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八咏楼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46399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穿过喧嚣的八咏古街,徜徉窄仄的市井街巷,抬望眼,只见一座巍峨的古楼,矗立于数丈高的石砌台基之上,依势而建,气势夺人。
  这就是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
  站在八咏楼下,仰望高筑石台之上的重楼叠宇,那巍峨屹立的台基,高耸入云的楼阁,翼角腾空的重檐,在晨光的映照下,更显雄伟壮观。那一墙葱茏的藤蔓,爬满了斑驳的台基,又给古老的城墙泼染了一层绿意与生机。
  知道八咏楼之名,是早年在一册《宋诗选》上,读到李清照的《题八咏楼》诗: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此诗气势豪迈,意境辽阔,慷慨悲歌,掷地有声。想不到“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一般纤丽婉约的李清照,竟会有如此侠骨豪情,写出这等铿锵激越之诗。是怎样的一座楼阁,让李清照览古感时,发出“江山留与后人愁”的悲壮感慨?
  此番去浙江金华探望同学,我下榻的宾馆恰巧与八咏楼近在咫尺,自然不容错过。次日早起,便慕名前往,一登神往已久的八咏楼。
  2
  踩着岁月铺垫的石阶,拾级而上。偌大的古楼,清静冷寂,唯有我一人穿梭在历史的隧道中,静静地触摸沧桑历史凝固的高度。
  楼高数丈,前后四进。信步而入,厅堂之中,立有一尊李清照全身塑像,只见她身材消瘦,面容憔悴,双眉紧蹙,神情忧伤地凝视前方。塑像后面的屏墙上,书写的正是她那首“气象宏敞”的《题八咏楼》诗。
  拨开历史的烟尘,那一枚穿越时光的书签,又轻轻地夹到了北南宋交替的那一页。
  绍兴五年初夏的一天,时年五十二岁的李清照南渡避难,卜居金华,迈着沉重的步履,愁肠百结地登上了八咏楼。此时的李清照,历经亡国丧夫之痛,颠沛流离之苦,又经再婚离婚之祸,再经珍爱一生的金石书画、文史书籍大半散失之恨,孤身一人,流落异乡,积压在心中的悲痛使她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站在八咏楼上,李清照凭窗远眺,双溪似带,南山如黛,万千景象奔腾眼底。再秀美的景致,再雅致的名楼,此时也无法抹去她心头的“亡国之恨、飘零之苦、寡居之悲”。眺望北国,李清照仰天长叹:“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世事沧桑,变幻莫测,经历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的南渡逃难与家庭变故后,国恨家难一齐涌上李清照的心头。乍晴乍雨的初夏,突然一片乌云遮天蔽日,来势汹汹地直压婺江。金华重镇的地利形胜,乌云压城的天地异色与八咏楼的巍峨高耸,给了她磅礴之气,将她满腔的悲壮炽情,用慷慨激昂的诗句一齐迸发。
  此时的李清照,早已摆脱了“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的个人悲伤凄苦,她的愁绪再也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的相思情愁,也不是“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南歌子》)的思家乡愁,更不是“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的别情离愁。她将国土沦陷,家破人亡的诸多愁苦,一并融入笔端,留在了八咏楼上。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如果没有读过李清照的《上枢密韩公诗》,谁会相信八咏楼上这首壮怀激烈的诗篇,竟然出自一位“人比黄花瘦”的纤纤闺秀之手?
