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上海200050)
摘 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隐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类隐喻性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出现在多学科,多领域。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概念隐喻在英语经济语篇中的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语篇中的隐喻体现了其在经济领域的认知功能,熟悉和掌握它们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经济理论,理解篇章意图。
关键词:经济语篇;概念隐喻;认知透视
一、引言
我国较早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的学者是林书武。他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隐喻属于形象语言(比喻性语言)还是属于普通语言(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他指出,隐喻研究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亚氏的基本观点是: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是词与词之间的替换。亚氏的隐喻观长期占据了隐喻研究的主流地位,并对以后的“替代说”(Substitution View)和“比较说”(Comparison View)产生了较大影响。从Richards开始, 对隐喻的研究逐渐向认知领域发展。他的“相互作用说”(Interaction View)认为,隐喻基本上是思想之间的借用和交际,是语境之间的交易。1980年,George Lakoff 和Mark Johnson 发表了Metaphors We Live By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一书,标志着认知观的隐喻研究全面开始。隐喻被定义为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手段,被认为是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的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是人类隐喻性认知活动的结果(林书武,1997)。
隐喻研究视角从传统修辞到现代认知的转变,打开了一个广阔的隐喻研究局面。从七十年代至今,出现了从认知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文学等角度对隐喻的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研究。在全世界,在欧美,尤其在美国对隐喻研究的高潮,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Metaphormania age)(束定芳,1996)。隐喻并非纯粹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段,更不是哲学和科学的大敌。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认知工具,在经济和科学等领域也被普遍应用。美国语言学家McCloskey在深入研究经济和科技领域的隐喻的基础上指出:“承认隐喻在人类思维中的作用并不影响语言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相反能够使语言更富于理性,更客观,因为它把更多说服人们的内容置于理智的考虑之下。”(McCloskey, 1990)我们只要稍微留意就可以发现,经济学家甚至大众正在广泛地运用像“无形的手”(invisible hand)、“经济杠杆”(economic lever)“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等日常生活中形象的事物理解着经济中较抽象的概念。因此,经济领域的隐喻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反映出人们对经济事物和经济现象所形成的概念系统和认知结构,展现了经济领域里人们的隐喻思维模式。
二、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最早由Lakoff和Johnson 在他们1980年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一书中提出。书中他们做出了重要论断:“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体现在语言中,而且体现在思维和行为中。我们的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性的。”(Lakoff & Johnson 1980, p.3) 他们指出,英语里大约70%的表达方式是隐喻性的。隐喻的实质是人们以一事物认识、理解、思考、表达另一事物的过程。是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人们以一个概念去理解、 建构另一个概念,于是也以一个概念的词语去谈论、表述另一个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领域——源域(source domain)向另一个较抽象的概念领域——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mapping)。概念域之间的认知映射(cognitive mapping)构成了概念隐喻理论的核心成分。而建立起源域和目标域联系的基础就是事物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以是常规性的,也可以是创造性的,寻找和理解相似性的过程本质上则是两个不同概念领域的互动过程。
经济的运行及其发展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经济领域里的抽象概念往往都可通过隐喻来再现。隐喻所具有的生成力使得日常词汇可用于阐述和讨论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概念,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各种经济活动(Henderson1994 p.343~367)。战争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因此涉及战争这个具体概念各方面的词语就常被用来谈论抽象的概念如政党争斗,演说辩论,体育比赛,市场竞争等。人们常用“商场如战场”来比喻经济实体间激烈的竞争。我们以“贸易即战争”(TRADE IS WAR)这一概念隐喻为例:
战争 trade/price/brand war
武装 local cigarette makers are up in arms
对峙 Coke versus Pepsi
进攻 invading new markets
防御 trade barriers
交战 a.cut-throat struggle for market domination
反攻 local banks are fighting back
胜负 win with the lowest price
贸易中虽然没有真刀真枪的交锋,经济实体间激烈的竞争却也称得上是“没有硝烟的战争”。用于描述战争的词汇“武装”、“对峙”、“侵略”、“壁垒”、“搏斗”、“反击”、“打赢”等用来描述贸易竞争,人们通过具体概念“战争”来理解抽象概念“贸易”,源域“战争”的概念结构投射到了目标域“贸易”上,从而实现了抽象概念“贸易”由具体概念“战争”来构建的过程。
由此可见,“贸易即战争”不仅仅是一个语言修辞问题,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和理解贸易活动所涉及的概念系统。可见隐喻思维对理解经济语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一个有趣的例子:“资金是流水”(CAPITAL IS WATER)。人们对水的认识来源于自身的体验。水的特点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了,因而水就成为人们理解具有相似特点的事物的形象有力的工具。“资金”和“水”有什么相似性呢?
