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求的人才,教育系统正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语文教师应该在探索符合母语教育特点的教学策略方面贡献新的智慧。
关键词:初中阶段;进行;语文;教学改革
语文学科贯穿学生的学习生涯,语文的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语文的人文性,有利于全面实现语文教育功能,它意味着学习语文,应在广泛吸收人类文化营养,培养理性精神,受到人文关怀的同时,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能力。语文教育具有实践性特点,应该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以下是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改革学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语文应该具有人文性
肯定语文的人文性符合語文课程的实际。语文本身是一种文化;作为课程主要资源的教科书以文选方式呈现,选文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式反映人类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而不是直接单纯地展示“工具”。只讲工具性或把工具性强调过了头都与课程实际不符。更重要的是,确认语文的人文性,有利于全面实现语文教育功能,它意味着学习语文,应在广泛吸收人类文化营养,培养理性精神,受到人文关怀的同时,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能力。一般说来,工具性是就语文的形式而言,人文性则就语文的内容而言;工具性告诉我们“是什么”,人文性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前者是逻辑判断,后者是价值判断。两者经过矛盾运动,达到和谐统一,积淀在人的意识里,才可望造就“立体”的人,高素质的人。过去片面强调工具性,在教学实践中的最大流弊是与应试教育、标准化考试相结合,派生出大量枯燥、繁琐、重复、费时费力而效果不佳的机械训练,学习行为也具有“工具”的某些特征,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天长日久,确实产生了铸造“平面人”的趋势。
二、在语文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极为重要,它可以涵盖识字写字、听、说、读、写诸方面,是严格意义上的“工具”的准确内涵,也是长期以来语文学界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结晶,是语文教学的直接目标,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语言积累和语感能力是语文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但在应试教育风气中,这些内容因为只盯着考试题上的显性目标被片面化、简单化,从而导致严重失落。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问题尤为严重。过去语文教学讲究两点,一是知识点,一是能力点。知识点即语、修、逻、文知识,字、词、句、篇常识,听、说、读、写常识,能力点指听、说、读、写中的各项能力。1992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将此“两点”分解为68条,执行起来简便易操作。但是,多年的课堂教学状况告诉我们,知识点有“知”无“识”,只需要接受,不需要思考;能力部分该思考问题了吧,可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只能屈从现成的、唯一的结论,写作则让学生写模式化的应考作文,不能也不准独立思考。语文教学缺少人文关怀,不留余地,不给机会,不讲方法,事实上呈现一种“零思考”状态,没有思维的积极性,没有知新求异的快感,怎么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怎么能指望多数学生喜欢语文课,怎么能让我们感到教语文不痛苦。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三、教师要能够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界说,语文教育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人文性(文化性)是语文性质的一元,而相对自然而言的“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学生接触到的语文都是文化,都会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化内容的包容性和广阔性,必然导致文化接受的多向和多元特点。因此,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被重视、不受关注,甚至不被允许。不管什么问题,都求明确而唯一答案。这样的教学思维,即使答案是正确的,也不利于培养求真、求实和创新精神,的确没有“正确掌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教育具有实践性特点,应该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多进行有效的写作实践,仍然是语文实践的重要内容。但作为母语课程,语文实践不能限于书本,应该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实践机会。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四、引导学生改变语文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实际上是改变一种习惯,是学习领域的移风易俗,需要相当长的实践过程。而且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更替,从本质上看,它的目的在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因此,改变语文学习方式也要从转变教育理念做起。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把语文学习变成学生的成长需求。要把语文教学过程变成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学语文的能力。要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益。要创造环境氛围,让学生亲自体验,鼓励学生对文章的自我解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个性化的表达。要逐渐养成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这次课改开辟的新的学习领域,能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创新精神,是改变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有待师生一起用创造性的劳动来共同构建。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注意挖掘语文学科特点,并能够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引导学生改变语文的学习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初中阶段;进行;语文;教学改革
语文学科贯穿学生的学习生涯,语文的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语文的人文性,有利于全面实现语文教育功能,它意味着学习语文,应在广泛吸收人类文化营养,培养理性精神,受到人文关怀的同时,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能力。语文教育具有实践性特点,应该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以下是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改革学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语文应该具有人文性
肯定语文的人文性符合語文课程的实际。语文本身是一种文化;作为课程主要资源的教科书以文选方式呈现,选文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式反映人类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而不是直接单纯地展示“工具”。只讲工具性或把工具性强调过了头都与课程实际不符。更重要的是,确认语文的人文性,有利于全面实现语文教育功能,它意味着学习语文,应在广泛吸收人类文化营养,培养理性精神,受到人文关怀的同时,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能力。一般说来,工具性是就语文的形式而言,人文性则就语文的内容而言;工具性告诉我们“是什么”,人文性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前者是逻辑判断,后者是价值判断。两者经过矛盾运动,达到和谐统一,积淀在人的意识里,才可望造就“立体”的人,高素质的人。过去片面强调工具性,在教学实践中的最大流弊是与应试教育、标准化考试相结合,派生出大量枯燥、繁琐、重复、费时费力而效果不佳的机械训练,学习行为也具有“工具”的某些特征,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天长日久,确实产生了铸造“平面人”的趋势。
二、在语文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极为重要,它可以涵盖识字写字、听、说、读、写诸方面,是严格意义上的“工具”的准确内涵,也是长期以来语文学界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结晶,是语文教学的直接目标,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语言积累和语感能力是语文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但在应试教育风气中,这些内容因为只盯着考试题上的显性目标被片面化、简单化,从而导致严重失落。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问题尤为严重。过去语文教学讲究两点,一是知识点,一是能力点。知识点即语、修、逻、文知识,字、词、句、篇常识,听、说、读、写常识,能力点指听、说、读、写中的各项能力。1992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将此“两点”分解为68条,执行起来简便易操作。但是,多年的课堂教学状况告诉我们,知识点有“知”无“识”,只需要接受,不需要思考;能力部分该思考问题了吧,可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只能屈从现成的、唯一的结论,写作则让学生写模式化的应考作文,不能也不准独立思考。语文教学缺少人文关怀,不留余地,不给机会,不讲方法,事实上呈现一种“零思考”状态,没有思维的积极性,没有知新求异的快感,怎么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怎么能指望多数学生喜欢语文课,怎么能让我们感到教语文不痛苦。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三、教师要能够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界说,语文教育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人文性(文化性)是语文性质的一元,而相对自然而言的“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学生接触到的语文都是文化,都会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化内容的包容性和广阔性,必然导致文化接受的多向和多元特点。因此,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被重视、不受关注,甚至不被允许。不管什么问题,都求明确而唯一答案。这样的教学思维,即使答案是正确的,也不利于培养求真、求实和创新精神,的确没有“正确掌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教育具有实践性特点,应该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多进行有效的写作实践,仍然是语文实践的重要内容。但作为母语课程,语文实践不能限于书本,应该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实践机会。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四、引导学生改变语文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实际上是改变一种习惯,是学习领域的移风易俗,需要相当长的实践过程。而且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更替,从本质上看,它的目的在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因此,改变语文学习方式也要从转变教育理念做起。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把语文学习变成学生的成长需求。要把语文教学过程变成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学语文的能力。要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益。要创造环境氛围,让学生亲自体验,鼓励学生对文章的自我解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个性化的表达。要逐渐养成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这次课改开辟的新的学习领域,能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创新精神,是改变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有待师生一起用创造性的劳动来共同构建。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注意挖掘语文学科特点,并能够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引导学生改变语文的学习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