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日本资源匮乏,在经济高速发展期,曾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后日本政府开始调控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和谐发展,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日本低碳经济的发展经验同样适合中国,我们应当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探寻绿色经济增长模式,尽早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政策,建立低碳法律体系,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完善低碳经济管理体制,倡导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早日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的中国梦。
【关键词】绿色经济;经济模式;环境问题;借鉴作用
日本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由点到面的逐步递进过程。日本发展绿色经济的做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全社会参与和科技强有力支撑,实现经济与环保协调发展;二是强有力的法律保障,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大力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构建循环型社会。日本在发展绿色经济的模式方面,有两种比较典型的模式:一种是“宇部模式”,另一种是循环型社会模式。在政府支持方面,财政政策支持起到重要作用。
一、循环型社会模式
日本发展循环型社会模式主要体现在消费者、企业及全社会方面。在消费者方面,提倡绿色消费,鼓励消费者购买和消费贴有环境标签的商品,以绿色消费促进绿色生产,从而带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另外,日本政府加大了宣传力度,要求国民从根本上改变观念,不要鄙视垃圾,要把它视为有用资源。在企业方面,由于日本国内资源稀缺性,企业家们早就意识到对能源节约的重要性。在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的口号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以清洁生产为中心,按“循环社会构想”的要求设计企业生产过程,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日本政府督促企业开发高新技术,首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要考虑资源再利用问题,如家电、汽车和大楼在拆毁时各部分怎样直接变为再生资源等。
在社会层面,日本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大力促进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另外,日本推动循环型社会离不开法律强有力的支撑,日本政府构筑多层次法律体系。2000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了《循环型社会形成促进基本法》,这是一部基础法。随后又出台了《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等第二层次的综合法。在涉及具体行业和产品的第三层次立法方面,2001年4月,日本实行《家电循环法》,规定废弃空调、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由厂家负责回收。2002年4月,日本政府又提出了《汽车循环法案》,规定汽车厂商有义务回收废旧汽车,进行资源再利用。同年5月底,日本又实施了《建设循环法》,规定到2005年,建设工地的废弃水泥、沥青、污泥、木材的再利用率要达到100 %。第三层次的立法还包括《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同收法》、《食品同收法》、《绿色采购法令》。
二、山口县的宇部模式
山口县宇部市,是一个长期以来煤炭工业的地方城市,但随着煤炭业的发展,煤炭污染成了很大的公害,严重影响市民的身体健康和城市环境。针对这种状况,市政府从1949年起便开始污染治理工作,市议会设置了“宇部市降煤对策委员会”,开始对各工厂消耗的煤炭质量、数量、锅炉种类、除尘装置有无污染现状进行调查。与此同时,在市内10处测定煤炭沉降量,并及时将污染和危害情沉公之于众。1951年,在全国率先设立了条例为基础的,由“产、官、学、民”组成的“宇部市煤尘对策委员会”。在相互信赖、相互协调、相互协商精神的指导下,全体市民一致行动,积极着手制定实施被称为“宇部模式”的独立的污染防治对策,并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随后在日本全面推广。1997年“宇部模式”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
宇部模式的成功,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对于环境污染问题必须是一个全民参与的过程,群众既是监督者也是治理环境的主体。一方面,群众要树立环保意识,另一方面,群众还要监督企业是否有违规操作行为。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不是靠一个人、一个组织就能治理得好。全民参与,人人为保护环境做贡献,环境治理才能达到长期的效果。
其次,政府与企业的相关协调机制。对于不遵守法律法规的企业,政府一律采取舆论曝光和加大立法惩罚措施,使企业自己加入到维护环保事业当中去。
再次,“宇部模式”拥有一个精干的团队,其成员由“产、官、学、民”组成,应该说这种组成模式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意见,便于民主化和透明化。
日本政府财政政策的支持为了节约资源,减轻环境的负担,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日本政府制订了相关的财政预算,并制定了《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在推进循环型社会中对必要的财政措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日本政府对环保经费的分配是非常细致的。正是因为日本政府对环保经费分配的周全、细致,才确保了环保事业的发展,也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日本绿色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尽管我国在绿色经济的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我国并不能放弃走绿色道路,因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表明,我国别无选择,必须走绿色道路,这也是我国成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绿色经济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适性,因此我国可以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这方面的经验,这样我国在绿色经济的发展中可以少走弯路。而在发达国家中我国最好是借鉴日本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因为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日本和中国一样也是世界工厂,也出现过环境污染和公害问题,但是日本进入工业化后期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成功改善了环境问题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但是因为我国和日本的国情不一样,加上虽然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与日本70年代相似,但是两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适合于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最佳机制也与日本不完全相同。所以我国必须结合目前的国际环境和我国的国情,借鉴日本制定绿色经济政策的经验,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政策。