  单看这首《题八咏楼》诗,气势何等豪壮,意境何等辽阔!这哪像一个流亡中的文弱女子所写,倒像是出于一位亟待收复故土的抗金英雄之手。《题八咏楼》诗,借古讽今,言此意彼,心忧国事,矛头直指割地赔款,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
  她的“江山留与后人愁”,与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可谓异曲同调,哀叹宋室不振、渴望收复失地,长使“二安”(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称“济南二安”)泪满襟。
  3
  如果没有那场变故,李清照绝对是南宋最幸福的才女。
  李清照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父亲李格非是一位博学多才、工于词章的名学士、经学家、诗文家,进士出身,做过一些诸如试学官、太学录、太学博士、校书郎、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等跟文化有关的官职,曾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出身相门,能诗善文。在这样一个文化家庭熏陶中成长的李清照,自幼受家学渊源的影响,秉承了其父之风,十五六岁的花季时代就显示出了过人的诗词才华,时人赞誉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将她视作“中郎有女堪传业”的蔡文姬。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海燕未来人斗草”(《浣溪沙》)、“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点绛唇》)、“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翻阅李清照的早年作品,那个无邪的少女,明眸如水,纤手香凝,灵动娇俏,率真活泼地从“淡荡春光”的词中款款走来。
  青年时代的李清照,爱情甜蜜,婚姻美满。她与丈夫赵明诚的愛情,堪称是一部爱情经典。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时代,能有美满的爱情,可谓天赐良缘,地造美眷了。李清照与赵明诚一见钟情,你情我愿,才有了“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浣溪沙》)的娇羞动人,“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的娇憨烂漫,赵明诚也如愿成了“词女之夫”。两人婚后生活如胶似漆,情趣满满,在甜美爱情滋养下的李清照,更是娇容动人,美如鲜花: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
  共同的兴趣爱好就是彼此吸引的强大磁场,他俩既是情投意合的文艺知己,又是志同道合的眷侣。他俩都是文艺范的“小清新”,擅长文学,且熟谙金石,除了诗词唱和外,还共同收集研究金石字画。每获一部古书,他俩共同勘校,整修成册,签题书目;觅得书画彝鼎,他俩一起摩玩舒卷,指摘疵病。酷爱读书的小夫妻还玩起了“赌书”游戏。每次饭后,李清照与赵明诚一起烹茶时,就会指着典籍来进行比试,问某典故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第几页第几行,谁答中就谁先喝茶。一般都是博闻强记的李清照胜得多,但她过于开心得意,常常举着茶杯大笑不已,结果将茶水洒了一身。   這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欢乐。婚后的甜蜜生活和文艺趣事,更是一种令人陶醉、令人神往的理想生活。“赌书泼茶”已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佳话,是读书人的专属情趣,后被纳兰性德用在《浣溪沙》词中,写下了“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的名句。
  只要参照下同朝稍后的另一才女朱淑真“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朱淑真《愁怀》)的不幸婚姻,大诗人陆游“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钗头凤》)的不幸婚姻,李清照的婚姻可谓是珠联璧合,伉俪情深。
  婚后的日子并不能天天琴瑟和鸣,卿卿我我。赵明诚在京城太学读书或在外为官的日子,李清照有时不能随其左右,过着“醒时空对烛花红”(《浣溪沙》)的离别生活,即使写下“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点绛唇》)、“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蝶恋花》)的闺思词句,那也不过是小夫妻间的小娇情,有点少妇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
