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滁州农村金融机构银行卡服务水平探讨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672855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金融支付体系建设对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效果,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推动农村消费发挥着重要作用。央行和银监会于2008年10月发布《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要求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在农村大力推广银行卡业务,不仅能改进农村支付结算方式,满足农村人口在农业投入和生活消费方面的资金需求,还能增强对“三农”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以金融服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目前,滁州市处于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桥头堡,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作为传统的农产区,农村金融支付和结算水平并不高,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一、农村地区支付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效率不高
  目前,面向滁州农村地区提供支付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有农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农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机构网点收缩,不少农村居民金融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农村金融机构将大部农村存款投入非农领域,成了农村资金的“抽水机”。现在,我国平均每个乡镇只有2.13 个金融网点,平均 1 个营业网点要服务近 2 万人。滁州市南谯区80%的乡镇只有农商行网点,金融网点分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从农村金融网点布局看,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距离县城比较近的乡镇,偏远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业务很不方便。由于结算网点分散、单一,农民没有选择金融机构服务的权利,农村金融机构缺乏竞争压力,效率不高、服务质量低下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农村支付建设的成本收益不匹配
  农村银行卡业务存在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性。部分偏远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农村地区银行卡市场的基础较为复杂与脆弱,维护运行的成本与实际收益不匹配,严重制约了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应用与发展。目前,农民工银行卡等结算服务所耗费的计算机系统改造、升级等成本大,但是银行收益并没有显著增加。农村金融机构在资金、人员、配套系统与基础设施建设上缺口大,业务开发能力不足,缺乏专业人才。大型商业银行不乏技术和人才,但对农村银行卡业务积极性并不高。农村客户的存贷份额在其业务中比重很小,涉农业务甚至成本利润倒挂,所以大多数商业银行也没有积极性来提升农村未来结算发展水平。
  (三)缺乏必要的配套政策和政府扶持措施
  银行卡业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除银行业外,还涉及商务、税务、电信等相关部门或行业及社会整体信用环境,需要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不少农村地区各种支付网络的缺乏、征信体系的缺失、社会治安的复杂性都是制约银行卡业务进一步发展的外部因素。
  (四)农民对现金支付的观念较深
  提升农村金融支付水平离不开农民对信用卡业务的支持,存折等传统现金存取媒介直观,便于查询,农民比较偏好。据统计,安徽省2008 年上半年县域银行网点现金存取交易笔数是票据、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交易笔数总和的 3.32 倍。即使作为非现金业务载体的银行卡,也主要用来存、取现,消费和转账业务量很低。安徽省县域银行网点 2008 年上半年银行卡存取现业务笔数、金额占银行卡业务量的 80%以上,而持卡消费的笔数、金额仅占4% 和 2%,POS 的刷卡交易甚至四五天才有 1 笔。银行卡取现以柜面为主,ATM 取现笔数仅占取现笔数的 33%。
  (五)农村地区银行卡品种单一
  农村地区银行卡品种单一、产品创新不足也是制约银行卡业务发展的主要原因。目前针对农民发行的银行卡主要是借记卡,具有消费透支、循环信用功能的信用卡服务不足。农民临时性小额资金需求恰恰需要银行卡具有一定的融资功能,将银行卡透支功能和小额信贷融资功能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农民小额融资之急。其他针对各类客户群体量身定做的银行卡品种更是少见。其次,银行卡交易终端缺乏。ATM、POS 等传统交易终端在农村区域很少见,网上支付、电话支付、手机支付等新兴支付渠道更是缺乏。
  (六)农村清算渠道不畅
  目前,非现金业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比较慢,乡村地区使用结算支付系统不广泛,县域金融机构的跨行支付清算仍存在渠道不畅通、速度慢的问题。虽然各家银行机构行业内支付结算已比较完善快捷,但是跨金融机构结算,特别是基层农村的跨金融机构结算相对迟滞。
  二、有利条件
  (一)农村基础设施改善
  虽然农村支付服务还存在很多不足,支付服务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总体上看,我国面临改善农村支付服务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发展的措施,农村支付服务市场前景良好。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信用卡业务系统的建成运行和联行结算的不断完善,中国银联网络在农村地区的不断延伸,为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未来“三网”融合在农村地区的实现和扩展,农村居民向主要乡镇集中,也方便了信用卡拓展农村客户。
  (二)农民工推动了农村银行卡业务扩展
  外出务工农民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部分,并且数量有增加趋势。2005年推出的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农民工通过全国各地金融机构与家乡农村信用社等基层金融机构的资金汇划,推动农村资金运转,并进一步培养农民非现金结算习惯。
  (三)金融业发展延伸的必然
  各家银行在城市信用卡业务扩展上过渡竞争,必然降低信用卡运行的效率与效益。而滁州市广大的农村地区人口达258万,占全市人口的58%,仍蕴含巨大的消费潜力。商业银行如果根据经济结构特点和金融市场需求,向农村市场拓展信用卡业务,将有利于农民资金运转和扩大农村市场消费。
  三、路径探讨
  (一)加强对农村的资源配置
  将先进生产要素通过市场、经济、行政等手段,向农村进行有效配置。利用多种现代化金融工具,将先进的金融基础设施、新型的资金清算模式等部署到广大农村地区,架构与农村经济社会持久发展相称的资金流、信息流、商品流。这些将为农村支付服务市场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促使农村支付服务市场步入提高、整合和创新的发展阶段,充分发挥农村支付服务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增长的功能。
  (二)拓展银行卡应用范围
  在稳固信用卡农村结算功能的前提下,如何使信用卡成为惠农的金融服务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规范措施使信用卡成为农民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的载体,兼具存取现金、汇兑、消费、理财、财政补贴发放、信贷透支等多种功能,切实满足农户金融需求。赋予信用卡在农村社会多种职能身份,不仅能畅通农村资金结算,而且可以丰富和规范农村资金流动。
  (三)加强农村支付结算知识宣传
  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金融知识、支付结算知识,农民对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非现金支付方式尤显陌生。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信用卡使用宣传,普及非现金结算知识。
  (作者单位:滁州学院)
其他文献
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会计领域的结症,给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隐患,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会计失真的对策。
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和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影响会计诚信度和公信力的内部执业环境,而社会、法律和人文等环境为其外部影响因素.应通过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和失信约束惩戒机制重塑
摘 要:2011年4月CPI同比增长5.3%,通胀压力之下中国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着中国扩内需以求发展的道路。本文着重分析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通过对凯恩斯和马克思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回顾,从高储蓄率的产生原因以及对低储蓄人群的现状分析出发,揭示了当前中国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并指出要解决这一问题,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问题,关注弱势群体,发掘潜在消费人群,创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
国有企业的赢利能力低于非国有企业.这其中有计划体制遗留的问题,也有市场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的原因,但是,在企业中创造价值的是人力资本.因此,从人力资本产权安排的角度分析
一、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中的收益分配机制及分配现状    (一)收益分配机制概述  我国土地法规定“国家对建设用地实行征用制度”,“任何单位或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国有土地”,“依法申请使用的土地包括国家所有土地和国家征用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在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时,国家对农民按照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其补偿费包括耕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其中耕
现代社会已进入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及运作方式都有了新的发展。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职业教育的现存问题,使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战略选择显得特别重要,如何构建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财务工作者需要应对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根据近几年我集团财务管理的实践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