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月秋深,潦水消尽,高木苍瘦,人间陡然静寂了。正是听虫的好时节。
“喓喓、喓喓”一声声,声声入了心。书房内,也不知那只蟋蟀来自哪儿,藏在哪儿,像一个从聊斋里飘入我房间的女子,吹一管寒箫,音凉如水。其实,不必寻它,只需年年此时静坐下来,等它——听这好声音,养一心喧嚣后的静寂。
当然,这只秋虫,不仅仅属于我,它属于很多善于听心的人。也许,它是《诗经》中的那只蟋蟀,一不小心,在这十月的深夜入了我床下。它又像是白居易西窗下养着的那只,也像余光中从台北放归到内陆某个庭院中的那只。不管是谁遗落在我房间的好虫子,今晚都只是为我而鸣,啼叫在我的心窝里。
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喜闻此声。清代张潮是听声高手,他在《幽梦影》中说过这样令人动容的话:“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只不过,很多所谓文明人者,根本不懂那些灵性的昆虫。那些无师自通的乐手,无论独鸣,还是合唱,都是浑然天成,永葆激情。有的如猿鸣虎啸,有的似莺歌燕语,有的像恋人低喃……唱着生命里妙不可言的歌谣。不知红尘里疲于钻营算计的人,是否听见,那只秋虫也曾在他房外,轻轻叩过窗门?那时,月色洒满窗棂。
想懂一个人,最好是读他的文字;想抚摸内心,最好是听秋虫声。古时,深宫里的妃嫔,都喜闭蟋蟀于笼中,置于枕畔,夜听虫声。不知那些芳華女子,听的是红颜渐老的凄凉之声,还是听故乡模糊的犬吠声,抑或是听空闺豢养的悲苦之声。不管如何,总算有个声音陪伴长夜的孤独了。
窗外秋雨潇潇。我书房里的那只蟋蟀,鸣声不止,而世界却如此安静。我很庆幸,她不嫌弃我这满身俗气的人与之为伴。敛声静气,聆听这深夜此起彼伏的冬不拉,我瞬间碎裂成草原成片的牧草,在星光与夜露之下,无比的静谧。这时,便开始与内心独语、对话:为稻粱谋,脚步要慢,慢下来,才知生活的所以然,才看清周遭的真实模样;做真实的自己,葆有童心,热爱一切日子;远奸邪者,去忘义者,疏妒贤者,离不知感恩者;尽量不要把生活过成一潭死水,给自己一个姿态,或喜或悲,都是一种美学;每天拥抱一次孩子,每天和亲人聊一会儿天;在心里装一帧油画,择那繁华落尽时,静静欣赏它的每一笔淡然……不知那喓喓秋虫,是否和我听它一样,在倾听我内心的回声。
我不知道,在这当儿,还有多少人也在听虫。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容下秋虫的,也并非每个人都愿聆听虫声的。因为,人间早没了旧时温一壶赏月的清闲了。在我们文明发达的城市中,有各种对付虫子的手段,夜晚多只剩麻将声和笛鸣声了。我相信,还有一些地方,那些蟋蟀、金蛉子、油葫芦等正在秋夜里陆续登场,“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里”……
听虫,听到茶冷。窗外的夜风滑进书房内,掀动书声。我起身兑水,那虫鸣声便戛然而止;我便又轻轻坐回去,俄而,那“唧唧、喓喓”的声音又不知从哪儿袅袅盈盈地响起来了。在这呆板、严肃、小心翼翼的生活中,这只乖巧的秋虫,适时地给我卖个关子,开个玩笑,好不惬意,好不爽心。
深秋十月,在我的书房内:夜安宁,寒声碎,人骨立。
“喓喓、喓喓”一声声,声声入了心。书房内,也不知那只蟋蟀来自哪儿,藏在哪儿,像一个从聊斋里飘入我房间的女子,吹一管寒箫,音凉如水。其实,不必寻它,只需年年此时静坐下来,等它——听这好声音,养一心喧嚣后的静寂。
当然,这只秋虫,不仅仅属于我,它属于很多善于听心的人。也许,它是《诗经》中的那只蟋蟀,一不小心,在这十月的深夜入了我床下。它又像是白居易西窗下养着的那只,也像余光中从台北放归到内陆某个庭院中的那只。不管是谁遗落在我房间的好虫子,今晚都只是为我而鸣,啼叫在我的心窝里。
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喜闻此声。清代张潮是听声高手,他在《幽梦影》中说过这样令人动容的话:“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只不过,很多所谓文明人者,根本不懂那些灵性的昆虫。那些无师自通的乐手,无论独鸣,还是合唱,都是浑然天成,永葆激情。有的如猿鸣虎啸,有的似莺歌燕语,有的像恋人低喃……唱着生命里妙不可言的歌谣。不知红尘里疲于钻营算计的人,是否听见,那只秋虫也曾在他房外,轻轻叩过窗门?那时,月色洒满窗棂。
想懂一个人,最好是读他的文字;想抚摸内心,最好是听秋虫声。古时,深宫里的妃嫔,都喜闭蟋蟀于笼中,置于枕畔,夜听虫声。不知那些芳華女子,听的是红颜渐老的凄凉之声,还是听故乡模糊的犬吠声,抑或是听空闺豢养的悲苦之声。不管如何,总算有个声音陪伴长夜的孤独了。
窗外秋雨潇潇。我书房里的那只蟋蟀,鸣声不止,而世界却如此安静。我很庆幸,她不嫌弃我这满身俗气的人与之为伴。敛声静气,聆听这深夜此起彼伏的冬不拉,我瞬间碎裂成草原成片的牧草,在星光与夜露之下,无比的静谧。这时,便开始与内心独语、对话:为稻粱谋,脚步要慢,慢下来,才知生活的所以然,才看清周遭的真实模样;做真实的自己,葆有童心,热爱一切日子;远奸邪者,去忘义者,疏妒贤者,离不知感恩者;尽量不要把生活过成一潭死水,给自己一个姿态,或喜或悲,都是一种美学;每天拥抱一次孩子,每天和亲人聊一会儿天;在心里装一帧油画,择那繁华落尽时,静静欣赏它的每一笔淡然……不知那喓喓秋虫,是否和我听它一样,在倾听我内心的回声。
我不知道,在这当儿,还有多少人也在听虫。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容下秋虫的,也并非每个人都愿聆听虫声的。因为,人间早没了旧时温一壶赏月的清闲了。在我们文明发达的城市中,有各种对付虫子的手段,夜晚多只剩麻将声和笛鸣声了。我相信,还有一些地方,那些蟋蟀、金蛉子、油葫芦等正在秋夜里陆续登场,“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里”……
听虫,听到茶冷。窗外的夜风滑进书房内,掀动书声。我起身兑水,那虫鸣声便戛然而止;我便又轻轻坐回去,俄而,那“唧唧、喓喓”的声音又不知从哪儿袅袅盈盈地响起来了。在这呆板、严肃、小心翼翼的生活中,这只乖巧的秋虫,适时地给我卖个关子,开个玩笑,好不惬意,好不爽心。
深秋十月,在我的书房内:夜安宁,寒声碎,人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