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的五个方面的措施涉及新零售、线上医疗、线上教育、5G、物联网等,还提到了制定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带动新型消费的税收政策等,一批新兴行业将迎来新的政策机遇。
9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带动新型消费的措施,促进经济恢复性增长。
接受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明显好转,文化、休闲娱乐、旅游、健康等服务消费市场需求旺盛,服务消费的回补空间大。增加居民收入,强化灵活就业劳动保障都对刺激新消费有重要作用。
五大措施带动新型消费
会议指出,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消费因疫情受到较大冲击,成为经济恢复的薄弱环节。基于网络数字技术的新业态新模式,支撑了新型消费逆势快速发展,且潜力巨大。要打通制约经济增长的消费堵点,鼓励市场主体加快创新,更大释放内需,增强经济恢复性增长动力:
一要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创新无接触消费模式。推广在线开放课程、互联网诊疗等服务。促进健身、旅游等线上线下融合。探索智慧超市等新零售。加强农商互联农产品供应链建设。
二要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网络、物联网等优先覆盖核心商圈、产业园区、交通枢纽,建设千兆城市,加快农村商贸流通数字化升级,推进智能快件箱等终端建设共享。安全有序推进消费数据商用。
三要制定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带动新型消费的税收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措施降低移动支付费用成本。促进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强化灵活就业劳动保障,支持企业开展“共享用工”。
四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相关证照办理。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健全用户权益保护、产品追溯等机制,依法打击侵权假冒、坑蒙拐骗、泄露隐私等行为,营造安心放心诚信的消费环境。
五要更好发挥传统消费主体作用,增强新型消费带动力。支持实体商业发展线上业务。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线下拓展。鼓励企业通过网络促销扩大影响,带动实地消费。
总的来说,会议提到的五个方面的措施覆盖面很广,涉及新零售、线上医疗、线上教育、5G、物联网等,还提到了制定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带动新型消费的税收政策等,一批新兴行业将迎来新的政策机遇。
打通制约经济增长的消费堵点
疫情期间,无接触消费模式催生了距离经济。
直播电商、社交电商、跨境电商等新模式的出现,顺应了时下多元个性的消费需求。电子商务带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传统实体经济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如,不少线下教育培训头部企业在疫情期间开始发力线上课程,线上和线下融合的CMO模式成为教育类企业发力的重点。另外,不少线上新零售布局较好的超市品牌在疫情期间订单激增,新业态成为年轻人灵活就业的重要渠道。
以教育科技企业作业帮为例,疫情期间企业在线教育相关业务大幅增长,今年暑期付费课学员总人次达780万,同比增长超过390%。不断涌现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成为激活消费潜力的新动能。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二级巡视员朱炼说,商务部积极培育壮大疫情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包括引导电商平台与传统制造企业合作,促进消费产业双升级;鼓励中小企业立足新兴市场,培育“小而美”网络品牌;加快新模式推广应用,探索“公益+市场化”的可持续电商扶贫模式等。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消费对经济增长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受疫情影响,消费受到抑制和冻结,而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需要启动消费驱动的经济循环,释放被抑制的消费潜力,同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尝试利用新方法、新手段,如推动消费场景的数字化、无接触和虚拟化,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消费形态,从而提升消费与供给之间的适配性。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表示,疫情期间,实际有效需求出现下滑,但部分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机遇。为更好鼓励和促进消费创新发展,政府进一步鼓励建设新型消费基础设施,畅通消费循环,激发消费潜力,积极为新型消费降成本、提质效,将为促进新型消费奠定良好基础。
“要增强扩大消费的持续性,既需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特别是在税费、金融、物流等各方面提供便利性,同时还要加快推动优质供给,支持企业提供价廉质优和有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多样化的消费升级需求,激发有效需求释放。”刘向东说。
新消费相关行业迎新机遇
