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协同理论也称“协同学”或“协和学”,其核心理念是“协同导致有序”。高校教育不仅注重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还需要学生具备解决问题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这就要求高校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开展育人工作,从而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协同发展。
关键词:协同育人;专业教师;辅导员
一、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也称“协同学”或“协和学”,是由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于上世纪7 0年代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核心理念是“协同导致有序”。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其中也包括通常的社会现象,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作用,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等”。[1]协同论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由许多系统组织起来的一个统一整体,若能通过外界物质、信息、能量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子系统具有协同合作的能力,那么整个系统功能便可发挥出最大化的效用。
高校的协同教育是指两个或两个主体之间为了实现各自目标,通过开展合作,互相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共同达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高校教育不仅注重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还需要学生具备解决问题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从协同理论产生后,为其他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并在相关领域运用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近年来,我国部分学者开始运用协同理论进行跨学科研究,并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果。目前,学界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对高校运用协同理论进行探讨:
(一)将协同理论运用于学校与企业的产教融合研究
近几年,许多本科院校逐渐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要求本科院校“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韦杰、詹小颖等学者从协同育人视角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出发,探讨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新思路,提出“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协同育人模式需实现三个转变,探索项目需求、平台互助、战略联盟三种协同育人形式,构建协同育人的动力机制、沟通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及绩效评价机制”。[2]其次,曾小飚、王昶等学者结合校本特色专业,从地方本科院校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符合本校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二)将协同理论运用于高等学校辅导员及思想政治课教师合作开展大学生教育研究
关于辅导员与思想政治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探讨,学界主要从育人机制、合作策略等方面展开讨论。李春华提出:“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高校两支主要的教育力量,他们之间的协调配合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校育人工作的效果,因此高校应创设协同育人环境,有效促进两者相互配合、有效合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3]于婷婷则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内部资源单一,难以继续教研及教学创新,要将思想教育贯穿到各学科教学中,实现协同育人。
(三)将协同理论运用于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合作育人研究
关于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如张伟闯从管理体制、育人理念、育人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出发,提出了构建“教学+学工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路径”。金慧玲等人在分析了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之后,针对性地提出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对策。
综上所述,学界目前以协同理论为指导对高校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不够深入。国家教育部门在各类文件中要求高校大力推进各岗位教师协同育人,全员育人的理念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成为共识。但落实到具体实施的策略与机制,则无论从理论到实践都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协同育人理念来加强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方面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三、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协同
当前,为了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许多高校推出了专业教师加辅导员的班导师工作机制,并对专业教师及辅导员各自及工作职能做出明确要求,但在协同育人机制上却没有明确的协同育人培养方案。高校教师和辅导员互相游离,现实中,高校为了遵循专业化和分工原则,学校设有不同职能部门,专业教师归属于教学管理机构---教务处,辅导员归属于学生管理机构---学生处。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各司其职、互相游离,专业教师忙于个人教学和科研而忽略了育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自己的教学及科研;辅导员只抓思想和行为而不顾学生学业发展。辅导员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理念、日常生活、心理健康还要忙于专业或学院的事务性工作,最后导致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缺少沟通和交流,缺少教育上的团结和配合,甚至出现教育口径不一致的现象,学生培养出现割裂局面,这种局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培养和发展。
(二)育人平台不协同
专业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主,主要涉及专业课教学及指导,而辅导员工作主要涉及学生活动、班会、社会实践等,这样就导致二者很难融合,导致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
四、解决途径
(一)明确划分权责,加强沟通,提升合作意识
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在协同育人工作中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专业教师在专业性及学历方面较辅导员有一定优势,而辅导员对学生了解比较深入。在协同育人中,专业教师应从思想上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将思想教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积极参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平时的教学中,将育人摆在首位,充分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輔导员可从专业教师角度出发,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知识。
其次,专业教师应加强与辅导员之间的联系,与辅导员协同开展工作,就学生问题双方可开展定期讨论及交流,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思想动态了然于心,从而实现全员育人,全面育人。 (二)创设协同育人环境
高校要实现协同育人,要加强对辅导员及专业教师的资源整合,打破各部门之间隔离式的工作体系,将各部门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联动作用,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其次,学校应积极构建协同育人平台,营造协同育人的氛围,使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学生工作在围绕教学展开的同时,教学工作也可服务于学生的思想教育。
(三)制定绩效考核方案
目前,高校对专业教师的考核主要依据教师的科研及学生评教,学校需制定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考核机制。对于专业教师的考核,不仅仅从科研、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还需将专业教师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与教师的考核挂钩,从而提高专业教师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例如:学校可将专业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量进行规定及核算,并作出相关奖励制度。
如果在高校中既有辅导员保障着学生日常工作顺利推进,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准确及时与学生沟通,又有专业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两者协同合作,这样既能扬长避短,找到工作中的结合点,也更容易从学生的专业认知因素和结构方面的调整来转变学生的认知角度,从而更加有效的开展育人工作,从而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 [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韦杰,黄英姿.基于协同育人视角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J].教育教学论坛,2018(6):203-205.
[3].詹小颖.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协同育人模式刍议 [J].高教论坛,2018(2):42-44.
[4].曾小飚.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以百色学院亚热带农业产业专业群为例 [J].农产品加工,2018(4):91-96.
[5].王昶,袁军平.基于协同育人视角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为例 [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5(3):50-54.
[6].李春华.高校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 [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10):125-127.
[7].于婷婷.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J].改革与开放,2018(2):123-124.
[8].张伟闯.“教学+学工”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J].新校园,2017(11):19-20.
