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猪肝细胞型生物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在我国刚起步,而影响猪肝细胞用于临床治疗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感染[1].我们建立PCR、RT-PCR方法,检测了猪肝细胞、肝细胞悬液及经生物人工肝治疗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旨在初步说明PERV在上述样本中的存在和表达及生物人工肝治疗后PERV的感染情况。
【机 构】
: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100054,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临床检验中心,100054,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人工肝治疗培训中心,100054,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人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肝细胞型生物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在我国刚起步,而影响猪肝细胞用于临床治疗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感染[1].我们建立PCR、RT-PCR方法,检测了猪肝细胞、肝细胞悬液及经生物人工肝治疗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旨在初步说明PERV在上述样本中的存在和表达及生物人工肝治疗后PERV的感染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福氏志贺菌喹诺酮类耐药临床分离株DNA旋转酶gyrA和拓扑异构酶ⅣparC基因的突变情况,探讨GyrA和ParC氨基酸改变与喹诺酮类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取47株福氏志贺菌临床分离菌,对其gyrA、parC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测序分析,并采用SAS(V 8.2)软件分析GyrA和ParC改变和喹诺酮类耐药性的关联程度.结果 44株喹诺
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的过程中,其基因组可自然地或在治疗诱导下出现各种变异而呈多态性,给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带来许多临床问题.DNA芯片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进行大规模遗传多态性检测的新方法,我们根据HBV基因多态性位点及突变热点的几种可能突变情况,设计了多条寡核苷酸探针,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的HBV基因相应区段杂交,根据特定位置上杂交信号的有无和与之相应的探针序列来判
目的 了解隐球菌临床及环境分离株对卡泊芬净与特比萘芬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M27-A方案推荐的酵母菌微量稀释法及其微量稀释棋盘法,检测78株新生隐球菌临床和环境分离株对卡泊芬净与特比萘芬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联合抗菌活性.结果卡泊芬净和特比萘芬对新生隐球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值范围分别是0.25~32μg/ml、2~16 μg/ml;几何均数分别是32μg
感染性腹泻是一个倍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主要依靠抗菌药物和防止病原传播扩散等方法进行治疗和预防….但随着抗菌药物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不规范地预防性用药,导致细菌耐药.在老年人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肠道正常寄生菌或因菌群紊乱而引起腹泻.故监测感染性腹泻肠道致病菌的构成及耐药性状况可为本地区流行病学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对氧磷酯酶(Paraoxonase,PON)是肝脏合成众多酯解酶的一种.由3种同工酶组成:PON1,PON2和PON3.其中PON1在血清中与高密度脂蛋白(HDL)紧密结合,在对抗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性方面占有重要作用.在脂类代谢有关的疾病如心血管及高血压的研究多有报道[1-3]。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α(PEG—IFNα-2α,派罗欣,罗氏),改变了干扰素(IFN)的药代动力学。其血清半衰期增加了大约10倍,同时增加了药物的药理学活性。一次注射可维持有效的抑制病毒的血药浓度长达7d,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国外多项临床对照研究已经证实,PEG—IFNα-2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明显优于IFNα-2α,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
目的 设计和制备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基因芯片.方法选择O157:H7特异的rfbE、fliC、SLT1和SLT2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并制备检测芯片,通过两次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制备荧光标记的靶序列,并与芯片进行杂交,检测O157:H7菌株和非O157病原体.结果O157:H7菌株在采用单一和多重PCR两种方法制备的荧光标记靶序列与芯片杂交,均在芯片相应探针处出现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78 摘要:动物疫病课程旨在培养能够适应疫病变化,具有鉴别诊断、有效防控疫病的能力,其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较高的要求。伴随着动物疫病复杂程度的加深,生物安全要求的加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动物防疫相关岗位的能力需求。特别是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步伐的驱动下,教学课堂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课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