  如果没有那场突如其来的战乱,他俩就这样天荒地老,一直甜蜜下去,一直用小娇情秀恩爱下去: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4
  当大宋王朝还沉湎于“清明上河图”式的虚假繁荣之中,北方的游牧民族却在迅猛崛起。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铁骑踏遍了大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琼楼玉苑,掳掠了徽宗、钦宗父子二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极为屈辱的一页——靖康之耻。
  金人的战鼓惊断了李清照宁静美满的书斋雅梦,她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随之瓦解,只好携珍藏辎重渡江避寇,开始漂泊无定的南渡逃亡,千辛万苦地奔赴丈夫任职知府的江宁(今江苏南京),却不料在那里发生了一件有损名节的事情。
  江宁发生叛乱,身为知府的赵明诚不但没有身先士卒指挥戡乱,反而偷偷用绳子“缒城宵遁”,当了一个失职胆小的可耻“逃兵”。事后,咎由自取,他被朝廷撤职。李清照夫妇只得继续流亡,当行至乌江(今安徽和县),李清照站在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面对浩浩乌江,遥想项羽当年兵败不肯渡过江东,李清照心潮澎湃,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在楚汉相争中,项羽是一个悲壮的失败者。在刘邦汉军“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步步追击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不得不霸王别姬,败退到了乌江。此时,在江边守望的乌江亭长特意驾小船前来接应,力劝项羽过江以图东山再起。而项羽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不但不肯渡江,反而在力杀汉军追兵数百人后,拔剑自刎,悲壮而死,留下了一个虽死犹荣、有情有义的英雄形象,打破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无情定律。百年后,大史学家司马迁修撰《史记》,将失败英雄项羽拔为“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裴松之《史目》)的本纪,享受与大汉开国皇帝刘邦一样的史记待遇。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这首《夏日绝句》用一“思”字,将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有力的对照,催人反省,发人深思。尽管项羽是失败者,但他有生作人杰、死为鬼雄的英雄气概,而现实中的南宋小朝廷,一味议和投降,南渡逃跑,“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站在乌江亭上,李清照怀思项羽,用昔日“不肯过江东”的英雄项羽,对照今日只知一味南渡逃跑的南宋小朝廷,无疑是最恰当不过的借古讽今。
  丈夫赵明诚读了此诗,更羞愧难当,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虽然后又被召复职,但没过多久就感疾身亡。“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剪梅》),身心憔悴的李清照,陷入了行无定所的生活,被迫逃亡到了婺州(今浙江金华市)。
  5
  青州,莱州,婺州。李清照一身素衣,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种离愁别恨,艰难地来了。她迈着沉重的步履,登上了“前人之述备矣”的八咏楼。
  在李清照登临之前,八咏楼早已赫赫有名。八咏楼原名玄畅楼,是南朝大史学家、大诗人沈约外放东阳郡任太守时主持修建的。沈约有志于宰辅之职,却不被朝廷所用,乃求外放,又不被允许,在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上书陈情打出“愁损细腰”的苦肉牌后,才得以外放东阳郡出任太守一职。
  且不论沈太守治理东阳郡政绩如何,也不论是否“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但一座伟楼在他任期内拔地而起,雄居东阳郡治婺城(今浙江金华市)建筑之冠,在金华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玄畅楼落成后,沈大诗人心潮澎湃,诗兴勃发,多次登楼赋诗,写下了隐含“归隐”之心的《登玄畅楼八咏诗》:
  登台望秋月,会圃临春风。
  岁暮愍衰草,霜来悲落桐。
  夕行闻夜鹤,晨征听晓鸿。
  解佩去朝市,被褐守山东。
