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绿色建筑的产生和内涵出发,分析了国内绿色建筑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对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做了一定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 绿色建筑;现状与趋势;可持续发展
工业发展、经济增长的同时,自然资源枯竭、生存环境恶化等危机不断凸显,提醒人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故探寻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了人类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不仅揭开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篇章,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社会各领域、各层次的深刻变革。“建筑”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在世界性可持续发展的大潮中也日益显出勃勃生机。下面就近年来新兴的“绿色建筑”做一下分析研究。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1、绿色建筑的产生
绿色思想源远流长,我国古代记载:“上古之世,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文中的“巢”就是最早的绿色建筑,利用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对无副作用,可以说是最早的绿色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在环境、建筑选材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也成为新兴绿色建筑的良好参考。如陕北窑洞所具有的“冬暖夏凉”特性,实质是热稳定性良好的厚重性围护结构;再譬如关中地区民居狭长的四合院式庭院,充分反映了关中地区特有的深宅、窄院和封闭的地方特点,这样不仅节约用地,也解决遮阳、避暑、防沙、通风和室外排水等问题;在选材方面,传统建筑主要材料是土和木,土取自于大地,当建筑结束寿命时又回归于大地;木材则是可再生资源,主张“源于自然,融于自然”。
2、绿色建筑的涵义
国际上对于“绿色建筑”的定义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拆除/再利用)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而结合中国传统建筑思想,绿色建筑可形象的概括成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二、绿色建筑的现状
我国绿色建筑始于20世纪后半叶,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其发展也步入了新的阶段。
1、发展的有利因素
推动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政府推动力度不断加大。为了激励绿色建筑更好地发展,2009年9月住建部成立了由规划、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建材、建筑物理、施工等9个专业59位专家组成的“住建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2011年5月,住建部发布了《中国绿色建筑行动纲要》;2012年4月,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颁发167号文件《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央及地方政府从政策、法规、财政奖励等方面给予了绿色建筑发展强大的助力。
(2)社会推动力量正在形成。国内各种绿色环保组织继成立,标志着大众环保意识从觉醒走向实践推动,随着这些组织社会影响与日俱增,其行动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在推动可绿色建筑发展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3)绿色建筑技术发展良好。以2004年建成的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和2005年建成的清华超低能耗示范楼为代表,标志着中国在搭建高端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平台方面,已经步入国际先进行列,技术的进步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绿色消费意识逐步增强。随着全社会对环保节能绿色健康宣传力度的加大,及近年来能源紧张的切身感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目光转向绿色建筑产品,普通人群对于绿色建筑的态度正从认识接受向主动要求快速转变阶段。
2、发展的制约因素
总体而言,中国绿色建筑研究起步较晚,加之建筑基数较大、区域差异大、制度体系不完善、绿色环保观念欠缺等多方面特殊的国情,使我们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将遇到比发达国家更多的困难。
(1)观念问题亟需转变。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问题简单可分为观念问题和技术问题两大类,而笔者认为观念问题是当前中国发展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对于绿色建筑这样的关注长期效益的项目,我们的政府首先要转变观念,其次要通过教育、政策引导和激励带动整个市场去接受从眼前利益向长期效益转变的观念,形成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良性环境和机制。最后通过技术的发展和跟进,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2)绿色产业价值链有待形成。绿色建筑从策划、设计、建造、使用到废弃的全生命周期中,政府、开发机构、科研机构、设计机构、建设单位、产品供应商、消费者乃至媒体作为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者,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这就需要形成一条完成的产业价值链。同时由于我国特殊的文化传统和国情背景,政府在许多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这种主导性作用依然非常明显,消费者的意向、地产开发机构的决策,甚至技术的产业化发展都与政府的政策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产业链的形成,亟需政府政策和制度引导。
(3)绿色认知差异冲突亟需解决。政府、行业协会、地产开发机构、科研机构、设计机构、产品供应商、媒体等群体因处于绿色建筑产业链条的不同位置,各自的工作范围与内容也不尽相同,也造成对绿色建筑概念理解的差异,这些差异之间的冲突和碰撞也制约了绿色建筑快速发展,故关于绿色建筑认知的差异冲突也亟需加强对各相关群体的教育,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三、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
目前,随着人口剧增、灾害频发、温室效应等人类生存危机急剧凸显,以及传统建筑高物耗能耗的弊病,绿色建筑的出现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1)绿色建筑是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产业高物耗高能耗的弊病不断凸显,传统建筑业要想取得新的发展要从根本进行转变,绿色建筑是传统建筑业的良好出路之一。
(2)经济发展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将互为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包括建筑在内各行业的可持续转型,而绿色建筑的有效推动也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没有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更高的要求,只能停留在人们的理想之中。
(3)绿色建筑发展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发展历程弯路不可避免,但只要以实践为依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继承传统建筑优良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和技术的进步,绿色建筑将成为建筑发展的主流。
