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网络教学平台”的盖头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aig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借用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对高校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重新构架课程框架,充分利用平台的教学功能辅助我的《有机化学》教学工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 功能应用 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81-01
  随着网络的社会化,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借助网络随时随地学习,这种改变不断冲击着传统教学。迫使一线教师不断摸索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我是2007年开始学习使用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对高校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来辅助我的《有机化学》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不用不知,用后深感它的出现使我的传统教学改变了模样,我从新设计了课程结构框架,充分发掘和使用平台所具备的各项功能辅助课堂教学,现总结如下。
  一、调整课程框架
  在原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增加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辅助教学,组建了“教学网站”和“教学展示网站”,充分发挥它们的在线功能,引导学生使用网站来辅助学习,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重整后的有机化学课程框架包含:多媒体课堂平台(主体)和网络教学平台(辅助体)。
  二、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所起的作用
  (一)教学网站
  教学网站是学生课后学习、师生交流、答疑的重要“场所”。主要应用板块有教学大纲和日历,课程通知,教学材料,课程作业,问卷调查,在线测试,课堂讨论,教学笔记等。
  比如:
  1.期中考试改为在线测试,纸质作业改为线上作业
  一是摒弃原有的定地点定时间的笔试考试,利用 “教学网站”的“在线测试”功能,给学生提供客观性试题,在线考试,自动批阅。二是学生随学习进程提交作业,老师在线批阅,及时反馈。
  1.上传授课课件
  学生可按学习习惯,下载或在线预习复习相关内容,简单又方便。
  2.答疑辅导
  既有对面也有线上答疑辅导(论坛交流、邮箱答疑、在线提问),学生只要上网,就可以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随时提出,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讨论。
  3.教学笔记
  一是教师可随教学进程不断发布教学总结、体会或感想,学生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笔记、学习体会发布到该栏目中,与同学交流分享。
  4.平时成绩查询
  我们《有机化学》课程,采用边学习边考核的方式,所以用教学网站跟踪平时成绩就特别方便。
  5.问卷调查
  以往学期中,教师都是用写纸质的调查问卷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调查,并将收集起来的问卷逐个进行统计,费时费力。如今有了网络平台,利用其自动统计功能,学生网上填写完毕问卷后,马上就可以知道结果,然后老师根据统计结果来调整教学。
  (二)教学展示网站
  如果说,“教学网站”是学生课后学习、师生交流、答疑的“场所”,那么教学展示网站就是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大仓库”。以其中重点建设和使用的“理论课课程资源”板块为例,它涵盖课程指导书,课堂教学主题测试,基本概念解析,教材习题解答,对外连接窗口,考研辅导,知识拓展,学生园地,化学资源库等板块。
  学生在该“教学展示网站”的“理论课课程资源”板块中:
  第一:可以找到他想要的学习材料,从此窗口还可以走出去,到知名大学精品课程网站(国内外),慕课网站(国内外),微课网站,网易公开课等“陶”得自己所需要的课程知识,并开阔眼界。
  第二:提供多套多媒体学习课件(有机化合物物理性质总结课件、重要有机化合物应用课件、拓展内容课件、专题课件),习题解答,名词解释,考研辅导等资料。
  第三:在该网站中,还建立了学生园地,把学生的学习成果(小论文、文献阅读体会、优秀作业、精美PPT等)进行展示,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
  三、学生使用平台体会
  2012级制药工程专业出国芬兰交流学习的迟瑞海同学在与我QQ聊天时说道:“感谢在校期间赵超老师带领我们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这套学习系统使我很快适应了在芬兰学习期间使用的网上学习系统。我们一起来的同学,由于在校期间没用过“网络教学平台”,所以还要化相当一部分精力重新学习。因此,感谢赵老师!”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问卷调查栏目,组织对网络教学平台学习使用情况进行多次调查,节选部分学生文字如下:
  学生的“赞扬之声”:
  网站丰富充实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宽阔的学习平台,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其实,老师真的是用心良苦!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我们提供各种资源,对每位同学的提问都悉心回复,起到了很好地互动作用,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我还可以用老师的链接进入其他高校网站浏览学习,是全方位为学生的学习打造的教学平台,深得我们学生的好评!
  学生认为“不足之处”:
  总体很好,就是学习笔记中无法写出化学反应式和有机物结构式;对少数没有电脑的同学,用起来不太方便。
  “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师教学,成为我课堂教学的有力助手;学生掌握网络平台功能使用技术,就会宽展了视野,这对他们进入社会也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使用它,我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如虎添翼,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82-01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三维目标中列在第一位,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如何有效达成这个目标,一直是笔者困惑的问题。在平时的听课中发现大多教师是在课标展示中涉及,课堂上更关注知识和能力的目标,对教学内容深层挖掘,从而显得抽象、深奥;更有些老师为了达成情感目标,直接用贴标签的形式告知学
期刊
【摘要】中职语文新课标要求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本文从“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概念界定、理论依据、现实意义、实践尝试、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一届学生三年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自己的阅读教学走出窘境,学生的阅读能力大为提高。  【关键词】中职语文 个性化阅读教学 实践尝试 反思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有人曾问过一位哲学家这样一个问题,“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哲学家回答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正是因为有那一滴滴海水的力量汇集,才能让大海展现出汹涌澎湃!正像教师的岗位那样,虽然平凡而普通,但教书育人的责任却十分重大,我们不就是这滴滴水珠吗?却能聚集充盈的能量!  【关键词】学习激情 提高积极性 消除害羞感 吸引注意力 大胆的笑起来 掌握自如 激发兴趣 英语兴趣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对小学生来说,具有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们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以及一些经验,使自己得到真正的提高。《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解决问题方面更是明确提出了一个课程目标——“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分析 解决问题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56-02  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而创新是发展的力量之源,让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为了与时俱进,众多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开始思索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
期刊
【摘要】现在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兴趣,既有对学科本身的兴趣也有对教师的兴趣。可是让学生对原本从心底抵触的东西开始感兴趣到有浓厚的兴趣似乎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更是考验老师的上课技巧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61-01  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地基,只有把地基打好,才能盖好高楼
期刊
【摘要】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化学与食品科学交叉的纽带。食品化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本文将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体会重点探讨如何优化食品化学教学内容,以使该门课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食品化学 教学内容 优化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食品化学》教学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2012C56)。  【中图分类号】G64【文
期刊
【摘要】运动员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比赛任务重,学习时间少的学训矛盾一直是困扰教师与学生的难题。我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加入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原有基础出发,注重学生新旧知识“桥梁”的搭建,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开设一门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选修课程,作为基础数学课程的补充的想法就油然而生了,该课程从兴趣开始,注重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期刊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相对于数学知识而言,它的呈现是隐蔽的,是学生难以独立地从教材的字里行间直接获取的,它隐含于数学知识与教学活动中。本文就初三平面几何“圆周角”一节的教学谈些这方面的作法与体会。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活动 圆周角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40-01  一、运动变化、引出定义,培养学生的运动变化观和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依据爱好和兴趣自愿组成,并遵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大学精神文明的承受者,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可以拓宽知识结构,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但在实践中,社团发展也出现了令人困扰的诸多问题,社团文化以及核心价值的偏差,社团管理体制的不顺畅,社团内部管理的混乱,干部素质以及能力的参差不齐导致社团人才的流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