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的现状分析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mzg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的考察背景
  全日制教育硕士是学校集中进行培养教育和管理人才的一种专业学位,学制一般为两年,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基础教育教学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关系着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的成败,乃至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高低又和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状况息息相关,“生源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的现实状况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评价和保障机制制定和完善的关键点。因此,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以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河南师范大学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从不同专业、不同群体展开调查与研究,以期能够由点到面地概括出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的现况及成因。
  在综合各种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制定了《关于全日制教育硕士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共发放500份。其中在河南师范大学校内发放纸质版问卷300份,并全部收回;对校外毕业生主要采取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以2015年、2014年、2013年毕业的河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为发放对象,共发放200份,并全部收回。
  二、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的考析
  (一)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学历的考析
  评价学校生源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参考就是学校招生中入学学生的学历,学历是评价一个学生知识素养的重要标准。一般而言,在河南省内,入学研究生第一学历为本科的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优秀,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相对较强,学习动机和兴趣取向也比较明确。而第一学历为专科的入学研究生,尽管有些学生通过专升本接受过两年的大学本科教育,但这部分学生的基础仍然比较差,在对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是处于劣势地位,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也远不及第一学历为本科的学生。据《调查问卷》显示,近5年来河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前的学历整体不高,只有少数推免生和部分调剂生的第一学历相对较好,其他入学研究生第一学历情况并不乐观。
  (二)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后专业的考析
  考量生源质量的另一个标准是入学研究生(特指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本硕专业的相关度。入学研究生本硕专业的相关度越高,入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就越深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越能突出成效。跨专业研究生由于没有经过本科同专业多年的系列化训练,在新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环境知识积累上必然有所欠缺,在进入新专业学习时易出现“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等现象。从总体上看,河南师范大学近几年的大部分入学研究生本科专业与硕士所学专业并不相近,跨专业入学研究生较多,约占75%。
  (三)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学习目的、动机和学习态度的考析
  研究生入学前的考研目的、考研动机以及主要学习态度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入学研究生生源质量的高低。考研目的明确、学习动机正确、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一般都处于积极向上、勤奋好学、不断努力实现目标的状态,这样的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也相对比较负责。为此在这500份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又重点分析和综合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入学前的考研目的、动机和主要学习态度。其中在入学前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方面:只为了获得硕士学历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40.7%,不愿过早参加工作、逃避就业压力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29.8%,随大流、同学都考自己也跟着考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17.4%,为了满足父母期望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9.6%;在入学前主要学习态度方面:认为学什么、怎么学不重要,只要能顺利找个好工作就行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55.2%,认为学习专业知识最重要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22.4%,认为进行实践能力锻炼比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的入学研究生占调查总数的18.4%。


  由以上三点考析可见,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整体相对低下。
  三、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低下的成因
  以上500份调查问卷主要针对近5年河南师范大学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发放的,其调查结果虽然不能以点概面、以偏概全,但对于国内大多数普通二本院校来说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参照性。就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考录比例来看,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低下也并非一所学校所独有,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就其生源质量低下的原因,本文主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方面进行分析和考量。
  (一)国家的政策导向
  从宏观上来看,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硕士研究生报考的人数持续下跌,招生规模与报考人数所形成的“剪刀差”使得地方院校受利益的驱动冒险选择“宁滥勿缺”的招生习惯来完成招生任务。据《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显示,过去3年,伴随研究生录取人数增长,报名人数下降,研究生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的趋势明显,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低下化。
  从国家政策导向看,近年来国家政策主要偏向于学术型学位,给予学术型研究生极大的财力和物力支持。与学术型硕士相比,我国专业学位硕士起步较晚,国家的支持力度也较低,尤其是在奖学金、助学金政策上,国家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扶助力度明显不如对学术型研究生的帮扶力度大。由此,专业硕士学位的社会认可度与可信度普遍偏低。虽然近几年国家政策的扶持逐渐倾向于专业学位,不断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规模。但专业学位的逆袭并未改变人们一直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念,学术型硕士学位仍然是“自信+实力”考生的首选。   相比其他国家,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的经费相对过少,每年不到GDP的4%。其中对中小学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投入的物力和财力更低,中小学教师、中等职业技术教师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也不乐观,教师在社会中地位也不高,社会群体对教师职业并不太看好,因此大部分学生一般避免选择教师职业。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导致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低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培养质量严重下滑