(一)提高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细分环保经费
日本的财政政策支持及其环保经费分配做得比较好,有力地促进日本绿色经济的发展。当时,日本支持发展绿色经济的技术也不是最先进的,为了鼓励木国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鼓励市民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日本政府采取细分环保经费的财政政策效果较好,日本财政政策措施值得我们借鉴。 (二)改变生活消费模式,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多、城乡差距大,导致了人们对绿色消费意识存在较大偏差。所以,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绿色消费、绿色经济深入人心。在农村,要转变人们原先劈柴生火的生产、生活方式,降绿色的排放量。农村可以采取普及沼气,改变焚烧木碳的习惯。在消费绿色产品方面,鼓励消费者消费贴有绿色标志的商品。
(三)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明确企业社会责任
目前,我国各地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工业园区的占地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我国的工业园区建设可学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模式”。可以按企业间“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的特点,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园区,通过生态工业链,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明确企业社会责任,需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企业的节能减排标准,使企业自己维护环保责任。另外,政府应鼓励企业生产绿色食品,并贴有相应的标志,以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四)提高我国节能减排技术能力
对于一个人口大国,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就是一个大问题。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原始的焚烧、填埋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节能减排既要从源头上做起,又要在实践中可行,则必须发展我国适应绿色经济的技术。在源头上,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进行循环利用。在实践中,节能减排技术必须有效可行、易于推广。
(五)明确责任主体,追究废弃物
日本《循环基本法》明确规定企业在从事生产活动中尽量抑制废弃物的产生,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废弃物能循环利用。同时,该法还明确了公众的责任,公众应该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尽可能使用再生产品,协助分类回收循环资源,抑制产品转变为废弃物。
目前,我国居民、企业对废弃物排放问题是较严重的,其直接后果就是人们生活环境变坏,资源浪费。在我国经济增长的高速期,节能、减排问题尤显突出,我国应该尽快明确废弃物排放责任条款,以降低环境负荷,使废弃物变废为宝。
参考文献:
[1]喻微锋.资源型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研究——以中部地区为例[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04):34-38.
[2]毕永田.循环经济发展的国际借鉴[J].商场现代化,2008,(16):325-326.
[3]苗泽华,高志华.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工业企业生态工程理论研究[J].生态经济,2009,(07):109-113.
[4]赵亚平.循环经济的新理念和实践趋势[J].河南化工,2006,(07):1-3.
[5]邓美玲.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与设计[D].中南大学,2010.
[6]李慧明,王军锋,朱红伟.论循环型社会的内涵和意义[J].中国发展,2005,(02):4-7.
【关键词】绿色经济;经济模式;环境问题;借鉴作用
日本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由点到面的逐步递进过程。日本发展绿色经济的做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全社会参与和科技强有力支撑,实现经济与环保协调发展;二是强有力的法律保障,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大力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构建循环型社会。日本在发展绿色经济的模式方面,有两种比较典型的模式:一种是“宇部模式”,另一种是循环型社会模式。在政府支持方面,财政政策支持起到重要作用。
一、循环型社会模式
日本发展循环型社会模式主要体现在消费者、企业及全社会方面。在消费者方面,提倡绿色消费,鼓励消费者购买和消费贴有环境标签的商品,以绿色消费促进绿色生产,从而带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另外,日本政府加大了宣传力度,要求国民从根本上改变观念,不要鄙视垃圾,要把它视为有用资源。在企业方面,由于日本国内资源稀缺性,企业家们早就意识到对能源节约的重要性。在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的口号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以清洁生产为中心,按“循环社会构想”的要求设计企业生产过程,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日本政府督促企业开发高新技术,首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要考虑资源再利用问题,如家电、汽车和大楼在拆毁时各部分怎样直接变为再生资源等。
在社会层面,日本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大力促进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另外,日本推动循环型社会离不开法律强有力的支撑,日本政府构筑多层次法律体系。2000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了《循环型社会形成促进基本法》,这是一部基础法。随后又出台了《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等第二层次的综合法。在涉及具体行业和产品的第三层次立法方面,2001年4月,日本实行《家电循环法》,规定废弃空调、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由厂家负责回收。2002年4月,日本政府又提出了《汽车循环法案》,规定汽车厂商有义务回收废旧汽车,进行资源再利用。同年5月底,日本又实施了《建设循环法》,规定到2005年,建设工地的废弃水泥、沥青、污泥、木材的再利用率要达到100 %。第三层次的立法还包括《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同收法》、《食品同收法》、《绿色采购法令》。
二、山口县的宇部模式
山口县宇部市,是一个长期以来煤炭工业的地方城市,但随着煤炭业的发展,煤炭污染成了很大的公害,严重影响市民的身体健康和城市环境。针对这种状况,市政府从1949年起便开始污染治理工作,市议会设置了“宇部市降煤对策委员会”,开始对各工厂消耗的煤炭质量、数量、锅炉种类、除尘装置有无污染现状进行调查。与此同时,在市内10处测定煤炭沉降量,并及时将污染和危害情沉公之于众。1951年,在全国率先设立了条例为基础的,由“产、官、学、民”组成的“宇部市煤尘对策委员会”。在相互信赖、相互协调、相互协商精神的指导下,全体市民一致行动,积极着手制定实施被称为“宇部模式”的独立的污染防治对策,并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随后在日本全面推广。1997年“宇部模式”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
