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作品,一代有一代的文学批评,文学作品与文学批评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暧昧”关系,有了文学作品,文学批评才有了对象和基础,有了文学批评,文学作品才能更好的深入思想的内核。放眼中国现当代的名家名作,国内并不缺乏各种各样的品评,但这些评论让我感觉文学批评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有人一味的批评以显自己技高一筹,有人大肆赞美难免会有阿谀奉承之态。而《放宽小说的视野》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我对本书中某些地方有存疑,但起码它的态度是诚恳的。
《放宽小说的视野》的文字是由李陀老师与程光伟老师以及一群年轻学者的专题讨论整理而成。这些讨论会采取了工作坊的形式,设一两位主持人,每次由一两位参与者主讲,其他人在自己有不同意见时或需要补充时适当时机进行提问或发言,进行观点争锋和意见交流,使所要探讨的点更加深入。在充分准备材料的基础上,他们分别七次就王安忆、韩少功、苏童、莫言、贾平凹这五位作家的作品及个人体验进行了深入讨论的基础上指出诸多问题。
该书有其自己的特色,首先是在体例上,是以“讨论稿”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以一种对话的形式展开对作品的讨论,这种并非闲聊的对话,别人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很可能触碰你思想中的一个点,使人与人之间思维上的交锋与碰撞更为敏锐与激烈。
其次,它的态度是诚恳的。第一,在点评发言人时的态度是诚恳的,说自己最真实的话。第二,他们在对待作品的解读时的态度是诚恳且真实的,不一味贬低也不大肆赞美,只是诚恳的分析出作品中的优点与不足。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文学评论意义并不在于说批评或者赞美,而是在于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优劣,从而发掘作品中更深层次的思想和作家并未意识到的很多问题,从而推进作家和引导读者。在谈到韩少功写知青的作品时指出其作品在题材上略显狭窄,他想写出一部反思性的知青小说,如《日夜书》,但是他的反思力度是远远不够的。韩少功关注了这些有着知青烙印和知青历史的人的焦虑和痛苦,但而且他很难找到一个方式来解释这些人无力的原因及办法。作品在指出每个作家个性上的不足之外,也存在着一些共性上的问题,那就是缺少对生活的思考或者是简单的反对别人,更甚至是不断的找素材,已经不是一个想法在他脑子里想了千遍万遍终于出来的东西。
当然《放宽小说的视野》除了在品评名家名作时给我们不一样的启发外,还在文学观及其它方面给我们抛出了很多奇妙的点。如给反讽和讽刺作了一个严格的界限,“如果一个女孩子穿红的和绿的,你评价的时候说,很漂亮,很贵族,那你就是反讽;如果你要是说你穿得像个瓢虫,那就是讽刺。反讽一定是反话正说”。再如我们在欣赏一部作品时,如果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我们大多说会从作家的能力与写作技巧上找原因,而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时代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局限,作家就身处在这样的时代里,思想就这样被建构着,很少有人能跳出时代环境给他画下的牢。
除此之外,我对本部作品就莫言的评论方面还有一些存疑的地方。其一是在《放宽小说的视野》中在谈到莫言时说他是“为老百姓写作”,而我比较赞同吉田富夫的观点莫言是“作为老百姓写作”,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写作立场,在莫言看来,“为老百姓”写作在文学实践中已经偏离了这个口号提出的初衷,以人民的代言人自居;另一方面,这种写作理念与权力话语之间的“联姻”导致作品成为政治表达的工具。而“作为老百姓写作”就是身为一名老百姓写作写他经历的事,不代表哪个阶层。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难用是非善恶准确定性的朦胧地带,而这个朦胧地带就是人性,无论好与坏都不是那么斩钉截铁的,这种处在非善即恶的含混地带才是人生的常态。其二是作品中很多次强调指出莫言的历史观是有问题的,我们在莫言作品中拨开他的想象,拨开他设置的重重迷雾,却没有看到什么内核的东西,然后就非常失望,然而我对这种观点是持有存疑态度的,人生和人性不就是这样吗?当你历经磨难,披荆斩棘,拨开重重迷雾艰难撕开那道帷幕之后,最后看到的就是一场无尽的虚无,虚无才是最真实的存在,虚无就这么简单的表達出来。
正如这部作品的推荐语一样:作家代表的不仅是当代小说的成就,也更代表其局限所在。说出后者,比说出前者更重要。近些年来,随着学科建设的日益细化,文学批评似乎逐渐囿于高校这一学术共同体之中。文学理论确实在不断更新,文学研究著作不断发表,但是文学批评的现状,似乎不甚乐观。有些评论家站在比文学作品高的位置,以一种高姿态对作品炮轰的一文不值,有些评论家站在比文学作品低的位置,以一种谄媚的姿态对其大唱赞歌,而很少有评论家是伏在作家的肩膀上和作家一起看世界的,不要站在作家的对面,作家写的是苹果,就说苹果的滋味,而不是问为什么不是芒果?这样的文学批评现状使我们对文学批评的未来充满担忧。希望国际小说工作坊中以众声喧哗的方式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我们不能保证工作坊这一形式在短时间能够改变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但至少,它让我们见识到文学批评的多种可能性,以及这种可能中蕴含的文学批评的生命力。使我们清楚的知道,他们是尊重作家的,正使由于这份尊敬,才会以诚恳的态度写下他们最真实的“批评”。