总之,我国对于绿色建筑这一理念的认识将日益完善,绿色意识及观念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到成为时尚,从理想到现实,发展迅速,成绩显著,最终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布赖恩·爱德华兹(BrianEdwards).绿色建筑[M].朱玲,郑志宇,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关键词】 绿色建筑;现状与趋势;可持续发展
工业发展、经济增长的同时,自然资源枯竭、生存环境恶化等危机不断凸显,提醒人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故探寻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了人类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不仅揭开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篇章,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社会各领域、各层次的深刻变革。“建筑”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在世界性可持续发展的大潮中也日益显出勃勃生机。下面就近年来新兴的“绿色建筑”做一下分析研究。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1、绿色建筑的产生
绿色思想源远流长,我国古代记载:“上古之世,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文中的“巢”就是最早的绿色建筑,利用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对无副作用,可以说是最早的绿色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在环境、建筑选材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也成为新兴绿色建筑的良好参考。如陕北窑洞所具有的“冬暖夏凉”特性,实质是热稳定性良好的厚重性围护结构;再譬如关中地区民居狭长的四合院式庭院,充分反映了关中地区特有的深宅、窄院和封闭的地方特点,这样不仅节约用地,也解决遮阳、避暑、防沙、通风和室外排水等问题;在选材方面,传统建筑主要材料是土和木,土取自于大地,当建筑结束寿命时又回归于大地;木材则是可再生资源,主张“源于自然,融于自然”。
2、绿色建筑的涵义
国际上对于“绿色建筑”的定义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拆除/再利用)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而结合中国传统建筑思想,绿色建筑可形象的概括成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二、绿色建筑的现状
我国绿色建筑始于20世纪后半叶,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其发展也步入了新的阶段。
1、发展的有利因素
推动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政府推动力度不断加大。为了激励绿色建筑更好地发展,2009年9月住建部成立了由规划、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建材、建筑物理、施工等9个专业59位专家组成的“住建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2011年5月,住建部发布了《中国绿色建筑行动纲要》;2012年4月,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颁发167号文件《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央及地方政府从政策、法规、财政奖励等方面给予了绿色建筑发展强大的助力。
(2)社会推动力量正在形成。国内各种绿色环保组织继成立,标志着大众环保意识从觉醒走向实践推动,随着这些组织社会影响与日俱增,其行动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在推动可绿色建筑发展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3)绿色建筑技术发展良好。以2004年建成的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和2005年建成的清华超低能耗示范楼为代表,标志着中国在搭建高端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平台方面,已经步入国际先进行列,技术的进步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绿色消费意识逐步增强。随着全社会对环保节能绿色健康宣传力度的加大,及近年来能源紧张的切身感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目光转向绿色建筑产品,普通人群对于绿色建筑的态度正从认识接受向主动要求快速转变阶段。
2、发展的制约因素
总体而言,中国绿色建筑研究起步较晚,加之建筑基数较大、区域差异大、制度体系不完善、绿色环保观念欠缺等多方面特殊的国情,使我们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将遇到比发达国家更多的困难。
(1)观念问题亟需转变。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问题简单可分为观念问题和技术问题两大类,而笔者认为观念问题是当前中国发展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对于绿色建筑这样的关注长期效益的项目,我们的政府首先要转变观念,其次要通过教育、政策引导和激励带动整个市场去接受从眼前利益向长期效益转变的观念,形成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良性环境和机制。最后通过技术的发展和跟进,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2)绿色产业价值链有待形成。绿色建筑从策划、设计、建造、使用到废弃的全生命周期中,政府、开发机构、科研机构、设计机构、建设单位、产品供应商、消费者乃至媒体作为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者,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这就需要形成一条完成的产业价值链。同时由于我国特殊的文化传统和国情背景,政府在许多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这种主导性作用依然非常明显,消费者的意向、地产开发机构的决策,甚至技术的产业化发展都与政府的政策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产业链的形成,亟需政府政策和制度引导。
(3)绿色认知差异冲突亟需解决。政府、行业协会、地产开发机构、科研机构、设计机构、产品供应商、媒体等群体因处于绿色建筑产业链条的不同位置,各自的工作范围与内容也不尽相同,也造成对绿色建筑概念理解的差异,这些差异之间的冲突和碰撞也制约了绿色建筑快速发展,故关于绿色建筑认知的差异冲突也亟需加强对各相关群体的教育,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三、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
目前,随着人口剧增、灾害频发、温室效应等人类生存危机急剧凸显,以及传统建筑高物耗能耗的弊病,绿色建筑的出现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1)绿色建筑是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产业高物耗高能耗的弊病不断凸显,传统建筑业要想取得新的发展要从根本进行转变,绿色建筑是传统建筑业的良好出路之一。
(2)经济发展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将互为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包括建筑在内各行业的可持续转型,而绿色建筑的有效推动也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没有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更高的要求,只能停留在人们的理想之中。
(3)绿色建筑发展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发展历程弯路不可避免,但只要以实践为依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继承传统建筑优良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和技术的进步,绿色建筑将成为建筑发展的主流。
总之,我国对于绿色建筑这一理念的认识将日益完善,绿色意识及观念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到成为时尚,从理想到现实,发展迅速,成绩显著,最终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布赖恩·爱德华兹(BrianEdwards).绿色建筑[M].朱玲,郑志宇,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