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是生态环境管理的“耳目”与“哨兵”。环境监测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技术工作。面对日益繁重的环境监测工作形势,虽然第三方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正逐渐兴起,但体制内的环境监测机构所承担的政府指令性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一、环境监测机构现状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环境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的环境监测机构,目前主要承担着十一项政府指令性环境监测任务。一是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二是城市内河(含黑臭水体)及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监测工作;三是辖区内重点排污企业开展季度监督性监测、在线比对、有效性审核工作;四是市级环境监测机构承担核技术利用单位年度检查、发证及涉核项目审批工作;五是市级环境监测机构承担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网采测分离监测和国考地表水监测断面采测分离同步监测工作;六是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七是统筹调度环境统计工作;八是协助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工作;九是组织水功能区监测;十是组织万人千吨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十一是组织开展环境应急监测。
环境监测机构经过多年发展,监测能力和水平有很大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环境监测能力与工作任务已不相匹配。人员缺ロ巨大,人少事多成为制约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刚性矛盾。环境监测机构人员被借用到其他科室,是普遍现象。部分环境监测机构因人员、实验用房、仪器等不足,至今未能通过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标准化达标验收。
(二)环境监测经费预算已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开展监测分析,会产生仪器设备采购及故障报修、标准物质、试剂、玻璃器皿、检定等费用支出。经费预算过低,有些现场监测设备与实验室仪器得不到及时更新维护,没有资金采购高纯度制水机,没有设备开展工业企业排放的颗粒物监测等,无法保障环境监测工作正常开展。
(三)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已影响环境安全的保障。因工作经费制约,很多环境监测机构存在便携式多功能水质检测仪与便携式多种气体分析仪的传感器过期情况,得不到更新。没有防护服、辐射防护铅衣和防护装备。应急监测仅是尽快赶赴现场采样、尽快送实验室分析。距应急监测要求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开展检查、第一时间出具报告的标准差距巨大。一旦发生一些规模较大、复杂的环境污染,现在的装备水平与环境监测难以为安全处置提供有效保障。
二、面临形势
(一)环境质量考核目标,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三五”期间,环保工作考核内容是环境质量的改善,结果以具体的“气、水、土”环境监测数据和报告来支撑,用监测数据说话成为衡量环保工作绩效的唯一依据,这意味着现在环境监测机构的工作量在“十二五”期间的基础上翻了几番。
(二)环境质量监测事权的上收,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自2016年10月起,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和国控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全部上收至生态环境部,由第三方开展运行维护。这需要环境监测机构工作人员要具备比以往更强烈的责任心、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高的业务水平,来全方位的对自动监测数据进行监控,确保自动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反映环境质量。
(三)大部制改革,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河长制”、入河排污口、农村环境质量、地表水水功能区、城市内河整治等由原来水务、农委、国土、住建等部门牵头主导,转变为环境部门主导并实施考核等一系列工作,要求环境监测机构开展新的专项监测,以大量的监测数据提供技术支撑。
(四)妥善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对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环境突发事件进入高发时期,必然要求环境监测机构具备强大的应急监测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性环境事件,就能开展环境应急监测,以及时、准确、有效的环境应急监测数据及应急分析报告判断污染状况、趋势,提出合理的处置方法和措施,为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五)准确把握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目标要求,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017年5月中央深改组《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作出全面部署,明确到2020年,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要实现“全面”,就要做到三个“全”:点位全、指标全、功能全,充分运用互聯网、大数据、卫星遥感、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实现从传统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转变。准确把握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需要大量的监测人员来从事大量的工作。
三、有关对策
现阶段和今后,环境监测工作将面临极大挑战。为充分发挥环境监测服务环境管理、服务政府决策、服务社会公众的作用,现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大经费投入,加快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增加对环境监测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把环境监测投入纳入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二是制定计划,分年度、分步骤填平补齐监测仪器设备,改善实验室条件。要增加水质快速监测仪器、现场应急监测和应急处置相关仪器设备等。三是加强与上级生态部门部门的联系沟通,争取项目支持。将监测仪器设备的采购,纳入政府补助资金项目计划,切实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
(二)加强统筹规划,拓展环境监测范围。加快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拓展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监测项目,逐步把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纳入环境监测范围。统筹设置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要素监测的立体化监测网络。
(三)强化业务培训,提高监测队伍人员素质。通过监测大比武、培训、以会代训、以老带新、上派、下挂等方式,加强环境监测人员培训和培养力度,不断提升环境监测人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推动环境监测队伍整体能力建设。
(四)增加机构编制,增强环境监测机构实力。充分考虑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缺口大的问题,增加环境监测机构编制。同时,环境监测机构外借出去的人员要逐步回归监测岗位,以满足环境监测工作需要。
参考文献:
