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3月19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国际武器转让趋势》报告,公布了2007~2011年国际常规武器转让情况,并对未来国际武器转让趋势进行了展望。近五年国际武器转让总体情况
2007-2011年,全球排名前5名的武器出口国依次为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和英国;全球排名前5名的武器进口国均来自亚洲,分别是印度(10%)、韩国(6%)、巴基斯坦(5%)、中国(5%)和新加坡(4%)。与2002 2006年相比,2007-2011年国际主要常规武器转让额增长了24%。
武器出口
2007-201 1年,全球排名前5名的武器出口国(见表1)出口总额占全球常规武器出口额的75%。在这5个国家中,美国主要武器出口地区包括:亚洲和大洋洲(45%)、中东(27%)、欧洲(18%)。其中,前3个主要武器接受国分别为韩国、澳大利亚和阿联酋。战机出口占了美国武器出口额的63%,主要有:韩国(11架F-15E),新加坡(7架F-15SG)、澳大利亚(9架F/A-18E)、土耳其(12架F-16c)、摩洛哥(16架F-16C)、沙特(84架F 15SA)。俄罗斯出口地区主要包括:亚洲和大洋洲(63%)、非洲(17%)和中东(10%)。德国主要出口国家为:希腊、韩国、南非,其武器出口与2002-2006年相比增长了37%,是前5大武器出口国中增长最高的国家。而位列第四和第五位的法国和英国,与2002-2006年相比,则分别增长了12%和2%。
武器进口
2007-2011年,前5名进口国(见表2)全部来自亚太地区,其武器进口额占全球武器进口额的30%。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武器进口国;中国从第二大武器进口国跌至第四;位列第二和第五的韩国和新加坡的主要进口国则为美国;第三位的巴基斯坦则主要从中国和美国进口。
从地区看,亚洲和大洋洲常规武器的进口量占全球的44%,与欧洲(19%)、中东地区(17%)、美洲(11%)和非洲(9%)相比,遥遥领先,显示了亚洲的需求对国际军火交易上升的强大推动力。其中有几点值得关注:①印度继续保持全球最大的武器进口国地位;新加坡首次进入全球武器进口前5名,武器进口额增长近300%;中国则降低武器进口量,成为全球第四大武器进口国。②希腊、英国和挪威三国进入武器进口国前20名;作为主要的武器出口国,俄罗斯的武器进口量虽然不大,但引人关注:2011年首次购买法国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并从意大利和以色列分别购买了轻型装甲车和无人机。③中东地区受“阿拉伯之春”影响,很多国家武器进口受到冲击,原有的计划被迫取消或推迟执行。利比亚因被联合国实施武器禁运,无法进口武器;美英等国推动对叙利亚进行武器禁运虽遭俄罗斯否决,但其进口合同的执行已受到很大影响。④委内瑞拉是全球武器进口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与2002-2006相比,其武器进口量增长555%,排名从全球第46位跃升至第15位。⑤非洲成为武器进口增长(110%)最快的地区,其中摩洛哥增长443%,肯尼亚和乌干达都增长300%。
报告分析
国际武器转让规模变化不大,交易量稳中有升
与2002-2006年相比,2007-2011年,国际武器交易额增长了24%,呈稳定上升趋势。一方面,亚太地区、非洲地区,因局势紧张、热点问题频现,呈现出军备竞赛的态势;另一方面,受世界经济危机及“阿拉伯之春”影响,部分国家武器进口停滞不前,甚至不升反降,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国际武器转让规模整体变化不大的局面。
亚洲地区武器进口量全球第一,军备竞赛急尉升温
除全球前5大武器进口国全部来自亚洲外,亚洲其他国家也大力增购武器装备,东南亚武器进口额增长185%,达到1975年越战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武器进口额较前5年增长近300%,印尼增长144%,越南增长80%,已跃居俄罗斯武器出口排行榜第五位。追根溯源,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亚太地区局势日益紧张,各国不惜斥巨资投入防务;二是亚洲许多国家武器自给率低,许多重要装备严重依赖进口。报告还指出,南海争端引发的地区紧张态势,使得舰船和战机成为亚洲地区主要的进口武器。
俄在中东的武器市场受到重大影响,遭美国进一步排挤
与2002-2006年相比,虽然中东地区在2007-2011年期间的武器进口量只减少了8%,但受影响最大的显然是俄罗斯。受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决议的影响,俄对伊朗、利比亚的许多武器合同被迫停止,包括向伊朗出口S-300,据俄方估计其损失超过40亿美元。而美、英等国在中东武器市场却大有收获:英国向沙特交付了24架“台风”战斗机、“风暴之影”空地巡航导弹;美国与沙特在2011年签署了出售84架F-15SA战斗机以及将70架F-15E升级为F-15SA的巨额订单。即使在局势动荡不止的埃及,美国2011年仍向埃及提供了45辆M-1A1坦克,并承诺再提供125辆。
