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用于预防宫颈癌的9价HPV疫苗上市。从提出申请到批准,9价HPV疫苗的审批过程只用了8天,相比于其“前辈”2价、4价HPV疫苗上市前经历的“10年审批路”,这堪称“火箭式提速”。
此前,2价疫苗获得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上市许可时,被很多人戴上“淘汰版本”的黑帽,社会上关于“2价疫苗不如境外的4价及9价疫苗”的议论间或可闻。
关于疫苗,真的是价数越高,有效性就越高吗?身边千方百计去打这一疫苗的往往是超龄或不是最佳年龄的人,而最有需要的人并没有去打疫苗,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错位?
许超(医务工作者)
HPV疫苗究竟是什么
首先要澄清一个观点:“宫颈癌疫苗”这个称呼并不恰当,准确地说,应该叫“HPV疫苗”。
针对宫颈癌的预防,我国目前已经有两种HPV疫苗:2016年7月18日获批上市的葛兰素史克的2价HPV疫苗“希瑞适”,2017年5月18日获批上市的默沙东4价HPV疫苗“佳达修”。
HPV中文全称是“人乳头瘤病毒”。根据其危险性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主要引发宫颈癌,低危型可能引发病毒疣,如扁平疣、尖锐湿疣。我们经常讨论的可以引起女性宫颈癌病变的属于黏膜高危型HPV。
HPV病毒总是悄悄地进行破坏,没有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注意,因此才会给人体造成各种危害。而HPV疫苗的作用就是穿着和HPV一模一样的外衣,大张旗鼓地进行活动从而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关注。注射HPV疫苗后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量是感染HPV时的20~80倍。当免疫军队将疫苗消灭后,HPV病例也会一并被消灭。
HPV病毒很可怕,但是感染HPV不等于一定会得宫颈癌。
80%的女性一生中会有一次感染HPV病毒的机会。不过,即便是高危型HPV感染,在绝大部分女性体内也是暂时性的,病毒可在6~8个月内被自身免疫力清除,只有20%感染女性中的高危型HPV感染可持续存在,并经过平均15年的时间导致宫颈癌发生。
邵忆楠(科普作者):
疫苗并非价数越高越好
对于大家热议的2价、4价、9价疫苗,疫苗的“价”到底是什么意思?
通俗地说,“X价”就代表这种疫苗能够预防同一类疾病的几种血清类型,比如13价肺炎结合疫苗(13种肺炎球菌血清型)、4价流脑多糖疫苗(4种脑膜炎双球菌血清型)等,无论多少“价”,预防的是同一类疾病。
仅从字面意思,9价HPV疫苗覆盖的病毒型别最多,应该是预防宫颈癌的效果最好吧?其实不一定是这样。
现实中,有很多“国内2价不如境外的4价及9价疫苗”的议论。在内地上市9价疫苗之前,很多人奔赴香港,不惜重金接种9价疫苗,以至于现在香港多数诊所一针9价HPV疫苗的价格相比2017年翻了一番,甚至还有用2价疫苗冒充14价HPV疫苗(目前世界上并不存在14价HPV疫苗)的情况出现,赚取高额利益。
中国内地目前推荐的2价疫苗接种年龄是9~25岁,4价是20~45岁。新的9价HPV疫苗适用年龄是16~26岁女性,年龄范围其实是最窄的,大部分女性不在最合适的年龄范围内。
按照最新一版的世界卫生组织《HPV立场文件》内容:2价疫苗和4价疫苗都具有交叉保护作用,根据既往的数据,2价的交叉保护效果可能优于4价,但是对宫颈癌的保护率相差不大。对于25岁以上人群,4价疫苗有更好的证据证明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事实上,女性罹患宫颈癌的风险是随着年龄变化的,在我国主要有两个高峰,分别为17~24岁和40~44岁,因此,45岁以下接种HPV疫苗都是能够获益的。随着年龄的增大,感染HPV的机会就越多,因此显然越早接种疫苗保护效果越好。
另外,男性也会被HPV感染,罹患一些相关癌症。因此,男性接种HPV疫苗也能获益。
卤煮疫苗(知名健康博主):
疫苗重要,但两癌筛查尤其重要
宫颈癌是目前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和很多因素相关,包括高危型HPV感染、性活跃程度、性伴侣数量、孕产次数、避孕药的使用、吸烟,以及不愿意主动接受子宫颈癌筛查等原因有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宫颈癌预防及控制最有效的措施是:
一级预防:HPV疫苗接种。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三种已上市的2价、4价和9价HPV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我国HPV疫苗属于第二类疫苗,推荐接种的年龄范围为9~45岁女性,重点为13~15岁女孩。
二级预防:定期宫颈癌筛查。除了HPV疫苗的接种,宫颈癌筛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不同年龄段,考虑到相关风险不同,有不一样的筛查建议:
