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垃圾围城”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tong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700年,由于人类的无度破坏,地球已经成为漂浮在太空中的一个大垃圾球,人类不得不移居到太空船上”这是几年前风靡一时的科幻动画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中的故事设定。垃圾真的会成为人类留给地球的唯一遗产吗?抱歉新年伊始就谈论不那么令人愉快的话题。也许你觉得自己并没有制造多少垃圾,但就全国而言,形势已经非常不乐观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垃圾产量正以每年8%到1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城市垃圾产量将达到3.23亿吨。
  我们无处安放的垃圾最后都去了哪里?
  传统填埋 一埋了之
  在垃圾处理的方式上,以填埋、焚烧和堆肥三种为主。在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最主要的方式是填埋,占全部处理量的70%以上;其次是高温堆肥,占20%以上;焚烧量则最少。
  填埋是最传统也是最经济的方式。正因为如此,中国约2/3的城市正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其中1/4已无填埋堆放场地,大多数填埋场也都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还有一些未能处理的生活垃圾,被简单填埋或堆放在郊区甚至农村。
  2009年以前,北京90%以上生活垃圾通过卫生填埋方式进行处理,每年要消耗掉500亩土地。一旦防渗失败,填埋还会导致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即使做了防渗处理,还面临着臭气、渗沥液、甲烷处理等问题。
  作为国际上公认的一项成熟技术,垃圾焚烧开始得到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它效率高、占地少,焚烧后垃圾体积缩小80%-90%,产生的热能还可以用来发电或供热。
  但自2007年以来,公众对于垃圾焚烧项目建设却是激烈的反对。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许多垃圾焚烧项目都先后受挫。垃圾焚燒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
  分类垃圾焚烧 势在必行
  垃圾焚烧法并非完美无缺。对于二恶英的担心,是反对垃圾焚烧声浪中最响亮的声音。没错,二恶英,国际公认的一级致癌物,能在人体内不断积累,危害巨大。但客观来说,这种担心其实是多虑了。
  当焚烧的温度在820摄氏度以上,或者低于360摄氏度时,都不会产生二恶英。垃圾焚烧的过程必须保持温度、稳定运行,这当然只有在专门的焚化炉中才能做到。美国环保署早在1997年的研究就已经表明,一个家庭使用一个大桶焚烧垃圾的排放,比一个垃圾焚烧工厂每天处理200吨垃圾的排放更多。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已十分成熟可靠。在垃圾焚烧大国瑞典,不同的垃圾被按照对环境影响和再利用的程度,由高到低分为预防、再使用、物质再生、能源转化、掩埋五个层次。换言之,垃圾在被焚烧之前,必须经过严格有序的分类。若垃圾中含水量过高,在无辅助措施的情况下,焚烧温度很难稳定维持在不产生二恶英所要求的850度以上。
  中国的垃圾大多数未实行分类处理。而且,由于生活习惯不同,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多达50%-60%。它们含水量高、热值较低,每吨这样的生活垃圾所发的电量只有230度左右。在一些实现了分类的国家,每吨垃圾可发电1000度左右。
  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垃圾焚烧效果,必须先做好垃圾分类。垃圾焚烧虽然不是终极灵药,但也不是洪水猛兽——它将是大城市解决“垃圾围城”困局的救星之一。
  粉碎直排 主动减少含水垃圾
  平心而论,湿淋淋、黏糊糊的厨余垃圾,无论对哪个国家来说都是分类中的“老大难”。于是许多发达国家另辟蹊径,干脆“化整为零”,将食物垃圾直接粉碎后排入下水管道;在美国,80%以上的新建住宅都安装了食物垃圾处理器。
  在中国,食物垃圾处理器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它安装于厨房水槽之下。将食物垃圾倒入水槽口,打开处理器,研磨室中的转盘可以把剩饭、菜叶、瓜皮甚至骨头等垃圾碾成细小颗粒,通过下水管道随水流出。
  厨余垃圾走水路,会加重污水处理厂负担吗?学者坦言,使用食物垃圾处理器最终产生的污泥总量肯定会增加;但由于污水中混入了易降解的食物垃圾,能够提高最终污泥中有机质的比例,污水处理厂可以通过厌氧消化等工艺从中提取生物能。
  同济大学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13年的一份调研报告称,如果上海食物垃圾处理器普及率达100%,将实现每天垃圾减量81.5%,垃圾含水率降低47%,显著提高垃圾焚烧性能,也能降低填埋难度,减少收集、运输、处理成本。
  垃圾,其实也是被浪费的资源。垃圾种类分的越细,处理效率越高、危害也越小。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从源头开始进行妥善分类,有助于发现一些废弃物的新用途,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这才是解决垃圾问题的真正出路。
其他文献
不久前,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以下简称国侨办)主办的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聚集了严歌苓、尤今、汪国真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海内外华文作家,共同探讨华文文学的未来。这个旨在广泛团结五大洲华文文学界人士,促进全球华文文学团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凝聚全球华文文学界力量,更好地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全球性传播的活动,受到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  长期以来,海外的华侨华人作家怀着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与情
2015年3月8日,中国外长王毅在北京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用“一个重点,两条主线”概括了中国新一年的外交关键词。他说,中国在2015年将保持进取势头,拓展全方位外交,在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一带一路”不是马歇尔计划  王毅对“一个重点,两条主线”做了进一步阐述。他说,一个重点就是全面推进“一带一路”。王毅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加强
在哈尔滨的城市记忆里,马迭尔是一个承载着厚重文化与历史的名字。1906年由俄籍犹太人约瑟·开斯普创建的马迭尔宾馆是当时远东最大最豪华的旅馆,被誉为东方的“凡尔赛宫”,取名马迭尔(Modern),意为“现代、摩登”。开斯普曾感慨地说:“马迭尔一定会风流一百年!”  历经百年岁月洗礼,如今的老建筑依稀可以窥见当年的富丽堂皇。砖砌的楼墙有着或舒缓、或陡急的流线设计,欧式的穹顶和呼之欲出的阳台,凝聚着飘然
2015年迎来了中国与欧盟建交40周年。40年来,中欧关系所取得的成就可以用“惊叹”一词来形容。在19 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盟(时为欧洲共同体)建交之时,很少有人能预见到,40年后中欧关系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最具影响的双边关系之一。不仅如此,中欧关系40年所取得的成就,为中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牢固而深厚的基础,中欧关系的明天更加值得期待。  与时俱进:中欧关系的大趋势  中欧关系40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