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取12 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 哮喘组) 及10 名正常对照者( 对照组) 外周血淋巴细胞并无菌分离 T 淋巴细胞,采用电镜和原位末端终止法( T U N E L) 观察抗 C D+3 单抗(100 mg/ L) 诱导体外培养0 、24 、48 、72 小时后 T淋巴细胞凋亡变化,同时采用细胞原位杂交法观察不同培养时间 T 淋巴细胞 Bcl2 m R N A 及 Baxm R N A表达变化。结果 正常组及哮喘组 T 淋巴细胞抗 C D+3 单抗诱导后均出现凋亡典型形态改变,哮喘患者外周血 T细胞经抗 C D+3 单抗诱导24 小时后凋亡率为(919 ±225) % ,48 小时为(1589 ±218) % ,72 小时为(2137 ±324) % ;与正常组24 小时(179 ±222) % 、48 小时(2525 ±353) % 、72 小时(3514 ±253) %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均< 001) ,哮喘组72 小时方接近正常组24 小时水平。哮喘组 T 淋巴细胞凋亡抑制基因 Bcl2 m R N A 的表达各时相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 。而凋亡促进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