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推普工作也不断的深入,而普通话也成为学习普通话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普通话课程开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普通话教学改革成为必然趋势。该文就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从多个方面分析普通话教学方法改革的要点以及实践对策,供有关人员分析。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方法 改革要点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b)-0173-02
随着我国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不断深入,在高等院校中,普遍开设普通话课程,这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受到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师资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普通话课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就必须进行普通话课程改革,提升普通话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充分发挥普通话教学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加强对普通话课程改革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 普通话教学方法改革要点
普通话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以及开课方式改革这三个方面。其中教材改革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开课方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往往被忽视,但是这三个方面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做好普通话改革工作,其改革的要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转变教学思想
现阶段,普通话课程教学中,一些学校主要是为了应对普通话测试,从本质上并没有对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重视,将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作为培训的重点。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普通话课程的本质,因此,普通话教学改革首先要从教学思想上进行。
普通话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将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将培训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主攻路线,将传授学生相关的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在普通话教学过程中,以语音部分为例,应该在普通户语音知识基础上,重点进行地方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之间的区别,让学生逐渐探究两者之间的差异,真正掌握两者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这也是学生学习好普通话语音知识的有效途径。
1.2 适当调整开课方式
目前,普通话课程开课方式主要采用大班授课方式,前来学习的学生甚至能超过100人。这种开课方式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上课学生过多,课时有限,所以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训练;(2)学生大多是来自于不同的地方,方言性差异大,普通户水平也不尽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准确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掌握教学内容的深浅以及难易程度,这样就造成了教学的针对性差。
普通话作为一门语言类科目,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针对性的训练,基于现阶段普通话开课存在的问题,需要合理的调整开课方式,具体方法为:(1)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根据学生普通话水平进行分班,一般分为快班与慢班。教师根据每个班不同的情况,合理的设计教学计划,明确不同班级不同的教学目标,帮助每一位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都上升一个新的台阶。(2)将大班开课方式改变为小班制,每个班的人数应该不超过30人,这样就能在课堂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普通话训练;(3)开设课后课堂,特别是在一些地域性、方言性较强的学校,可以开设普通话角,为学生提供一个普通话训练的平台。还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小组互助合作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1.3 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普通话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音基础知识、正音训练、发音原理、音变练习、说话训练及方言词汇、朗读训练、语法的对应练习、语法和普通话词汇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与调整,具体的做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 对教学内容的调整
现阶段,普通话教学内容教学顺序一般是语音、方言辩证、普通话朗读训练、词汇训练、语法、口语。但是这样的教学内容编排不利于学生接受知识,对普通话技能训练也具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具体的调整策略包括:(1)在语音教学部分可以采取三个贯穿教学方式,包括声母、声调、韵母等教学过程中贯穿讲授一定的朗读与普通话技巧训练;在词汇、音变、语法教学过程中贯穿一定的口语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正音训练。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能够将不同的训练适当的穿插在其他内容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2)需要将语法、词汇教学适当的提前。这样安排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普通话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以程度进行安排,遵守由简到繁的原则。在普通话教学中,语音、词汇以及语法是最主要的内容。然而各大方言体系中语法以及词汇大体相同,也就是说这两个方面是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而语音教学实质上是改变人们多年的听读习惯,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其次,语音是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存在分歧最多的地方,同时语音也是普通话教学中较为复杂的部分。将语音加血内容安排在后面,能够消除学生的恐学心理,建立学习普通话的自信心;最后,传统的普通话教学中,由于词汇、语法被安排在最后,常常存在被忽视的情况,造成很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普通话其实就是语音学习,造成普通话词汇、语法教学质量低下。基于上述这三个方面的原因,需要将词汇以及语法教学安排在语音之前,同时按照贯穿教学方式,进行相得益彰的训练。
1.3.2 适当的增加教学训练内容