[9].金慧玲.浅析本科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教育机制的建立 [J].科技風,2017(11):19-20.
(作者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协同育人;专业教师;辅导员
一、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也称“协同学”或“协和学”,是由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于上世纪7 0年代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核心理念是“协同导致有序”。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其中也包括通常的社会现象,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作用,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等”。[1]协同论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由许多系统组织起来的一个统一整体,若能通过外界物质、信息、能量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子系统具有协同合作的能力,那么整个系统功能便可发挥出最大化的效用。
高校的协同教育是指两个或两个主体之间为了实现各自目标,通过开展合作,互相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共同达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高校教育不仅注重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还需要学生具备解决问题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从协同理论产生后,为其他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并在相关领域运用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近年来,我国部分学者开始运用协同理论进行跨学科研究,并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果。目前,学界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对高校运用协同理论进行探讨:
(一)将协同理论运用于学校与企业的产教融合研究
近几年,许多本科院校逐渐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要求本科院校“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韦杰、詹小颖等学者从协同育人视角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出发,探讨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新思路,提出“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协同育人模式需实现三个转变,探索项目需求、平台互助、战略联盟三种协同育人形式,构建协同育人的动力机制、沟通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及绩效评价机制”。[2]其次,曾小飚、王昶等学者结合校本特色专业,从地方本科院校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符合本校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二)将协同理论运用于高等学校辅导员及思想政治课教师合作开展大学生教育研究
关于辅导员与思想政治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探讨,学界主要从育人机制、合作策略等方面展开讨论。李春华提出:“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高校两支主要的教育力量,他们之间的协调配合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校育人工作的效果,因此高校应创设协同育人环境,有效促进两者相互配合、有效合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3]于婷婷则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内部资源单一,难以继续教研及教学创新,要将思想教育贯穿到各学科教学中,实现协同育人。
(三)将协同理论运用于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合作育人研究
关于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如张伟闯从管理体制、育人理念、育人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出发,提出了构建“教学+学工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路径”。金慧玲等人在分析了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之后,针对性地提出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对策。
综上所述,学界目前以协同理论为指导对高校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不够深入。国家教育部门在各类文件中要求高校大力推进各岗位教师协同育人,全员育人的理念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成为共识。但落实到具体实施的策略与机制,则无论从理论到实践都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协同育人理念来加强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方面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三、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协同
当前,为了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许多高校推出了专业教师加辅导员的班导师工作机制,并对专业教师及辅导员各自及工作职能做出明确要求,但在协同育人机制上却没有明确的协同育人培养方案。高校教师和辅导员互相游离,现实中,高校为了遵循专业化和分工原则,学校设有不同职能部门,专业教师归属于教学管理机构---教务处,辅导员归属于学生管理机构---学生处。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各司其职、互相游离,专业教师忙于个人教学和科研而忽略了育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自己的教学及科研;辅导员只抓思想和行为而不顾学生学业发展。辅导员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理念、日常生活、心理健康还要忙于专业或学院的事务性工作,最后导致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缺少沟通和交流,缺少教育上的团结和配合,甚至出现教育口径不一致的现象,学生培养出现割裂局面,这种局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培养和发展。
(二)育人平台不协同
专业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主,主要涉及专业课教学及指导,而辅导员工作主要涉及学生活动、班会、社会实践等,这样就导致二者很难融合,导致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
四、解决途径
(一)明确划分权责,加强沟通,提升合作意识
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在协同育人工作中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专业教师在专业性及学历方面较辅导员有一定优势,而辅导员对学生了解比较深入。在协同育人中,专业教师应从思想上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将思想教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积极参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平时的教学中,将育人摆在首位,充分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輔导员可从专业教师角度出发,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知识。
其次,专业教师应加强与辅导员之间的联系,与辅导员协同开展工作,就学生问题双方可开展定期讨论及交流,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思想动态了然于心,从而实现全员育人,全面育人。 (二)创设协同育人环境
高校要实现协同育人,要加强对辅导员及专业教师的资源整合,打破各部门之间隔离式的工作体系,将各部门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联动作用,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其次,学校应积极构建协同育人平台,营造协同育人的氛围,使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学生工作在围绕教学展开的同时,教学工作也可服务于学生的思想教育。
(三)制定绩效考核方案
目前,高校对专业教师的考核主要依据教师的科研及学生评教,学校需制定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考核机制。对于专业教师的考核,不仅仅从科研、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还需将专业教师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与教师的考核挂钩,从而提高专业教师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例如:学校可将专业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量进行规定及核算,并作出相关奖励制度。
如果在高校中既有辅导员保障着学生日常工作顺利推进,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准确及时与学生沟通,又有专业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两者协同合作,这样既能扬长避短,找到工作中的结合点,也更容易从学生的专业认知因素和结构方面的调整来转变学生的认知角度,从而更加有效的开展育人工作,从而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 [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韦杰,黄英姿.基于协同育人视角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J].教育教学论坛,2018(6):203-205.
[3].詹小颖.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协同育人模式刍议 [J].高教论坛,2018(2):42-44.
[4].曾小飚.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以百色学院亚热带农业产业专业群为例 [J].农产品加工,2018(4):91-96.
[5].王昶,袁军平.基于协同育人视角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为例 [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5(3):50-54.
[6].李春华.高校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 [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10):125-127.
[7].于婷婷.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J].改革与开放,2018(2):123-124.
[8].张伟闯.“教学+学工”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J].新校园,2017(11):19-20.
[9].金慧玲.浅析本科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教育机制的建立 [J].科技風,2017(11):19-20.
(作者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