水和资金都具有流动性,资金和经济事物也像水一样地流动着,发生不断变化cash flow、liquid asset、floating exchange rate;水积少成多的时候水流成河,水面上涨,市场交易也可以看涨The market is buoyant;河中的水流为current, 货币流通为currency;雨量增大,河水泛滥,而市场有时会被某些产品充斥The market is flooded with…;水流湍急时水上会泛起白色的泡沫,当通货膨胀时金融市场也会出现泡沫经济Inflationary pressures may build up or bubbles may appear in financial markets;如果常年干旱河水会干涸,市场资源也会由于缺乏活力的注入而枯竭The market has dried up;水可以结冰,资金帐户也可以冻结frozen capital;水流聚集,形成河流,由堤岸(bank)蓄积,而资金则由银行(bank)储存;水中泥沙可以沉积,银行的资金沉积就成了存款deposit。
在水和资金相似性的基础上,人们在概念上将一个范畴隐喻化为另一范畴,水的概念结构投射到目标域的经济领域里,就形成了“资金是流水”的概念隐喻。用于描述源域“水”的词汇flow、flout、buoyant、flood、bubble、dry up、freeze、deposit等被用来生动形象的描述目标域“资金和经济事物”,从而也赋予了这些词汇新的意义。隐喻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是词义产生和扩展的重要理据。
三、结语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隐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类隐喻性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是人们形成概念的普遍的非常重要的认知机制。隐喻可以出现在多学科,多领域,出现在不同的语言层次上。
经济语篇中的隐喻体现了其在经济领域的认知功能。了解这些隐含的概念机制,了解和正确理解经济领域中的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有助于人们对经济概念的认知和理解,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领会经济类文章的意图,更有效地获取信息。另外,隐喻是词义扩展的重要理据,掌握词项的隐喻扩展意义(metaphorical extensions of meaning) 不仅是学习新词汇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方法。
概念隐喻及其背后的意象图式具有普遍性、系统性和民族性。以上所举各例都是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体系和文化中共有的,这说明了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和各民族认知间存在的共性。当然,各民族自身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忽略隐喻概念系统的运作中存在的跨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we、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Lakoff 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Ortony, A. Metaphor and thought (ed.)[C].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3]Henderson,W.Metaphor、and,economics [A]. Backhouse, R. New approaches to economics methodology [C]. London: Routledge, 1994.
[4]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1).
[5]束定芳.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J] 外国语,1996(2).
摘 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隐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类隐喻性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出现在多学科,多领域。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概念隐喻在英语经济语篇中的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语篇中的隐喻体现了其在经济领域的认知功能,熟悉和掌握它们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经济理论,理解篇章意图。
关键词:经济语篇;概念隐喻;认知透视
一、引言
我国较早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的学者是林书武。他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隐喻属于形象语言(比喻性语言)还是属于普通语言(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他指出,隐喻研究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亚氏的基本观点是: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是词与词之间的替换。亚氏的隐喻观长期占据了隐喻研究的主流地位,并对以后的“替代说”(Substitution View)和“比较说”(Comparison View)产生了较大影响。从Richards开始, 对隐喻的研究逐渐向认知领域发展。他的“相互作用说”(Interaction View)认为,隐喻基本上是思想之间的借用和交际,是语境之间的交易。1980年,George Lakoff 和Mark Johnson 发表了Metaphors We Live By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一书,标志着认知观的隐喻研究全面开始。隐喻被定义为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手段,被认为是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的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是人类隐喻性认知活动的结果(林书武,1997)。
隐喻研究视角从传统修辞到现代认知的转变,打开了一个广阔的隐喻研究局面。从七十年代至今,出现了从认知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文学等角度对隐喻的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研究。在全世界,在欧美,尤其在美国对隐喻研究的高潮,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Metaphormania age)(束定芳,1996)。隐喻并非纯粹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段,更不是哲学和科学的大敌。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认知工具,在经济和科学等领域也被普遍应用。美国语言学家McCloskey在深入研究经济和科技领域的隐喻的基础上指出:“承认隐喻在人类思维中的作用并不影响语言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相反能够使语言更富于理性,更客观,因为它把更多说服人们的内容置于理智的考虑之下。”(McCloskey, 1990)我们只要稍微留意就可以发现,经济学家甚至大众正在广泛地运用像“无形的手”(invisible hand)、“经济杠杆”(economic lever)“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等日常生活中形象的事物理解着经济中较抽象的概念。因此,经济领域的隐喻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反映出人们对经济事物和经济现象所形成的概念系统和认知结构,展现了经济领域里人们的隐喻思维模式。