中国减少武器进口的同时武器出口额增加,引起多方关注
与2002-2006年相比,2007-2011年中国武器进口锐减,从全球第二跌至第四,同时武器出口增长了95%。报告认为,这显示中国军工业取得重大发展,在战斗机等领域,除发动机之类的特定零部件外,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能自主制造这些系统。报告同时认为,虽然中国武器出口几乎翻番,但很大程度上源于巴基斯坦进口量的增大。2007-2011年,巴基斯坦进口了50架JF-17“雷电”战机、3艘F-22P级护卫舰及一批主战坦克,占中国武器出口份额的64%。中国武器出口在中东(12%)、非洲(9%)和南美(6%)的表现还难与美俄,甚至德法相比。
未来趋势美俄相争仍将继续维持
美国是世界军事、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武器装备的先进性已经过多次实战检验,其在世界军贸市场的老大位置短期内难以撼动。俄罗斯作为老资格的武器出口大国,多年来保持在全球武器出口前两名,实力同样不容小觑。美俄争夺全球军贸市场,特别是在东南亚、印度和中东地区的局面近期不会改变。英、法、德等传统军贸大国,以及以色列、韩国等新兴军贸国家,也将极力为自己在军贸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使出浑身解数。
亚洲为最大买主的格局仍将继续
随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以及在亚洲地区频繁活动,亚洲地区的诸多热点,如朝核、伊核、巴以、印巴、南海争端都可能进一步激化,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再加之亚洲多数国家武器自给能力不足,外购武器便成为其迅速提升自身能力的便捷途径。可以预见,一段时期内,亚洲将保持世界武器进口最多的地位。
军贸竞争日益激烈,贸易方式更加多样化
为进一步争夺和开拓军贸市场,美、俄、英、法等武器出口大国纷纷采取灵活多样的贸易形式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如:租赁贸易、联合研制、联合生产、出口信贷、许可生产等。作为俄2011年最大的武器进口国,委内瑞拉从俄罗斯获得40亿美元贷款,用于购买T-7281坦克、BTR-80A装甲车、S-300防空系统等装备,并获得俄许可生产AK-103突击步枪。巴西获得法国许可生产4艘“鲉鱼”级潜艇、意大利许可生产2000辆装甲运输车。此外,俄印联合研发5代战机、运输机,美日联合研发17-35战机,均体现了贸易方式的多样化。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军贸方式将会更加灵活多样。
2007-2011年,全球排名前5名的武器出口国依次为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和英国;全球排名前5名的武器进口国均来自亚洲,分别是印度(10%)、韩国(6%)、巴基斯坦(5%)、中国(5%)和新加坡(4%)。与2002 2006年相比,2007-2011年国际主要常规武器转让额增长了24%。
武器出口
2007-201 1年,全球排名前5名的武器出口国(见表1)出口总额占全球常规武器出口额的75%。在这5个国家中,美国主要武器出口地区包括:亚洲和大洋洲(45%)、中东(27%)、欧洲(18%)。其中,前3个主要武器接受国分别为韩国、澳大利亚和阿联酋。战机出口占了美国武器出口额的63%,主要有:韩国(11架F-15E),新加坡(7架F-15SG)、澳大利亚(9架F/A-18E)、土耳其(12架F-16c)、摩洛哥(16架F-16C)、沙特(84架F 15SA)。俄罗斯出口地区主要包括:亚洲和大洋洲(63%)、非洲(17%)和中东(10%)。德国主要出口国家为:希腊、韩国、南非,其武器出口与2002-2006年相比增长了37%,是前5大武器出口国中增长最高的国家。而位列第四和第五位的法国和英国,与2002-2006年相比,则分别增长了12%和2%。
武器进口
2007-2011年,前5名进口国(见表2)全部来自亚太地区,其武器进口额占全球武器进口额的30%。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武器进口国;中国从第二大武器进口国跌至第四;位列第二和第五的韩国和新加坡的主要进口国则为美国;第三位的巴基斯坦则主要从中国和美国进口。
从地区看,亚洲和大洋洲常规武器的进口量占全球的44%,与欧洲(19%)、中东地区(17%)、美洲(11%)和非洲(9%)相比,遥遥领先,显示了亚洲的需求对国际军火交易上升的强大推动力。其中有几点值得关注:①印度继续保持全球最大的武器进口国地位;新加坡首次进入全球武器进口前5名,武器进口额增长近300%;中国则降低武器进口量,成为全球第四大武器进口国。②希腊、英国和挪威三国进入武器进口国前20名;作为主要的武器出口国,俄罗斯的武器进口量虽然不大,但引人关注:2011年首次购买法国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并从意大利和以色列分别购买了轻型装甲车和无人机。③中东地区受“阿拉伯之春”影响,很多国家武器进口受到冲击,原有的计划被迫取消或推迟执行。利比亚因被联合国实施武器禁运,无法进口武器;美英等国推动对叙利亚进行武器禁运虽遭俄罗斯否决,但其进口合同的执行已受到很大影响。④委内瑞拉是全球武器进口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与2002-2006相比,其武器进口量增长555%,排名从全球第46位跃升至第15位。⑤非洲成为武器进口增长(110%)最快的地区,其中摩洛哥增长443%,肯尼亚和乌干达都增长300%。
