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常压浸出红土镍矿特性及镍浸出动力学

来源 :矿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terday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ICP和XRD分析手段研究了某红土镍矿的元素及物相组成。采用硝酸常压浸出该红土镍矿。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和综合实验探究了硝酸浓度、固液比、搅拌转速、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在常压条件下对红土镍矿中Ni、Co、Fe和Mg浸出的影响,并求解了镍的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该红土镍矿为硅镁型,在硝酸浓度5 mol/L、固液比(g/mL)为112、搅拌转速250 r/min、浸出时间150 min、浸出温度85℃的条件下,Ni、Co、Fe和Mg的浸出率最佳,分别为98.75%、91.66%、81.45%、94.21%。镍
其他文献
Verhulst(费尔哈斯)模型自被提出后,被广泛应用到滑坡预测预报中。传统Verhulst模型和Verhulst反函数模型在国内外众多知名的滑坡数据中得以验证,二者相比,传统Verhulst模型预测效果更好。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两种模型都存在误报的现象,进而被不断改进创新。Verhulst模型在初始值、背景值、判据、运算方法等方面得到优化改进,Verhulst反函数模型仅在初始条件和计算方法上做了简要优化。根据目前优化改进的模型,灰色马尔科夫Verhulst动态模型在Verhulst模型中预测精度最高
铜渣中除了铜还赋存有铁、铅、锌等有价金属资源,由于铜渣自身物化性质及技术、成本限制,铁、铅、锌的回收一直未有成熟工艺。国内外研究人员对此开展了多方向研究,通过调研分析现有铜渣中铁的经济回收,以及火法或湿法回收渣中铅、锌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对铜渣中有价金属资源的综合回收前景进行展望。
提出了一种在氯化胆碱—乙二醇低共熔溶剂(ChCl-EG DES)中电解分离高铅锑合金制备高纯锑粉的新方法。测试了343 K下SbCl 3浓度对SbCl 3+ChCl-EG DES的黏度和电导率的影响。发现随着SbCl 3浓度的升高,SbCl 3+ChCl-EG DES的黏度逐渐增大,电导率反之。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金属锑和金属铅在SbCl 3+ChCl-EG DES中的阳极溶解行为。结果表明,锑和铅的氧化电位均为0 V左右,当SbCl 3浓度从0.05 mol/L升高到0.25 mol/L时,有利于高
介绍了废锂电池的预处理以及从中回收有价金属相关工艺的研究情况,重点分析了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火法焙烧—湿法冶金联合法及生物冶金的主要过程、原理及优缺点,并对废锂电池回收行业进行了展望。火法冶金对原料普适性强、处理能力大,能充分利用废电池内部的还原性与蕴含的能量;湿法冶金容易实现金属的高浸出率,采取H 3 PO 4或氨等试剂能实现个别金属的优先提取;生物冶金在废锂电池应用上具有一定挑战性,主要是废锂电池含有毒电解质,严重影响微生物活性;火法焙烧—湿法冶金联合法综合了火法冶金及湿法冶金的优点,且能实现个别金属
随着对钼市场需求量的增大,钼尾矿逐年聚积,弃用的钼尾矿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隐患,也严重制约了企业及社会的经济发展。由于钼尾矿中含有大量碳酸盐和硅酸盐等,从中回收非金属矿物是矿产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可缓解尾矿堆存问题。综合评述了钼尾矿的资源特点以及从钼尾矿综合回收非金属矿如方解石、白云石、云母、金红石等的生产工艺、研究现状及进展,提出了回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工艺制备微米结构的WC-10Co4Cr涂层。研究了超音速火焰喷涂过程中粒子沉积状态对涂层干滑动摩擦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颗粒撞击基体时的变形形貌和摩擦磨损后的涂层表面形貌,利用能量X射线色谱仪(EDS)分析变形颗粒和涂层表面不同磨损区域的成分。结果表明,成分均匀的粉末颗粒因受热不同而颗粒铺展形貌不同,受热充分的粉末铺展完全,在摩擦中形成均匀磨损的平整区,受热不充分的粉末铺展不完全,摩擦过程中易发生WC晶粒脱落,形成划痕区,未熔颗粒易在摩擦过程中脱落;成分不均
先采用真空熔炼技术制备了La1.6Y0.4Mg16Ni合金,然后通过将合金球磨得到了La1.6Y0.4Mg16Ni合金粉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真空熔炼得到的合金为六方La1.6Y0.4Mg16Ni,其空间群为P63/mmc(194)。六方La1.6<
为研究铜、砷共存时,残余砷对钢热塑性的影响规律,利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含0.22%Cu的C-Mn钢在700~1100℃内,不同砷含量水平时的高温热拉伸行为。热塑性曲线结果表明,铜、砷共存情况下,随着钢中砷含量由0增加到0.09%,钢的脆性区间温度范围扩大,温度上限向高温方向移动。断口形貌和显微组织分析表明,700~800℃内的铁素体与奥氏体两相区,砷的存在抑制了沿晶铁素体的形成,致使钢中生成更为薄膜状沿晶铁素体,从而恶化钢的热塑性;850~1100℃内的奥氏体单相区内,钢塑性的
铜电解沉积过程中添加剂的种类及含量决定着阴极铜的品质。为获得结晶致密、表面光滑、杂质含量低及化学成分合格的阴极铜,通常会在电解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改善阴极铜品质。综述了铜电解精炼、电积铜和电解铜箔等的过程中添加剂种类对阴极铜质量的影响。在铜电解精炼过程中,通过添加剂改变阴极极化程度能有效改善阴极铜质量,常见添加剂有明胶、硫脲和氯离子;电积铜过程,在电解液中加入古尔胶和硫脲可提高阴极铜的质量,添加硫酸钴可达到降低阳极析氧电位和提高腐蚀性的效果;电解铜箔过程中,添加聚乙二醇、胶和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能达到细化
铁作为著名的磁性材料及应用广范的催化材料,铁团簇已经在实验和理论上被研究了多年。铅具有高导热性、化学惰性以及高沸点等特点,且作为目前我国应用最广的铅酸电池的主要材料,铅团簇的理论研究也一直是一个热点。随着计算机运行速度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其结构以及电子性质的研究日益增多。为了研究铅铁合金团簇的内部结构,探明铅与铁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进一步提高铅铁合金团簇的稳定性,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密度泛函理对铅铁团簇的研究现状,同时重点介绍了铅与铁单原子团簇目前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研究铅铁合金团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