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学生大都处于长身体的黄金年龄,加强体育锻炼对于促进身体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作为初中体育课程,担负起了学生身体成长的重任,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现今的体育教育模式,结合现今广大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如何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给出相应分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育;措施;质量
1 引言
课标结合现今的初中生身心特点,倡导初中教育不仅要以知识科目为主,也要为初中生安排相应的体育课程,发展初中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从而让初中生的身体素质能够与文化素质共同发展。但是现今的初中教育却“虚有其表”,开设了初中教育的课程,学生却没有选择权,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体育活动,一切课程时间都只为提高中考分数,这种畸形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它也不能适应新课标的改革,因此,初中教育课程方面需要改革,需要注入新思维才能保证真正有效的提高初中教育质量。
那么如何有效改变现今教育现状,提高初中教育质量,让体育成为受学生们喜爱,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如何让初中体育真正顺应新课标发展,做到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要想有效改变现今这种局面,让体育教育形成新局面,教学者就要积极施行初中新改革,从而有效提高初中教育质量,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对初中体育教育的看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教学者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给予借鉴。
2 提高教育质量措施
2.1 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体育教学也适应着一点,因此,让学生真正对体育产生兴趣才能保证学生自己能够增强体育锻炼,保证学生能够真正接受教师的教学,真正做到听进去,学进去,这样在体育教育中实现德育教育也就不是难事了。
在将德育教育融合进体育教育时,无论学生喜爱还是厌恶与否都要接受,换种方式思考,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改变一下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辅助学生进行各项体育锻炼,鼓励他们能够积极进行体育课堂发言,让学生有身为课堂主人的荣誉感,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对于教学的意见与接收程度,更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去想,去探究,从而让学生从根本上接收德育教育,自觉提高自身素养。
2.2 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大的老师,教学者要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还要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听课,愿意自己进行锻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锻炼身体,有效提高自身身体素质。
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时,教学者首先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成长特点,因此,新课标要求教学者的备课内容要能深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既不要过于浅显易懂,也不要过于深奥打击学生的学生兴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要有目的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尽可能的让学生展现自身体育方面的才华,让他们爱上体育课,真正做到在课内外体育活动中得到体育素质的提高。
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对于一些体育有特长或者在体育上有较大进步的学生都要给予认可和表扬,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有自信,让他们相信自己不仅能够学好学术性科目,户外运动也不是难事,在这种潜移默化影响下,才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锻炼,从而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
2.3 建立有组织,有纪律的课堂秩序
体育教育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无论是室内还是操场的体育课程教育,都没有主课程的压抑性,因此很多学生都认为体育教学是一种“玩”,对体育教育中的组织纪律很不懈,另外,在一些初中学校中,由于学校本身不重视体育课程,体育课堂上,老师不能端正态度,而是以完成任务的心理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或者随便进行简单的不规范训练,学生也并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于自身的重要性,而是一味敷衍了事,这种体育课堂不仅不能做到规范的秩序管理同时也根本不能让学生锻炼身体素质。
基于目前体育课堂中出现的纪律不严,组织混乱的现象,教学者应当进行严格整治,并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课前课后都实行点名制,若仍有违反纪律的学生,要给予相应惩罚,让体育课堂成为真正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地方。
2.4 分层次教学
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特长都不同,因此在体育教学时,教学者也应当积极了解不同学生的特长爱好以及身体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合不同程度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教学,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会因为有教无类的教学抹杀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
一般对于分层次教学可以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进行理解:(1)在教学目标方面,教学者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划分为小组,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小组不同的完成目标,在划分小组时,教学者也要着重考虑男女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实施不同的教学标准;(2)体育教育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学者可以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提升,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素质都能得到相应提高。
3 结语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共同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初中教学应当重视体育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能够与知识发展相同步,本文从教学者素养,学生兴趣,分层教学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体育教学素质进行分析,望给读者以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家庆.谈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6.
[2]丁祎.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8.
[3]管正光.浅析如何加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新课程(教师版).2011.(2).