普通话教学的目的在于能够使学生熟练的掌握普通话,能够利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活动以及交流。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但是所说的训练既不是随意的,也不是过于规则的,不能拘泥与应试教育模式,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长期以来,普通话课程中相关的训练往往局限于教材上面提供的材料,这就造成学生在朗读其他材料时张口就错的现象。想要提升学生的普通话运用能力,学生的训练内容就不能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内容,还需要包括更多的内容。 另外,普通话运用能力的培养,并不能局限于听读,还需要适当的增加写作训练,采取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全面提升学生普通话运用能力。从某种方面来说,听力训练在普通话训练中更为重要,不仅需要能够听清别人的普通话发音,还应该保证别人能够听清自己的发音。在具体的训练中,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对比训练,提升普通话发音水平以及应用能力。
2 普通话改革实践对策
2.1 强化教学方法改革
为了强化普通话教学改革,应该充分的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采取以教师为主导的普通话课堂教学。具体的运用对策包括:(1)一些学生由于多年的语言习惯,对普通话存在片面的认识,同时也存在怕笑话等心理,所以普通话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信心较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白普通话教学并不是对方言的排斥,而是为了能够促进更多人的交流。还可以从国家政策、个人前途等方面分析学习普通话的必要性,让学生从根本上接受普通话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2)强化对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异同的辩证。包括对两者之间发音规律、词汇表达等方面的对比;(3)要求要具体,即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抓住重点、难点,提出具体的训练要求;训练方法多样化。如:用观察法、夸张法训练声母、韵母的发音,用手势法训练声调,用比较法进行正音训练等。另外,还可以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进行听辨、跟读、自录、正音等训练。
2.2 合理创设普通话语言环境
语言学习过程中,特别是普通话教学过程中,要想在一定的时间内完全改变学生的发音习惯,消除方言对其的影响是很困难的。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掌握普通话相关内容。具体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完善的学校制度,要求全校教学活动、课外活动中,尽可能使用普通话。这样就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普通话的语言环境;(2)方言区的学生通过普通话课的学习,在基本掌握了普通话的基本知识以后, 还有一个逐步提高其内部语言外化效果的问题。因此,校、系、班级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加口语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朗读、辩论、模拟教学比赛等等,为他们提供口语实践的机会。
3 结语
普通话是我国最官方的语言形式,加强普通话教学,能够提升人们的普通话水平,为人们交流合作提供便利。随着推普工作的深入,加上现阶段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普通话课程改革工作势在必行。做好普通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开课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工作,创设良好的普通话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升,为我国推普工作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淑平.普通话课教学改革刍议[J].池州师专学报,2012,26(7):124-125.
[2] 宋伟.普通话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河
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2(14):
78-79.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方法 改革要点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b)-0173-02
随着我国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不断深入,在高等院校中,普遍开设普通话课程,这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受到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师资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普通话课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就必须进行普通话课程改革,提升普通话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充分发挥普通话教学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加强对普通话课程改革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 普通话教学方法改革要点
普通话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以及开课方式改革这三个方面。其中教材改革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开课方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往往被忽视,但是这三个方面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做好普通话改革工作,其改革的要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转变教学思想
现阶段,普通话课程教学中,一些学校主要是为了应对普通话测试,从本质上并没有对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重视,将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作为培训的重点。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普通话课程的本质,因此,普通话教学改革首先要从教学思想上进行。
普通话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将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将培训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主攻路线,将传授学生相关的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在普通话教学过程中,以语音部分为例,应该在普通户语音知识基础上,重点进行地方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之间的区别,让学生逐渐探究两者之间的差异,真正掌握两者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这也是学生学习好普通话语音知识的有效途径。
1.2 适当调整开课方式
目前,普通话课程开课方式主要采用大班授课方式,前来学习的学生甚至能超过100人。这种开课方式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上课学生过多,课时有限,所以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训练;(2)学生大多是来自于不同的地方,方言性差异大,普通户水平也不尽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准确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掌握教学内容的深浅以及难易程度,这样就造成了教学的针对性差。
