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舅舅去世的时候,母亲带着我去外婆家的四合院,跪在那棺材前磕了三个头。然后,母亲领我叫了二舅母,二舅母答了声“旋儿乖乖”。就是这次,我头一回记住二舅母:矮矮的个儿头,慈祥善良的面容,梳一只扁团大的鬏,穿一身中式青布衣裤,束一条青布印花围裙,穿一双尖尖小小的布鞋。至今记得,我好奇的目光盯着那双小脚注视了好久。
二舅舅去世后,二舅母生活无着落了。母亲领她去了一回居委会主任家,递上申请,说了很多拜托的话。回来的路上,母亲关照她说:“往后每天上门去,什么也不说,要见爱生勤,扫地抹桌洗衣择菜,见什做什,脸上挂着点儿笑容才是。”不出多日,那主任急了:“怎么办呢?小脚女人没单位要的,清管所刚成立,进去的不是‘四类分子’,就是麻子癞子,你吃得下那苦啊?”没想到二舅母扑通一跪:“活菩萨,我去,八败命不怕拼死做。”二舅母每天清晨和傍晚扫好几条街巷的地,然后用板车把垃圾送到郊外的垃圾场去。向来很平凡的二舅母,本可以这样平凡地度过余生的,偏偏让她不平凡起来。
让二舅母不平凡的人是她的亲生女芬儿。芬儿虽然貌不惊人,左眼又是只斜眼儿,但身材生得匀称且巧舌如簧,说话时笑笑的,柔润得有点儿甜。大姑娘了,最喜欢往大姑父家去跑,因为大姑父家开着肉松厂,那肉松头子全是带筋的瘦肉,实在是惹吃。那炒肉松的阿小师傅是大姑父从老家太仓请来的,总是悄悄地挑上好的肉松头子向芬儿示好。经不起阿小撩拨,他俩很快碰出了火花。阿小带芬儿回了一趟太仓家里,便悄悄地结了连理。不出四年,芬儿生下一女二男。生女儿这年恰好黄桥解放。生二儿子这年工商业改造运动来了,肉松厂关闭。芬儿在外面奔波做买卖,惹上了投机倒把的事,被送到江西的一个农场改造。阿小带着大女儿去了上海,进了一家食品厂,技术好又能吃苦,当上了劳模,也另有了家室。于是,芬儿两个儿子的事全成了二舅母的事。从拉尿拉屎、喂饭喂粥,一直拉扯到一个上了高中、一个初中毕业,“文革”中上山下乡运动轰轰烈烈时,阿小将两个儿子接去了太仓老家。
芬儿的两个儿子论辈分是我的外甥,但年龄与我相仿。我们常在一起玩耍,目睹了二舅母默默地吞下那么多的艰辛。四季釜底的柴火是她一点一点拾来的,四季下锅的瓜菜是她一点一点捡废品的钱买来的,四季的身上衣脚下鞋是她灯下一针一线缝制的……从来都是眼睛一睁苦到熄灯。两个外孙渐渐长大时,肚子成了饭桶。二舅母除了起早贪黑地扫地拉车,总是热心地去揽人家接接送送的拉车活儿。为什呢?每次回家,那围裙兜里能掐出几个烧饼巴巴来,而两个外孙狼吞虎咽时,全然不知这是外婆的汗水换来的。而她自己,从来都是独自坐在锅门口,剩汤剩水当饭吃。两个外孙临行前的那顿离别饭,大外孙夹了块方方正正的红烧肉硬是塞进她嘴里,她高兴得直流眼泪,心里的一股暖流冲出来,红烧肉一喷而出还撞落了一颗门牙。其实毋庸讳言,人老牙也老了。于是,两个外孙抱着外婆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那眼泪是感恩外婆的。其实,最应该感恩流泪的是他们的父亲母亲。
送走了两个外孙,二舅母一连几天夜不能寐。照理说如释重负过后高兴才是,她心里却空荡荡的。想想就要退休了,亲生女芬儿又不知死活的,空荡荡的心里慌乱得像丢了魂魄。她把心里的慌乱去说给清管所的何麻子主任听,央求着说:“何主任,求求你不要让我退休,歇下来侬骨头就疼,心里头就空,死得就快了。”何麻子主任倒是善解人意,爽爽一句:“什么时候退休,二奶奶说了算,工资一分不少你的!”于是,这一桩一桩的事,她去说给我母亲听,说着笑着眼泪就哗哗地下来了。
没闲着几天,芬儿回来了,空空的行囊,一手抱一个、一手牵一个,带回来两个女儿。二舅母手足无措地笑着流泪,母亲一旁苦笑着悄悄地自言自语:“这下二舅奶奶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有命没得毛了。”芬儿从农场早出来了,与那个姓秦的场友好上了,两个女儿是他俩的结晶。这次回来,她在母亲的耳边说了一夜好听的话,还流了些眼泪,不知是愧疚还是感恩。也许是好听的话见不得天日,两个女儿留给了母亲,天不亮她就走了,再没有回来。
