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伯强的故事,早在2004年,因为隐形冠军概念的炒作而为很多人熟知,当时媒体做了大量报道,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我加他的QQ 是很早之前的事,偶尔没咸没淡地在QQ 上聊几句。但一直没有动过采访他的念头,因为怕炒剩饭,万一见面聊得还是些旧闻就索然无味了。
后来,从朋友的口中知道了梁伯强的一些信息,突然心生好奇。过了这么些年,梁伯强的企业发展得如何了?他这些年都忙些什么?好琢磨的他又琢磨了些什么新东西?对商业、人生有了怎样的领悟?于是想采访他。
在他装修雅致的办公室里,我看到那张给了他创业灵感的旧报纸被郑重地装裱起来。学国画出身的他给人的感觉不像商人,更像是社会活动家、文人。
这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包装。正如他所说,指甲钳只是一个器物,区别于其他器物的是附着于其上的文化。指甲钳是个小生意,他却做出了规模。多年前做成吉列一样品牌的梦想仍然没有变,他仍然在努力。将器物赋予精神、文化,使之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品牌,一定是一个漫长的积淀过程。他明白其中的道理。
梁伯强选择的营销模式是由他特殊的经历造就的,但显然也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在每个细节的设计上,梁伯强应该是花了不少功夫。这是一个整合了多种营销方式的系统,贯穿其中的是梁伯强30多年形成的商业理念,以及他做人的原则。
梁伯强构建了一个系统,表层是做产品,骨子里是做人脉。人脉能变成钱脉,很多人都懂这个道理,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将梁伯强与《中国企业家》原社长刘东华比较,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两个人都在多年的积累下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都在构建社区交流平台,都关注企业家的内心和人性,都将自己的商业理念变成了现实。但是,平台不断生长,下一步还能干什么呢?
相信梁伯强一定想过这个问题。做指甲钳的他还投入近千万成立了一家IT公司,开发管理平台软件。他认为自己是有商业理想的人,他说:“我这人确实有点神经病,为了达成一个目标,我会不惜一切。”
关于发展速度比较慢,以及如何将品牌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他的态度比较淡然。他以自己的“名言”回答说:“做500强不如做500年。”
后来,从朋友的口中知道了梁伯强的一些信息,突然心生好奇。过了这么些年,梁伯强的企业发展得如何了?他这些年都忙些什么?好琢磨的他又琢磨了些什么新东西?对商业、人生有了怎样的领悟?于是想采访他。
在他装修雅致的办公室里,我看到那张给了他创业灵感的旧报纸被郑重地装裱起来。学国画出身的他给人的感觉不像商人,更像是社会活动家、文人。
这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包装。正如他所说,指甲钳只是一个器物,区别于其他器物的是附着于其上的文化。指甲钳是个小生意,他却做出了规模。多年前做成吉列一样品牌的梦想仍然没有变,他仍然在努力。将器物赋予精神、文化,使之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品牌,一定是一个漫长的积淀过程。他明白其中的道理。
梁伯强选择的营销模式是由他特殊的经历造就的,但显然也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在每个细节的设计上,梁伯强应该是花了不少功夫。这是一个整合了多种营销方式的系统,贯穿其中的是梁伯强30多年形成的商业理念,以及他做人的原则。
梁伯强构建了一个系统,表层是做产品,骨子里是做人脉。人脉能变成钱脉,很多人都懂这个道理,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将梁伯强与《中国企业家》原社长刘东华比较,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两个人都在多年的积累下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都在构建社区交流平台,都关注企业家的内心和人性,都将自己的商业理念变成了现实。但是,平台不断生长,下一步还能干什么呢?
相信梁伯强一定想过这个问题。做指甲钳的他还投入近千万成立了一家IT公司,开发管理平台软件。他认为自己是有商业理想的人,他说:“我这人确实有点神经病,为了达成一个目标,我会不惜一切。”
关于发展速度比较慢,以及如何将品牌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他的态度比较淡然。他以自己的“名言”回答说:“做500强不如做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