普通话作为一门语言类科目,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针对性的训练,基于现阶段普通话开课存在的问题,需要合理的调整开课方式,具体方法为:(1)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根据学生普通话水平进行分班,一般分为快班与慢班。教师根据每个班不同的情况,合理的设计教学计划,明确不同班级不同的教学目标,帮助每一位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都上升一个新的台阶。(2)将大班开课方式改变为小班制,每个班的人数应该不超过30人,这样就能在课堂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普通话训练;(3)开设课后课堂,特别是在一些地域性、方言性较强的学校,可以开设普通话角,为学生提供一个普通话训练的平台。还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小组互助合作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1.3 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普通话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音基础知识、正音训练、发音原理、音变练习、说话训练及方言词汇、朗读训练、语法的对应练习、语法和普通话词汇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与调整,具体的做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 对教学内容的调整
现阶段,普通话教学内容教学顺序一般是语音、方言辩证、普通话朗读训练、词汇训练、语法、口语。但是这样的教学内容编排不利于学生接受知识,对普通话技能训练也具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具体的调整策略包括:(1)在语音教学部分可以采取三个贯穿教学方式,包括声母、声调、韵母等教学过程中贯穿讲授一定的朗读与普通话技巧训练;在词汇、音变、语法教学过程中贯穿一定的口语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正音训练。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能够将不同的训练适当的穿插在其他内容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2)需要将语法、词汇教学适当的提前。这样安排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普通话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以程度进行安排,遵守由简到繁的原则。在普通话教学中,语音、词汇以及语法是最主要的内容。然而各大方言体系中语法以及词汇大体相同,也就是说这两个方面是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而语音教学实质上是改变人们多年的听读习惯,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其次,语音是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存在分歧最多的地方,同时语音也是普通话教学中较为复杂的部分。将语音加血内容安排在后面,能够消除学生的恐学心理,建立学习普通话的自信心;最后,传统的普通话教学中,由于词汇、语法被安排在最后,常常存在被忽视的情况,造成很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普通话其实就是语音学习,造成普通话词汇、语法教学质量低下。基于上述这三个方面的原因,需要将词汇以及语法教学安排在语音之前,同时按照贯穿教学方式,进行相得益彰的训练。
1.3.2 适当的增加教学训练内容
普通话教学的目的在于能够使学生熟练的掌握普通话,能够利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活动以及交流。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但是所说的训练既不是随意的,也不是过于规则的,不能拘泥与应试教育模式,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长期以来,普通话课程中相关的训练往往局限于教材上面提供的材料,这就造成学生在朗读其他材料时张口就错的现象。想要提升学生的普通话运用能力,学生的训练内容就不能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内容,还需要包括更多的内容。 另外,普通话运用能力的培养,并不能局限于听读,还需要适当的增加写作训练,采取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全面提升学生普通话运用能力。从某种方面来说,听力训练在普通话训练中更为重要,不仅需要能够听清别人的普通话发音,还应该保证别人能够听清自己的发音。在具体的训练中,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对比训练,提升普通话发音水平以及应用能力。
2 普通话改革实践对策
2.1 强化教学方法改革
为了强化普通话教学改革,应该充分的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采取以教师为主导的普通话课堂教学。具体的运用对策包括:(1)一些学生由于多年的语言习惯,对普通话存在片面的认识,同时也存在怕笑话等心理,所以普通话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信心较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白普通话教学并不是对方言的排斥,而是为了能够促进更多人的交流。还可以从国家政策、个人前途等方面分析学习普通话的必要性,让学生从根本上接受普通话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2)强化对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异同的辩证。包括对两者之间发音规律、词汇表达等方面的对比;(3)要求要具体,即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抓住重点、难点,提出具体的训练要求;训练方法多样化。如:用观察法、夸张法训练声母、韵母的发音,用手势法训练声调,用比较法进行正音训练等。另外,还可以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进行听辨、跟读、自录、正音等训练。
2.2 合理创设普通话语言环境
语言学习过程中,特别是普通话教学过程中,要想在一定的时间内完全改变学生的发音习惯,消除方言对其的影响是很困难的。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掌握普通话相关内容。具体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完善的学校制度,要求全校教学活动、课外活动中,尽可能使用普通话。这样就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普通话的语言环境;(2)方言区的学生通过普通话课的学习,在基本掌握了普通话的基本知识以后, 还有一个逐步提高其内部语言外化效果的问题。因此,校、系、班级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加口语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朗读、辩论、模拟教学比赛等等,为他们提供口语实践的机会。
3 结语
普通话是我国最官方的语言形式,加强普通话教学,能够提升人们的普通话水平,为人们交流合作提供便利。随着推普工作的深入,加上现阶段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普通话课程改革工作势在必行。做好普通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开课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工作,创设良好的普通话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升,为我国推普工作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淑平.普通话课教学改革刍议[J].池州师专学报,2012,26(7):124-125.
[2] 宋伟.普通话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河
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2(14):
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