我记得她每天的生命轨迹:天亮前烧好早饭拉板车出门,赶在人们上班前扫净那几条街巷的地,收集完分工地段里垃圾点的垃圾,拉到郊外的垃圾场去。抬头看一看天时,在垃圾场里寻寻觅觅捡些废品,回来一路拾点柴火。回到家喝一碗粥的早饭,然后去赶一趟拉车的活儿。诸如为生意人拉货,替亲友买蜂球,帮工厂送托运之类的短途拉运。放学前赶到家烧好午饭,遂下河去忙洗洗刷刷的事情。饭后再赶一趟拉车的活儿,算计好在天黑前再扫一遍地、送一次垃圾,一路捡捡拾拾到家。晚饭后坐到油灯前,千针万线的活儿上手,直至午夜歇手,倒头就睡。
二舅母日复一日地忙得那样的起劲儿,是她心底里有个夙愿。她要感恩清管所的何麻子主任,如果不是恩准她不退休,哪有每月的工资拿,哪有公家的板车拉!于是,扫地扫得更加地到边到角、干干净净,拉车拉得越发地使劲卖力、汗水淋漓。反正只要扫帚上了手、车绳落了肩,她就这么去想。特别到了大年三十这天夜里,她要赶在午夜过后、天亮之前,将那几条街巷的地面、家家户户的门前,清扫得亮亮光光。家人邻里看不下去便好言相劝:“何必让自己苦成这样?”她说:“何主任对我好,我这是让他有面子!”
二舅母日复一日地忙,一点儿不敢懈怠,是她心底里有个紧迫的期盼。她期盼两个乖乖外孙女快快地长大成人。因为,她日渐觉察到时光老人在向她催命:拉车时的脚步有点儿碎了,上坡时腿子常打晃了,缝衣时针脚有重影了,梳头时半把白发绕不起鬏了,照镜时发现肩背像把弓了,从来没病的她容易感冒了。那次外孙女天真地问她:“为什么外婆每当鼻涕淌淌时,眼泪就哗哗地陪着下来呢?”她说:“我这是心里着急,就算人老了,身子万不能得病,我死了你们两个乖乖肉怎么办?”明显看得出,那几年二舅母是在憋着劲儿赶时光。幸好,她终于熬到了为两个乖乖外孙女找到工作。其实简单,说了也让人难以置信:二舅母凭的是满脸沧桑、声泪俱下的哭诉哀求。
也许是油耗尽了,灯该熄了。我只记得为二舅母送葬那天,大雨瓢泼,那是上苍的眼泪,哭得昏天暗地!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知止
二舅舅去世后,二舅母生活无着落了。母亲领她去了一回居委会主任家,递上申请,说了很多拜托的话。回来的路上,母亲关照她说:“往后每天上门去,什么也不说,要见爱生勤,扫地抹桌洗衣择菜,见什做什,脸上挂着点儿笑容才是。”不出多日,那主任急了:“怎么办呢?小脚女人没单位要的,清管所刚成立,进去的不是‘四类分子’,就是麻子癞子,你吃得下那苦啊?”没想到二舅母扑通一跪:“活菩萨,我去,八败命不怕拼死做。”二舅母每天清晨和傍晚扫好几条街巷的地,然后用板车把垃圾送到郊外的垃圾场去。向来很平凡的二舅母,本可以这样平凡地度过余生的,偏偏让她不平凡起来。
让二舅母不平凡的人是她的亲生女芬儿。芬儿虽然貌不惊人,左眼又是只斜眼儿,但身材生得匀称且巧舌如簧,说话时笑笑的,柔润得有点儿甜。大姑娘了,最喜欢往大姑父家去跑,因为大姑父家开着肉松厂,那肉松头子全是带筋的瘦肉,实在是惹吃。那炒肉松的阿小师傅是大姑父从老家太仓请来的,总是悄悄地挑上好的肉松头子向芬儿示好。经不起阿小撩拨,他俩很快碰出了火花。阿小带芬儿回了一趟太仓家里,便悄悄地结了连理。不出四年,芬儿生下一女二男。生女儿这年恰好黄桥解放。生二儿子这年工商业改造运动来了,肉松厂关闭。芬儿在外面奔波做买卖,惹上了投机倒把的事,被送到江西的一个农场改造。阿小带着大女儿去了上海,进了一家食品厂,技术好又能吃苦,当上了劳模,也另有了家室。于是,芬儿两个儿子的事全成了二舅母的事。从拉尿拉屎、喂饭喂粥,一直拉扯到一个上了高中、一个初中毕业,“文革”中上山下乡运动轰轰烈烈时,阿小将两个儿子接去了太仓老家。
