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通笔毫 意凝笔端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eter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的字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大气、有力、充满生机,且在一点一横中,蕴藏一股无穷的力量,彰显大家风范。
  认识李树荣老师,是在2016年10月22日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书画展上。为了填补自己的孤陋寡闻,我第一时间百度了这个名字,介绍并不多,倒是土豆网上一则李树荣用九把拖布绑在一起边跑边写五米大字的视频让我惊艳,那风采,那神韵,实在无法与对面这个八十八岁的耄耋老人联系起来。李老很谦和也很時尚,认识后立即送上他的名片,上印着:书法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并告诉我,这个职称是他85岁在北京文化部,教育部专门学习后考取的,我不由对李老师产生一种敬意。
  年少志大 自制抓笔练榜书
  李树荣在中国书法殿堂行走了近八十年,作品被挂在或被雕刻在世界各地的石壁上。李老在回想创作它们时,热情是火烫的,衍生出的一笔一划都曾灼燎过自己最敏感的那条神经。不同版本的书写,发散着岁月久远的墨香。
  李树荣生于中医世家,本名李长秋,成人后改名李树荣,排行老五,父亲李清泉是乐至县名医,酷爱书法。李树荣耳濡目染,从小就喜欢抓父亲的毛笔乱写乱画,随着年龄的增长,书法成了最大的爱好。
  练字所用笔、墨、纸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李树荣家无此闲钱供养他这个奢华的爱好,李树荣实在不甘心,一阵抓耳挠腮中灵光一闪,房前屋后那一百多块大青石板不是可以当纸吗?于是抓来奶奶养的山羊,把山羊胡子、牛的尾毛、棕等偷偷剪下来做成一只抓笔,把泥土加水合成黄泥汤,一大早便提一只木桶,沾着黄泥汤在石板上练字,在一百多块石头上写完字后已是通身大汗,就这么写了洗,洗了写,天长日久从不懈怠,练成深厚的书法童子功。
  其父见李树荣确有书法天分,让其先后师从胡通权、谢无量、徐无闻、冯建吴、印诠等书法名家,至此,八十年来风雨不辍,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勉精神、手不释卷的自学和不断地求师问道,使他在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造诣精深,为他的书法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攒钱买笔 十五出道写号匾
  李树荣喜欢川剧脸谱,尤其是花臉脸谱的表现形式。花脸脸谱线条夸张,明快,极具个性,这种表现形式与李树荣的性格不谋而合。十三岁时便随老师给人写春联卖,就这样练出了胆量,十五岁开始给人写号匾,俗称店招。第一个号匾写在乐至县双河场一家三人合开的诊所,名叫《三益药号》,此号匾挂出后,该诊所生意极佳,由此震动了乐至周边的很多乡镇,许多生意人上门邀请李树荣给他们写各种号匾。从此,李老的书法的路子越写越宽,十七至十九岁期间便成了安岳,乐至及周边县区的名人。
  李树荣饱读诗书,无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孙子兵法》《易经》以及有关中医方面(的)书籍都认真去学,私塾的学费是三个大洋,李树荣便写字挣钱为自己交学费,同时不忘进一步研习书法,攒钱买笔墨纸砚供自己进一步练习。
  李树荣先生写了八十多年的书法,作品独具自己的风格,由于有儿时在青石板上用黄泥汤练字积累下来深厚的童子功,手臂的运笔力道很特别,擅长榜书,几十载临池挥毫,艰辛磨砺,终于成为一名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书法家。书作数十次参加省、市和全国展览,并屡获殊荣。
  此外,他还多次参加韩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书法展,相继获得优秀奖、一等奖。书法作品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相继被国外爱好者收藏。书法作品入编《奥运之歌》《百年经典——中国书法全集》等书。小传收入《世界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中国名家艺术大典》《当代书法家大辞典》等多部辞书。
  笔墨留声 国界难隔翰墨香
  李树荣日日挥毫不辍,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丰富、充实自己。在笔力遒劲的字里揉进生活感受和生命体验,融入了自己的性情和气质!他的字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大气、有力、充满生机,且在一点一横中,蕴藏一股无穷的力量,彰显大家风范。既透出他集众家之长,创己独特之格,也能在所写字中,看得出他已经刻苦习书多年。
  其书法作品力求不拘一格,学古而不拘泥古,传承与创新并举,功力与技巧兼容,凝练厚重,飘逸洒脱,赏心悦目,很有艺术感染力。人生的历练使李树荣先生的书法创作与现实之间有了更多的亲和力,也使得他的笔墨有了更多的时代性和广博性。
  交谈中,李树荣先生说:书法创作是充满个性色彩的创造性劳动。一个优秀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应当而且必须有其个人的鲜明特色。书法家先要继续前辈的优秀遗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融会贯通,发扬光大;其次要在内容方面有新的开拓新的奉献,时刻体现书法家的人格精神,使之情通笔毫,意凝笔端。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书为心画,字体亦性格。李树荣先生的榜书作品,似一首浪漫的抒情诗。特别是那雄劲奔走、飘逸洒脱的运笔形态和笔意相连的意境,传达出一种创造美的信息,使人心旷神怡。其榜书的独特魅力在不同地域、不同国籍人的心中产生共鸣,真是笔墨留声,国界难隔翰墨香!
  我们以近原生态的形式呈现了李老坦诚为人、洒脱习字的风采,以及他形成的一种饮誉海内外的魏碑和颜体相融合的独立书风。李树荣先生不只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感人至深,而且人品也堪称楷模。他在不断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书法苦旅,使我们肃然起敬的同时,彰显并感染着为艺术而耕耘的生命图腾!