  沈大诗人写完此诗,意犹未尽。创立“永明体”,擅长“四声八病”之法的沈大诗人把文字玩到了极致,频频登楼,泼墨挥毫,以原诗中的每句为题,扩写成了八首诗,合称为“八咏诗”。鉴于沈约显赫的社会地位和文坛领袖的身份,一时东阳纸贵,玄畅楼随之声名远扬,也就名正言顺地更名为“八咏楼”了。
  也许沈约不会想到,诗歌的魅力竟会如此强大。蔚为大观的八咏诗,不仅催生了盛唐“不废江河万古流”的绮丽诗风,也开启了大宋“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错落词韵。自沈约吟唱八咏楼后的千百年间,历代无数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登楼咏叹,抒情释怀,留下了数不胜数的题咏佳作,甚至有人将《清风八咏楼》作为词牌名,专门用来吟诗填词。从此,“形佳取胜,绝唱闻名”的八咏楼,成为历代诗人骚客吟诗赋词之处。
  凝视诗壁。八咏楼纵有沈约、崔融、崔颢、严维诸大家名篇题咏在上,但细细品评起来,《题八咏楼》的辽阔意境和豪迈气势,足以巾帼“气压”须眉,完全“秒杀”被誉为“绝唱”的沈约之作,也令李白折服的崔颢题诗黯然失色。
  一代才女登楼凭栏,高踞“千古风流八咏楼”,才有了“水通南国三千里”的广度,有了“气压江城十四州”的力度,就连离愁别恨也有了“江山留与后人愁”的深度。李清照用一腔爱国炽情吟诵的诗篇,跳出了“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的风花雪月之枷锁,成为历代题咏八咏楼的出类拔萃之作,也使八咏楼这座诗楼更加光华照人,更高峻,更厚重了。   6
  李清照是位“别是一家”的词家、诗人,一贯主张“诗词分畛”,尽管现存词作五十余首,诗作十余首,文章八篇,但几乎无词不佳,无诗不胜,无文不雄。北宋的突然灭亡,丈夫赵明诚的不幸病故,强迫摁下了“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偶成》)的甜美生活的休止符,沉重地打击了李清照清高纯净的玻璃心,“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似的,各种不幸、灾难接踵而至:被诬通敌、金石书画被毁被盗、再嫁匪人、离异系狱、无根之谤四起……面对种种飞来横祸,李清照那颗脆弱的玻璃心,逐渐变得坚强硬朗,终于从个人“凄凄惨惨戚戚”中解脱出来,把眼光投到了家国大事的“寻寻觅觅”上。此时,她所写的一系列忧世忧时之作,无一不心系家国,于哀怨愁苦之中透着一股坚韧执着的阳刚之气,一改过去“柔肠一寸愁千缕”(《点绛唇》)的婉约词风,趋向“气压江城十四州”(《题八咏楼》)的豪健诗风。她将满腹的辛酸愁苦,倾注于笔端,化作沉雄悲壮的诗文,高悬于高峻的八咏楼上。
  身為女人,李清照纵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上枢密韩公诗》)的报国热忱,却不能像同时代的岳飞那样驰骋疆场,“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也不能像济南老乡辛弃疾那样痛拍栏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在无数个“更长烛明,奈此良夜何”(《打马图经序》)的寂寞夜晚,李清照只能寓报国之志于“深闺雅戏”的“打马”游戏,“画饼充饥”式的“纸上谈兵”。
  小小博弈游戏,暗藏御敌玄机,李清照绝非单纯为了消遣而玩“打马”,而是借“打马”游戏来唤起人们的报国之心、复国之志,故写下了《打马图经序》《打马赋》等数篇文章。在《打马赋》文末,李清照直抒胸怀,高歌呐喊:
  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这是何等的壮怀激烈,何等的慷慨激昂。“庙堂只有和戎策,惭愧深闺《打马图》”(李汉章《题李易安〈打马图〉并跋》),当软弱求和成为南宋的主流政策后,一个“闾阎嫠妇”发出的呐喊,是那样的令人肃然起敬,这让我想到了东晋祖逖击楫渡江、立志扫清中原的那句誓言:“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想到了北宋名臣宗泽因报国无门而忧愤成疾,临终时仍三呼“过河”……
  7
  走下八咏楼,我在楼前的八咏广场久久徘徊。回首仰望高峻挺拔的八咏楼,我固执地认为:八咏楼高耸的是深远历史,铺展的是隽美诗韵,沉淀的是家国情怀。南朝沈约修造的,不过是八咏楼高峻的地理高度,而南宋李清照铸就的才是八咏楼雄俊的人文高度。
  “浪花淘尽英雄”,那个渴望“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已经走进历史的深处,留下的是诗韵昂扬的豪迈胸怀,诗意激烈的家国情怀。一篇诗作,一位女杰,就这样永远定格在“千古风流八咏楼”上。
  责任编辑 丽娜
其他文献
随着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代  又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已经到来  新时代新使命不忘初心  骄傲的祖国让我放飞激情的梦  我想——  借成吉思汗当年的战马长矛  纵马驰骋痛失的广袤大漠草原  挥戈斩断那本不该设立的界碑  让那里的人们和牛羊亲睹真正主人的尊严  我想——  借后羿的神力弓箭  再射下太阳系以外的几个艳阳  把它们悬挂在地球的南北两端  让那里生长出丰硕的瓜果丰满的稻穗  从此让人世间再没有