报告分析
国际武器转让规模变化不大,交易量稳中有升
与2002-2006年相比,2007-2011年,国际武器交易额增长了24%,呈稳定上升趋势。一方面,亚太地区、非洲地区,因局势紧张、热点问题频现,呈现出军备竞赛的态势;另一方面,受世界经济危机及“阿拉伯之春”影响,部分国家武器进口停滞不前,甚至不升反降,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国际武器转让规模整体变化不大的局面。
亚洲地区武器进口量全球第一,军备竞赛急尉升温
除全球前5大武器进口国全部来自亚洲外,亚洲其他国家也大力增购武器装备,东南亚武器进口额增长185%,达到1975年越战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武器进口额较前5年增长近300%,印尼增长144%,越南增长80%,已跃居俄罗斯武器出口排行榜第五位。追根溯源,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亚太地区局势日益紧张,各国不惜斥巨资投入防务;二是亚洲许多国家武器自给率低,许多重要装备严重依赖进口。报告还指出,南海争端引发的地区紧张态势,使得舰船和战机成为亚洲地区主要的进口武器。
俄在中东的武器市场受到重大影响,遭美国进一步排挤
与2002-2006年相比,虽然中东地区在2007-2011年期间的武器进口量只减少了8%,但受影响最大的显然是俄罗斯。受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决议的影响,俄对伊朗、利比亚的许多武器合同被迫停止,包括向伊朗出口S-300,据俄方估计其损失超过40亿美元。而美、英等国在中东武器市场却大有收获:英国向沙特交付了24架“台风”战斗机、“风暴之影”空地巡航导弹;美国与沙特在2011年签署了出售84架F-15SA战斗机以及将70架F-15E升级为F-15SA的巨额订单。即使在局势动荡不止的埃及,美国2011年仍向埃及提供了45辆M-1A1坦克,并承诺再提供125辆。
中国减少武器进口的同时武器出口额增加,引起多方关注
与2002-2006年相比,2007-2011年中国武器进口锐减,从全球第二跌至第四,同时武器出口增长了95%。报告认为,这显示中国军工业取得重大发展,在战斗机等领域,除发动机之类的特定零部件外,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能自主制造这些系统。报告同时认为,虽然中国武器出口几乎翻番,但很大程度上源于巴基斯坦进口量的增大。2007-2011年,巴基斯坦进口了50架JF-17“雷电”战机、3艘F-22P级护卫舰及一批主战坦克,占中国武器出口份额的64%。中国武器出口在中东(12%)、非洲(9%)和南美(6%)的表现还难与美俄,甚至德法相比。
未来趋势美俄相争仍将继续维持
美国是世界军事、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武器装备的先进性已经过多次实战检验,其在世界军贸市场的老大位置短期内难以撼动。俄罗斯作为老资格的武器出口大国,多年来保持在全球武器出口前两名,实力同样不容小觑。美俄争夺全球军贸市场,特别是在东南亚、印度和中东地区的局面近期不会改变。英、法、德等传统军贸大国,以及以色列、韩国等新兴军贸国家,也将极力为自己在军贸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使出浑身解数。
亚洲为最大买主的格局仍将继续
随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以及在亚洲地区频繁活动,亚洲地区的诸多热点,如朝核、伊核、巴以、印巴、南海争端都可能进一步激化,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再加之亚洲多数国家武器自给能力不足,外购武器便成为其迅速提升自身能力的便捷途径。可以预见,一段时期内,亚洲将保持世界武器进口最多的地位。
军贸竞争日益激烈,贸易方式更加多样化
为进一步争夺和开拓军贸市场,美、俄、英、法等武器出口大国纷纷采取灵活多样的贸易形式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如:租赁贸易、联合研制、联合生产、出口信贷、许可生产等。作为俄2011年最大的武器进口国,委内瑞拉从俄罗斯获得40亿美元贷款,用于购买T-7281坦克、BTR-80A装甲车、S-300防空系统等装备,并获得俄许可生产AK-103突击步枪。巴西获得法国许可生产4艘“鲉鱼”级潜艇、意大利许可生产2000辆装甲运输车。此外,俄印联合研发5代战机、运输机,美日联合研发17-35战机,均体现了贸易方式的多样化。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军贸方式将会更加灵活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