  虚静恬淡 是李树荣的艺术境界
  李树荣无疑是书法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74岁时还为成都青羊宫写下“道观诸天,道法自然”巨型匾牌,如今依旧挂在青羊宫。
  全国各地著名景观,寺院,道观,名楼,都有李树荣先生的墨宝,这些字被刻成各种材质的艺术品陈列。文殊院、大慈寺、琴台路、昭觉寺、杜甫草堂、文化公园等都有他的墨迹。青城山的前山到后山,从山脚到山顶,二王庙到青城山就写有20多道匾牌,“上善若水” 、“道德”等几个匾牌最为吸引眼球。“道德”二字,每一个字有2.4米,书写现场被几万人围观,中央电视台还为此做了全方位报道。另外,广州中山大学旁的纯阳观,有李树荣先生写的四十米长的黄帝玉锦经石刻碑墙,浙江黄崖的凌霄宝殿,也挂着李树荣先生写的各种匾牌……
  观李先生写字会被深深吸引,那一笔一划力透纸背的劲道,彰显他摹众家之长的功力。李树荣先生认为:习书,要从娃娃抓起,练字时凝精气神于心, 对孩子练就一种儒雅的气质非常重要。
  李树荣先生的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书写技巧,更是一种“道”。他的作品充满道法自然的神韵,具有刚健的“乾阳”之力度,又有素朴的“坤阴”之柔美,刚与柔,动与静,蕴涵着道家的阴阳对立统一思想,阳刚之力与阴柔之美在李树荣的书法中达到了完美的统一。道家认为,“虚静恬淡”是大道的境界,也是书法艺术的境界,李树荣先生的书法,正是这种境界的体现。
  撰写这篇文章时,李树荣老师来电话让我分享他的一个喜讯,北京某出版社一本名为《中国离退休干部文选》编辑部给他发来用稿通知,李老师的一篇“流水前波让后波——我学习书法的回顾与展望”一文被该书收录。
  在此,让我们恭祝八十八岁的李树荣老师:书艺青春永驻!
其他文献
此篇初作于2017年春节,当时看见母亲阅读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后,又在做文中的人物关系图,以作为她写读后感的资料。看见母亲安静书写、专心致志的样子,遂想起这么些年来和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突然觉得总想说点什么,总想写点什么,于是回到房里写下这些,后又仔细斟酌改寫数次,拟题目《我的母亲》。  ——题记  假如我拥有面对生活中一切狂风骤雨的力量,这力量定是来源于母亲,源于她倾注在我身上的所
假期里,爸爸妈妈带我去海边度假。早上,我从房间的阳台望去,海浪就像一张张白色的纸条,沿着大海传送到沙滩上,而沙滩就像一个大大的手掌,隨时准备将这一张张白色的纸条拿走。  中午,太阳火辣辣的,到海边玩沙子的人少了。我从阳台望去,海浪就像一条条白色的蚯蚓,使劲地往沙滩上爬,爬进沙子里,可能它也想躲避太阳的炙烤吧。  下午,我来到海边,在沙滩上画画、堆城堡……海浪就像纵横交错的涂改液,把我在沙滩上堆砌的
一个周末,妈妈带我去花鸟市场买了两条可爱的小金鱼,一条红色,一条黑色。小红鱼十分活泼,身上就像穿了一条红丝裙,大大的尾巴犹如一把大扇子,在水中游的时候就像飘来飘去的红绸带,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小黑鱼很“懒惰”,总是安静地待在一旁,它通身漆黑,两只眼睛炯炯有神,那整整齐齐的鱼鳞就像是闪闪发光的铠甲。  我喂鱼食的时候,小黑鱼像箭一样地游了过去,大口大口地吞完鱼食后又懒洋洋地待在一旁,一副若無其事的样
今天早上,姥姥要给我煎香肠吃。我连忙跑去看姥姥是如何煎出美味的香肠的。  姥姥先把香肠切成小圆片,然后在电饼铛里抹上一层花生油,再把切好的香肠片放到电饼铛里。过了一会儿,我听到香肠片发出像蝉鸣一样的“滋滋”声。我好奇地观察着它们,它们的边微微卷了起来……正当我看得认真的时候,突然,一片小香肠跳了起来,吓了我一跳!接着其他的香肠片也欢快地跳起舞来。我惊讶地问姥姥:“为什么香肠都跳舞了?”姥姥笑着告诉
几出国门 荣誉满载  2012年7月,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一场名为“中国之夜”的杂技专场演出正在上演,来自宜宾的12名演员为观众送上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全场座无虚席,不时掌声雷动。早在这之前,宜宾杂技团2004年就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把宜宾杂技表演送到了苏丹,“演出太精彩了,感谢中国向苏丹派出如此高水平的杂技团!”苏丹文化部文艺团体司司长穆罕默德·谢赫在观看了中国四川省宜宾杂技团在苏丹的演出后,
“水云间,悄无言”。  宋词的语言结构总是那么有魅力,哪怕伤感到很痛都可以说得那么美,文字都已经“无言”了,也还能让你感觉到那种意境。云间,云间有什么?世事如云么?还是白云苍狗?又或者是“云想衣裳”……但我更喜欢魏晋人的岭上白云,“不堪持赠君,可以自怡悦”。云间可以怡悦,那种心思自不必说,悠然自得,狂想乱想胡想傻想不思不想,什么都可以有,只是在云间。“起舞弄清影”总是个自在,还能“带得两袖白云归”
山崩地裂惊宇寰,  凄风苦雨哀汶川。  千里楼房成废墟,  十万生灵绝尘烟。  總理飞赴重灾区,  军警急奔第一线。  一声号令齐救灾,  八方民众共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