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禹的名字,以其导河治水的美丽传说和征服自然的顽强精神深深地印在炎黄子孙的心里。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流传着他导河治水的神话传说。
大禹治水千秋之功开始于积石,从此,积石名扬天下。据《尚书·禹贡》载,大禹治水“浮于积石,至于龙门”,清梁份《秦边记略》云:“盖黄河入中国,始于河州,禹之导河积石是也。”积石山,指小积石山,系祁连山延伸部分,在临夏州西界中南段自南而北走向排列,南起土门关,北至黄河边,是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主要山脉。小积石山北端被黄河拦腰切断,形成一条长约25公里的峡谷,这条峡谷就叫积石峡,是黄河上游著名的峡谷。积石峡里,黄河汹涌澎湃,横冲直撞,咆哮着怒吼着向东奔出峡谷。两岸绝壁千仞,怪石嶙峋,刀砍斧削一般,那危石险峰,横出天汉,大有将崩欲倾之势。据传说,这层层叠叠的崖壁纹路,是大禹凿山导河时留下的斧痕。历代文人骚客被这壮美的奇景打动,留下了许多气势磅礴、优美动人的大气之作。晋成公绥在《大河赋》中赞美道:“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潜昆仑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明刘卓在《题积石》中描写道:“山势万仞,峭拔苍翠,下流黄河,汹涌莫测,书曰:导河积石是也。”明吴祯有“圣子疏凿起积石,神功鬼斧惊千秋,天门屹立云根断,灵光闪闪飞雷电”。清罗锦山有“探源积石禹功尊,穿峡黄河绕足奔。涌出怒涛喷雪唾,破空骇浪撼云根”。著名的积石关就在峡谷的东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积石锁钥”之称,关内为积石山县,关外为青海省循化县。明嘉靖《河州志》载:“两山如削,河流其中,西临蕃界,险如金城,实系要地。隋置临津关,命刘权镇之,李靖伐吐蕃经积石,宋元立积石州,洪武改为关。”明初还设茶马司于关内,直到民国初年裁撤把守官后,关才废。
在这雄奇迷人的积石峡中,留有许多大禹导河传说的遗迹,如禹王石、大禹斩蛟崖、骆驼石、天下第一石崖、禹王庙等,使得积石峡更加神秘诱人。
禹王石 走出积石峡,经木场村,翻过索屯坡,在黄河南岸有一尊磐石,高约3米,石上有似人双腚压出阔2米左右的痕迹,形象逼真。同侧上部有耒耙之柄靠放压出的痕迹,也很形象。这块石头叫“禹王石”。《河州志》记载:“青石高八尺,宽七尺,长一丈,大禹导河时常憩其上,坐痕至今犹存。”诗人张建有一首《禹王石歌》写道:“积石关外索屯村,河边奇石云根。高约八尺宽七尺,黛色经雨留青痕。凸凹不平形奇诡,相传神禹昔坐此……”
大禹斩蛟崖 距禹王石不远处的黄河北岸,有石壁峭拔高耸,森然巍峨,其色赤红。相传,黄河泛滥成灾,乃恶龙起蛟发洪所至。大禹治水到此,首先擒斩恶龙,鲜血直喷射到对岸石崖,因此石崖呈赤红色,故人们称为“大禹斩蛟崖”。
天下第一石崖 出关门村西北望,黄河北岸有石崖凌空,相传大禹从这里劈石崖,开通了积石峡,疏浚了黄河,故史称“天下第一石崖”。相传石崖上的层层纹路,就是当年大禹斧凿之痕。
禹王庙 在积石关内关门村黄河南岸台地上。原在积石关外,建庙时间不详。据明嘉靖《河州志》记载,明嘉靖甲申年重修,移至关内,后随毁随修,现无存,遗址尚存。
积石峡里不仅有许多大禹导河传说的遗迹,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相传,巍峨高峻的积石山,蜿蜒几十里,挡住黄河的滚滚水流,每到雨季,拥塞的黄河水泛滥成灾。尧帝派禹王爷来治黄河。禹王爷从东方沿黄河西上,来到积石山,察看了地形,便带领万民挖山削崖,要在积石山开凿一道峡谷。这时一条恶龙横行过来,挡住峡谷的开凿。禹王爷非常气愤,狠狠一斧劈下去,把恶龙斩成两段,继续凿山。直到现在,黄河两岸的崖壁还是红红的,传说就是禹王爷当年斩恶龙留下的斑斑血迹。禹王爷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凿成一条石峡,滔滔黄河顺峡东流而去,消除了这一带的水患。这条峡谷,就是现在的积石峡。