芬儿的两个儿子论辈分是我的外甥,但年龄与我相仿。我们常在一起玩耍,目睹了二舅母默默地吞下那么多的艰辛。四季釜底的柴火是她一点一点拾来的,四季下锅的瓜菜是她一点一点捡废品的钱买来的,四季的身上衣脚下鞋是她灯下一针一线缝制的……从来都是眼睛一睁苦到熄灯。两个外孙渐渐长大时,肚子成了饭桶。二舅母除了起早贪黑地扫地拉车,总是热心地去揽人家接接送送的拉车活儿。为什呢?每次回家,那围裙兜里能掐出几个烧饼巴巴来,而两个外孙狼吞虎咽时,全然不知这是外婆的汗水换来的。而她自己,从来都是独自坐在锅门口,剩汤剩水当饭吃。两个外孙临行前的那顿离别饭,大外孙夹了块方方正正的红烧肉硬是塞进她嘴里,她高兴得直流眼泪,心里的一股暖流冲出来,红烧肉一喷而出还撞落了一颗门牙。其实毋庸讳言,人老牙也老了。于是,两个外孙抱着外婆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那眼泪是感恩外婆的。其实,最应该感恩流泪的是他们的父亲母亲。
送走了两个外孙,二舅母一连几天夜不能寐。照理说如释重负过后高兴才是,她心里却空荡荡的。想想就要退休了,亲生女芬儿又不知死活的,空荡荡的心里慌乱得像丢了魂魄。她把心里的慌乱去说给清管所的何麻子主任听,央求着说:“何主任,求求你不要让我退休,歇下来侬骨头就疼,心里头就空,死得就快了。”何麻子主任倒是善解人意,爽爽一句:“什么时候退休,二奶奶说了算,工资一分不少你的!”于是,这一桩一桩的事,她去说给我母亲听,说着笑着眼泪就哗哗地下来了。
没闲着几天,芬儿回来了,空空的行囊,一手抱一个、一手牵一个,带回来两个女儿。二舅母手足无措地笑着流泪,母亲一旁苦笑着悄悄地自言自语:“这下二舅奶奶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有命没得毛了。”芬儿从农场早出来了,与那个姓秦的场友好上了,两个女儿是他俩的结晶。这次回来,她在母亲的耳边说了一夜好听的话,还流了些眼泪,不知是愧疚还是感恩。也许是好听的话见不得天日,两个女儿留给了母亲,天不亮她就走了,再没有回来。
我记得她每天的生命轨迹:天亮前烧好早饭拉板车出门,赶在人们上班前扫净那几条街巷的地,收集完分工地段里垃圾点的垃圾,拉到郊外的垃圾场去。抬头看一看天时,在垃圾场里寻寻觅觅捡些废品,回来一路拾点柴火。回到家喝一碗粥的早饭,然后去赶一趟拉车的活儿。诸如为生意人拉货,替亲友买蜂球,帮工厂送托运之类的短途拉运。放学前赶到家烧好午饭,遂下河去忙洗洗刷刷的事情。饭后再赶一趟拉车的活儿,算计好在天黑前再扫一遍地、送一次垃圾,一路捡捡拾拾到家。晚饭后坐到油灯前,千针万线的活儿上手,直至午夜歇手,倒头就睡。
二舅母日复一日地忙得那样的起劲儿,是她心底里有个夙愿。她要感恩清管所的何麻子主任,如果不是恩准她不退休,哪有每月的工资拿,哪有公家的板车拉!于是,扫地扫得更加地到边到角、干干净净,拉车拉得越发地使劲卖力、汗水淋漓。反正只要扫帚上了手、车绳落了肩,她就这么去想。特别到了大年三十这天夜里,她要赶在午夜过后、天亮之前,将那几条街巷的地面、家家户户的门前,清扫得亮亮光光。家人邻里看不下去便好言相劝:“何必让自己苦成这样?”她说:“何主任对我好,我这是让他有面子!”
二舅母日复一日地忙,一点儿不敢懈怠,是她心底里有个紧迫的期盼。她期盼两个乖乖外孙女快快地长大成人。因为,她日渐觉察到时光老人在向她催命:拉车时的脚步有点儿碎了,上坡时腿子常打晃了,缝衣时针脚有重影了,梳头时半把白发绕不起鬏了,照镜时发现肩背像把弓了,从来没病的她容易感冒了。那次外孙女天真地问她:“为什么外婆每当鼻涕淌淌时,眼泪就哗哗地陪着下来呢?”她说:“我这是心里着急,就算人老了,身子万不能得病,我死了你们两个乖乖肉怎么办?”明显看得出,那几年二舅母是在憋着劲儿赶时光。幸好,她终于熬到了为两个乖乖外孙女找到工作。其实简单,说了也让人难以置信:二舅母凭的是满脸沧桑、声泪俱下的哭诉哀求。
也许是油耗尽了,灯该熄了。我只记得为二舅母送葬那天,大雨瓢泼,那是上苍的眼泪,哭得昏天暗地!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