期刊
不知为何  人们总在探究  你的故事是不是  萌发在兴安岭的每一丝绿意里  不知何时  人们总爱叩问  大山的每一道褶皱里是不是  都雕刻着你不凡的经历  于是风落的松籽  孤独的撮罗  还有狍子的足迹  都被编辑成了  带着色彩的标记  于是传说衍生出刻意  给艰难的摸索  授予了智慧的主题  把千百年万亿次累计的厚重  轻飘飘地剪裁成嫁衣  其实传说何须注解和守护  游荡的野风  静落的霜雪 
期刊
薄暮时分,落日的余晖从山那边射向栖霞苑,被密集高耸的楼盘一挡,光线如强弩之末,顿时弱了。洒向栖霞湖的阳光稀稀拉拉,全无往日辉煌。先是闻到浓烈的鱼腥味,跟着就看见湖面上漂浮了一片死鱼。好大的一片,简直要把整个湖面覆盖。鱼肚一律仰面朝天,反射出白花花的光,仿佛鱼们统一约好以仰泳的姿态迎接这个最后的傍晚。湖边围了一群人。吴青松和母亲停了脚步,朝湖边走去。有人用树枝扒拉死鱼到岸上,更多的人在议论鱼的死因。
期刊
一段凝固的岁月  被母亲的顶针穿起  全部的母爱  都在飞针引线中穿梭不停  一根手指闪着光亮  点燃了寒夜中的一盏灯  也照亮了全家人的温暖工程  贫苦褴褛的片断需要补缀  艰辛破碎的细节需要穿凿  母亲认认真真缝补每一个平常的日子  顶针兢兢业业穿越每一个春夏秋冬的人生  密集的凹坑是金属的伤口  它以先天的痛承受后來的痛  斑白的两鬓是岁月的馈赠  母亲的爱在每个夜里扬帆远行  十指连心命运
期刊
我的家乡“中国冷极”根河,地处北纬五十二度寒温带,长冬无夏,春秋相连。  冬天,漫天飞舞的雪花是大自然送给冷极人最好的礼物。而春天,漫山遍野的达子香是大自然送给冷极人最美的信物!  达子香,又称兴安杜鹃、映山红,是生长在丛林里的开花灌木,几棵连成一簇,多簇连成一片,多片连成花海。它生长的环境大都是在坚硬的玄武石和几万年前火山喷发所留下的火山岩缝隙之中,还有就是森林中松桦树混交地带。它耐绝对低温零下
期刊
一  有一种脚步叫飘逸,有一种舞姿叫轻盈,有一种情感叫火热。  啊,春风,你带着阳光的温暖,带着蓝天般的心情,拥向大地,拥向你向往已久的色彩斑斓的梦。  你用少女般的热烈,吻化了高山的积雪,吻化了幽壑的坚冰,吻化了大地心的封冻。  大地苏醒了,明眸闪亮着兴奋,眉头挂满了喜悦,心中响起了歌声……  二  艳阳。蓝天。白云。鸟鸣。  清河。红柳。青草。飞虫。  饱满的色彩,美妙的天籁,清新而明丽的构思
期刊
去年的记忆消融  泥泞了  今朝的旅途  希望的季候风  轻轻送暖收藏  风干的昨天  舍得舍不得  都是匆匆过往  今日艳阳  莺飞草长  无限春光  你在花開的季节  开花  我在开花的季节  守候  一树繁花轻轻绽放的  清吟  书法  凝神走笔的瞬间  为文字赋予生命  一模一样的是临摹  独一无二的是创作  撑起颜筋柳骨的  是自己的魂魄  篆刻  刀与石的摩擦  实实在在的较量  去与
期刊
说来也怪,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大兴安岭竟然没有下雪。而且,随着气温转暖,这老天就像跟谁较劲似的,仍然瓦蓝着天,一点白云都不飘。树林里、草甸子上,一片灰一片黄的,草尖上挂满了灰尘,走在上面直冒烟。大风也一天比着一天地刮。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们的心一直悬着,为啥,春防难防啊!  对于生活在大兴安岭林区的人来说,春季森林防火就是每年的一道关。说它是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也不为过。  话说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的长青
期刊
人类不知道多少次吟咏抒写天空、大地、河流、野草、花朵……那是赞美之声、感恩之声,可是——还是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自然是万物之母,我们是子宫里的婴儿,并且永远是婴儿,即使成长了千年万年——也是。爱或不爱,她永远是我们的母亲。你会不爱吗?然而不可忽视的,还有人类从未有过的强力破坏,在凡有价值必有所图的贪欲之下,山河大地无不遭受染指。人类的智慧的确让人惊叹,而其昏聩也常常让人错愕。  幸运的是,美好山
期刊
在美丽的西拉木伦河上漂流  ——评杨瑛散文集《河流》  有人说,人生所有的邂逅都是重逢;读杨瑛的散文集《河流》(作家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我也有这样的感觉,以至想起《红楼梦》中的一句话:“这个妹妹我曾见过。”  杨瑛是蒙古族作家。《河流》是“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工程”推出的作品,主要讲述北方草原故事,展示草原文化。如从地域来说,内蒙古隔山隔水;但从文化来说,内蒙古并不遥远。  小的时候,就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