  从中观上来看,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严重下滑。一方面,近年来,研究生培养结构有所调整,一些高校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规模,招生制度缺乏灵活性和通变性,硕士研究生教育“宽进”趋向加剧。另一方面,高校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并未注重制定全面合理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再加上高校培养制度所引起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宽出”状况,最终导致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严重下降,我国硕士研究生学位含金量大打折扣。“从历届录取和毕业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硕士研究生整体淘汰率不到5%,而在许多教育相对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可能高达30%~50%。”而作为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的边缘专业,高校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更是无目的性、无专业特性、缺乏教学实践性。主要表现在高校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法、课程设置及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实际操作以学术型硕士培养为依据,失去了其原有的特色,既没有注重培养强调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科研能力,也没有着重锻炼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学实践能力,导致培养结果与培养目标的不衔接。全日制教育硕士毕业生难以满足中小学对教师素质和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加剧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的困难,进而使本科毕业生的报考志愿更偏向于学术型硕士专业或其他相对容易就业的专业学位硕士专业。
  (三)考研目的不明确
  从微观上来看,由于文化心理因素,个体对自身考取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目的和动机认识不清,尚不明确自己人生的追求和最终职业归宿。有的考生在未来道路的选择上盲目、随大流、听父母安排。大多数考生个体在“不自知、不知他”的情况下以“拿学历”为读研目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考生在复习考研时的不系统和不全面。当然,也有考生把教育硕士专业作为报考研究生的第一志愿,他们认为教育硕士研究生相对容易好考,复习难度小,竞争力也不大,读研之后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这部分考生个体在很多情况下对自身缺乏自信或只是抱有试试的态度,他们在复习考研过程中也极为懒散和不专一。除去极少部分推免生教育硕士外,大多都是以跨专业考生或调剂生身份入学,严重缺乏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相关知识的积累。“生源质量的评价体系既包括一系列的结构指标,如招生规模、报名人数、及格率等,也包括一系列的素质指标,如统考总分和复试成绩分布情况、报考者动机、知识结构与技能……”一些热爱教育事业的师范类考生由于基础雄厚,在考研中具备一定的竞争力而选择报考难度稍大一点的学术型研究生,然而这部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仍然从事中小学教育及教育管理工作,浪费了研究生教育资源和个体自身的时间和精力。也有一些立志终身从事中小学教育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在他们看来,大学本科毕业生完全有能力担任中小学教育教学,没必要考取研究生学历,从而选择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
  (作者马艳艳的单位为北方工业大学理学院,范德章的单位为河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作者:俞可平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定价:38.00元  内容简介:  “偏爱学问”这四个字生动地表达了俞可平教授纯粹的知识追求与智性的人生态度。全书分五个部分:看中国、说政治、谈民主、论治理、品学问。该书的文章形式为随笔,但内容是严肃的,饱含了俞可平教授对中国政治深刻的观察、独立的评判、热烈的关怀、客观而冷静的分析,其中不少文章是轰动政学两界的好文,更是理
期刊
疏解“邻避效应”,对新加坡而言是现实的必需。作为一个面积只有719.1平方公里的小岛国,新加坡没有办法将化工企业和垃圾焚烧厂安置在偏远的荒郊野岭。位于新加坡岛西南方的裕廊岛是化工设施集中的地点,但距离新加坡岛只有大约1公里,从新加坡岛上的居民区可以清晰地看到许多化工设施矗立在那里。  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在于严格管理容易诱发“邻避效应”的项目,以此为基础,辅之以全面透明、加强沟通的努力,让公众真正了
期刊
金属有机配合物材料由于其结构的多样性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荧光、磁性、气体吸附与分离、催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在这类材料的自组装过程中,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的选择尤为重要,它不仅决定着有机配合物的结构,同时也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反应温度、溶液的pH、有机溶剂的配比等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论文选择3,3′,5,5′-偶氮苯四羧酸(H_4abtc)作为有机桥连配体,利用溶剂热法成功制
编者按:  城中村是什么?  有一位郑州官员这样说过:“城中村是他遇到的最难做的一道题!”  而在毛子哥的神曲《摩的摩的》里,郑州的城中村是这样的:  “我来自许昌,我住在刘庄,  就在花园路一直往北走的地方,  每天早上六点,  我就得起床,  不管雷电交加还是尘土飞扬,  门口有家胡辣汤我来不及品尝……”  城中村,几乎是每一个“郑漂”在郑州落脚的第一站,它承载着无数“郑漂”的简单梦想,也温暖
期刊
编者按: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开放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河南自古就被认为“居天下之中”。数千年来,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以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四方文化之精华,既促进了本省的发展,同时也对其他各省(自治区)、各民族、各临近国家以及西方文明产生了巨大而
期刊
编者按:  8月31日,河南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在郑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指示精神,落实部分省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交流全省推进经验,强调要坚定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坚守价值取向,不断把学习教育引向深入。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导、亲自推动,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指示批示。自河南省“两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高度,就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其中,有关党建扶贫的思想构成了扶贫开发思想的特色部分,体现了统筹推进“新的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的战略考量,是制胜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法宝。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扶贫的重要思想,推动扶贫工作与党建工作的有机融合与协调发展,把党的力量挺立在脱贫攻坚前沿,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
期刊
2016年汛期,对于河南省新乡市来说是个非同寻常的汛期,先后在7月9日和7月19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两场特大暴雨,造成664857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89154.04万元。  两次极端事件发生前,新乡市气象局均及时开展了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针对这两次极端暴雨的特点及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思考,以期能对今后重大灾害性天气的决策气象服务有所借鉴。  
期刊
当前主要大城市虽已消除绝对贫困,但现代化进程中的要素计划和市场机制作用致使相对贫困问题仍然存在,成都市站在高标准减少城市相对贫困人口的起点上,肩负着高标准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在缩减相对贫困上走出一条契合实际、行之有效、具有特色的精准扶贫之路。本文以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中心城区锦江区为例,通过深入调查和研究发达城区探索消除相对贫困的实践经验,提出可以总结和拓展的脱贫方法和建议。  一、破解城市
期刊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高校在校人数不断攀升,200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4万,而2016年已经达到了765万。高校的扩招使整个社会的科学素质和文明素养得到较大提升,同时也带来了“就业难”这个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因素、学校原因,也有大学生就业观不科学、不正确等个人原因。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就业观的调查研究,可以改进大学生就业观教育,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对社会稳定和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