促进消费,不但是拉动内需的方法,更是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需要。
释放被抑制的消费潜力,启动消费驱动的经济循环,从而助力“国内大循环”。 内循环要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国内分工体系为载体,以国内生产消费分配流通等环节的畅通、新动能的不断提升为内生动力。在诸多环节中,消费环节,举足轻重。
未來,我们要立足全球最大内需市场,从以前的“人口红利”“投资优势”,转向“消费优势”。
会议提到的消费板块未来将成为投资热土。此外,会议还提到,要制定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带动新型消费的税收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措施降低移动支付费用成本。这意味着,政府将进一步鼓励建设新型消费基础设施,畅通消费循环,为新型消费降成本、提质效,将为促进新型消费提供必要条件和奠定基础,帮助相关市场主体打破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阻碍和藩篱。
对于如何促进新消费,美团副总裁、美团研究院院长来有为重点谈了服务消费。据介绍,从2020年2月中下旬开始,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明显好转,依托美团平台大数据测算的全国生活服务业商户复工率和消费复苏率稳步回升。文化、休闲娱乐、旅游、健康等服务消费代表了消费升级的方向,市场需求旺盛,服务消费的回补空间大。
来有为认为增加居民收入对稳定服务消费基础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要大力支持数字经济新就业,如数字化管理师、人工智能训练师、线上餐厅装修师、外卖运营规划师、试吃官、点评达人、外卖骑手、无人机驾驶员、网约配送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等,扩大灵活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另外,要稳定转移支付收入,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收入,适度提高退休金、失业保险金水平,并及时足额发放,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现金补助力度。来有为表示,要大力发展新服务、新业态,推动服务方式多样化。要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利用数字技术更新传统服务的体验模式、交付模式、运营模式,大力发展无接触服务、到家服务等新兴服务;发展社区团购等新兴电商,激发下沉市场消费潜力,支持生鲜零售新业态和社区电商业态发展。
总而言之,虽然消费的贡献已经很大,未来消费的作用还将更加凸显。当然,短期消费刺激举措只是应急之举,长期来看,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促进居民消费升级,还要在宏观和微观政策上持续发力,包括继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
(编辑 周静 [email protected])
9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带动新型消费的措施,促进经济恢复性增长。
接受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明显好转,文化、休闲娱乐、旅游、健康等服务消费市场需求旺盛,服务消费的回补空间大。增加居民收入,强化灵活就业劳动保障都对刺激新消费有重要作用。
五大措施带动新型消费
会议指出,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消费因疫情受到较大冲击,成为经济恢复的薄弱环节。基于网络数字技术的新业态新模式,支撑了新型消费逆势快速发展,且潜力巨大。要打通制约经济增长的消费堵点,鼓励市场主体加快创新,更大释放内需,增强经济恢复性增长动力:
一要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创新无接触消费模式。推广在线开放课程、互联网诊疗等服务。促进健身、旅游等线上线下融合。探索智慧超市等新零售。加强农商互联农产品供应链建设。
二要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网络、物联网等优先覆盖核心商圈、产业园区、交通枢纽,建设千兆城市,加快农村商贸流通数字化升级,推进智能快件箱等终端建设共享。安全有序推进消费数据商用。
三要制定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带动新型消费的税收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措施降低移动支付费用成本。促进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强化灵活就业劳动保障,支持企业开展“共享用工”。
四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相关证照办理。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健全用户权益保护、产品追溯等机制,依法打击侵权假冒、坑蒙拐骗、泄露隐私等行为,营造安心放心诚信的消费环境。
五要更好发挥传统消费主体作用,增强新型消费带动力。支持实体商业发展线上业务。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线下拓展。鼓励企业通过网络促销扩大影响,带动实地消费。
总的来说,会议提到的五个方面的措施覆盖面很广,涉及新零售、线上医疗、线上教育、5G、物联网等,还提到了制定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带动新型消费的税收政策等,一批新兴行业将迎来新的政策机遇。
打通制约经济增长的消费堵点
疫情期间,无接触消费模式催生了距离经济。