一般来说,21岁前不需要宫颈癌筛查,这一时期宫颈癌的患病风险非常低,大约只占1‰左右;21--29岁女性虽然感染HPV风险高,但是一般都会被自身免疫系统清除,因此只要进行单独的细胞学检查(TCT)即可,频率为每3年一次;30--65岁女性不仅感染风险高,同时可能存在慢性感染以及出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因此需要进行联合筛查(细胞学检查和HPV基因检测),每5年一次;既往筛查结果都是阴性,并且没有2级以上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女性,65岁后就不需要再继续进行筛查了。
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期长,且在临床前期无明显症状,而目前的筛查方法相对简单、无创且经濟上多数人能够负担,因此是值得被推广应用的癌前预防手段。
三级预防: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治疗。
WHO认为以上三种防控方法相结合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及死亡。值得注意的是,HPV疫苗并不能预防所有高危型HPV,因此打了HPV疫苗并不保证100%预防宫颈癌,疫苗的作用只是减少HPV感染导致的相关疾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变化,对女性而言,乳腺癌宫颈癌两癌筛查尤其重要。
袁端端(媒体人):
比起追求更高价数,更应推动普及
宫颈癌“嫌富爱贫”,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发达国家50%的女性至少每5年做一次宫颈检查,超过8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进行过一次巴氏涂片检查,现在更有多种新型筛查方式。在国内,尽管过去20年里全国宫颈癌的死亡率下降了69%,但在中西部一些地区宫颈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中一些妇女终生没有做过相关检查。
现在最积极接种宫颈癌疫苗的是年龄在25~45岁的白领、高知、中等以上收入人群……这部分人群有消费能力、有知识,自然也更愿意进行健康投入。于是,我们十分遗憾地发现,没有筛查的和没有打疫苗的人群恰恰是重合的。
国内HPV疫苗属于二类疫苗,进入免疫规划暂时不太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味鼓吹呼吁更高价数的疫苗尽快出现,不如想想如何让HPV疫苗覆盖人群更广泛些。
我认为,国产疫苗企业能做出更多更好的疫苗,但应追求的绝不是价数,而是更高的品质以及更合理的价格;政府则应考虑如何让更多的人接种这一疫苗,如何让疫苗在最适合的人群中变得更加可及。
此前,2价疫苗获得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上市许可时,被很多人戴上“淘汰版本”的黑帽,社会上关于“2价疫苗不如境外的4价及9价疫苗”的议论间或可闻。
关于疫苗,真的是价数越高,有效性就越高吗?身边千方百计去打这一疫苗的往往是超龄或不是最佳年龄的人,而最有需要的人并没有去打疫苗,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错位?
许超(医务工作者)
HPV疫苗究竟是什么
首先要澄清一个观点:“宫颈癌疫苗”这个称呼并不恰当,准确地说,应该叫“HPV疫苗”。
针对宫颈癌的预防,我国目前已经有两种HPV疫苗:2016年7月18日获批上市的葛兰素史克的2价HPV疫苗“希瑞适”,2017年5月18日获批上市的默沙东4价HPV疫苗“佳达修”。
HPV中文全称是“人乳头瘤病毒”。根据其危险性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主要引发宫颈癌,低危型可能引发病毒疣,如扁平疣、尖锐湿疣。我们经常讨论的可以引起女性宫颈癌病变的属于黏膜高危型HPV。
HPV病毒总是悄悄地进行破坏,没有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注意,因此才会给人体造成各种危害。而HPV疫苗的作用就是穿着和HPV一模一样的外衣,大张旗鼓地进行活动从而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关注。注射HPV疫苗后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量是感染HPV时的20~80倍。当免疫军队将疫苗消灭后,HPV病例也会一并被消灭。
HPV病毒很可怕,但是感染HPV不等于一定会得宫颈癌。
80%的女性一生中会有一次感染HPV病毒的机会。不过,即便是高危型HPV感染,在绝大部分女性体内也是暂时性的,病毒可在6~8个月内被自身免疫力清除,只有20%感染女性中的高危型HPV感染可持续存在,并经过平均15年的时间导致宫颈癌发生。
邵忆楠(科普作者):
疫苗并非价数越高越好
对于大家热议的2价、4价、9价疫苗,疫苗的“价”到底是什么意思?