二、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最早由Lakoff和Johnson 在他们1980年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一书中提出。书中他们做出了重要论断:“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体现在语言中,而且体现在思维和行为中。我们的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性的。”(Lakoff & Johnson 1980, p.3) 他们指出,英语里大约70%的表达方式是隐喻性的。隐喻的实质是人们以一事物认识、理解、思考、表达另一事物的过程。是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人们以一个概念去理解、 建构另一个概念,于是也以一个概念的词语去谈论、表述另一个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领域——源域(source domain)向另一个较抽象的概念领域——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mapping)。概念域之间的认知映射(cognitive mapping)构成了概念隐喻理论的核心成分。而建立起源域和目标域联系的基础就是事物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以是常规性的,也可以是创造性的,寻找和理解相似性的过程本质上则是两个不同概念领域的互动过程。
经济的运行及其发展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经济领域里的抽象概念往往都可通过隐喻来再现。隐喻所具有的生成力使得日常词汇可用于阐述和讨论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概念,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各种经济活动(Henderson1994 p.343~367)。战争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因此涉及战争这个具体概念各方面的词语就常被用来谈论抽象的概念如政党争斗,演说辩论,体育比赛,市场竞争等。人们常用“商场如战场”来比喻经济实体间激烈的竞争。我们以“贸易即战争”(TRADE IS WAR)这一概念隐喻为例:
战争 trade/price/brand war
武装 local cigarette makers are up in arms
对峙 Coke versus Pepsi
进攻 invading new markets
防御 trade barriers
交战 a.cut-throat struggle for market domination
反攻 local banks are fighting back
胜负 win with the lowest price
贸易中虽然没有真刀真枪的交锋,经济实体间激烈的竞争却也称得上是“没有硝烟的战争”。用于描述战争的词汇“武装”、“对峙”、“侵略”、“壁垒”、“搏斗”、“反击”、“打赢”等用来描述贸易竞争,人们通过具体概念“战争”来理解抽象概念“贸易”,源域“战争”的概念结构投射到了目标域“贸易”上,从而实现了抽象概念“贸易”由具体概念“战争”来构建的过程。
由此可见,“贸易即战争”不仅仅是一个语言修辞问题,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和理解贸易活动所涉及的概念系统。可见隐喻思维对理解经济语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一个有趣的例子:“资金是流水”(CAPITAL IS WATER)。人们对水的认识来源于自身的体验。水的特点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了,因而水就成为人们理解具有相似特点的事物的形象有力的工具。“资金”和“水”有什么相似性呢?
水和资金都具有流动性,资金和经济事物也像水一样地流动着,发生不断变化cash flow、liquid asset、floating exchange rate;水积少成多的时候水流成河,水面上涨,市场交易也可以看涨The market is buoyant;河中的水流为current, 货币流通为currency;雨量增大,河水泛滥,而市场有时会被某些产品充斥The market is flooded with…;水流湍急时水上会泛起白色的泡沫,当通货膨胀时金融市场也会出现泡沫经济Inflationary pressures may build up or bubbles may appear in financial markets;如果常年干旱河水会干涸,市场资源也会由于缺乏活力的注入而枯竭The market has dried up;水可以结冰,资金帐户也可以冻结frozen capital;水流聚集,形成河流,由堤岸(bank)蓄积,而资金则由银行(bank)储存;水中泥沙可以沉积,银行的资金沉积就成了存款deposit。
在水和资金相似性的基础上,人们在概念上将一个范畴隐喻化为另一范畴,水的概念结构投射到目标域的经济领域里,就形成了“资金是流水”的概念隐喻。用于描述源域“水”的词汇flow、flout、buoyant、flood、bubble、dry up、freeze、deposit等被用来生动形象的描述目标域“资金和经济事物”,从而也赋予了这些词汇新的意义。隐喻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是词义产生和扩展的重要理据。
三、结语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隐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类隐喻性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是人们形成概念的普遍的非常重要的认知机制。隐喻可以出现在多学科,多领域,出现在不同的语言层次上。
经济语篇中的隐喻体现了其在经济领域的认知功能。了解这些隐含的概念机制,了解和正确理解经济领域中的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有助于人们对经济概念的认知和理解,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领会经济类文章的意图,更有效地获取信息。另外,隐喻是词义扩展的重要理据,掌握词项的隐喻扩展意义(metaphorical extensions of meaning) 不仅是学习新词汇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方法。
概念隐喻及其背后的意象图式具有普遍性、系统性和民族性。以上所举各例都是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体系和文化中共有的,这说明了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和各民族认知间存在的共性。当然,各民族自身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忽略隐喻概念系统的运作中存在的跨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we、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Lakoff 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Ortony, A. Metaphor and thought (ed.)[C].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3]Henderson,W.Metaphor、and,economics [A]. Backhouse, R. New approaches to economics methodology [C]. London: Routledge, 1994.
[4]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1).
[5]束定芳.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J] 外国语,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