[4]吴云燕.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1).
[5]裴现果.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教育教学论坛.2011.(1).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育;措施;质量
1 引言
课标结合现今的初中生身心特点,倡导初中教育不仅要以知识科目为主,也要为初中生安排相应的体育课程,发展初中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从而让初中生的身体素质能够与文化素质共同发展。但是现今的初中教育却“虚有其表”,开设了初中教育的课程,学生却没有选择权,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体育活动,一切课程时间都只为提高中考分数,这种畸形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它也不能适应新课标的改革,因此,初中教育课程方面需要改革,需要注入新思维才能保证真正有效的提高初中教育质量。
那么如何有效改变现今教育现状,提高初中教育质量,让体育成为受学生们喜爱,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如何让初中体育真正顺应新课标发展,做到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要想有效改变现今这种局面,让体育教育形成新局面,教学者就要积极施行初中新改革,从而有效提高初中教育质量,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对初中体育教育的看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教学者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给予借鉴。
2 提高教育质量措施
2.1 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体育教学也适应着一点,因此,让学生真正对体育产生兴趣才能保证学生自己能够增强体育锻炼,保证学生能够真正接受教师的教学,真正做到听进去,学进去,这样在体育教育中实现德育教育也就不是难事了。
在将德育教育融合进体育教育时,无论学生喜爱还是厌恶与否都要接受,换种方式思考,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改变一下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辅助学生进行各项体育锻炼,鼓励他们能够积极进行体育课堂发言,让学生有身为课堂主人的荣誉感,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对于教学的意见与接收程度,更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去想,去探究,从而让学生从根本上接收德育教育,自觉提高自身素养。
2.2 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大的老师,教学者要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还要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听课,愿意自己进行锻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锻炼身体,有效提高自身身体素质。
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时,教学者首先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成长特点,因此,新课标要求教学者的备课内容要能深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既不要过于浅显易懂,也不要过于深奥打击学生的学生兴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要有目的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尽可能的让学生展现自身体育方面的才华,让他们爱上体育课,真正做到在课内外体育活动中得到体育素质的提高。
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对于一些体育有特长或者在体育上有较大进步的学生都要给予认可和表扬,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有自信,让他们相信自己不仅能够学好学术性科目,户外运动也不是难事,在这种潜移默化影响下,才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锻炼,从而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
2.3 建立有组织,有纪律的课堂秩序
体育教育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无论是室内还是操场的体育课程教育,都没有主课程的压抑性,因此很多学生都认为体育教学是一种“玩”,对体育教育中的组织纪律很不懈,另外,在一些初中学校中,由于学校本身不重视体育课程,体育课堂上,老师不能端正态度,而是以完成任务的心理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或者随便进行简单的不规范训练,学生也并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于自身的重要性,而是一味敷衍了事,这种体育课堂不仅不能做到规范的秩序管理同时也根本不能让学生锻炼身体素质。
基于目前体育课堂中出现的纪律不严,组织混乱的现象,教学者应当进行严格整治,并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课前课后都实行点名制,若仍有违反纪律的学生,要给予相应惩罚,让体育课堂成为真正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地方。
2.4 分层次教学
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特长都不同,因此在体育教学时,教学者也应当积极了解不同学生的特长爱好以及身体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合不同程度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教学,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会因为有教无类的教学抹杀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
一般对于分层次教学可以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进行理解:(1)在教学目标方面,教学者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划分为小组,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小组不同的完成目标,在划分小组时,教学者也要着重考虑男女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实施不同的教学标准;(2)体育教育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学者可以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提升,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素质都能得到相应提高。
3 结语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共同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初中教学应当重视体育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能够与知识发展相同步,本文从教学者素养,学生兴趣,分层教学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体育教学素质进行分析,望给读者以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家庆.谈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6.
[2]丁祎.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8.
[3]管正光.浅析如何加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新课程(教师版).2011.(2).
[4]吴云燕.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1).
[5]裴现果.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教育教学论坛.2011.(1).