑的治疗机制.方法:将14只大鼠随机分成2组.A、B两组各7只,每只暴露2颗受试牙牙髓,A组于术后每天腹腔注射0.4%替
目的了解正常青壮年第一磨牙的牙体厚度.方法用游标卡尺对25~35岁和36~45岁两组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向以及唇舌向4个剖面牙体组织厚度进行测量.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牙体组织的厚度
近年来,口腔正畸专科医生开设的以口腔正畸为特色的口腔诊所不断涌现.如何充分发挥专科医生的优势,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临床工作,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笔者对自己这几年
我科遇到1例在外院拔除左上颌第三恒磨牙后引起左侧上颌窦瘘,报告如下.
多形性腺瘤是涎腺中最常见的肿瘤,好发于腮腺,其中约10%腮腺多形性腺瘤发生于腮腺深叶组织.对于发生在腮腺深叶的多形性腺瘤,在诊断治疗上都有一定的难度,较易误诊误治.近2年
目的:对国产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种植体在狗股骨上模拟临床上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的两种种植方法,进行组织学评价.方法:在狗股骨上分别形成1~4mm宽的种植间隙,用软X线、偏光显微镜
目的探讨上颌第三磨牙牙尖数目与牙根型、牙根型与根管数目间的关系,为上颌第三磨牙的保留和再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电子数显游标卡尺对上颌第三磨牙进行测量分析,观察牙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