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观测系统及其工程布设

来源 :科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ip8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底观测系统的建设标志着海洋开发和研究的新阶段。利用观测平台可实现全天候长期、连续的观测,为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类生存的地球,揭开浩瀚的海洋下蕴藏的秘密提供基础。欧美的海底观测已经有十多年历史,最先的观测站是在近海设立,然后才推向远洋。例如,美国新泽西州1996年建成的"LEO-15"生态海底观测站,缆长仅10公里、水深15米,头十年就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目前已建成的最大海底观测网,是加拿大于2009年12月8日正式启用的"海王星"(Neptune)观测网。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海洋科技的
其他文献
[本刊讯]同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研究人员合作发现.小分子化合物有利于提高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eu)的诱导效率。2012年10月9日,Cef2Research在线发
最近,清华大学物理系薛其坤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马旭村研究组合作.在SrTiO3衬底上成功生长出FeSe薄膜.并在单层FeSe薄膜中发现可能存在接近液氮温度(77开)的超导转变迹
据美国BiochemicalPharmacology.2012,84(4):468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俞强课题组近来对牛蒡子苷元的抗肿瘤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在葡萄糖缺乏条件下,
时钟电池的正常供电是保证停电状况下电能表准确计时的基础,电池欠压将会导致时钟超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电池欠压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突出体现电池欠压的带来的影
六十八年前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CP-1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建成。芝加哥市政厅将这一历史性成就定为芝加哥的一座里程碑。并在芝加哥大学门口树碑纪念,碑文为:“物理学家恩里科&#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