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内容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强调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现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特点,从而达到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因此,新课程理念下,增强学生探究式学习活动的设计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如何认真设计、组织好课堂教学,成为物理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
一、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提问的方式
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问: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层层深入地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联系实际进行列举式提问;针对有关物理知识的应用性进行提问;先引起争论,再激发思考式的提问。
二、利用“信息”,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的兴趣
1 借鉴“生活世界”的信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细致入微地渗透生活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并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引入“生活世界”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兴趣盎然。
例如,学完初二的内容《大气压强》后,笔者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先提一个问题:“你们在打吊针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就议论开了。通过几分钟的讨论、归纳,学生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发现:
(1)输液瓶口插了两根管子;(2)药瓶要吊在高处;(3)输液瓶如果挂得太低或输液瓶里没有了药液,血就会倒流;(4)药瓶中的药液是匀速滴注的。
对于他们的发现,笔者作了高度的评价,并对有关问题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受笔者的影响,学生的探究热情也很高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几个问题,笔者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先由组内的成员讨论,拿出一个最佳的答案,然后组际间进行交流。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他们很快就解决了一个个疑问。
2 利用信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思维,积极的思维往往是由疑问开始的。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置疑问情境。教师创设的情境越新颖,刺激性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初二《摩擦力》的有关内容时,笔者首先请一个同学从一个小口罐里试着用筷子夹出一个乒乓球,当这位同学急得满头大汗仍夹不出来时,其他同学在下面都跃跃欲试。趁势,笔者再点了两位同学先后“上场表演”,结果还是一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此期间插播一段《猫和老鼠》里的经典片段:猫被老鼠减去了脚指甲,结果在光滑的冰面上站不稳)接着,我顺理成章地引入课题——《摩擦力》。
3 利用最新的科技信息,激发学生的探究活力。目前,我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速度都很快,许多高新技术如通信技术、现代交通技术、纳米技术等的发展都与物理学密不可分,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一个崭新的智能化、信息化的高新技术时代已经来到,随着信息量的日益增多,教师不只要教学生知道过去,尤其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关心并认清明天。如在学习“磁现象的应用”一节时,笔者先结合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向大家介绍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建成情况,并把它的快速性、安全性一并作了简单的介绍。学生听完介绍后对磁悬浮列车很感兴趣,课后还不断提出问题。这时笔者灵机一动,没有马上给出答案,而是趁势引导,教他们通过一些方法、途径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我还做出一个决定,让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写一篇有关磁悬浮列车的小论文。两个星期后,大部分学生交来了作品。笔者对他们所写的每篇论文都给予肯定,还评了奖。这之后我发觉,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变浓了。
三、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注重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有如下几种方法。
1 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前,课堂演示实验一般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其中,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有全局观点,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的分析、抽象、概括和综合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和发展。
3 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方面有机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地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设环境和条件。因此,除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之外,在学生的模型制作、游戏、调查小实验活动中,也可以发展创造性活动,鼓励学生创造。
四、注意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趣味性
1 教师教学语言表达的趣味性。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的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来说,效果尤其明显。教师语言风趣、讲解生动,学生就愿意听讲,能引起高度注意,并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强技能。
有鉴于此,我常针对物理教学中的具体情况,逐渐将一些趣味性很强的教学方式用于物理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例如:在讲解“用天平称量液体质量”,最后要用总质量减去烧杯的质量这一内容时,学生总不容易记住,于是我换一种说法,给学生讲最后要“除皮”,结果学生就记牢了。
2 现代教学设施应用中的趣味性。许多青少年非常喜欢电子游戏,他们为此可以废寝忘食。为什么?你不得不承认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游戏软件本身的设计制作非常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具有青少年所喜爱的趣味性。这说明教育辅助软件的趣味性是激发教学对象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特别是有趣的现代教学资源。
责任编辑 邹韵文
一、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提问的方式
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问: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层层深入地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联系实际进行列举式提问;针对有关物理知识的应用性进行提问;先引起争论,再激发思考式的提问。
二、利用“信息”,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的兴趣
1 借鉴“生活世界”的信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细致入微地渗透生活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并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引入“生活世界”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兴趣盎然。
例如,学完初二的内容《大气压强》后,笔者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先提一个问题:“你们在打吊针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就议论开了。通过几分钟的讨论、归纳,学生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发现:
(1)输液瓶口插了两根管子;(2)药瓶要吊在高处;(3)输液瓶如果挂得太低或输液瓶里没有了药液,血就会倒流;(4)药瓶中的药液是匀速滴注的。
对于他们的发现,笔者作了高度的评价,并对有关问题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受笔者的影响,学生的探究热情也很高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几个问题,笔者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先由组内的成员讨论,拿出一个最佳的答案,然后组际间进行交流。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他们很快就解决了一个个疑问。
2 利用信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思维,积极的思维往往是由疑问开始的。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置疑问情境。教师创设的情境越新颖,刺激性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初二《摩擦力》的有关内容时,笔者首先请一个同学从一个小口罐里试着用筷子夹出一个乒乓球,当这位同学急得满头大汗仍夹不出来时,其他同学在下面都跃跃欲试。趁势,笔者再点了两位同学先后“上场表演”,结果还是一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此期间插播一段《猫和老鼠》里的经典片段:猫被老鼠减去了脚指甲,结果在光滑的冰面上站不稳)接着,我顺理成章地引入课题——《摩擦力》。
3 利用最新的科技信息,激发学生的探究活力。目前,我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速度都很快,许多高新技术如通信技术、现代交通技术、纳米技术等的发展都与物理学密不可分,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一个崭新的智能化、信息化的高新技术时代已经来到,随着信息量的日益增多,教师不只要教学生知道过去,尤其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关心并认清明天。如在学习“磁现象的应用”一节时,笔者先结合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向大家介绍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建成情况,并把它的快速性、安全性一并作了简单的介绍。学生听完介绍后对磁悬浮列车很感兴趣,课后还不断提出问题。这时笔者灵机一动,没有马上给出答案,而是趁势引导,教他们通过一些方法、途径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我还做出一个决定,让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写一篇有关磁悬浮列车的小论文。两个星期后,大部分学生交来了作品。笔者对他们所写的每篇论文都给予肯定,还评了奖。这之后我发觉,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变浓了。
三、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注重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有如下几种方法。
1 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前,课堂演示实验一般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其中,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有全局观点,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的分析、抽象、概括和综合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和发展。
3 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方面有机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地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设环境和条件。因此,除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之外,在学生的模型制作、游戏、调查小实验活动中,也可以发展创造性活动,鼓励学生创造。
四、注意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趣味性
1 教师教学语言表达的趣味性。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的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来说,效果尤其明显。教师语言风趣、讲解生动,学生就愿意听讲,能引起高度注意,并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强技能。
有鉴于此,我常针对物理教学中的具体情况,逐渐将一些趣味性很强的教学方式用于物理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例如:在讲解“用天平称量液体质量”,最后要用总质量减去烧杯的质量这一内容时,学生总不容易记住,于是我换一种说法,给学生讲最后要“除皮”,结果学生就记牢了。
2 现代教学设施应用中的趣味性。许多青少年非常喜欢电子游戏,他们为此可以废寝忘食。为什么?你不得不承认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游戏软件本身的设计制作非常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具有青少年所喜爱的趣味性。这说明教育辅助软件的趣味性是激发教学对象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特别是有趣的现代教学资源。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