直播电商、社交电商、跨境电商等新模式的出现,顺应了时下多元个性的消费需求。电子商务带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传统实体经济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如,不少线下教育培训头部企业在疫情期间开始发力线上课程,线上和线下融合的CMO模式成为教育类企业发力的重点。另外,不少线上新零售布局较好的超市品牌在疫情期间订单激增,新业态成为年轻人灵活就业的重要渠道。
以教育科技企业作业帮为例,疫情期间企业在线教育相关业务大幅增长,今年暑期付费课学员总人次达780万,同比增长超过390%。不断涌现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成为激活消费潜力的新动能。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二级巡视员朱炼说,商务部积极培育壮大疫情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包括引导电商平台与传统制造企业合作,促进消费产业双升级;鼓励中小企业立足新兴市场,培育“小而美”网络品牌;加快新模式推广应用,探索“公益+市场化”的可持续电商扶贫模式等。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消费对经济增长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受疫情影响,消费受到抑制和冻结,而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需要启动消费驱动的经济循环,释放被抑制的消费潜力,同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尝试利用新方法、新手段,如推动消费场景的数字化、无接触和虚拟化,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消费形态,从而提升消费与供给之间的适配性。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表示,疫情期间,实际有效需求出现下滑,但部分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机遇。为更好鼓励和促进消费创新发展,政府进一步鼓励建设新型消费基础设施,畅通消费循环,激发消费潜力,积极为新型消费降成本、提质效,将为促进新型消费奠定良好基础。
“要增强扩大消费的持续性,既需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特别是在税费、金融、物流等各方面提供便利性,同时还要加快推动优质供给,支持企业提供价廉质优和有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多样化的消费升级需求,激发有效需求释放。”刘向东说。
新消费相关行业迎新机遇
促进消费,不但是拉动内需的方法,更是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需要。
释放被抑制的消费潜力,启动消费驱动的经济循环,从而助力“国内大循环”。 内循环要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国内分工体系为载体,以国内生产消费分配流通等环节的畅通、新动能的不断提升为内生动力。在诸多环节中,消费环节,举足轻重。
未來,我们要立足全球最大内需市场,从以前的“人口红利”“投资优势”,转向“消费优势”。
会议提到的消费板块未来将成为投资热土。此外,会议还提到,要制定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带动新型消费的税收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措施降低移动支付费用成本。这意味着,政府将进一步鼓励建设新型消费基础设施,畅通消费循环,为新型消费降成本、提质效,将为促进新型消费提供必要条件和奠定基础,帮助相关市场主体打破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阻碍和藩篱。
对于如何促进新消费,美团副总裁、美团研究院院长来有为重点谈了服务消费。据介绍,从2020年2月中下旬开始,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明显好转,依托美团平台大数据测算的全国生活服务业商户复工率和消费复苏率稳步回升。文化、休闲娱乐、旅游、健康等服务消费代表了消费升级的方向,市场需求旺盛,服务消费的回补空间大。
来有为认为增加居民收入对稳定服务消费基础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要大力支持数字经济新就业,如数字化管理师、人工智能训练师、线上餐厅装修师、外卖运营规划师、试吃官、点评达人、外卖骑手、无人机驾驶员、网约配送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等,扩大灵活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另外,要稳定转移支付收入,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收入,适度提高退休金、失业保险金水平,并及时足额发放,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现金补助力度。来有为表示,要大力发展新服务、新业态,推动服务方式多样化。要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利用数字技术更新传统服务的体验模式、交付模式、运营模式,大力发展无接触服务、到家服务等新兴服务;发展社区团购等新兴电商,激发下沉市场消费潜力,支持生鲜零售新业态和社区电商业态发展。
总而言之,虽然消费的贡献已经很大,未来消费的作用还将更加凸显。当然,短期消费刺激举措只是应急之举,长期来看,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促进居民消费升级,还要在宏观和微观政策上持续发力,包括继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
(编辑 周静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