宇部模式的成功,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对于环境污染问题必须是一个全民参与的过程,群众既是监督者也是治理环境的主体。一方面,群众要树立环保意识,另一方面,群众还要监督企业是否有违规操作行为。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不是靠一个人、一个组织就能治理得好。全民参与,人人为保护环境做贡献,环境治理才能达到长期的效果。
其次,政府与企业的相关协调机制。对于不遵守法律法规的企业,政府一律采取舆论曝光和加大立法惩罚措施,使企业自己加入到维护环保事业当中去。
再次,“宇部模式”拥有一个精干的团队,其成员由“产、官、学、民”组成,应该说这种组成模式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意见,便于民主化和透明化。
日本政府财政政策的支持为了节约资源,减轻环境的负担,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日本政府制订了相关的财政预算,并制定了《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在推进循环型社会中对必要的财政措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日本政府对环保经费的分配是非常细致的。正是因为日本政府对环保经费分配的周全、细致,才确保了环保事业的发展,也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日本绿色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尽管我国在绿色经济的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我国并不能放弃走绿色道路,因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表明,我国别无选择,必须走绿色道路,这也是我国成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绿色经济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适性,因此我国可以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这方面的经验,这样我国在绿色经济的发展中可以少走弯路。而在发达国家中我国最好是借鉴日本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因为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日本和中国一样也是世界工厂,也出现过环境污染和公害问题,但是日本进入工业化后期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成功改善了环境问题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但是因为我国和日本的国情不一样,加上虽然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与日本70年代相似,但是两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适合于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最佳机制也与日本不完全相同。所以我国必须结合目前的国际环境和我国的国情,借鉴日本制定绿色经济政策的经验,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政策。
(一)提高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细分环保经费
日本的财政政策支持及其环保经费分配做得比较好,有力地促进日本绿色经济的发展。当时,日本支持发展绿色经济的技术也不是最先进的,为了鼓励木国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鼓励市民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日本政府采取细分环保经费的财政政策效果较好,日本财政政策措施值得我们借鉴。 (二)改变生活消费模式,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多、城乡差距大,导致了人们对绿色消费意识存在较大偏差。所以,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绿色消费、绿色经济深入人心。在农村,要转变人们原先劈柴生火的生产、生活方式,降绿色的排放量。农村可以采取普及沼气,改变焚烧木碳的习惯。在消费绿色产品方面,鼓励消费者消费贴有绿色标志的商品。
(三)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明确企业社会责任
目前,我国各地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工业园区的占地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我国的工业园区建设可学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模式”。可以按企业间“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的特点,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园区,通过生态工业链,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明确企业社会责任,需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企业的节能减排标准,使企业自己维护环保责任。另外,政府应鼓励企业生产绿色食品,并贴有相应的标志,以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四)提高我国节能减排技术能力
对于一个人口大国,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就是一个大问题。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原始的焚烧、填埋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节能减排既要从源头上做起,又要在实践中可行,则必须发展我国适应绿色经济的技术。在源头上,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进行循环利用。在实践中,节能减排技术必须有效可行、易于推广。
(五)明确责任主体,追究废弃物
日本《循环基本法》明确规定企业在从事生产活动中尽量抑制废弃物的产生,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废弃物能循环利用。同时,该法还明确了公众的责任,公众应该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尽可能使用再生产品,协助分类回收循环资源,抑制产品转变为废弃物。
目前,我国居民、企业对废弃物排放问题是较严重的,其直接后果就是人们生活环境变坏,资源浪费。在我国经济增长的高速期,节能、减排问题尤显突出,我国应该尽快明确废弃物排放责任条款,以降低环境负荷,使废弃物变废为宝。
参考文献:
[1]喻微锋.资源型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研究——以中部地区为例[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04):34-38.
[2]毕永田.循环经济发展的国际借鉴[J].商场现代化,2008,(16):325-326.
[3]苗泽华,高志华.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工业企业生态工程理论研究[J].生态经济,2009,(07):109-113.
[4]赵亚平.循环经济的新理念和实践趋势[J].河南化工,2006,(07):1-3.
[5]邓美玲.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与设计[D].中南大学,2010.
[6]李慧明,王军锋,朱红伟.论循环型社会的内涵和意义[J].中国发展,2005,(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