通俗地说,“X价”就代表这种疫苗能够预防同一类疾病的几种血清类型,比如13价肺炎结合疫苗(13种肺炎球菌血清型)、4价流脑多糖疫苗(4种脑膜炎双球菌血清型)等,无论多少“价”,预防的是同一类疾病。
仅从字面意思,9价HPV疫苗覆盖的病毒型别最多,应该是预防宫颈癌的效果最好吧?其实不一定是这样。
现实中,有很多“国内2价不如境外的4价及9价疫苗”的议论。在内地上市9价疫苗之前,很多人奔赴香港,不惜重金接种9价疫苗,以至于现在香港多数诊所一针9价HPV疫苗的价格相比2017年翻了一番,甚至还有用2价疫苗冒充14价HPV疫苗(目前世界上并不存在14价HPV疫苗)的情况出现,赚取高额利益。
中国内地目前推荐的2价疫苗接种年龄是9~25岁,4价是20~45岁。新的9价HPV疫苗适用年龄是16~26岁女性,年龄范围其实是最窄的,大部分女性不在最合适的年龄范围内。
按照最新一版的世界卫生组织《HPV立场文件》内容:2价疫苗和4价疫苗都具有交叉保护作用,根据既往的数据,2价的交叉保护效果可能优于4价,但是对宫颈癌的保护率相差不大。对于25岁以上人群,4价疫苗有更好的证据证明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事实上,女性罹患宫颈癌的风险是随着年龄变化的,在我国主要有两个高峰,分别为17~24岁和40~44岁,因此,45岁以下接种HPV疫苗都是能够获益的。随着年龄的增大,感染HPV的机会就越多,因此显然越早接种疫苗保护效果越好。
另外,男性也会被HPV感染,罹患一些相关癌症。因此,男性接种HPV疫苗也能获益。
卤煮疫苗(知名健康博主):
疫苗重要,但两癌筛查尤其重要
宫颈癌是目前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和很多因素相关,包括高危型HPV感染、性活跃程度、性伴侣数量、孕产次数、避孕药的使用、吸烟,以及不愿意主动接受子宫颈癌筛查等原因有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宫颈癌预防及控制最有效的措施是:
一级预防:HPV疫苗接种。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三种已上市的2价、4价和9价HPV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我国HPV疫苗属于第二类疫苗,推荐接种的年龄范围为9~45岁女性,重点为13~15岁女孩。
二级预防:定期宫颈癌筛查。除了HPV疫苗的接种,宫颈癌筛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不同年龄段,考虑到相关风险不同,有不一样的筛查建议:
一般来说,21岁前不需要宫颈癌筛查,这一时期宫颈癌的患病风险非常低,大约只占1‰左右;21--29岁女性虽然感染HPV风险高,但是一般都会被自身免疫系统清除,因此只要进行单独的细胞学检查(TCT)即可,频率为每3年一次;30--65岁女性不仅感染风险高,同时可能存在慢性感染以及出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因此需要进行联合筛查(细胞学检查和HPV基因检测),每5年一次;既往筛查结果都是阴性,并且没有2级以上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女性,65岁后就不需要再继续进行筛查了。
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期长,且在临床前期无明显症状,而目前的筛查方法相对简单、无创且经濟上多数人能够负担,因此是值得被推广应用的癌前预防手段。
三级预防: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治疗。
WHO认为以上三种防控方法相结合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及死亡。值得注意的是,HPV疫苗并不能预防所有高危型HPV,因此打了HPV疫苗并不保证100%预防宫颈癌,疫苗的作用只是减少HPV感染导致的相关疾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变化,对女性而言,乳腺癌宫颈癌两癌筛查尤其重要。
袁端端(媒体人):
比起追求更高价数,更应推动普及
宫颈癌“嫌富爱贫”,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发达国家50%的女性至少每5年做一次宫颈检查,超过8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进行过一次巴氏涂片检查,现在更有多种新型筛查方式。在国内,尽管过去20年里全国宫颈癌的死亡率下降了69%,但在中西部一些地区宫颈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中一些妇女终生没有做过相关检查。
现在最积极接种宫颈癌疫苗的是年龄在25~45岁的白领、高知、中等以上收入人群……这部分人群有消费能力、有知识,自然也更愿意进行健康投入。于是,我们十分遗憾地发现,没有筛查的和没有打疫苗的人群恰恰是重合的。
国内HPV疫苗属于二类疫苗,进入免疫规划暂时不太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味鼓吹呼吁更高价数的疫苗尽快出现,不如想想如何让HPV疫苗覆盖人群更广泛些。
我认为,国产疫苗企业能做出更多更好的疫苗,但应追求的绝不是价数,而是更高的品质以及更合理的价格;政府则应考虑如何让更多的人接种这一疫苗,如何让疫苗在最适合的人群中变得更加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