大禹治水千秋之功开始于积石,从此,积石名扬天下。据《尚书·禹贡》载,大禹治水“浮于积石,至于龙门”,清梁份《秦边记略》云:“盖黄河入中国,始于河州,禹之导河积石是也。”积石山,指小积石山,系祁连山延伸部分,在临夏州西界中南段自南而北走向排列,南起土门关,北至黄河边,是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主要山脉。小积石山北端被黄河拦腰切断,形成一条长约25公里的峡谷,这条峡谷就叫积石峡,是黄河上游著名的峡谷。积石峡里,黄河汹涌澎湃,横冲直撞,咆哮着怒吼着向东奔出峡谷。两岸绝壁千仞,怪石嶙峋,刀砍斧削一般,那危石险峰,横出天汉,大有将崩欲倾之势。据传说,这层层叠叠的崖壁纹路,是大禹凿山导河时留下的斧痕。历代文人骚客被这壮美的奇景打动,留下了许多气势磅礴、优美动人的大气之作。晋成公绥在《大河赋》中赞美道:“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潜昆仑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明刘卓在《题积石》中描写道:“山势万仞,峭拔苍翠,下流黄河,汹涌莫测,书曰:导河积石是也。”明吴祯有“圣子疏凿起积石,神功鬼斧惊千秋,天门屹立云根断,灵光闪闪飞雷电”。清罗锦山有“探源积石禹功尊,穿峡黄河绕足奔。涌出怒涛喷雪唾,破空骇浪撼云根”。著名的积石关就在峡谷的东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积石锁钥”之称,关内为积石山县,关外为青海省循化县。明嘉靖《河州志》载:“两山如削,河流其中,西临蕃界,险如金城,实系要地。隋置临津关,命刘权镇之,李靖伐吐蕃经积石,宋元立积石州,洪武改为关。”明初还设茶马司于关内,直到民国初年裁撤把守官后,关才废。
在这雄奇迷人的积石峡中,留有许多大禹导河传说的遗迹,如禹王石、大禹斩蛟崖、骆驼石、天下第一石崖、禹王庙等,使得积石峡更加神秘诱人。
禹王石 走出积石峡,经木场村,翻过索屯坡,在黄河南岸有一尊磐石,高约3米,石上有似人双腚压出阔2米左右的痕迹,形象逼真。同侧上部有耒耙之柄靠放压出的痕迹,也很形象。这块石头叫“禹王石”。《河州志》记载:“青石高八尺,宽七尺,长一丈,大禹导河时常憩其上,坐痕至今犹存。”诗人张建有一首《禹王石歌》写道:“积石关外索屯村,河边奇石云根。高约八尺宽七尺,黛色经雨留青痕。凸凹不平形奇诡,相传神禹昔坐此……”
大禹斩蛟崖 距禹王石不远处的黄河北岸,有石壁峭拔高耸,森然巍峨,其色赤红。相传,黄河泛滥成灾,乃恶龙起蛟发洪所至。大禹治水到此,首先擒斩恶龙,鲜血直喷射到对岸石崖,因此石崖呈赤红色,故人们称为“大禹斩蛟崖”。
天下第一石崖 出关门村西北望,黄河北岸有石崖凌空,相传大禹从这里劈石崖,开通了积石峡,疏浚了黄河,故史称“天下第一石崖”。相传石崖上的层层纹路,就是当年大禹斧凿之痕。
禹王庙 在积石关内关门村黄河南岸台地上。原在积石关外,建庙时间不详。据明嘉靖《河州志》记载,明嘉靖甲申年重修,移至关内,后随毁随修,现无存,遗址尚存。
积石峡里不仅有许多大禹导河传说的遗迹,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相传,巍峨高峻的积石山,蜿蜒几十里,挡住黄河的滚滚水流,每到雨季,拥塞的黄河水泛滥成灾。尧帝派禹王爷来治黄河。禹王爷从东方沿黄河西上,来到积石山,察看了地形,便带领万民挖山削崖,要在积石山开凿一道峡谷。这时一条恶龙横行过来,挡住峡谷的开凿。禹王爷非常气愤,狠狠一斧劈下去,把恶龙斩成两段,继续凿山。直到现在,黄河两岸的崖壁还是红红的,传说就是禹王爷当年斩恶龙留下的斑斑血迹。禹王爷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凿成一条石峡,滔滔黄河顺峡东流而去,消除了这一带的水患。这条峡谷,就是现在的积石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