[1]《湖南环保》2018年12月7日 衡阳市县级环境监测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
陈满香(1980年3月),女,籍贯:安徽省郎溪县职称和学历:中级经济师,省委党校研究生研究方向或专业:环保/人力资源管理。
一、环境监测机构现状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环境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的环境监测机构,目前主要承担着十一项政府指令性环境监测任务。一是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二是城市内河(含黑臭水体)及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监测工作;三是辖区内重点排污企业开展季度监督性监测、在线比对、有效性审核工作;四是市级环境监测机构承担核技术利用单位年度检查、发证及涉核项目审批工作;五是市级环境监测机构承担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网采测分离监测和国考地表水监测断面采测分离同步监测工作;六是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七是统筹调度环境统计工作;八是协助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工作;九是组织水功能区监测;十是组织万人千吨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十一是组织开展环境应急监测。
环境监测机构经过多年发展,监测能力和水平有很大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环境监测能力与工作任务已不相匹配。人员缺ロ巨大,人少事多成为制约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刚性矛盾。环境监测机构人员被借用到其他科室,是普遍现象。部分环境监测机构因人员、实验用房、仪器等不足,至今未能通过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标准化达标验收。
(二)环境监测经费预算已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开展监测分析,会产生仪器设备采购及故障报修、标准物质、试剂、玻璃器皿、检定等费用支出。经费预算过低,有些现场监测设备与实验室仪器得不到及时更新维护,没有资金采购高纯度制水机,没有设备开展工业企业排放的颗粒物监测等,无法保障环境监测工作正常开展。
(三)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已影响环境安全的保障。因工作经费制约,很多环境监测机构存在便携式多功能水质检测仪与便携式多种气体分析仪的传感器过期情况,得不到更新。没有防护服、辐射防护铅衣和防护装备。应急监测仅是尽快赶赴现场采样、尽快送实验室分析。距应急监测要求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开展检查、第一时间出具报告的标准差距巨大。一旦发生一些规模较大、复杂的环境污染,现在的装备水平与环境监测难以为安全处置提供有效保障。
二、面临形势
(一)环境质量考核目标,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三五”期间,环保工作考核内容是环境质量的改善,结果以具体的“气、水、土”环境监测数据和报告来支撑,用监测数据说话成为衡量环保工作绩效的唯一依据,这意味着现在环境监测机构的工作量在“十二五”期间的基础上翻了几番。
(二)环境质量监测事权的上收,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自2016年10月起,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和国控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全部上收至生态环境部,由第三方开展运行维护。这需要环境监测机构工作人员要具备比以往更强烈的责任心、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高的业务水平,来全方位的对自动监测数据进行监控,确保自动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反映环境质量。
(三)大部制改革,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河长制”、入河排污口、农村环境质量、地表水水功能区、城市内河整治等由原来水务、农委、国土、住建等部门牵头主导,转变为环境部门主导并实施考核等一系列工作,要求环境监测机构开展新的专项监测,以大量的监测数据提供技术支撑。
(四)妥善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对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环境突发事件进入高发时期,必然要求环境监测机构具备强大的应急监测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性环境事件,就能开展环境应急监测,以及时、准确、有效的环境应急监测数据及应急分析报告判断污染状况、趋势,提出合理的处置方法和措施,为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五)准确把握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目标要求,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017年5月中央深改组《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作出全面部署,明确到2020年,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要实现“全面”,就要做到三个“全”:点位全、指标全、功能全,充分运用互聯网、大数据、卫星遥感、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实现从传统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转变。准确把握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需要大量的监测人员来从事大量的工作。
三、有关对策
现阶段和今后,环境监测工作将面临极大挑战。为充分发挥环境监测服务环境管理、服务政府决策、服务社会公众的作用,现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大经费投入,加快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增加对环境监测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把环境监测投入纳入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二是制定计划,分年度、分步骤填平补齐监测仪器设备,改善实验室条件。要增加水质快速监测仪器、现场应急监测和应急处置相关仪器设备等。三是加强与上级生态部门部门的联系沟通,争取项目支持。将监测仪器设备的采购,纳入政府补助资金项目计划,切实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
(二)加强统筹规划,拓展环境监测范围。加快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拓展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监测项目,逐步把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纳入环境监测范围。统筹设置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要素监测的立体化监测网络。
(三)强化业务培训,提高监测队伍人员素质。通过监测大比武、培训、以会代训、以老带新、上派、下挂等方式,加强环境监测人员培训和培养力度,不断提升环境监测人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推动环境监测队伍整体能力建设。
(四)增加机构编制,增强环境监测机构实力。充分考虑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缺口大的问题,增加环境监测机构编制。同时,环境监测机构外借出去的人员要逐步回归监测岗位,以满足环境监测工作需要。
参考文献:
[1]《湖南环保》2018年12月7日 衡阳市县级环境监测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
陈满香(1980年3月),女,籍贯:安徽省郎溪县职称和学历:中级经济师,省委党校研究生研究方向或专业:环保/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