作者简介
刘超越(1992-),女,汉族,籍贯:山东济南,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放宽小说的视野》的文字是由李陀老师与程光伟老师以及一群年轻学者的专题讨论整理而成。这些讨论会采取了工作坊的形式,设一两位主持人,每次由一两位参与者主讲,其他人在自己有不同意见时或需要补充时适当时机进行提问或发言,进行观点争锋和意见交流,使所要探讨的点更加深入。在充分准备材料的基础上,他们分别七次就王安忆、韩少功、苏童、莫言、贾平凹这五位作家的作品及个人体验进行了深入讨论的基础上指出诸多问题。
该书有其自己的特色,首先是在体例上,是以“讨论稿”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以一种对话的形式展开对作品的讨论,这种并非闲聊的对话,别人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很可能触碰你思想中的一个点,使人与人之间思维上的交锋与碰撞更为敏锐与激烈。
其次,它的态度是诚恳的。第一,在点评发言人时的态度是诚恳的,说自己最真实的话。第二,他们在对待作品的解读时的态度是诚恳且真实的,不一味贬低也不大肆赞美,只是诚恳的分析出作品中的优点与不足。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文学评论意义并不在于说批评或者赞美,而是在于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优劣,从而发掘作品中更深层次的思想和作家并未意识到的很多问题,从而推进作家和引导读者。在谈到韩少功写知青的作品时指出其作品在题材上略显狭窄,他想写出一部反思性的知青小说,如《日夜书》,但是他的反思力度是远远不够的。韩少功关注了这些有着知青烙印和知青历史的人的焦虑和痛苦,但而且他很难找到一个方式来解释这些人无力的原因及办法。作品在指出每个作家个性上的不足之外,也存在着一些共性上的问题,那就是缺少对生活的思考或者是简单的反对别人,更甚至是不断的找素材,已经不是一个想法在他脑子里想了千遍万遍终于出来的东西。
当然《放宽小说的视野》除了在品评名家名作时给我们不一样的启发外,还在文学观及其它方面给我们抛出了很多奇妙的点。如给反讽和讽刺作了一个严格的界限,“如果一个女孩子穿红的和绿的,你评价的时候说,很漂亮,很贵族,那你就是反讽;如果你要是说你穿得像个瓢虫,那就是讽刺。反讽一定是反话正说”。再如我们在欣赏一部作品时,如果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我们大多说会从作家的能力与写作技巧上找原因,而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时代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局限,作家就身处在这样的时代里,思想就这样被建构着,很少有人能跳出时代环境给他画下的牢。
除此之外,我对本部作品就莫言的评论方面还有一些存疑的地方。其一是在《放宽小说的视野》中在谈到莫言时说他是“为老百姓写作”,而我比较赞同吉田富夫的观点莫言是“作为老百姓写作”,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写作立场,在莫言看来,“为老百姓”写作在文学实践中已经偏离了这个口号提出的初衷,以人民的代言人自居;另一方面,这种写作理念与权力话语之间的“联姻”导致作品成为政治表达的工具。而“作为老百姓写作”就是身为一名老百姓写作写他经历的事,不代表哪个阶层。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难用是非善恶准确定性的朦胧地带,而这个朦胧地带就是人性,无论好与坏都不是那么斩钉截铁的,这种处在非善即恶的含混地带才是人生的常态。其二是作品中很多次强调指出莫言的历史观是有问题的,我们在莫言作品中拨开他的想象,拨开他设置的重重迷雾,却没有看到什么内核的东西,然后就非常失望,然而我对这种观点是持有存疑态度的,人生和人性不就是这样吗?当你历经磨难,披荆斩棘,拨开重重迷雾艰难撕开那道帷幕之后,最后看到的就是一场无尽的虚无,虚无才是最真实的存在,虚无就这么简单的表達出来。
正如这部作品的推荐语一样:作家代表的不仅是当代小说的成就,也更代表其局限所在。说出后者,比说出前者更重要。近些年来,随着学科建设的日益细化,文学批评似乎逐渐囿于高校这一学术共同体之中。文学理论确实在不断更新,文学研究著作不断发表,但是文学批评的现状,似乎不甚乐观。有些评论家站在比文学作品高的位置,以一种高姿态对作品炮轰的一文不值,有些评论家站在比文学作品低的位置,以一种谄媚的姿态对其大唱赞歌,而很少有评论家是伏在作家的肩膀上和作家一起看世界的,不要站在作家的对面,作家写的是苹果,就说苹果的滋味,而不是问为什么不是芒果?这样的文学批评现状使我们对文学批评的未来充满担忧。希望国际小说工作坊中以众声喧哗的方式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我们不能保证工作坊这一形式在短时间能够改变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但至少,它让我们见识到文学批评的多种可能性,以及这种可能中蕴含的文学批评的生命力。使我们清楚的知道,他们是尊重作家的,正使由于这份尊敬,才会以诚恳的态度写下他们最真实的“批评”。
作者简介
刘超越(1992-),女,汉族,籍贯:山东济南,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